清晨,理工院外人聲鼎沸。昨天的精彩,**間,已傳遍城內外。人們想听好聲音,人們想看美人兒,人們稀奇喇叭和話筒,人們听說有時尚的服裝,人們也想知道後腳跟裝一根釘子又怎麼能走路。有戲啊,有金啊,有美女啊,有傳奇啊,人們蜂擁而至。
王木木本來是這樣規定的︰進理工院憑請柬,持有限量發放的vip請柬的人,能進花廳。想進院而無請柬的人,可以購票入場,票價20文。不好意思,昨天,青歌大賽的第一天,一張門票都沒賣出。本來嘛,只能在院子里逛逛,要20文錢,上飯館可以好好的美一頓了,你太黑了吧,誰來啊。守大門兼賣票的鐘夷動和鐘石花兄妹倆愁死了,都快要閑得下崗了。
王木木看著被20文擋在門外的人群,對鐘夷動耳語了幾句。
鐘夷動開始大聲招呼起人群︰「今天大賽會比昨天更精彩,大家別錯過啊。為了答謝父老鄉親,本院優惠,前100名半價了!」
半價也還要10文錢吶,人們似有心動,但腳還未動。
鐘夷動繼續︰「半價啦,只給前100名喔,過了這坎,就是輸掉了10文錢吶,傻不傻啊,不傻的人都來買啊!」
不傻的人都來買了,誰想做傻子吶,不想做傻子的傻子們一擁而上,一下子,擋不住,出票一、二百張。
鐘石花急了︰「哥,過啦,過啦,早超過100名啦。」
鐘夷動笑了︰「噓,傻呀,傻呀,有錢不賺,輕點。」
說話間,稀里嘩啦的又進了三、四百人。
理工院沒有虧待買票的人,進了院子,在走廊中,人們發現了十個奇怪的東西。有二尺多長,一尺多寬,擱高到人眼處,是完全用冰做成的「冰堆」。面對莫名其妙的人群,外宅服務人員汪遠金和郝聲英主動介紹了,說這是大型望遠鏡,因為時間來不及,今天的產品是用冰做的,但是已經能看出效果來了,你們看,這十架望遠鏡正對著百丈外的花廳,呆會,花廳表演,這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們湊近一看,果然,百丈外的花廳中的種種,本已使人眼力不從人心了,現在,在這個東西中,縴發畢現。
這十架望遠鏡是王木木跟白大老板商量後,為了廣告效應,自己又沒有玻璃,白大老板是做白喜的,冷窟里有的是冰,王木木就用冰湊合成了這眼前的大型望遠鏡,因為怕冰融化,所以做得皮厚肉肥的,什麼架子啊、鏡框啊,等等,都是用冰做的。王木木核計著,只要撐個大半天,就能出效果了。王木木還發揮了冰比玻璃加工方便的優點,把目鏡做得大大的,看起來,就象前世的一個小彩電,或者就是個「ipad」。
剛買票進院的人們覺得真不虧,這個東西真稀奇,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所以,有些人跑到大門口,對著外面還在猶豫的人大聲說︰「快來看啊,有望遠鏡,是個好東西!」
鐘夷動繼續做工作︰「八折了,八折了,只有一百名,只有一百名,錯過了太陽,就別錯過月亮了,再晚要沒折了。別再一傻到底了。」
你沒折,我們不更沒轍了。現在不算傻,到底的人才算傻。于是,又有八到九百人買了票。
進院的人們又發現,在走廊的盡頭,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一個盒子,旁邊豎著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電報機」三字。什麼是「電報機」啊?人們又困惑了。汪遠金和郝聲英在爭做年度優秀營銷員,所以,見狀馬上過來,介紹道︰「這是我家主人的最新發明,它逮住了雷電,能通鬼神,它能與百里之外的人交談,還不用開口,全是用心感應的,我們主人會挑時間表演的。」
已買票進院的人們覺得更不虧了,這個東西能通鬼神,無價之寶,前無古人,所以,又有人跑到大門口,大聲喊︰「快來看啊,有更好的東西!能抓雷電喔!能通鬼神喔!」
鐘夷動百折不撓︰「九折了,九折了,只有最後二百名,這是不做傻子的最後的機會,比八折多花二文錢就不做傻子了,多值啊。別傻了,不!不!是不買的人就傻了,買的人不傻了,要不傻就買吧,要傻就不買吧,九折和原價,才差2文錢,為了2文錢,就去做傻子?所以,不買的人一定真是傻子了……」
鐘夷動的嘮叨還沒完,人們一下子全踴過來了,一網打盡。
王爺和長公主及一眾官員,今天全部便裝、小轎,但他們都有vip請柬,在觀賞了院外新魏書的「歡迎光臨」、「敬請指導」和舒同ti的「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你可來了」後,啼笑皆非的進了花廳,前排入座。
王木木知道,今天很關鍵,所以,他一再告誡手下,要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
馬上要開始了。
大圓平台右側的銀幕有了顯現︰八個大字︰「蝴蝶之戀(又名︰梁祝)」。文字後襯有用這個年代已經初出茅廬的皮影營造的背景︰草橋畔,江南水鄉;小河邊,桃紅柳綠;看遠處,山青水秀;幾房屋,白牆青瓦;數田間,禾苗正壯。一切,都是無聲無息,靜靜的,靜靜的。
有人在易拉寶上掛上了字︰
「曲目介紹︰大字︰「蝴蝶之戀(又名︰梁祝)」。小字︰「這是一本歌頌的愛情小說,請你輕輕地把它打開,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已經緩緩向你走來。
東晉善卷山南,祝家莊。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祝員外沒兒子,為繼家產,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後到碧鮮庵讀書,有一同學叫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于草橋結義金蘭。二人同窗三載,曾同謁孔聖,同游東吳,日則同食,夜則**,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才高學富,為人忠厚,深得英台愛慕。然,三年,英台衣不解帶,山伯雖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不知英台是女子。
三年同窗,梁祝情深。三年後,梁要游學,祝要回家。二人依依不舍,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折扇,並親書「碧鮮」二字。山伯去杭時,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臨別,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于山伯,並約時日,請山伯來求婚。
英台回家,豈料父母已將其許配馬氏。山伯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知英台已許馬氏,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誓︰「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欲絕,決意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英台祭吊時,慟哭撞碑,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裂丈余,英台墮入。風停雨過,彩虹高懸,二只大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所化,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天地間。
親親的觀眾們,這雖是一個古老的故事,但它卻萬古長青;無論是誰把它遇上,都會無比傷心;本曲將用淒美的旋律,深情地向你訴說其中的究竟和永恆的愛情。」
這時,銀幕上皮影開始有了新的圖象,活了,動了︰草橋畔,紅桃搖曳,綠柳輕擺,炊煙裊裊,流水潺潺,風和日麗、**明媚、百花盛開。幾只黃鶯兒,正在活躍著蒼穹。
王木木上了台,無語的向左、向中、向右三方的觀眾分別鞠了個躬,向眾人大致講解了時、分、秒的時間概念;也向眾人解釋了在以下的曲目推介中,樂器名的使用按王木木自己的習慣,有些有異于當今,如竹笛改稱長笛、葫蘆絲改稱雙簧管,等等。最後,王木木很瀟灑的把手向廣告揚了揚、向銀幕揚了揚,提示著觀眾可以關心「易拉寶」和「銀幕」,隨之,就退下了。
宇文柔奴上場了,宇文柔奴今天穿的是王木木設計的黑色西式職業裝,上身是體貼入微的修身小西裝,下面是勁爆惹人的小短裙。白襯衫,紅領帶,黑高跟,沒有華麗,只有氣場。一種宋人很陌生的典雅、高貴、雍華和從容,拂面而來。宇文柔奴上場時帶了把王木木為她趕制的小提琴,因為有二胡的好基礎,兼之天份高,又是沒日沒夜的練,已沒啥問題了。現在,宇文柔奴兩腿分開,與肩同寬,挺胸、收月復、直背、垂肩。她把琴平穩地放在左鎖骨上,用脖子夾住琴。右手持弓,靜立著。
台下的觀眾從沒見過這種樂器,象個大葫蘆。持琴方式也奇怪,民樂什麼樂器演奏時使用上脖子了吶?少見了,都瞪大了眼在研究這奇怪的一切。
宇文柔奴示意了一後的樂隊,演出就正式開始了。
這個樂隊,是王木木將白大老板的白喜樂隊為底,再聘了不少絲竹高手月兌胎換骨而成的,經指點,現在,這樂隊已經面目一新,模仿著交響樂團的配置,用民樂一一的對接了,當然,也添了不少家當,花了很多銀子吶。
樂池發聲音了。
銀幕上的皮影︰遠景,青山綠水;中景,鮮花盛開;近景︰彩蝶紛飛。接下來,隨著劇情展開。銀幕上還會出現一幕幕相應的動畫。或提示觀眾,或渲染氣氛,或與觀眾互動。
這時,有人在易拉寶上又掛上了新的字︰
「本曲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一、引子部;二、呈示部,含1.主部、2.連接部與副部、3.結束部;三、展開部,含︰1.「抗婚」、2.「樓台會」、3.「哭靈、控訴、投墳」;四、再現部。希望大家能喜歡,現在請大家依次欣賞。」
一、引子(春景)部(43秒)︰
這是樂曲的引子,是對春景的描繪,樂池中的古箏輕輕地撥出分解和弦,預告樂曲開始。接著長笛與雙簧管先後演奏。那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人在雲端的感覺,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霧,用著借來的慧眼,漸漸的,模糊的人物景象開始變得清晰了。
清脆的長笛曲調悠揚,其中有二處出現了反復的八度大跳,極像鳥鳴,那麼的悠揚,那麼的歡暢。長笛為我們勾畫出一個鳥語花香、**明媚的秀麗景色。而圓潤的雙簧管則意味著在這個美妙的春天里,梁、祝二人在外出求學的路上即將相遇,故事就要來了。
二、呈示(結拜、相愛)部
1、主部︰(410秒)
在輕淡的豎琴的伴奏下,宇文柔奴的小提琴開始演繹起純樸而美麗的「愛情主題」。
這段「愛情主題」旋律,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現在宇文柔奴似乎在用琴聲,娓娓地細訴著那千古不變的話題,這旋律使人為之陶醉,舒緩甜美、纏**綿。才只這麼一會兒,觀眾的注意力已經被悄悄集中,觀眾的情緒已經開始被悄悄牽引,現場的氣氛已經開始被悄悄集聚,心靈的悸動正在被悄悄喚醒。
宇文柔奴將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區呈示出了這段旋律,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的高音區富于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在音色渾厚的g弦上重復一次後,樂曲轉入a微調,在中段,大提琴以瀟灑的音調與獨奏小提琴形成呢喃的對答,你儂我儂的。
這段音樂感情深摯婉轉,為我們展現了梁祝草橋亭畔深情結拜的動人情景。對答以後,樂隊全奏愛情主題,歌頌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充分表現了梁山伯、祝英台真真摯摯、純純潔潔、甜甜美美、歡歡快快的愛情。
主部到這里結束。
接下來樂隊暫停演奏,由獨奏小提琴奏出技巧高超、節奏自由的華彩樂段。它是主部到副部的過渡段音樂。
2、連接部與副部︰
(1)、連接部︰(5分03秒)
這時,宇文柔奴奏出了段承上啟下的節奏自由的華彩曲調。它告訴我們︰梁祝他們從春天走來,暖暖的春風迎面吹,桃花開,鳥成對,心花開,一個笑,刻腦海,千萬山,皆關懷,等著你,快回來,找花蜜,笑顏開。
(2)、副部︰(7分36秒)
這個副部主題的表演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的表演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回旋曲,旋律輕松活潑,獨奏小提琴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我仿佛听見了它在向我訴說著那段心心相印,耳鬢廝磨,剪影共讀整三載的同窗生活……
這些豐富的表現力,以輕松的節奏、跳動的旋律、活潑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三載同窗、共讀共玩、追逐嬉戲、朝夕相處的各種生活畫面︰他們歡歌笑語、促膝長談、追逐嬉戲、脈脈含情。
其實,世上每一個人大部分也都曾有過最美好的回憶,內心深處也常會存有一段青澀的秘密。當然,對此,有的人,變現了;有的人,幸福了;有的人,將就了;有的人,落空了;有的人,大聖了;有的人,隔壁了;有的人,傻眼了;有的人,跳河了;有的人,投墳了!……
3.結束部︰(10分19秒)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在一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獨奏小提琴原本歡快的曲調驟然變得悠揚而緩慢(b徵調,2/4拍子),似斷似續的音樂,體現了少女心事重重的心境。在送山伯回家的路途中,英台猶猶豫豫、欲言又止、矛盾害羞、有口難言、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的感情。祝英台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小提琴琴音的斷續正如同英台面對著心上人時羞澀的心情;而悠長的滑音和顫指的技巧使得音色似心情一般徐緩而猶豫,它將梁祝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難舍難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細膩親切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舍祝英台」。
最後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祥的事情就要發生,預言悲劇結局。
觀眾已經完全被吸引了、投入了、沉浸了。
三、展開部(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
1.「抗婚」︰(14分)
突然,音樂轉為低沉陰暗。陰森可怕的大鑼與定音鼓以及驚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們帶到這場悲劇的斗爭中。
我們可以想象,英台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準備向父母提起自己與山伯之間的事情。然而祝員外卻已經她許配給了馬文才,這個驚人的消息如同一個晴天霹靂打在英台的頭上!她的快樂瞬間崩塌!大提琴低沉的音色和小提琴尖銳短暫的音色在應答,仿佛是祝員外在不斷說服女兒;還有各種磅礡的管樂聲為背景,仿佛是眾多的祝家人在不斷地勸說著英台……。而英台則絕望地不斷回答︰「不!不!不!……」
在自己的反抗得不到任何效果,小提琴發出了悲憤的雙弦音的音色,那是英台的含淚控訴、抗爭!小提琴的聲音變得孤獨而尖銳,英台回到自己的閨房,悲哀地想著自己今後的一生將這樣與真愛擦身而過!她不甘心!
「……風中碎花已累,任由雨打風吹,在遙遠的人,你未明我多苦,掩映燭光有淚,淚流滴進我心里,月兒為我低垂,最是令人覺空虛,為何留在夢里總是你,不會分、不會離、唯獨你是我知己,誰人曾在夢里痛苦你,鎖我心、鎖我眉、微笑得多淒美……」
于是,英台決定,她將約山伯到樓台相會,並會將一切都告訴了他。
本段音樂中銅管樂以嚴峻的節奏、陰沉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凶暴殘酷的主題。它就是以祝父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怒吼聲,一聲急過一聲,一聲強過一聲,暴風驟雨一般劈天蓋地的席卷而來。銅管樂吼出了那股惡勢力的粗暴和無情,獨奏小提琴則以(f徵調,4/4拍子),奏出了祝英台驚惶不安和悲痛欲絕的音調,並通過幾個強有力的和弦,表現了祝英台對封建禮教的哀憐悲憤、誓死不從、挺身反抗。
雖然,祝父逼英台嫁與官府少爺馬文才,而英台抗婚不嫁。但是,很快,這種反抗就被那陣凶猛的銅管聲淹沒了一切。緊接著,小提琴只能轉為低音,急促而又堅定,無奈,但卻是誓死拒婚的場面。兩種聲音交相奏出最強烈的音符。鑼鼓齊鳴,刺耳的聲音驚心動魄。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場激烈而又嚴酷的場景,矛盾沖突在此時達到了頂潮,撕心裂肺,痛徹肝腸……
祝英台的抗婚音調與殘暴的惡勢力音調交替出現,是這時的矛盾的焦點,最後推展成為了英台慘烈抗婚的悲憤場面。這種激揚、卓烈的抗爭旋律後,全樂隊奏出一個較明朗的音調,它代表了善良的人們幻想的希望之光,形成了全曲的第一個頂潮。可幻想瞬間消失,刻板的音調再次出現,它預示封建統治重如磐石,善良人們的美好希望難以實現。
現在,細腳的聲響、美妙的聲響、強烈的聲響、糾心的聲響,已經把觀眾的情緒都不知不覺地給帶動起來了,任由驅動,任由指揮。
2.「樓台會」(16分31秒)
這時,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
因為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英台身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開始「一問一答」。這段旋律**悱惻,如泣如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述愛慕之情的情景,表現得淋灕盡致。
在大提琴與小提琴的互答中,二人互訴衷腸,傾吐著彼此的愛意,籌劃著對策,他們要在全世界的壓力下抗爭!他們要在幾千年的惡習中月兌穎!
大提琴一聲聲,緩慢低沉,幽怨哀絕!
小提琴一聲聲,如泣如訴,高亢淒厲!
仿佛是英台在向山伯訴說纏纏繞繞的離情別恨,仿佛是英台在向山伯表達綿綿不絕的深情厚意。
然而,惡勢力如何能讓二人如願,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那種欲哭無淚的憤懣,欲哭無淚!欲言無語!在此時,掏心掏肺,全都是在用音樂的語言郁郁地、憤憤地在此地展現了出來。
終于,樓台會後,山伯欲求不得,郁郁寡歡。這時小提琴用了低音部分,音調變得悲傷而孤單,尖銳的音調像往昔的快樂一般劃破了英台的心,英台的心,一片片的被破碎。
音樂的曲調一下子變得高亢,並加入了鼓聲,英台下定了重大的決心,樂曲運用了倒板和囂板的手法,深刻表現了英台對惡勢力的堅決反抗。幾聲小提琴的高亢的音色在各種微弱的鼓點聲和快板聲中響起,像英台不顧周遭的眼光和議論紛紛,堅決地說,「我不嫁!」
然而,她的反抗得不到勝利,她還是不得不嫁入馬家。
各類樂器的奏鳴此時仿佛都變得和緩,只有小提琴聲偶然間突出出來。一切都看似平靜了,英台仿佛也已接受了她的命運。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早已經在心底下定了必死的決心!生不同衾,死則同穴!
「……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生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這時,觀眾的情感已經被糅合、被堆積、被發酵、干柴正在等待著烈火,蟻穴已經侵滿了大堤。
3.「哭靈、控訴、投墳」︰(20分55秒)
板鼓突然闖入,聲聲的敲擊聲,造成了緊張氣氛。
山伯歸家後因過度悲傷絕望,不久病逝。
梁山伯辭世的噩耗傳來了!祝英台悲痛欲絕,神情恍惚。她已經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勉強同意。
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
這時,音樂時而激昂、果斷;時而低回、幽咽。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把英台面向蒼天、面對惡勢力的罪惡所進行的憤怒、控訴和泣不成聲、悲痛欲絕的形象,表現得淋灕盡致。
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法,和聲、配器及整個處理上更多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手法,將英台形象與悲傷的心情刻畫得非常深刻。
小提琴以淒厲聲調哭喊出︰「梁兄呀!」
這里的碎奏、斷奏的哀痛欲絕的旋律,有抽泣,有痛哭,有跪行,有回憶。她,呼天嚎地,悲痛欲絕;她,低回婉轉,泣不成聲;她,跪爬膝行,無意人間。
漸漸的,她淚眼開了,她哭聲歇了,她心意決了,她要行動了!
當樂曲發展到改變節拍(由二拍子變為三拍子)時,小提琴那琴弓在琴弦上的彈跳,所發出的若重若輕的音色,是英台、是她穿著白色的嫁衣往山伯的墓前飛奔過去、腳步在泥土地上發出「踏踏」的聲響!她用尖銳高亢的聲響告訴山伯「等著我!」
英台以年輕的花季,向蒼天作出了最後的憤訴!
鑼鼓齊鳴!在悲憤的低音鑼聲中,英台縱身投入突然爆開的墳墓中自盡!
鑼、鼓、管、弦的齊鳴,在表現英台的縱身投墳。讓墳開裂!讓地震撼!讓風不平!讓雨悲傷!樂隊在大力度地演奏,全曲達到了最頂潮!!
這時,觀眾的干柴已被烈火點燃,感情迸發了;尚在堅持的河堤決口了,悄悄的、哽咽的、潺潺的、滴答的,淚不可擋!!
這時已經完全被吸引、投入、沉浸了的觀眾,則是更進一步的被淹沒了、被附體了、被一位了。
四、再現部(化蝶)(26分07秒結束)
音樂又重新出現安詳、寧靜的氣氛,清脆的長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華彩樂句,晶瑩的豎琴一連串明亮清脆的刮音把我們帶入了秀麗的仙境,再現了傳說中的「化蝶」場景——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
在輕盈飄逸的弦樂的襯托下,愛情的主題再現了,我們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在加弱音器的弦樂背景上,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先後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難忘的愛情主題。然後,色彩性的鋼片琴在高音區輕柔地演奏五聲音階的起伏的音型,並多次美妙地移調,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在最後這一段中,沒有悲痛,沒有憂傷,只有那兩只已經可以互相愛戀的蝴蝶,暢情地沐浴著春風熙陽,灑月兌、歡樂、優美、**。然後,它給了每一個人一片思索的空間,想想吧︰在這背後,在這感人肺腑的愛情的背後,有多少痛苦、有多少辛酸、有多少無奈、有多少淚水、花了多大的代價啊!
唉——︰
人,為什麼,憑感動生死相許,
擁抱前,離別後,是否魂夢就此相系。
人,為什麼,有勇氣一見鐘情,
人海里,這一步,走向另一段長旅。
給你,承諾一句,如果生命在這秒化灰燼,
可還我,原來天地,在相愛的那一季;
夢里蝴蝶翩然舞起。
我,也願意,因感動生死相許,
擁抱前,離別後,與你魂夢就此相系。
我,也可以,憑勇氣一見鐘情,
人海里,這一步,走向另一段長旅。
給我,承諾一句,就算生命在這秒化灰燼;
可還我,原來天地,我們相愛那一季,
夢里蝴蝶翩然舞起。
繼續,我要我們的愛在明天,
繼續,就算流淚也在所不惜;
有多少四季能浪費在,
思念和猶豫後來此恨綿綿無盡期。
給我,承諾一句,就算生命在這秒化灰燼,
可還我,原來天地,我們相愛那一季;
夢里不只蝴蝶翩然舞起,
……
宇文柔奴現在已經淚流滿面。她也是個痴情的女子,愛一個人,一往無前。然而,別人倒運時,她不棄不離。哪知道,反過來,人家,一有壓力,就又棄又離。比起來,自己還遠不如祝英台,情投非人!想起來,祝英台還真幸福,投墳化蝶,終于可以在花間水邊終老一生;自己吶,投湖假死,閻王不收,這算什麼事啊?真是,不提起也罷,一提起淚滿江河。
現在,整個現場,一片哽咽聲,一片抽泣聲。今天這梁祝,真給宋代人開葷了。宋朝現在這個時候,唱的多是風雅小曲、風雅小詞。曲再好、詩再美,力度不夠,二、三分鐘的事,象個散彈,作用有限。但,現在,這梁祝一出,誰與爭風。那交響大蝦,能表達復雜主題,它,緩緩地,自然地,不知不覺地把你所有的情緒都給帶動起來了,糅合在一起了,堆積了、發酵了、加了把柴了、點起了火了,在那頂潮點,劇烈地噴發了。
剛才,樂曲在進ru「抗婚」時的頂潮時,銅管聲和小提琴交相奏出了強烈的音,鑼鼓齊鳴,刺耳驚心。本來這麼多樂器齊奏在宋代就少見,現在,不僅是齊奏,且花廳里的大振動膜、話筒、傳聲管,都大大地擴強了聲量、渲染了氣氛、刺激了人心,那音響效果,象個大大的大澡堂。把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在樂曲在進ru「投墳」時的最頂潮時,鑼、鼓、管、弦一起齊鳴!一起轟鳴!一起暴鳴!樂隊的那些吹鼓手們,把吃女乃的力氣都使出來了,使勁的狂吹!使勁的狂彈!使勁的狂拉!使勁的狂敲!最大力度地演奏著!發泄著!瘋狂著!
那是全理工院的人都想挨扁馬文才!那是全理工院的人都想拉住祝英台!
那一波bo強烈的聲響,通過話筒,傳遍了整個理工院,走廊中、花園里、草地上、假山旁,所有理工院的男女僕人們,對著喇叭,發自肺腑地在合著最頂潮那段旋律,蹦跳著!狂叫著!撕心裂肺、悲痛欲絕、歇斯底里︰「啊——!啊——!啊——!啊——!」
王木木曾經告訴過所有有志于今天「啊」的人︰每個人都能唱好歌、發好音。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個人在月兌離娘胎來到這世界時的那第一聲哭叫,都是全身運動。有興趣的話,今後你們可以注意一下,嬰兒的那一聲贊美生命的哭叫,與第一口呼吸相伴,所以他們一定是先丹田用氣,再經過胸腔、口腔、鼻腔、上頭腔,從而共鳴發出的聲音,而這,就很象美聲唱法!只是,年齡太小,把生命的贈予無意間被時光給消磨掉了。王木木知道,人,3歲以前的事是記不得的,這大概是「忘情水(即「孟婆湯」)」的長效慢性收官吧。不管怎樣,試試吧,如果你現在還想重拾童聲、珍貴的初啼,那你今天就放聲大哭一番吧,也許你還能呼回一些舊時的回憶。
場內場外還在歇斯底里︰「啊——!啊——!啊——!啊——!」
現在,王木木手下的新老20人,已經集體中毒,跟那個西毒歐陽鋒一樣,在狂練哈蟆功︰兩腿馬步、臀bu撅起、兩手內彎、兩拳緊握、頭頸老長、臉孔漲紅、掏心掏肺、聲嘶力竭地在嚎叫︰「啊——!啊——!啊——!啊——!」
理工院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大聲地在喊、忘情地在喊、死了都要喊、不淋灕盡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這樣才足夠表白!死了都要喊、不喊到痛哭不痛快、宇宙毀滅心還在、窮途末路都要喊、不極度浪漫不痛快、發會雪白、土會掩埋、思念不腐壞、到絕路都要喊、不天荒地老不痛快、不怕哭喊變火海、喊到沸騰才精采︰「啊——!啊——!啊——!啊——!」
現在,樂池中,隨著那一陣大鼓、大鑼、大鈸的爆響︰「 ——! ——! ——!」,此時,已經沒有人能忍得住眼淚了,無聲的哽咽、輕聲的抽泣、放情的號啕,簌簌的、潺潺的、嘩嘩的,不能自已。最後一根稻草,把駱駝給壓跨了。
現場成了深山泊與祝英台的追悼會了,有嚎啕大哭、聲淚俱下的;有悲痛欲絕、淚如雨下的;有痛哭流涕、失態干嚎的;有梨花帶雨、低聲飲泣的;有悲聲抽泣、以淚洗面的;有泣不成聲、涕淚泉涌的。好一個悲字了得!好一個淚如雨灑!好一個聲動大宋!好一個悲情如華。
梁祝的演奏,把整個花廳和外場融合在了一起;把整個理工院里的人捆綁在了一起。他們,一起輕笑、一起陶醉、一起無奈、一起悲哀、一起決絕、一起化蝶!
……
如今,演出已告結束,但還有多少人還能靜下心來,震撼依然!滿腦門子的汗!
那,柔的,柔媚淒婉、肝腸寸斷;那,韌的,堅毅頑強、百折不彎。
人的心、人的情,一直都隨著那音樂,在起伏、在飄蕩、在翻轉、在積蓄、直至爆發、以至最後的舒緩。身心像是被完全沖洗了一遍,除了聲音留下的感動,其他的都悄然飄散。這是什麼呀!這是聖音!這是天籟!這是震撼!這是無敵!這是重生!
……
王木木看著良好的現場效果,想一想,乘勝追擊!再來一顆催淚彈吧。
王木木以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姿態把已經謝幕的宇文柔奴推上了圓台。這時的宇文柔奴已經把小提琴交給了王木木。小桃、滴答走上前來,把幾十個做成梁山泊的小紙人、做成祝英台的小紙人掛在圓台上方和圓台邊上的鋼絲上;更多的是掛上了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紙蝴蝶。而蘭一芬和周四芳則捧了兩個大盒子,悄悄地躲在台後。
易拉寶上掛出了說明︰「下面為各位觀眾推出聲樂版的梁祝——化蝶。希望大家能喜歡。」
在王木木的示意下,樂隊又開始了。
王木木則自己拉起了小提琴,那個大家已經不能忘懷的愛情旋律再次奏響,隨著旋律,心潮又起伏跌宕了,揪人心痛、催人淚下。越听越覺得不是余音繞梁,而是音盡意未盡;越听越覺得不是心醉,而是心碎;越听越覺得不是舒暢,而是無限的傷感;越听越覺得有無限的愛和無盡的恨,但願梁祝的悲劇不再人間重演。
宇文柔奴有點哽咽、有點嘶啞。
王木木鼓勵她說︰「沒關系,別人把歌唱進人家的耳朵里,你就把歌唱進人家的心坎里,你現在的音色正好能幫助這種音樂講述這種故事。象田姐姐唱那個‘未了情’的故事一樣。我不在乎你的好聲音,我渴望著你的好深情」。
宇文柔奴點了下頭,就隨著音樂泣泣地唱了︰
……
碧草青青花盛開
彩蝶雙雙久徘徊
千古傳頌生生愛
山伯永戀祝英台
(音樂一起,吊在鋼絲上的小山泊、小英台、小蝴蝶,因為共振,都抖動了起來、跳舞了起來)
同窗共讀整三載(這時樂隊配上了和聲,男︰啊——啊——)
促膝並肩兩無猜(男︰啊啊啊——啊——)
十八相送(男︰啊——啊——)
情切切(男︰啊——啊——啊——)
誰知一別在樓台(男︰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樓台一別恨如海(男︰啊——啊——)
淚染雙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叢來(男︰啊啊啊——啊——)
歷盡磨難真情在(男︰啊——啊——)
天長地久不分開(男︰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這時,蘭一芬和周四芳打開了那兩個大盒子,許許多多蝴蝶飛了出來)
啊——啊——
不分開——
……
頓時,全場,再次,淚涌出、涕橫流、青衫濕、手巾缺,人生自古誰無情?不知你可懂我心?幸福都是相同的,悲劇則各不相同,少的在回味,老的在追憶,空將此生對明月,但願千年也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