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的招商會舉辦的比較成功,陸續有雲陽的企業家想要轉移到海城縣來,這對于雲陽和海城可謂是個雙贏的結果。♀對于雲陽轉移走了早期落戶佔地廣泛且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企業,騰出了土地招引新的附加值高的企業入駐,對于轉移到海城的企業而言,搬離雲陽,也會得到相應的補償,而到海城發展還能享受優惠政策期,經營面積相較在雲陽又得到了擴張。
楊京輝心情同樣大好,特別是那戶白瓜加工企業的落戶,可以說是為今後與飛龍集團的進一步洽淡增加了一張分量很重的底牌。楊京輝帶領的項目組成員各自忙著下一次去飛龍集團所需要的準備。楊京輝梳理了幾次去飛龍的洽談,心中漸漸有了一些脈絡。忙了一會兒,起身離開案頭,活動活動脖子,舒展筋骨,這時案頭電話響了。
接听後是張小梅的,張小梅上午剛接待了一個女同志的訴求,常年遭受家庭暴力,那位大姐到了婦聯就跪在了地板上,求婦聯領導幫助她,其實像她這樣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到法院起訴,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她偏偏還不想離婚,為了家庭,為了老人和孩子,不想走法律程序,想通過婦聯的宣傳教育讓她丈夫能痛改前非。♀對于這位大姐的遭遇,張小梅即同情她的不幸,又怒其不爭,可有時也無能為力,協調處理了一上午,那大姐的老公最後在居委會、鄰居的見證下寫了保證書,會好好生活,不再酒後家暴,這一樁清官最難斷的家務事才算告一段落。可張小梅心里卻感覺到有些堵,悶悶的想要傾訴出去,便給楊京輝播打了電話。
先是互問一下生活近況,後來便是工作近況,張小梅關心楊京輝項目進展情況,她知道這個項目對于楊京輝的重要意義,少不得楊京輝向她講述了幾次飛龍之行的得失與收獲,雖然前路遙遙,但楊京輝充滿了必勝的信念,他打趣說如果等項目真的爭取到了,他就要用這個做為獎勵自己的最大的禮物向張小梅求婚。♀而張小梅剛剛經過上午的家暴訴求,尚自沉浸在那悲傷之中未游走出來,處理上午的事情,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家庭,她對婚姻實是感到不自信,那不是恐懼,只是不自信。
兒時記憶中的爸爸和媽媽,無論是外界看來,還是一家四口都是那麼幸福,爸爸每天在外工作,雖然身居要位,但都以媽媽和家庭為重,不像和爸爸級別相同的胡叔叔那樣天天在外面匆忙趕場應酬,幾乎每天如果沒有會議或是推月兌不掉的上級來人,爸爸都會回家,每天習慣早起的爸爸還會為一家人做好早飯,再挨個叫醒自己和弟弟,弟弟那時好懶床,爸爸叫醒了他,他抱著枕頭跑去找媽媽,然後爸爸再追到臥室去叫媽媽和躲進來的弟弟,一家人在一起好不溫馨。
可是那一天,媽媽回來了,眼楮像腫了的桃子一樣,和爸爸大吵了一架,爸爸沒有任何辯解,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話,「我知道我不對,但是我愛你……」,媽媽甩開爸爸的手道,「你的愛太厚重,也太自私,我承受不起,我什麼都能忍受,唯獨不能忍受的是被欺騙,我這一生過得像個傻子……」,自己和弟弟抱著媽媽的腿,媽媽問自己和弟弟,誰和她離開這個家,自己和弟弟哭成了淚人,自己說不要做選擇,要一家人在一起,要媽媽和爸爸都在一起,媽媽也哭了,但卻仍然沒能阻止媽媽離開的腳步……
而婚姻,兩個真心相愛的人最終一定會走到那一步的,可自己準備好了嗎?兩個各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最終要生活在一起,最終會淹沒在柴米油鹽之中吧,而這些鎖事倒還無所謂的,只是為何發覺自己現在會越來越像媽媽,越來越害怕被欺騙?自己要的婚姻與愛情一定是要忠誠的……張小梅差開了楊京輝的話題,略聊了幾句,掛斷電話。
楊京輝與項目組的人一同再去飛龍集團,到了固陽市時己是傍晚時分,一行人安排住下之後,楊京輝電話約了張可去探望他。
楊京輝帶給張可一些水果,在美院的寫生館見到了張可,張可正在創作一件未完成的寫生作品,作品里描繪的是幸福的一家四口,一個大一點的小女孩坐在父母的中間,手里抱著玩具熊,小一點的男孩被媽媽抱在懷中。這是張可心中的夢吧,那個完整的一家人在一起的夢。張可放下手中的筆,把寫生作品收拾好,合上畫夾與楊京輝聊天。聊著在大學的生活,張可很喜歡大學的節奏,完全不同于高中,現在沒有那麼多不喜歡讀的科目,專業課很多,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現在每天畫畫就很好過,想畫什麼畫什麼,一畫可以畫一天呢。聊著聊著張可把話題就聊到了姐姐和楊京輝身上,張可問楊京輝和姐姐認識多久了,想沒想過娶姐姐,準備何時娶?楊京輝道,臨來前與張小梅通過電話,表達了這方面的想法,但張小梅沒置可否,還是等待飛龍集團的項目有一定的眉目再說罷。張可告訴楊京輝,自己和姐姐小時受家庭的影響,自己到目前不太相信感情,總害怕孤單,他感覺姐姐會和他有同感,姐姐對感情即期待又害怕,期待有那麼一個人能給自己以充足的保護,害怕的是被欺騙。說到此處,張可想起了第一次與楊京輝認識時的情景,便問楊京輝,「第一次和你認識時,你去寧城,記得你是去見你女同學還是女朋友來著?她己經成為過去時了嗎?對于這段過往你準備告訴姐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