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十天,時間已經跨過了十月份了,京城的災後重建進入正軌。
而早期派入全國各地的欽差已經招了回來了,暗衛和私兵,宣和帝考慮了一下,特殊重要的地方留下幾人留守,其他人全部也都招回來了。
回來的私兵,宣和帝擺在了明面上,忙碌的私兵們回了京城又進入了重建的差事中,不過大家都沒有抱怨,他們已經明面話了,說不得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的娶房媳婦生個娃,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私兵們可不都是樂呵著干勁十足,這讓有些喜歡偷懶耍滑的官員們一陣心悸,原來皇上還有這手,不行,這些人把活全部干完了,我干什麼?那不是留給皇上的印象就成沒本事的了?
于是,從私兵們加入了重建之後,這差事是越做越順,速度越來越快了。
而龍椅上的宣和帝模了模下巴上刺手的胡須,笑得更加開懷,就說這些人不刺激不行吧?讓你們偷懶耍滑!讓你們吃著飽飯做擺設!
有時間的宣和帝猛地又想起了兵部尚書那老頭,宣和帝蹙眉,這現在該怎麼懲罰?畢竟已經是一個月以前的事情了,熱乎勁已經過去了,但是不懲罰,這口氣宣和帝覺得無論如何都咽不下去。
恰好,秦霄來給宣和帝稟報他負責事項的進度,可喜可賀,快完了。
「皇兄,你又在煩惱什麼?看你眉頭皺的都可以夾蚊子了。」秦霄調笑道。
宣和帝嘆氣,「朕這不是拿兵部尚書無法麼?地動之後,他也算是做了許多事,算是將功補過吧,可是那事是給官員形象抹黑,不懲罰又不行,一個月前,我是打算讓其告老的,這下說不出口了。」
秦霄眼楮一轉,笑道︰「既然皇兄無法,不然臣弟給你出個主意?」
宣和帝好笑的看著調皮的弟弟,笑說道︰「快說,磨磨蹭蹭的。」
秦霄樂呵一笑,「讓王大人寫個罪己書,讓其在宮門前宣讀,這樣兩全其美。」
宣和帝聞言哈哈一笑,「不錯,不錯,這樣很好,看以後還有沒有人敢表里不一。」
兩兄弟相視一笑,這方法是損招,靠,面子里子都攤在全天下人民的面前了,而且還多了全天下人民的監督,如果以後做不到罪己書所承諾的,那才是枉為人了。
兩人商談完事情,秦霄樂呵著走了,他等著明天看好戲。其實秦霄就是專程整兵部尚書的,年輕的時候,秦霄吊兒郎當,那老頭沒少鄙視秦霄,還在太上皇面前告了秦霄許多狀,這下秦霄報復回來了。
宣和帝用手指敲敲桌面,心情極好的讓人去宣兵部尚書王任城,給王大人宣布了懲罰的內容,揮揮手揮退目瞪口呆的兵部尚書,宣和帝再次揚起了嘴角。
宣和帝覺得這樣高興的事情應該與人分享,于是午膳,宣和帝又跑到太上皇那去蹭飯了。
正在喝藥湯的太上皇聞言,頓時口里的湯水全部吐了出來。
「你說什麼?你們就是這樣懲罰任城的?」這法子比直接讓其告老還要損。
宣和帝重重的點頭,「這還是五弟出的主意,怎麼樣,父皇不錯吧?」
太上皇哭笑不得,「小五還在記恨?任城也老了,能放過就放過吧,再說這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宣和帝皺眉,「他這是給官員形象抹黑了,全京城人都看著,不懲罰不行,本來一個月前我也打算讓其告老就行,可是這一個月之後的現在,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勁了,而且王大人辦事盡了心,我只能撿簡單的懲罰了。」
太上皇笑笑,「算了,那老頭是該受點教訓。」
第二日,早朝過後,東宮門前,果然搭上了一個台子,老百姓們的房屋清理干淨了,這會有閑心傳八卦了,這不,台子一搭建好,下面就圍了不少的人。
當然其中一些人,是眾位官員們派的小廝們來听實況回去好轉述的。
兵部尚書大人在從皇帝那听到懲罰之後,內心就在打鼓,如果不是地動的話,估計他早就已經告老了,這會就只能在家含飴弄孫了。咳咳,而且夫人是熟知內情的,平時就對他不聞不問,至于兒女那日听到了流言都紛紛回家質問,讓他無言以對,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兒女的榜樣,哪知道榜樣就這麼被破壞了。現在兒子都對他愛理不理的。
王大人站在台上,看著下面一圈又一圈的百姓,頓時老淚縱橫,他犯錯了,錯誤雖小,可是影響卻極大,連家族都被人指指點點,現在他要用余下的人生,好好的辦差,爭取挽回家族的顏面。
等到時辰一到,王大人就攤開手上的宣紙,上面寫了許多條條框框。
王大人一一列讀,「上至皇上,下至百姓︰我王任城是一個罪人,我犯錯了,現在自我反省。」王大人說了事情的詳詳細細,列舉了他為什麼會變得如此下作,貪心不足,利益蒙心。
「一,我愧對家中操持家務幾十年的結發妻子。」
「二,我愧對皇上對我的信任。」
「三,我給官府形象抹了一層黑,愧對百姓的信任。」
拉拉雜雜,說了一大通,最後好多百姓都被感動哭了,王大人也讀的淚流滿面。
「我將重新改過,期盼大家給我改過的機會,也請大家監督,我將用我的余生盡力辦差以贖其罪。」
而這一罪己書傳遍京城,各位官員們暗地里癟癟嘴,這老頭還真是煽情,不過反響卻是好的,至少兵部尚書這作風問題告一段落了。
林清從蘭華口中得知這一消息,頓時笑了,其實還真是這地動救了王大人,不然一個月前他告老在家之後,只怕家族會越來越不得力,現在麼,至少有一個挽回的機會了,所以兵部尚書是硬著頭皮都要上的。
林清他們的百年甚至千年計劃,已經逐漸的完善了,就等著實施了。
這樣林清的空閑時間又比較多了,看著四個圍著她轉的丫鬟,還有兩個的終身沒有著落。
林清思來想去,這做媒的事情,得找,林嬤嬤這樣資深嬤嬤。
神識中看見林嬤嬤在正院里,手上拿著針線,眼楮眯著,絮絮叨叨的自個說個不停。
「嬤嬤,你在干麼?」
林嬤嬤捻了捻針線,繡著手帕上喜鵲,老人家就是喜歡喜慶的東西,這不,林嬤嬤就喜歡喜鵲報喜的畫面。
「大姑娘啊?怎麼有空找嬤嬤,有事就說,嬤嬤給你辦得妥妥當當的。」林嬤嬤笑得臉上的皺紋都皺到一起了。
林清挨著林嬤嬤坐下,這段時間下人們也很忙,嬤嬤面前沒有小丫頭解悶,就自說自話了。
林清清了清喉嚨,「嬤嬤,我想請你幫個忙。」
林嬤嬤一听有事可做,立馬問不都問什麼事,拍胸脯保證道︰「大姑娘說,嬤嬤上刀山下油鍋都給姑娘辦妥當。」
林清咯咯笑道︰「哎呀,嬤嬤,哪有那麼嚴重。」
「我想請嬤嬤做個媒,幫我身邊兩個丫鬟找個好人家,朱華和菊華是家生子,已經定親了,蘭華和梅華這兩人是從人牙子手上買過來的,她們沒人張羅,現在無人問津。」
「不過人品一定要好,對家庭負責,愛護妻兒,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一生。」
林嬤嬤一听這事,這可是她的專長,以前她不過問,以為是姑娘要帶到婆家去,在婆家配人,看姑娘的四個丫鬟,兩個家生子,到時候兩家人帶過去,然後另外兩人配了婆家人,又幫助姑娘在婆家站穩腳跟,現在听來,姑娘哪有那個心思。不過老爺夫人也怪,一點都不著急大姑娘和大公子的親事,林嬤嬤還特意提醒過,夫人都只是笑著推月兌,這事以後再說,現在不急。
「大姑娘,她們倆不留著出門子之後配人麼?」
林清這才反應過來嬤嬤是什麼意思,搖搖頭,「嬤嬤,我知道你肯定給娘親和爹爹提過我的事情,不過我不同,不會成親,所以嬤嬤就放寬心,幫我把身邊的丫頭都嫁出去,尋到她們的幸福就完美了。」
「嬤嬤,我可能明年或者後面,就要離開家出去修行了,所以我不會成親的。」
「嬤嬤,你不要擔心,我很歡喜。女孩不一定要成親才有幸福,也可以通過別的得到幸福。」
林嬤嬤越听越糊涂,「大姑娘,這是怎麼回事?什麼出去修行?」
林清笑道︰「嬤嬤,我不會成親,我要跟著民間高人去修行,成親是累贅。」
林嬤嬤悶悶不樂,「嬤嬤還想看著姑娘的孩兒出生呢,哪知道姑娘根本不會成親。」林嬤嬤也知道不宜多問,她自始至終都只是林家的下人,無權干涉主人的行為。
不過林清說的給丫鬟做媒的事情,那可是十拿九穩的,要知道兩個姑娘身邊的丫鬟可是個香餑餑,長得漂亮不說,個個能言善書,都是跟著兩個姑娘學了讀書識字的。
林清不清楚這點,林嬤嬤可是清楚得很,林嬤嬤眼楮一轉,「那姑娘,二姑娘身邊的雪雁雪染雪暖雪歌呢?」
林清聞言,笑說道︰「我記得雪染雪歌也是家生子,如果沒定親,嬤嬤跟她們家人商量,一起做個媒吧。雪雁雪暖孤身一人,嬤嬤盡可能相看個家人好相處的人家。」
林嬤嬤歡喜的答應了,她又有事情可做了。
林清把做媒的事情就交托給林嬤嬤了,她就成甩手掌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