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就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從這個概念就能看出,地震的確會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盡管地震並不是每天都發生的,但是它的偶然一次爆發卻會帶來無可預計的災難。在地震災害多發的日本,曾有人這樣說︰「據統計,真正死于地震的人並不是最多的,更多的人死于無知。」由此可見防震知識的普及有多麼重要。
因此,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並幫助孩子提高防範意識。教孩子盡量熟練掌握關于地震的各項知識,讓孩子能在大災面前,沉著冷靜地應對,為自己增加更多生的希望。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學會盡量控制情緒
大地用撕裂的力量,摧塌無數的建築,也許只是一瞬間,天地就是一片黑暗。經歷地震災難的人,大多會有恐懼、擔心、茫然無助、悲傷、敏感……這種種的情緒,交織在人的內心中,勢必會讓人將惡劣情緒無限地擴大化。人一旦變得絕望,後果將非常糟糕。
所以,地震來臨的時候,不論身處地震中的哪個區域,都要盡可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讓頭腦冷靜下來,這樣才能正確判斷自身的所處情況,也才能想到積極的對策。♀而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大災之下有效地保住自己的生命。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在地震時安全避險
根據資料來看,破壞性地震從認感覺到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正確處理這12秒鐘。在此時間內,若是能來得及跑出建築物,就要跑往開闊地,而若是無法跑出去,就要學會尋找合適的地點作藏身之處。
在家的時候,要遠離外牆及門窗等地方,可以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坍塌的地方躲藏。躲藏時,可選擇堅固的家具旁或緊挨牆根的地方。住樓房的人一定要盡量鎮定,判斷清楚震動的狀況,千萬不要在慌亂中跳樓。
在學校的時候,要盡量听從老師的安排,不要慌張忙亂,要按照事先岸炮好的路線有序地轉移、撤離。若是來不及逃走,就要躲避在課桌、講台旁邊,或者一些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能亂跑或跳樓。
在商場、超市、地鐵等公共場所,就要躲在堅固的立柱或牆角下,同時要避開玻璃櫥窗、廣告燈箱、高大的貨架、大型吊燈等危險物品,在地震過後再听從相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而在體育館、影劇院等地方,就要護住頭部,蹲、伏在座椅旁邊。♀
若是在車輛中,司機要立即駕車駛離立交橋、高樓下、陡崖邊等危險地段,要在開闊的路面停下車來等待地震過去。乘客不要跳車,等地震過後再下車疏散。
在戶外的時候,就要選擇開闊的地方躲避,蹲下或趴下,千萬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能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同時也要避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也要避開狹窄的街道、一些危房舊房、危牆、高門臉、雨篷、磚瓦堆放處、木料堆放處等地,也同樣需要避開。
建議三︰教會孩子應對地震遇到的特殊危險
地震的發生有時候會波及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父母還要幫助孩子學會應對地震所遇到的特殊的危險。當燃氣泄露、火災、毒氣泄漏時,要注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要盡量向上風口逃避。而當地震發生于海底時,還會引發海嘯,因此靠近海邊的人應該注意防範,並快速到高地等安全處避難。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的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8.7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
海嘯來臨前,來自英國的10歲的緹麗正和父母在泰國普吉島海灘度假。忽然緹麗驚恐地對母親說︰「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離開海灘,因為海嘯要來了。」她說她看見海灘上起了很多的泡泡,然後浪就突然打了過來。這正是地理老師曾經描述過的有關地震引發海嘯的最初情形。老師還說過,從海水漸漸上漲到海嘯襲來,這中間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
起初,大家都半信半疑,但是緹麗態度很堅決。大家剛到達安全地帶,海嘯果然來了。正是因為緹麗的警告,這一片海灘成為泰國普吉島海岸線唯一一處沒有人員傷亡的地點。
一個10歲的小姑娘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僅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人。她的精神與做法,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因此,父母要對孩子加強教育,讓孩子多吸取相關知識,要讓他無論面對怎樣的危險都能夠沉著面對。
建議四︰鼓勵孩子被埋時要懂得自救、互救
地震突然發生,有的人也許根本來不及逃離。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要勇敢,即使在地震的時候被困,也要懂得自救。
被埋壓的時候首先要堅定自己的求生意志,消除恐懼的心理,一旦可以離開危險地域,要盡快想辦法月兌離險境。
若是一時間不能迅速逃月兌,就要設法先將手腳掙月兌出來,盡量清除壓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尤其是月復部以上的東西。可以就近尋找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煙塵引起窒息。
這個時候應該盡量減少體力消耗,不要大聲呼救。要盡一切可能與外界聯系,可以用手邊的東西敲擊發聲,或者是等到听見外面有人的時候再呼救。
一旦被埋,要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以保證一個較為安全的生存空間。如果可能,就要向有光線和空氣流通的方向移動。若是沒辦法一下子逃出去,就要在可活動的空間里,設法尋找可以食用的東西和水,盡量創造生存條件,並耐心等待營救。
建議五︰教孩子了解震後防疫
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尤其是像地震這樣破壞力極大的災禍,震後的防疫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父母也要讓孩子了解相關的情況。
首先要注意飲水衛生。地震後應盡可能不去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誰,必須經過淨化、消毒後才可以飲用。同時震後也要想辦法尋找水量充足、水質良好和便于保護的水源。另外,還要杜絕污染源。
地震後也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防止著涼或中暑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也要采取相應的防疫措施,一旦出現明顯不適的感覺,就要立刻尋找醫療點進行治療。
金玉良言
雖然地震所帶來的災害無法預計。但是,只要人能保持較為冷靜的心態,並采取相應措施積極自救,也一定能夠減少地震對自己的傷害。所以,父母要提前對孩子做好相關教育,讓孩子熟悉地震及防震的各項相關知識,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