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方圓二十丈的圈子,氣刃縱橫。像他們這樣的絕頂高手除了內力的深厚,招式早已不再趨附于任何招式之內。何況這氣刃一出,七丈縱橫而力道不衰,神奇絕倫。這內功即便是練到絕頂,內力也不過四五丈。雖然氣刃比起內力小許多,但這其中的凝力化氣,隔空傷人,遠比內力的運用艱難百倍。這四人氣刃出手均過七丈而力道不衰,這樣的驚天絕技自是藝壓群雄。許多武功低微之人只看見四人糾纏在一起,看不清身影,自然瞧不出這其中的深奧。像陳坦秋,逍遙城這樣的高手自然瞧得明白。慕秋白的招式,偏重于防守。不出則已,一出必定迅如閃電,沉穩威猛。舞依身子嬌弱,但騰挪之間,身姿綽約,宛如翩翩起舞。氣刃雖輕柔,卻綿長勢大,且慕,舞二人相隨多年,兩人心有靈犀,氣刃間的聯合毫無間隙。陳道,曾同兩人雖然功力深厚,配合默契,卻遠不如慕秋白二人來的靈活。尤其是他二人的氣刃途中相合而至,兩人聯手都不敢去接。陳道,曾同二人的功力明顯在慕秋白二人之上。只是二人乃是臨時湊合,但教二人能在這麼短的時日內便能配合的如此默契,尚能與慕秋白一較高下,這樣的武道學識早已是登峰造極,無人能及。

雖然最後勝負未定,陳道,曾同二人含笑認輸,朗聲說道︰「其實天下第一根本就沒有任何用處,慕宗主以為如何?」慕秋白淡然說道︰「恐怕真正能做到的也沒有幾個。」當下四人施禮告別,轉身而去。張少英一直在盯著慕秋白,心中憤恨至極。這時但見他這樣的驚天絕技,心中自嘆不如,報仇之心有所減弱,只是心中難受,暗咐自己無用。柳燕一直在勸他,拉著他的衣袖示意他不可沖動。柳燕一些日子以來對張少英呵護備至,傾盡所有,張少英的心早已被柳燕的萬般柔情所融化。見不遠處花易玄盯著自己,面色憂傷,甚是憔悴,柳燕心中一緊,忙勸張少英離開。

這一日之間的三場,已經過了兩場,剩下一場雙尊對道宗。武道七宗的七宗排名始于唐初,道宗因成為李唐家教而被大力扶持。武林本就是以武犯禁的場所,諸眾桀驁不馴,弒殺人命,自然與朝廷勢不兩立。道宗因太過親近朝廷,犯了武林獨立的大禁,是以排除在七宗之外。道宗自然是心有不服,說七宗是心有妒忌。然而人言可畏,幾百年來武林中向來以武道七宗為武林泰斗。雖說天下武學出少林,但這麼多年來禪宗四分五列,為爭禪門正統而內斗不休,早已失去了武林泰斗的聲望,淪為七宗之中最弱的一宗。

與雙尊對決的兩人都是名師之後。一人是道教太極宗師陳摶的入室弟子,華山雲台觀,守正道長。而另一人則是道教三大符派,龍虎山龍虎宗第二十三代傳人張乘風,號稱無相天師。道教雖然分流散亂,但各派活躍,信徒眾多。諸宗之間沒有內斗,流派都蓬勃向上,聲名響亮。四人一上台,當真是萬眾矚目,呼聲連連,繁雜之極。雙尊當先斂衽行禮,二道抱拳回禮。一時四人靜若泰山,肅穆莊嚴。周圍一干天下群雄亦受感染,紛紛靜了下來。像四人這樣的絕頂高手,對于招數的領悟早已是登峰造極。每一招,每一式,每一處破綻,每一處訣竅都早已了然于胸,而能領略到這一層的天下群雄自然是極少。諸眾盼望的就是四人一番拼殺,各顯神通,瞧瞧到底哪個更厲害。雙尊率先出了手,兩道氣刃激掃而出,伴隨著破空的尖嘯直襲二道。這樣的氣刃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都是爐火純青,勢道奇大,能夠躲過這兩道氣刃的攻擊自非凡人。二道雖然宗派不同,但都擅長靈符劍術,有異曲同工之妙。提起道教,尋常百姓想到的自然是它的避邪驅災,而武林人士所想到的就是道教飄渺絕倫的靈符仙劍術。二道都是名師之後,享譽江湖,卻極少在江湖上走動。此次他二人能夠前來,自是為武道七宗之名而來。刃宗雖然早已沒落,但武林中人一提起刃宗仍佩服有加,贊不絕口。倒是道教,雖然名滿天下,但武林中人一提起,就紛紛搖頭。道教一片散亂,不過是一盤散沙。而武道七宗一宗專事,凝聚不散,流轉傳承。一個朝代能延續兩三百年便已經不易,更何況一方宗派。經歷了五代十國的風雲變幻仍能屹立不倒,這便是難上加難。

兩道氣刃豁然而至,二道雖然避過不難。然而這樣的六成功力氣刃就要避開,以二人這樣的身份,那已經是輸了。雙劍抖動,白光閃耀。二道躍上空中,左首自懷內拿出一道靈符,口中念出咒語。靈符瞬間燃燒殆盡,生出一道藍色氣浪隨著雙劍抖動迎著氣刃飛速而去。這一冷一熱相撞,嘶嘶聲起。靈符並未完全消散氣刃的力道,兩道氣刃竄出數尺遠這才消盡。許多人唏噓一片,自然以為雙尊略勝一籌。卻不知這樣一來,二道便探清了雙尊的底細。而雙尊因為二道借助了靈符的熱力掩蓋了自己的內功虛實,已是輸了一籌。四人並不近身,只是在這不足三丈的擂台上纏斗。但見四人飄忽若神,身姿颯爽,宛如仙人在施展仙術一般。二道每次攻擊都伴隨著靈符的五色變換生出一道氣浪,忽冷忽熱,四處彌漫著香紙燃燒的香氣。四人你來我往,身法矯健,卻不近身。雙尊兩人無論是方位,還是身姿,手法都是一樣。兩人緊密相連,心意相通,氣刃一旦使出三丈之外便自行消散,對內力的運用不禁讓人拍案叫絕。這番纏斗持續了半刻,許多人忽然覺得四人這不是在比武,而是在跳舞了。

像慕秋白,陳坦秋這樣的高手,自然明白其中的關鍵。無論是氣刃,還是劍氣,它的本身就是氣流。而氣流的本身便是水分,每一道氣刃,每一道劍氣所消耗的都是自身的水分。尤其是處在這樣的干燥之地,無論是氣刃還是劍氣,都堅持不了多久。雙尊的招數領悟,內功修為明顯高于二道。但二道雙劍靈符,劍氣激蕩,雖看似不足,卻沒輸上一招,讓人大是不解。最明白的莫過于擂台上的四人,數招過後各自佩服對方。二道內功修為明顯勝與雙尊,但若使自家的武功,便不會有靈符仙劍術這樣的默契。靈符仙劍術乃道教通用劍術,為一教傳承下來的至高劍術,名滿天下。而若使自家武學,不僅沒有仙劍術的默契,一旦贏了雙尊,不過是道教流派武學,談不上一宗傳承。

二道習武近七十年,眼見雙尊配合的滴水不漏,宛如一人,心中佩服之至。像他們這樣的絕頂高手,每一次內息,甚至是眨一下眼都能成為勝負的關鍵。雙尊只是為逍遙城而來,為逍遙做襯托而來,心中沒有勝負之分,自然是無所芥蒂。二道為名而來,心中有了勝負之念,自然大是不同。二道身上似乎有拿不完的靈符,五色氣浪香氣撲鼻。猛然間雙尊疾向二道射去,一道氣罩擋在身前。二道驚呼一聲,一道靈符掃出,雙劍疾刺。蓬的一聲悶響,二道雙劍同時折斷。左子手一展雙手叉,十道十字氣印前後向守正道長激射而來,右子老一道渾厚的陰陽蘭花指氣向張乘風激射而來。二道大驚之下,抽身疾退,這一下即便是想接他們也接不住。

颶風戛然而止,四人各自靜立。二道驚魂未定,守正道長嘆道︰「陰陽十分印。」張乘風嘆道︰「陰陽三分流,先天罡氣,這是仙宗的武功!」右子老道︰「不錯。」張乘風道︰「近聞逍遙城冷雪十三堂實為仙宗,想來是不假了?」右子老道︰「不錯。」張乘風道︰「卻不知你們為誰而戰?」右子老道︰「為又如何?不為又如何?」二道豁然大悟,深深一揖,就此下台。諸多人但見雙尊一招之間就將這兩個名滿武林的名宿逼退,不由頗感失望,畢竟恨逍遙城的極多。

許多高手瞧得明白,二道倘若都用自家武功,雙尊必定敗陣。只是二道竟為道宗之名而來,寧肯以道家傳承下來的靈符仙劍術敗陣,也不肯用自家武學。這樣一來,便是道家敗在了雙尊手下,而不是龍虎山,雲台觀勝了雙尊。二道本意是在招數上找出雙尊的破綻,再一擊而勝。卻不想雙尊一共六十三招,兩人默契自然,環環相扣。招式只要有招便有破綻,但二人默契之間破綻稍縱即逝,二道尋不到空隙。尤其是突然使出仙宗門的武功,讓二道措手不及。諸多人本以為能有一場好戲看,萬想不到給雙尊一番搶攻便敗下陣來,大感這兩位名道未免名不副實。(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