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安和顧詹帶著林寶四處尋找好吃的地方,顧詹雖然看著不著調,但卻把京城各個角落的小吃美食查探的一清二楚——這段日子崔玄忙的很,紀安無事,就加入了顧詹和林寶的尋訪京城美食的行列。
這次,他們找的是一家做面食做的特別的好的酒樓,這酒樓在京郊的嚴華寺附近,做的素面和糕點是一絕。顧詹也是听同僚的家眷去寺廟路過這兒說這家的面食和糕點做的不錯。
紀安和顧詹休沐,帶著林寶就找來了。本來一切好好的,紀安他們一會要了這兒的招牌面招牌糕點,吃的很開心。他們的位置臨近窗口,紀安吃完了正等著林寶研究這兒的湯圓做的好吃的訣竅。
只是漫不經心的往樓下掃了一眼,就掃到了熟人,他的庶妹。紀芊語正女扮男裝帶著一位小廝裝扮的丫頭和一位紀安不認識的年輕男子進入酒樓。紀安的眼楮當時就直了,紀芊語在他的眼里那就是小透明,本分低調膽小是她的代名詞。這個女扮男裝,和男子眉目傳情,一臉甜蜜的女子絕對不是紀府里的紀芊語。
紀安雖然沒什麼紀家人的自覺,但兄妹一場,且現在紀芊語養在紀老太太名下,鬧出不好的事情出來,怕是紀老太太要被人質疑教養了。紀安心中直冒火,忍住心里的沖動。
對著叫來小二,把紀芊語一行引到他隔壁的包廂里。顧詹瞧著紀安如此做法,忙問道︰「阿安,遇到熟人了?這麼謹慎,還把人叫到我們隔壁,要不要去打個招呼?」
紀安黑著臉,對著顧詹搖搖頭。也沒瞞著,對著顧詹和林寶說道︰「剛剛進來的是我家妹妹,她一個女子女扮男裝,和一男子進了包廂。我這個做哥哥總要看顧一二,不能失了她女子的名聲。」
顧詹看了一眼紀安,真沒想到,紀府里還有膽子大成這樣的姑娘。他心里癢癢的,腦子一轉,對著紀安說道︰「既然那男子能把人帶到這兒來,說明這兒的地方他熟悉,我招小二來問問,那是何須人也?」
紀安點點頭,他心里也很亂。小二來了很快,听顧詹打探剛剛進店的男子,小二打著哈哈,但明顯是知道些什麼。顧詹拿出一錠銀子,才讓小二開了口說道︰「客官,您問小的,算是問對了人了。那劉公子可是本屆的探花郎,他家境貧寒,早些日子就住在嚴華寺苦讀。等中了探花,也沒忘了寺廟的恩德,時常過來添些香油錢。」
紀安一听,這不是紀芊語的未婚夫嗎?他心里稍稍好了些,剛剛還在想著要不要去棒打鴛鴦呢,現在人家這是未婚夫婦倒是不存在這個了。
紀安心思一轉,對著小二問道︰「小二哥,剛剛跟著劉公子一道來的小公子是哪家的,可謂是一表人才啊。如此人物,我在京多年也沒听說過,難道是外地來的?」
小二看著紀安一眼,發現紀安的氣度樣貌不凡,只當是紀安對著那位女扮男裝的姑娘上了心。對著紀安笑著說道︰「公子,您說笑了。那位女公子姓林,可是劉探花的表妹。兩人好像已經定親,林小姐每月會來此寺廟,有時偶遇劉公子,總是要來我們店用膳的。」
小二的意思很明顯,暗示紀安人家已經是一對了,你可別浪費感情了。大秦男女風氣沒有前朝嚴格。女子未婚之時,時常可借上香名義出來透透氣。而未婚男女私下見見面,只要不逾越,總是能被人包容一二的。
加上表哥表妹的又有人作陪,倒是不會讓人鄙夷,只道少年心性罷了。紀安想到這點,心稍稍放了下來。听著小二說起劉公子和紀芊語的時候口氣沒有什麼輕視鄙夷,才慢慢的放下了一下擔心。
小二走了,顧詹笑著說道︰「我道是什麼事情呢?這劉敬文不就是你那準未婚妹夫嗎?看把你急的,這事情是好事啊。你妹妹和自己未來夫婿郎情妾意,以後定能琴瑟和鳴,舉案齊眉了。我看你是擔心多了!」
紀安卻是笑了起來︰「听著小二說我這妹妹分明是早就認識了劉敬文,但她們可是上個月才定親的。看來,這門親怕是我妹妹動的心思,我爹怕是也知曉了。不然,憑著她一個女子,也不能出來見劉敬文。」
顧詹一想果然是這樣,林寶忽然笑著說道︰「听著小二的意思,紀大哥的妹妹化名為林家女子,那劉公子知不知曉你妹妹就是紀府千金?是不是紀大哥的妹子故意考驗劉公子,想看看劉公子是否對她真心?」明顯看到才子佳人話本的林寶腦洞開始大開,讓紀安和顧詹哭笑不得。
紀安想說這不可能,兩人都定親了,劉敬文若是不知曉林小姐就是紀芊語也太兒戲了。顧詹就先說道︰「阿林說的有道理,我在衛所里也沒什麼事情。到時候打探打探,即使阿安的事情,那我就當仁不讓了。」
紀安很想說你是嫌還不夠亂,想再找找他的笑話看吧。不過,想著顧詹也沒事,他也很想知道紀芊語和劉敬文到底是怎麼回事,也就默認了。
顧詹動作很快,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又是混的武將堆里,人脈那是一把一把的。他既有耐心又有時間,沒幾天就把紀芊語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讓紀安感嘆道顧詹不在情報人員簡直是浪費了他的這身天賦。
紀安發現事情的狗血程度十分的讓他無語,紀芊語和劉敬文竟然真是一對表兄妹。
林姨娘是從外面買進紀府的,當年林姨娘還有一個姐姐,就是劉敬文的親母。林姨娘進了紀府,被紀老太太看中做了紀博的姨娘,可她的賣身契卻還在鄭氏手里捏著。
林姨娘是個低調的,不願意和以前賣了她的親人牽扯,怕被當成搖錢樹。于是,只告訴家里人她嫁給了紀府的一個管事,生了一個女兒。她家里人見她沒出息,也就漸漸的不再和她聯系。因為那家人不在京城,離的遠,于是就漸漸的不和林姨娘來往了,林姨娘也當自己沒娘家,一心一意的在紀府教養女兒。
和林姨娘其他娘家人不同的是,劉敬文的這位母親算是比較心疼妹妹的。就算不在京城,她也時常托人帶信給林姨娘。兩姐妹時常的聯系,感情還算不錯。
劉林氏心疼妹妹嫁給了下人且只生了一女,怕以後這個佷女出嫁受欺負,就來信說要和林姨娘結女圭女圭親。林姨娘自然是不敢擅做主張的,但也心動了。劉家雖然是個農戶,但劉敬文十分的聰慧,年紀小小就已是秀才,以後金榜題名也不是問題。以後有她姐姐做婆母,也能擔待一些紀芊語。再說,侯府千金的身份,嫁進劉家已是低嫁,以後,劉家還不得捧著自己的女兒。
畢竟,紀芊語即使是侯府千金,但鄭氏算是吧紀家的名聲給壞了。紀芊語又樣子自己名下,外人說起來就是姨娘養的。是別想嫁進高門里去了,而紀芊語又沒親兄弟,以後靠著侯府庇佑可能也不大。鄭氏不喜紀芊語這個庶女,自然是不會給她找什麼好人家的。
紀博又不會管,林姨娘干脆就答應了自己姐姐,讓劉敬文用心讀書,等中了舉人就來京城提親。林姨娘想著,劉敬文成了舉人,她在去求求老太太,總是有些希望的。
而劉敬文讀書很厲害,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干脆直接到京城接著考。林姨娘接到信就慌了,這幾年紀博就像吃錯藥似得關心起了紀芊語。林姨娘就是再傻也知曉紀博對著紀芊語的夫家是有準備的了,而自己姐姐那麼就好像個定時炸彈,要是紀府知曉了,她倒霉沒關系,怕是會連累紀芊語。
好在她一直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于是,她讓自己的心月復婆子去找劉敬文說他們家現在遭了紀府的厭棄,這段日子出不了府上。而紀芊語卻在上香的時候遇見了劉敬文,又瞧見了自己的母親的心月復嬤嬤,雖然沒穿幫,但也認下了劉敬文這個表哥。
劉敬文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紀芊語慢慢的也動了心,兩人每月就在寺廟里私下見上一面,互訴衷腸。直到紀博回去要給她找夫婿,紀芊語才去求了紀博,說是喜歡讀書人,想找個簡單的讀書人家嫁了。
劉敬文在本屆的進士之中還是很鶴立雞群去,紀博也查到了紀芊語和劉敬文的蛛絲馬跡,這才給劉敬文的師傅遞去話,想要和劉家結親家。
上次紀安遇見紀芊語和劉敬文私會,紀芊語原本想表明身份,來個大團圓的結局的。可沒想到,劉敬文先開口了,說他對不起紀芊語,不能娶紀芊語,以後兩人不要再見面了。他要走仕途,要有個好岳家,所以,他選擇了昌平侯聯姻。
同時,劉敬文還拿出了一筆銀子,說是彌補紀芊語的。讓她找個好人家嫁了,不要再等他了。他既然選擇了紀府這個岳家,自然要好好的待紀府的千金,絕對不會因為和紀府結仇的。
于是,紀芊語渾渾噩噩的回了紀府,大病了一場。沒想到她苦笑謀求的有情郎直接拋棄了她,讓她大受打擊。她一病,婚期就往後延了,紀安還往府里送過幾回藥材。
顧詹和林寶兩個人早就知曉紀芊語這件事情了,林寶十分的同情紀芊語,覺得劉敬文就是那平拋棄糟糠之妻的陳世美,該千刀萬剮。那憤憤不平,恨不得化身正義代表去打抱不平的樣子,讓顧詹和紀安沒少打趣。
要紀安說這就是紀芊語自己作的,想玩真愛無敵,可情郎沒有自己想象的喜歡自己,被打擊了。但紀安覺得,雖然這個劉敬文功利,但卻渣的真實,至少沒有想著左擁右抱,既要侯府千金,又要真愛表妹。
這確實是個聰明人,很明確自己娶妻的目的,能克制自己的感情,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說狠也夠狠,讓紀安覺得難怪能被紀博看中,怕本質上他們都是一類人。
紀芊語是嫁定了劉敬文了,三媒六聘都過了,除非她沒了或是劉敬文短命。不然,紀芊語就是劉夫人了,紀安想,怕是紀芊語這一輩子都得活在不甘和懷疑之中了。這一對,沒成婚卻已經要成怨偶了,還不知道怪誰?
所以,人有的時候還真是不能玩什麼試探游戲,因為結果往往超出自己的預料太多。除了得到更多的不甘心,對生活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而這邊,宋玉派人暗自觀察崔玄,發現崔玄雖然可能和她一樣。但還是支持秦明軒,這讓她更頭疼了。一個和她有相似經歷的人,知曉的並不比她少,且看時間他要比她早回來很多。
現在,秦明軒的勢力已經早早的超出了她的預料。即使宋家和二皇子結盟,鹿死誰手還不一定。畢竟,有崔玄在,變數太大,她前世是女子,即使身份尊貴,可也拘于後院之中,朝堂上的事情,她不過略知皮毛。
除了後來有名的大臣和有功之臣,她並不太清楚朝廷上站著的那些是秦明軒的人哪些又是其他勢力的人。宋家,已經沒有了前世獨一無二的優勢。宋玉原先的打算怕是行不通了,再有三年也就是宮變的時候了,她真得能改天換日,把秦明軒拉下來,她能行嗎?
崔太後的六十大壽如期舉行,皇帝現在有求于崔太後和宋家,對著這個名義上的嫡母是大方的很。壽宴大手一揮,珍奇異寶無數的獻上,皇親貴族挨個的給崔太後祝壽,算是給足了崔太後的面子。
崔玄作為崔太後的佷子,自己作了副觀音居士獻給了太後,紀安隨大溜的送了一套有些年頭的孤本。兩人的品級雖然不同,但崔玄安排位置的時候,就把紀安的位置安排自己了自己後面,靠的不算遠。
而紀安也是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宋家嫡女。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