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一五四 李唐妹暗通款曲

南內。

餓得手腳發軟的泠然一大早就著熱水泡了李唐妹昨日留下的饅頭墊了個底,等李唐妹煮好一鍋十分稀薄的粥時,她已自告奮勇尋到庫房領取了可憐的那點配額。

饑餓使人清醒真是至理名言看著手里那點叫人吃不飽又餓不死的糧食,泠然再也沒功夫沉浸在失戀的痛苦中傷春悲秋,一路上尋思該怎麼開發點資源叫自己和李唐妹能吃得稍微好一點。

時已初冬,可憐這南宮中連長得跟人一樣高的植物都找不出來,一路走來,倒是可以看見沿著宮牆根下種著一些半死不活的蔬菜,想是生活實在太清苦,有宮人從外頭弄了菜籽進來種了添些伙食的。

泠然從小生活在城市中,對農活一竅不通,叫她種菜顯然不符合實際,不過書樓上想必有關于農學的書。

她回想起看歷史故事時,曾說明英宗在南內生活十分困苦,賢惠的錢皇後經常做些針線活請托外頭的太監出去賣了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來慰藉傷心的英宗皇帝。照此看來,就算被軟禁,也不是跟外界都完全失去聯系的,外面守衛的太監和侍衛們就是最好的聯絡人當然,前提是,讓他們做的事不能令他們感覺到危險……還必須得有點好處。

回到藏書閣,李唐妹已幫她去領了兩套換洗的宮女服飾來,泠然換上了,便幫著她開始一天的工作。

首先是打掃,李唐妹十分用心,幾乎是一絲不苟的,任何一個角落旮旯都不放過。

泠然則一邊打掃一邊瞄著架上的書名。

書是分門別類堆放的,看起來量非常大,前世她曾跟隨父母游覽過寧波的天一閣,那是一個十分有名的民間藏書樓,听說當年收集那些書籍時花了主人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她腦中靈光一閃,皇宮里的書,會不會比民間要來得值錢?

「唐妹,南內供給這麼少,怎麼藏書樓倒這麼大?里頭有什麼值錢的孤本殘本嗎?」。

李唐妹答道︰「憲王殿下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看書,在這里十幾年了,若沒有這些書,他可怎麼打發日子?我听說先帝當年命人將他移居南內的時候,被廢的汪皇後將自己的藏書都贈與了憲王殿下,後來皇上登基,也常同汪太妃一起來看殿下,有一次問憲王有什麼需要,憲王說只求好書。皇上就讓人把宮里的好書都搬了過來,里頭必然有許多殘本孤本啦你若想看,日子長得很,我慢慢與你找來。」

在怏怏中華幾千年的藏書史上,好像任何書籍一旦成為孤本,必然被束之高閣,深藏不露,讓世人難以一窺真顏。許多藏書樓亦有祖訓,若以孤本示人,即被視為不肖子孫。但在泠然看來,恰恰是這種做法使得許多好書失傳。所以她轉頭又想發揚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孤本不孤,至少能流傳到21世紀去。(也許我們現在還剩下的孤本就是張泠然大小姐為了換點吃的所做的好事哦~YY中~~)

泠然吐了吐舌頭,心想這個實心眼的姑娘要是知道自己想讓孤本不孤的話,準要氣個半死。不過她想成綬帝說過會來南內看自己,到時候倒可以央碧晴和沅兒幫幫忙……

誰知成綬帝擔心身邊眼線眾多,多日沒有出現在南宮。

泠然無奈之下,只好尋了一些裱書的黃紙來裁成相同大小裝訂成冊,尋了本漢代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千辛萬苦地謄錄下來,出去央求守門的一個侍衛,讓他想法子送到京城最有名的書院去賣。賣了之後承諾與他五五分成,自己只要銀子換成吃的和一些植物的種子,並將這書吹得天上有地上無,多麼多麼值錢。

侍衛見有利可圖,掂量掂量之後,道︰「我先查查有沒有夾帶什麼,若沒有,倒可以幫你賣賣看,你要是哄爺的,下次就別想有這好事了。」

泠然自然滿口答應。

過了兩天,那侍衛主動來讓前殿的一個太監尋到藏書閣來喚泠然去到門上。

「你抄的那個本子,果然不錯。」侍衛先從窗口里遞過來一個大包袱,也不說賣了多少錢,其實他根本不理會泠然五五分成的提議,已私吞了幾百兩銀子,心里還正懊悔賣得急了,看書院里那個老山長如獲至寶的樣子,至少要好好敲他一筆的,「下回有了,就到門上喚我。」

泠然接過來謝了,剛拎著包走了沒多遠,就听見有人拖著長長的尾音喝道︰「夾帶什麼東西進來呢?」

泠然停步一看,見是兩個太監,其中一個看服飾等級高些,天冷,雙手攏在袖子里,佛塵斜靠在身上,正盯著自己,三角眼里射出貪婪之色,另一個畏畏縮縮地跟在他身旁,顯然說話的是前者。

「啊兩位公公……」泠然知道這些人是不講什麼道理的,信口胡謅道︰「皇上讓人帶點東西給奴婢。」

「皇上?」他上上下下審視她,看表情有些不信,走過來一把就將她的包袱奪過去,道︰「且讓咱家瞧瞧是什麼。」

泠然低頭不語,包袱打開,露出幾個扎著細繩的油紙包和一盒針線以及一套文房四寶來。

「皇上會給你送這些?」太監口氣不善,匆匆就把油紙包給拆了,眼楮一亮,眼珠子幾乎掉了進去。

油紙里包的是一只油晃晃的烤鴨、一些豬頭肉和一大塊肉干,除此以外就是菜籽。

南內最缺的就是油水,那太監頓時就把東西抱得緊緊地,「這明顯就是你勾引了外頭的侍衛給你買的,宮里不許私自夾帶,咱家將東西交給萬侍長去」

說著抱起來就走。

泠然被他氣得半死,既不想喧嘩又不想讓到嘴的肥肉飛了,看李唐妹的樣子已經許久沒沾過肉了,說什麼也得弄一些回去,她知道硬來或者跟這些人講道理都是沒用的,便道︰「公公若還想吃下一次,這一次就別都吞了,咱們每人一半若是只想吃這麼一次就沒了,那奴婢也不說什麼,祝公公吃得開心」

那太監本來想走,听她這麼一說,心想這丫頭既有辦法弄這麼大包的吃食進來,必然是個有路子的,倒不好一下就把路都給堵死了,于是回過身來,不情不願地將豬肉分了一半還她,還有菜籽針線等也都還了,那只叫人垂涎欲滴的烤鴨他卻說不什麼也不舍得扯下哪怕一只腿來。

泠然忍了氣,「還麻煩公公送我一程,要是路上再遇到一位,奴婢下次也不弄了,弄進來自己都吃不到,還有什麼意思?」

那太監覺得她言之有理,略略一怔,也就點頭同意。

總算一路平安地將剩下那點可憐的食物帶回了藏書樓,那太監急著回去享用,招呼也不打一個,立刻帶著人消失了。

泠然嘆了口氣,掂了掂干癟的包袱,推門上樓。

一路進去都看不到李唐妹身影,她就不自覺地尋到了處于偏僻角落的房間外,大白天里,房門好端端地關著,她正想推開,就听到里頭傳出一些不尋常的動靜來。

那是不牢固的床響起的有規律的「吱吱呀呀」聲和男人粗重的喘息以及女人壓抑的哼哼聲……

根據泠然前世被「科普」的經驗,里頭的場景不用看也可以想象得到,她領悟到這是什麼聲音時,臉頓時憋得通紅,拔腿就想走。

「殿下……」女子帶著幾分淒怨的一聲喊立刻使得她渾身僵硬。

這個聲音,甜美低婉,正是李唐妹。

而整個南內,男人只有一個,別說她已經叫了一聲殿下,就算沒叫,清醒一點想一下的話,里頭的人必然是憲王無疑了。

他不是對萬貴妃情深不愉麼?李唐妹守著這個藏書樓不是生活淒苦得如同尼姑麼?他們是今天才在一起的還是早就暗通款曲了?

因為李唐妹的發式還是未出閣的姑娘的款式,所以泠然從未想到她已與別人有肌膚之親,如今撞破,心情真是復雜無比。

她真是一個傻姑娘啊跟著這個憲王,還不如跟一個侍衛呢倒不是說憲王被軟禁在這里沒有權利,而是泠然明知道朱見深一輩子被萬貞兒控制,他的其余嬪妃基本沒什麼好下場,比如他的第一任皇後王氏就被廢了,守了一輩子的活寡,第二任吳皇後也只知念佛吃素,不敢與萬貞兒交鋒。後來在內宮偷偷生下明孝宗的紀太後,在冊封為淑妃之後沒幾日就上吊死了……不一而足。

何況當下雖然因為楚留香的穿越發生了許多蝴蝶效應,但是听李唐妹說南內新冊封不久的王妃因為責打萬侍長被廢不久,吳氏則還是側妃,看來每個人的命運大體上還是跟歷史上能夠印證的。

在泠然的記憶中,明憲宗就沒李唐妹這號女人,也許他在宮里有太多的露水姻緣,致使李唐妹淹沒在歷史中,也有可能是蝴蝶的後果,他們的情況也改變了。不過不管怎麼變,萬貞兒就好端端地生活在憲王身邊,看朱見深對她的依戀也是裝不出來的,李唐妹能有什麼好的結局?

她一時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