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周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將皇位禪讓于大秦太祖之後,太祖皇帝總結了大周朝之所以滅亡的經驗後,建立了言官上書諫言的制度。舒愨鵡

這套制度最開始的時候不是很完善,當時的言官也不過是個擺著好看的幌子罷了。

到了大秦第二個皇帝,孝景帝的執政的時候,言官體系已經慢慢的開始走向成熟。

孝景帝是個非常自律的皇帝,他這一生為了大秦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時的言官對皇帝沒有多大意見,參奏得最多的不過是朝臣的生活作風等問題。

到了孝文皇帝也就是雲飛揚的爺爺登基後,言官體系才開始日益走向成熟。言官的地位在大秦朝日益水漲船高,追究其原因,與孝文皇帝懦弱的性格是月兌離不了關系的。

太祖皇帝當時建立言官制度的時候定然沒有料到,自孝文帝之後,皇帝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引來言官的非議。

這已經完全違背了太祖皇帝想要用言官上疏的制度,來對皇帝進行有效建議,以達到政治清明的美好願景。

後世的言官已經完全影響到了皇帝手中絕對的權力與威嚴,這絕對不是太祖建立言官制度的初衷所在。

到了雲飛揚的父親孝武皇帝在位之時,言官對于朝廷的影響,已經大不如孝文皇帝執政時那般嚴重。

這主要是歸功于孝武皇帝先從突厥人手中搶回了北方十六城,後殺了長兄奪位,讓大臣們對他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敬畏之心。

孝武皇帝病倒在*上後,魚子謙執政,他的手段頗為干脆利落,得罪了很多老臣。

所以,老臣和言官們跟魚子謙就杠上了,魚子謙本人並不排斥言官制度,他認為言官制度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到皇帝手里的權力,所以言官制度的建立對大秦而言,利大于弊。

魚子謙並沒有用自己自己的實力去可以削弱言官的地位,只可惜這些言官並不領他的情。

雲飛揚清楚的知道這個時候他並不能輕舉妄動,他剛即位,根基尚淺,很需要這些言官和老臣在適當的時候給他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

他要保護魚子謙,卻也不能把這群人得罪的太狠。

想到這里他長嘆了一口氣,對底下的大臣說道︰「父皇的英靈並未走遠,我想這個時候並不適合提及此事,眾位愛卿能否允許朕將此事推後處理。」

這句話讓底下的一眾大臣有些措手不及,他們想過了雲飛揚會有許多種反應,也針對他可能會有的各種反應準備做出許多對應的方式。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雲飛揚會在延遲時間上做文章。

孝武皇帝的喪禮還沒有辦完,下朝後,雲飛揚和大臣們還得繼續去孝文皇帝的靈前祭拜,朝臣們當下領會到了雲飛揚說的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那就是孝武帝才剛閉上眼楮,你們就迫不及待的想把魚子謙給拉下馬,你們就不怕先帝死不瞑目嗎?

大殿之上的各位大臣都是精明透頂的,哪里會不明白雲飛揚話中的含義,他們早就做好了長期抗爭的準備,今日不過是打出的第一槍。

到了晚上,大臣們各自出宮之後,以大學士張永勤為首,朝廷的老臣和言官們都聚集到了張府,商討下一步的計劃和行動。

而雲飛揚這頭,並沒有準備太多,他只是召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丞相傅丹青。

雲飛揚和傅丹青是老熟人了,他也不跟傅丹青說太多客套的話,直接開題點名的說︰「我師父如今已經無力于朝堂之事,現在我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傅大人您了。」

傅丹青模不準雲飛揚對魚子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態度,他早就打算好了,一旦雲飛揚的準備對于魚子謙鳥盡弓藏,那他也會立刻隱退。

如今的雲飛揚,早已今非昔比,其實傅丹青只是眼珠子一轉,雲飛揚都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麼。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不想跟傅丹青之間有太多心存芥蒂之事,他是真的認可的傅丹青的才華,也很想把傅丹青留下來輔佐自己。

若要收服傅丹青,這次就是個好機會。

雲飛揚不顧九五至尊的威嚴,對傅丹青拱手行

了一禮。

看見雲飛揚這個樣子,傅丹青立刻變得誠惶誠恐起來,也擔心自己是不是拿喬過了火候,到時候把皇帝給得罪了,可是沒好果子吃的。

想到這里,他連忙跪在地上對雲飛揚道︰「皇上乃一國之尊,您這樣做可是折煞微臣了。」

雲飛揚連忙把他扶起來,唉嘆道︰「我有一件十分為難的事情,不知該怎麼辦,想了許久後,覺得也只有傅大人您能幫我了。」

「陛下但有吩咐微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雲飛揚笑著道︰「事情雖然嚴重,但也還沒到赴湯蹈火的地步,我希望能借著傅大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那群老臣,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放師父一條生路。

我雖然對言官議政之事並不反感,但也沒有想過要把師父送上絕路。」

傅丹青心里的負擔終于減少了一些,雲飛揚能夠善待魚子謙,足可見他是個分得清楚是非黑白的皇帝。

當太子時的雲飛揚他是十分熟悉的,但他拿不準人心,也不敢相信雲飛揚在手握天下之後,還能不改初衷。

畢竟在外人看來,魚子謙的存在,確實威脅到了帝王的權利和威嚴。

傅丹青還不能明確,雲飛揚放過魚子謙,是因為先帝的遺願,還是他本身就對魚子謙沒有任何成見。

傅丹青故意裝作棘手的道︰「這件事,請恕臣無能為力,那群言官太過凶殘,即便微臣有三寸不爛之舌,也沒有把握能說服他們。在他們心里,魚大人就是個禍國殃民的佞臣,就是千刀萬剮也不為過。我若是在他們面前替魚大人說任何一句好話,就會將他們得罪個徹底,到了那時,只怕我自己都無法全身而退了。」

雲飛揚輕輕地笑了笑,「傅大人終究還是信不過我,你放心,父皇並沒有留下任何遺旨,讓我善待師父,這是我們父子之間的默契。父皇只是交代過我要注意那群老臣。

至于傅大人所擔心的,如何去說服他們,我已經想過了。

老臣和言官們對我師父最大的意見,不過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這六個字。

師父執政期間。對大秦江山做出了貢獻,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他們最擔心的事情莫過于,師父的存在會導致皇權旁落,社稷不穩。

傅大人人只要把這其中誤會,跟他們解釋清楚了,我想他們也不會不明事理的。

屆時我再頒布旨意昭告天下,承認師父對大秦江山作做出的貢獻,孝字當頭,他們也不敢把我們逼的太狠。」

傅丹青這時才放開對雲飛揚的所有心結,還原到最真實的傅丹青。

「陛下的意思是我們倆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您是想讓我跑到那群言官面前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然後再加之以威脅,等他們都害怕了的時候,您再出面進行安撫。然後將孝道這頂帽子扣在他們頭上,到時候他們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看著傅丹青重新開啟了毒舌模式,雲飛揚終于放心了。

「朕就是這個意思,這一切都要有勞傅大人費心了。」

傅丹青搖搖頭,「我和子謙本就是知己,即使陛下不交代,我也會盡力救他。

請恕微臣剛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的那番舉動,子謙這一生為大秦付出了很多,而他對于皇權並不看重,一切際遇實屬無奈。

在外人看來,他的確像個殲佞之臣,可是別人能誤會他,陛下卻不可以。」

說到這里,傅丹青語速變得緩慢,他背過身去,肩膀微微聳動。

傅丹青的這個舉動,若是被那群言官看到,肯定又要惹來一番非議。

雲飛揚卻沒有放在心上,他只是很羨慕魚子謙,一生之中能擁有一個值得付出所有的摯愛,擁有一個不畏強權只為維護他利益的知己。

魚子謙這一生真是沒有白活!

雲飛揚這邊已經商量好了最終的計策,可是言官那邊卻陷入了僵局。

正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下人來稟,丞相傅丹青前來拜訪。

朝臣聚眾議事,這在大秦律法里可是誅九族的死罪。他們參魚子謙

的時候,也是把這條罪名給他添上了。此時若被傅丹青抓到把柄,那他們豈不是跟魚子謙無二了。

張大人愁眉苦臉的對下人揮揮手,沒好氣的吩咐道︰「你就說我病了不能見客。」

下人有些為難,然後又接著道︰「傅大人說了,您若是拿生病的理由來搪塞他,就讓我跟您直說,他也是為了對付魚子謙之事前來的。

他還特別交代了,在對付魚子謙的大事中,他與眾位大人的立場是一樣的。還請各位大人不要將他排斥在外,好歹也讓他出一出被魚子謙壓制多年的鳥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