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章-赫繼權入主海城

礦難在江川市的高度關注之下,得到快速有利的應對,特別是新華社駐省城的權威新聞發布,停止了外界種種猜測的聲音,把一時間處于風口浪尖的海城乃至江川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安撫遇難者家屬、陪償等善後事宜,梁寶民安排給了紀委書記石運來負責牽頭,因為遇難者太多,而礦主銀行存款不足以賠償,礦主固定資產拍賣還需要些時間,石運來建議賠付暫由政府先行代付,且務必要快,同時組織了信訪、群團等一眾單位投入安撫,安撫幾天待遇難者家屬情緒穩定後,談賠償事宜,個個攻破,只要有一家開始同意火化,安撫就會全面結束。

接下來的時間內各個包扶單位各想其招,婦聯發動女性柔性攻略,一邊苦口婆心勸說,一邊陪著落淚,很快就打開工作局面,遇難者家屬同意火化,讓逝者早歸天國。陸續的一周之內全部安撫工作結束,共計賠償遇難者1330萬元,另兩名生還者的救治還在繼續中。

1998年1月5日,江川市委組織部一紙任免書,將梁寶民調任到江川市農委任職主任一職,原來位列江川市後備干部的梁寶民今生升職無望了,一場洪災加上一個礦難令他夢想破滅,同時還帶來處分決定,海城縣縣長紀永海被記過一次,主管安全的副縣長調去了縣政協任職副主席……。

沒有了書記,全委會報告也不用寫了,楊京輝等人難得的清閑了起來,外界紛紛猜想接任書記的人選,縣長紀永海原來是拉開了架勢準備接替書記一職,眼下被記過了,肯定接替書記無望,其他人想跨過縣長接任書記是根本不可能的,是從江川市下派還是外縣平調?很快有了小道消息,風傳為望江市市長將會接任書記,楊京輝听到這個消息時,楞了一楞,望江市長不正是赫大哥?有這個可能嗎?

1月10日,江川市召開常委會,任命望江市市長赫繼權為海城縣縣委書記。而赫繼權此刻卻正在北京學習,省委組織部組織年輕縣(市)長培訓,他在夏華大學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學習,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方能結束,那時己近春節。

陸東升聯系了望江市政府辦,準備率隊去學習以便了解這位未來書記的生活習慣,日常喜好。陸東升帶領祝貴、高強還有常委秘書何勁松,去了望江政府辦,望江政府辦主任謝長春攜常委秘書陳偉東接待了他們,見到陳偉東陸東升心頭一震,說不明白是哪里,總之陳偉東的某種氣質或是外形竟然有些像楊京輝,而所謂的學習其實就是交談,在交談中陸東升獲悉了赫繼權是滿族人,知道了他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可謂收獲頗豐。

回來後的第一時間,按照了解到的赫繼權的習慣,先是對辦公室進行了布置,搬去了原本梁寶民留下的那一大盆頂到天花板的綠竹,換成了一棵南榕樹,辦公桌側畔的石榴移去,換成了蝴蝶蘭……

陸東升又帶領高強去了新開發的樓盤--錦繡家園,在那里選了一套復式170平米的樓房,以迎接赫繼權的到來。

1月20日,在江川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韓再勛的護送下,赫繼權結束培訓到海城履職,縣委領導見面會上,韓再勛簡要介紹了赫繼權的履歷,告訴大家別看赫繼權書記年輕,只有37歲,卻是專家形領導,也符合國家關于干部年輕化的發展方向和要求,赫書記有經濟師、審計師、會計師的資格,同時還是經濟管理和法律專業的雙學歷……,一番介紹之後讓台下妄自猜測赫繼權來歷的人無比汗顏,接下來是赫繼權進和表態發言,他的發言言簡意賅,沒有虛假的套話,卻透露著雄心壯志,參會的海城縣領導當著組織的面,少不得也要表決心支持剛上任的赫書記。

對于辦公室的布置和「新居」的安排,赫繼權能體會到陸東升的良苦用心,因為認識楊京輝後,楊京輝和他多次講述提及過這個對他頗為看重和照顧的「老領導」,所以赫繼權對陸東升還是高看一眼的,陸東升自是不知因為楊京輝的原因,他反而與赫繼權如此容易的貼近了一層。對于現在的常委秘書,赫繼權在考慮著如何才能換成楊京輝。

1月22日,赫繼權主持召開了到任後的海城縣第一次常委會,常委會議上赫繼權先是部署了一下春節之前需要注意的常規工作,刻意指出因為前段時間的礦難,所有的煤礦企業仍不可以恢復生產,春節之前會不定時的明察暗訪,要求縣處級以上領導切實擔負起包扶煤礦的領導職責。針對年後要召開的全委會,赫繼權給所有的縣委常委布置了一個課題,不需要長篇大論,不能要秘書代筆,你覺得海城怎麼發展,有何優勢而言?會上針對各個常委分管的不同工作,赫繼權要求每位常委拿出新一年所分管工作的思路,要求細化,且細化到有具體的完成實限。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