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進行「三點式」分解
學會鑽石法則,只懂得要分成三段且按三點來講還不夠,有不少的人平時也會這樣做,但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分不出三點,甚至分成兩點都難;二是分成三點之後,由于邏輯上缺乏平行性,互相交叉,講起來仍然顛三倒四。♀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1、為什麼要分成三點?
三點式作為一種分析思維工具,在講話當中具有非常強大的語言架構與組織功能。從思維的角度講,它既有發散功能,也有聚合功能。所謂發散功能,是讓你的思路不局限于一點或兩點,至少得想到三點;而所謂聚合功能,是指在這個框架之下,也不至于過度發散,最終可能沒有任何重點。
(1)三點式的含義
前面講到了「三段論三點式」,在此我要將二者特別解說,否則容易誤會、混淆。
「三點式」是核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三點式」包含了「三段論」,即「三段論」是「三點式」在講話結構上的運用與體現。而在「三段論三點式」句式中,「三點式」是狹義的,是指講話的主體部分分成三點而已。
人們在講話過程中,如果要形容一個事物,往往會將三個形容詞連用,不僅顯得全面,而且語感也很好。比如︰
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
這幅畫看上去特別的空靈,特別的深邃,特別的有韻味。♀
從這件小事就看得出,他簡直是愚蠢、野蠻、缺乏教養!
她打扮一下,就變了個人似的︰陽光,清新,充滿活力。
鑽石法則遵循著人類心理的三點式原則。因此,在講話之中,我們一定要深入領會三點式。
(2)哲學上的三點式
三點式也稱三點論,又可稱為三分法,一分為三觀點。在哲學界的思想方法論領域,兩點論(兩分法,一分為二觀點)可謂金科玉律。三分法並非要推翻二分法,而是一種新的思維方法與分析工具。
遠在春秋,道家始祖老子便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可謂最早的三分法。
邏輯學上有一個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論」,與此處所講「三段論」不是一回事,但是與「三點式原則」仍然有關系。邏輯學上,一個三段論就是一個包括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個部分的論證,由兩個含有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得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為結論的演繹推理。例如︰
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蘇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蘇格拉底有死(結論)。
又如︰
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人民教師都是知識分子,
所以,人民教師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看到沒有,「三點式原則」就是如此奇妙,在邏輯學上,用三句話就可以完成一個論證。而且,大家要記住︰你在平時的思考與講話時,其實總是不斷地使用這種「三段論」的論證,只不過你不自覺罷了。
(3)生活中的三點式
在人類生活中,要找到三分法的東西太多了。基本的人稱代詞有三個︰你我他。一日三餐︰早中晚。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祖孫三代。學校︰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文學作品愛說《三步曲》,國家社會發展戰略愛分「三步走」,政治路線要扛「三面紅旗」。奧運會大家都喜歡看,運動員得名次是不是只排前三名冠、亞、季軍,只發金牌、銀牌、銅牌?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不論這個三點式原則背後有什麼玄奧的東西,但可以清楚的是,它與人的心理接受習慣是非常楔合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講一段話,只講一點,顯得很單薄;只講兩點,顯得不夠完善;如果講了四點、五點、六點,那就顯得太多、太嗦,听眾就記不住了,而且容易產生混亂。
總的來講,主體分成三點,主要的理由有三點︰
1)從心理容量來講,顯得不多不少;
2)從思考水平來講,顯得很全面;
3)從說服力來講,表現得很專業。
本章後面附錄了《經典三點式集錦》,大家可以仔細研讀。
2、簡單實用的「三最法」
在講述分解方法之前,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三最法」,也即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用「三最」的框架來凝聚思路。「三最」分為客觀層面的和主觀層面的,主觀層面的如︰最得意……,最痛苦……,最開心……,最失望……,等等。客觀層面的如︰最有效……,最重要……,最突出……,最明顯……,最特別……,等等。
「三最法」可以在兩種狀況運用,一種是以「最」字開頭找出三點,如︰
在最近這段時候,我感到「最開心」的有三點︰一是換了一個新的領導,他非常有親和力;二是公司搬到新地點辦公,工作環境相當舒適;三是參加了兩次公司組織的培訓,工作能力提升了。
另一種則是就某一事物,總結出三個「最」,比如說一本書「最實用、最經典、最實惠」;說一件衣服「最漂亮、最便宜、最耐穿」;說一道風景「最迷人、最自然、最寧靜」;說一套房子「地段最佳、環境最美、結構最實用」;等等。下面再看一個說人的「三最」的例子︰
最近我結論了一位新朋友,他算得上我朋友圈里「最帥氣、最有才、最幽默」的一位。說他最帥氣,是因為他有180m的個頭,明星一般的模樣,陽光,年輕,活力四射;說他最有才,因為他是北大的高材生,哈佛大學的海歸,我朋友中唯一的博士後;說他最幽默,因為他特別能講笑話,只要有他在的場合,永遠都充分了笑聲。
3、三點式分解的選擇與運用
三點式的劃分,只是一種幫助我們拓展思路的工具,千萬不要將它生搬硬套。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長青。我後面所講的分解方法,只是對千變尤化的語方總結出的部分規律而已,僅僅是局部真理與相對真理。
(1)靈機一動,選擇分解法
在我們講話的過程中,沒有規定你必須進行哪種或哪幾種分解。事實上,講話的實際情境中,通常需要我們的急智來決定用哪種分解法。也就是說,平時熟練地掌握了這些分解法之後,結合你自己的情景需要,也就是你究竟想表達什麼,靈機一動,靈光一現,自然地做出某種分解就可以了。
(2)同一話題,有不同分解
對于同一個話題,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層次去立題並分解的,比如城市這個話題,從時間角度,可以分「歷史、現狀、規劃」來談城市的發展;從空間的角度,可以分成「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來談規劃布局是否合理;從功能的角度,可以分成「規劃、建設、管理」來談政府如何把一個城市管治得更加美好;從層遞的角度,可以分成「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來談城市化運動的進程。
(3)分解練習,運用自如
以我的觀察,人們經常覺得沒話可講,與平時缺少積累與練習有很大關系。我們平時愛用所謂「分析」這個詞。分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一個事物分開來解析。如果按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我們得學會全面、系統、聯系地看待問題,而這全面、系統與聯系,其前提是你得將我們所面對的整體性的事物分成若干個部分或階段,也就是分析。
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在講話時,快速地進行分解,必須要平時有所練習與積累,否則一切都靠你的急智來臨場發揮,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
我在前面提過,本章後面附錄了《經典三點式集錦》,你可以借鑒一下,將你自己工作與生活相關的主要問題,在平時都認真思考一下,用三點式的方法形成一些結論。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