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一大早林如海就去站班,袖子里裝著折子,兩手汗津津盼著皇上到來。♀搭眼掃視了一下站在前面的幾位,果然見他們也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心里確定黛玉的猜測有幾分準頭。南安王爺自兩年前回來便在府里榮養,不再上朝,今日卻也來了,見到林如海還冷哼一聲,好像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等到宦官高喊「皇上駕到」的時候,林如海長舒一口氣,隨著口號三跪九叩。包括南安王爺在內的有些人瞬間變了臉色,眼楮里透出絕望,本來的計劃現在出來主持大局的該是太上皇,如何又讓皇上翻了身?!
大殿里足有百多人,卻鴉雀無聲,過了好久皇位上的人發出聲音,剛說了一句「各位愛卿……」,接著便是接連不斷的咳嗽聲,驚天動地,好像要將心肺都咳出來。然後就見兩位太醫提著藥箱急匆匆上去,跪在皇上腳下診脈施針。下邊的大臣此時全都心里打鼓,低垂著頭像是要鑽進地縫里才好,大冬天里里衣都快要濕透。
過了好一會兒皇上才又開口,「近日偶染風寒,眾卿不必過分擔憂。」底下眾人齊齊跪倒在地道︰「恭請皇上保重龍體!」
按本來程序,開印第一天該說些好兆頭的話君臣想得其樂融融的,之後卻有宦官直接高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這種情形下誰也不會上前去找不自在,林如海心里再著急,也不會當這個出頭鳥。靜等了有半刻鐘,見無人出來奏對,宦官便又高喊︰「退朝……」
此時勝負輸贏已分,皇上既然出現在金鑾殿上,那便是一個勝利者的表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絕大多數人還稀里糊涂的時候以當今皇上勝利告終。♀早先听到過只言片語的,需要回去想法子應對,早先沒得到消息的也看出不對,要趕緊與親朋好友通一下消息,出了大門便一個個走得飛快。唯有林如海磨蹭著慢步踱著,腦子不停思考著該如何辦才好。
就在他快要走出宮門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跑過來叫住他,「林大人,皇上召見。」
林如海隨手將一個荷包塞在小太監手里,試探地笑問︰「不知公公可知何事?」
那小太監一拱手,道︰「林大人別問了,正是多事之秋,咱們不好多說,反正您只要知道不是壞事就夠了。」
林如海捏了捏袖子里的折子,跟著小太監折回去。
到了御書房門口,就見大總管正等在那里,見了林如海道︰「林大人,皇上特意囑咐了,您到了就直接進去,不用再行通報。請!」
林如海沒有再塞給他東西,只對他笑著點點頭,便尾隨他進去。
在金鑾殿上,皇上遠居于高座,眾人又都低著頭,看不清他的神色。走進了,林如海才看清,此時皇上面色發青、嘴唇發紫、眼珠外凸,不用太醫診斷也知道他定是中了毒。林如海不自覺地打個寒顫,兩腿有些發軟,越想越覺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些了不得的事情。
皇上卻好似不在意般,道︰「听聞林卿家里出了事,不知可都處理妥當沒有?」
林如海當即跪下,模出折子高舉,「臣有本。」
總管太監接過折子翻了一下看沒有夾帶才又交給皇上,皇上接過之後細看了一遍,然後合上,思索片刻,道︰「林卿先回去吧,不到午時,林公子就能回去了。」
林如海喜笑顏開,行大禮拜謝︰「多謝皇上隆恩。」
等林如海離開御書房,皇上又是一陣咳嗽,捂著胸口嘔出一口血來,將總管太監嚇得半死。皇上不在意的揮揮手,「叫林昭過來吧。」
就見柳哥兒從隔壁套間里出來,跪下道︰「多謝聖上成全。」
皇上卻搖搖頭道︰「你一個小孩子好大的膽子,出了虎穴不說趕緊回家,還非得趕著再回去,真不像個十多歲的小孩子。」
柳哥兒卻道︰「今早皇上派暗衛將小子救出來,是皇上恩德,小子不能不知好歹,既有機會,當效死力。而且,小子父親向來教導小子要忠君愛國,為皇上出力是小子的榮幸。再有,三年前,小子曾去西海沿子游歷,親眼見識了南安王爺尸位素餐,治下百姓食不果月復衣不避寒,為那些百姓,小子也願出一份力。」
然後又冷笑一聲道︰「于私心來說,南安王爺拿小子做筏子,那麼小子同樣回報給他也無不可。既然與公與私都有利,小子沒道理不去做。」
皇上又咳嗽了幾聲,見識了他的本事,也不拿他當個小孩子看,道︰「可憐你父母還要憂心。罷了,讓暗衛送你回去,馬上就會有天使和禁軍去降旨抄家,你找機會便宜行事吧,最好找出些諸如謀逆、通敵叛國之類的證據,有什麼需要就讓暗衛配合你。」
柳哥兒見他這一會兒已經嘔了兩口血出來,心里再一次確定他壽命不長,對于鋒芒畢露之事再無擔心。就算他會將事情前後都說給太子听,等他長成還要好幾年,到時候也不見得太子會防備他,不如現在先掛上名號,賺些好處回來。這一回讓他更加深刻認識到有自己勢力的重要和緊迫。
這樣想著,已經從御書房告退,跟著暗衛向南安王府的方向去。
林如海回家之後,將事情前後說給賈敏黛玉和楊時禮听,商量著下一步要怎麼辦。這些事其實本來是不應該說給她們听的,但家里的幕僚是不能听這些的,黛玉又表現出超人的政治敏感,讓林如海不自覺就想問問她的想法,便也就有了這一出。
楊時禮想了想問︰「不知道現在太上皇如何了?我在山東曾听人說過,當初因著義忠親王之事,太上皇慘敗,不得不退居幕後,而且選了當今繼位。如今看來,太上皇是早有打算,這毒還不定是什麼時候下的,眼看著皇上不受掌控便要站到台前。如此可見,太上皇是個不服輸的性子,就怕這一時失敗之後還會東山再起。」
賈敏也道︰「從老爺的話來看,當今皇上壽元堪憂,怕就怕太上皇會比皇上還要長壽啊……」
林如海也嘆氣,「再看吧……」
黛玉卻垂下眼眸心中有數,他們三個怕是都沒有想過皇上不會放太上皇久活吧,都是沒有真正經歷過皇家殘酷的人,在他們心里弒父怕是想都沒有想過的,卻不知在皇家沒有什麼不能發生。給兒子下毒、將父親逼死、勒死個妃子、打死個宮女,都很常見。
還不到午時,就听到消息說南安王府還沒等到出了正月,今日就被抄了家,竟然還從家中抄出仿制的龍袍和外通蠻夷的信件。
這些相比柳哥兒安然無恙的回家來說,在林家人眼里不過是件小事。
柳哥兒進家門的時候,嘴角是帶著笑的,除了黛玉沒人覺得這笑很是人。想當初鄒旭滅了寧家的時候,就是帶著這抹眼看著很和煦的微笑,她記憶猶新。
果然,過了沒幾日,南安王府的罪名下來,謀逆、通敵叛國、吃空餉、暴力殘酷魚肉百姓、貪污受賄,等等各種罪名,九族都要被問罪,男丁處死,女人和孩子被發賣。
而曾經被柳哥兒記住的南安王府的小郡主,更是被柳哥兒特殊照顧,沒來得及好友親朋來贖,托了關系直接在牢里便被發賣出去。那些人都與南安王府有些關系,正是風聲鶴唳的時候,縱然會因為被撅了面子而生氣,也不會因著別人家的女兒而去狀告刑部提前發賣犯人,平白招別人的眼。
隨著南安王府出事,太上皇一系被逐一清理,京里人心惶惶。
出了正月,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連太上皇也病亡了。黛玉和楊時禮本來想著這一日走,但因為賈敏也要去哭喪,家里實在沒人看顧,便決定再留些日子。
如果說太上皇的死于林家來說只是確定站對了隊,讓他們能認清當前的形勢,那麼賢德妃的死對于正惶恐不安的榮國府來說絕對是一個大的打擊。
賈元春在哭靈的時候肚子疼痛難忍直接暈過去,從此便沒有醒過來。太醫診斷是傷心過度又過于疲憊,加上懷有身孕卻沒有注意,才造成一尸兩命的結果。
老太太和王夫人听到消息之後直接暈了過去,女人們全都慌了,男人們除了賈赦也都亂了心神。只有賈赦偷偷去找了自己的女乃兄弟,趁亂將好大一批財物偷運出來,又寫了一封信,讓他去揚州交給賈璉,並且一定要在揚州守著就讓他們一家四口留在揚州,一定不能回京。
京里若真有事,自然有他一力承擔,他在揚州山遙路遠,只要他不回京都可以推月兌說不知,縱然因為是榮國府長子嫡孫而受些處罰,任誰都知道當家的是二房的情況下,頂多摘了爵位擼了官職到頭了,反正他們大房這些年從沒做過什麼壞事,根本不怕任何人去查。
作者有話要說︰終于寫到元春病亡了……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