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步庭說道︰「人與人的高度,比如您和汾陽禪師,南門需要的並不是失敗的你,而是他看似遙不可及的高度。」胡道渾身一震,即便清明回朔,卻是如此的疲憊。但步庭此話一出,南門都知道,即便是失敗,南門也絕不能倒下,沒有絕對的信仰,倒下便是遲早的事,當前南門正是如此。東宗白龍上前拜倒,說道︰「南門需要絕對的高度,這一條條性命,一顆顆赤熱之心是經不起這一步一步一步實踐的。」三個一步徹底的震撼了胡道,那是多麼沉重的折磨,這一刻他蘇醒了,即便神形萎靡不振,但他的心卻火熱,高度他從來不缺,三個一步是南門對他最後的信任和期望,他不會再倒下。

一念煥發,胡道縱聲大笑,竟是那般暢快,那般舒坦。忽而朗聲說道︰「我不會感激諸位的信任,我所感激的是南門給我激勵,為此我將不惜一切代價護衛信念,如今的南門不必重整,不必一切,所能做的便是懷著信念的心,持著殺戮沖向武道,非勝不歸。」如此高尚的追求,但對南門來說,禪宗泰斗下山,難道也擋不住武道?禪宗雖遠離塵世,卻也不乏入世度行之舉,諸多人都提出了心中的疑問。胡道笑而說道︰「武道謀事多年,還有甚麼能夠阻止的嗎?」這一問,徹底改變了南門諸眾對禪宗的期望,因為這是事實。確實,武道如此大的排場,這一切真的能在一個人面前停下來嗎?一定不能!剛剛即是天堂又將陷入地獄,南門憤怒了,不再有理智,而是赤果果的殺戮,沒有一絲保留。

張玉依瞧著這個男人,她知道,她所能做的或許便只有這麼多了,她需要走另一條路,那才是她想要的。想罷,張玉依不再言語,昂然轉身離去,竟不做禮,亦不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胡道沒有挽留,他早已放棄了所有,所有的一切。

十余里外,盡管天已黑了,涼風颼颼。風聲中傳來陣陣震撼天地的噪雜聲,聲勢之龐大,那是人山人海的氣息。張少英領著縱橫門八門門主徑向東行。路上走得很慢,因為不時會有數十,數百,上千眾冥宗,仙宗,藥宗,器宗及縱橫派前來入附。這一切早在年前便已謀劃好的。諸宗匯聚,由縱橫門左右護衛使專事調度。這一刻張少英才真正見識了雙使的能力,本就萬余人的縱橫門屬眾,才不過數十里的路竟有三萬余眾前來匯集,如此數目張少英瞧在眼中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這其中雖以縱橫門出力最多,但各宗的實力此時才露出個大概。器宗,藥宗雖在冥宗仙宗排名之後,卻並沒想象中的弱小。其實力無法估計,卻將大隱于市的策略發揮的淋灕盡致,要絕對的鏟除,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那已是天下大亂。而令張少英不解的卻是,五代十國的動亂似乎並沒有擾亂各宗的根基,反而亂世之中的進出比這和平入世還要多。

而左右護衛使運籌帷幄,縱橫門八門門主張弛有度,默契自然,將數萬人整得井然有序,如此力量,天下還有甚麼能擋呢?

這時正斥候令遞來奏報,竟是禪宗泰斗汾陽禪師前來拜訪。張少英心神一凜,暗想竟能請得禪宗泰斗下山,這面子可不小。但縱橫門蓄勢待發焉能停下,張少英竟然決定打,便不會再顧及其他,于是張少英大手一揮,拒了。在旁的柳燕,隱宗一眾皆不解,究竟是張少英年少輕狂,還是他已有打算?禪宗泰斗面前豈能失禮,但汾陽禪師竟下山,定是為了朝武大戰而來,一旦見了,恐怕顧忌頗多,禪宗之勢雖不顯,但其力絕對是強大的。雖說汾陽禪師領導禪宗,未必能傾盡全勢,但若振臂一揮,天下佛寺恐怕多會相應,到時縱橫門又添一對手,這是極不明智的。尤其佛家淵源甚深,較諸宗更為悠久,其內蘊遠非諸宗可比,而令縱橫門最忌諱的便是佛門幾乎掌握了天下人心,這是儒釋道三教的內蘊所在,是余宗萬萬不及的。

姬靈霜則不然,這一戰竟然開始便不能停下,張少英拒見,自是最好的方式。柳燕雖有疑慮,但君在前,她亦不敢在這朝武大戰時出言,這可關乎著上百萬計的生死,她不能影響張少英,倒是縱橫門雙使對張少英有了欣賞。見到二人的目光,張少英說道:」此戰之所在,禪師豈有不明?此刻倘若是靈霜今日一戰將功虧一簣。但今日竟是我坐鎮,拒絕禪師並不需要理由。」雙使心中暗贊。這時楊管家送來奏章,隊伍匯聚已畢,泱泱四萬六千一百八十七眾,皆是各宗精英,如此聲勢,必將震撼寰宇。沒有甚麼計策,雙使即令縱橫門八門分為左中右三路進擊,另設一門繞到南門大營東面攔截。張少英沒有發問,的確,以如此眾多的精英,天下誰能擋之?

汾陽禪師並沒有走,只是雙手合什,誦念往生咒,蒼老的身影,悲切凝肅的咒語,波動人心,令人心生傷感。縱橫門諸眾感受到禪宗泰斗的內蘊皆敬服不已,只得避開數丈行走。張少英沒有去瞧,但此戰結束,親自上少林寺拜訪卻是必要的。不就前方傳來戰報,胡道領著南門屬眾進擊,已是傾巢而出。張少英微微一笑,並不言語,到使姬靈霜與雙使皆贊嘆不已,他這個縱橫門門主甚麼時候可行,甚麼時候不可行,他已是了然于胸,他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姬靈霜指著延綿不盡的人海,說道︰「現在這里所有人需要你的一句話,你肯說嗎?」張少英哼哼一笑,說道︰「放眼天下,還有甚麼不能做的嗎?」說吧,下發了攻擊的軍令。唰時,戰鼓齊鳴,轟動雲霄,整個人海沸騰,開始向前疾速挺進,轟隆的人聲,聲徹十數里。當南門屬眾听到這沸騰的人聲,如此距離,所帶來的除了震撼便是激起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這一刻南門的凝聚,南門的強大,縱使縱橫門人力強大,亦會感到疼痛和艱難。或許諸宗看似強大,但諸宗匯聚,其間隙是不能忽視的弱點。

近八萬眾在奔進的行動中騷動起來,聲勢駭天,已不可阻止。終于,當兩方瞧見對方的時候,伴隨著炙熱喊殺聲,鏘鏘撞擊之聲不絕,劍秋,落日,清清三門門主領軍左路,無涯,曼莎二門領軍中路,縱橫門六門,七門領軍右路,八門則領軍斷南門後路,一切竟是如此簡單,全無保留。終于山野間縱橫門左路軍與南門左路軍在兩山之間的狹小之地相遇,不由分說,雙方怒目而視,戾氣沖天,轟然撞在一起。伴隨著的即是無休無止的激烈殺戮,對于縱橫門,此次諸宗選送者皆是精英,而為了今日一戰,或許在宋庭建立之前便有端倪了。

南門雖然龐大,此次聚集多是大宋朝的精英,寥寥千萬人內選拔出來的,整個南門在冊屬眾高達十萬多萬人,遍布整個南方。然而宋庭真的敢在南方掀起如此大戰嗎?一定不能,也正是如此,武道宣戰才如此無所顧忌。張少英也是漸漸知曉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在宋庭財力強大的背後,卻是對財力入不敷出的糗境。宋庭經不起的非是戰爭,而是諸宗大戰對南方財力的沖擊。諸宗匯聚,其力道不必去攻擊宋庭,天下便已經大亂了。南門的堅持或許是對的,但對信仰的絕對忠誠,局限了南門對整個朝廷的看待,這是極為悲切的,南門的敗局早在張少英之前便已經敗了。南門再強大,再凝聚,在諸宗面前他們早已失去了先機。

但即便如此,在對死亡的恐懼漸漸變成奮力求生的拼殺,頃刻間血肉飛濺,劍氣迸發,血流成河,死傷慘重。沒有任何的策略,只有無休無止的殺戮,前面的人剛倒下,後面的人即補上,毫無間隙。相反胡道則調整南門人力,他預留了五千精英在後對縱橫門的薄弱之處經行迅速的沖擊,采取的是在進攻中消耗敵人力量的策略。而這個策略對南門的整體陣型有了明顯的優勢。即便諸眾匯聚精英,南門屬眾其實不差,差的是內心對死亡的領略,而這一點則是諸宗所不欠缺的。身在武林,多活一日即是一日,很多人都無法預測明天。

縱橫門左右雙使很快發現了胡道的意圖,卻並沒理會,而是領軍上了一座不足百丈的山峰,居高臨下俯視戰場。這是兩山間的寬闊之地,山都不高,如此地利正是雙使想要的。雙使的目的則更簡單,令中路軍無涯,曼莎領軍直搗胡道的中軍大營。這一戰縱橫門人多勢眾,明顯高于南門,當前大戰開始,南門拼命之間未現疲態,加上胡道的調整極為得力,南門一時並無潰敗跡象。但中路軍無涯與曼莎分領兩路攻擊南門中軍兩翼,中軍立時一陣騷亂。如此戰法,即是頃刻便有後援跟上,否則中路軍豈能如此冒進?(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