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十三、初涉政務(三)

晌午,皇後到了養心殿,一個人悄悄地為皇帝批答奏折,杏貞不能坐御座,側面有張專門為她設的酸枝木小書桌,從御書案上將咸豐皇帝看過的奏折都移了過來,先理一理。把那些「請聖安」滿紙頌聲廢話連篇的黃折子挑出來放在一邊去,不理會,數一數今天奏事的白折子,一共是三十二件,雖然不算多,但是誰上奏不是萬言書的樣子,之乎者也蒜頭八腦嗦嗦一大堆——在杏貞看來,大部分也是廢話,三十二件已經堆滿了自己的酸枝木小書桌,鋪的滿滿當當的。然後再清理了一遍,把沒有做下記號,需要次日和軍機大臣商議擬定的折子再挑了出來,那就只剩下十七件了。

批十七件奏折,在杏貞看來要不了半個時辰,不,要不了二十分鐘,因為那實在算不了一件什麼事。

因為杏貞無需看折子,只要看一眼皇帝在折子上留的記號,再根據記號寫出那麼幾句話便是,皇帝批答本章,通常只不過在幾句習用語之中挑一句用上,諸如「覽」;「知道了」;「該部知道」;「該部議奏」;「依議」之類的話,咸豐皇帝覽過了政事,不必自己親自動筆,只需在奏折上做個記號就行了。

記號用手指甲做,進貢的徽州宣紙做的白折子,質地松軟,掐痕不但清晰,而且不容易消滅篡改;批折子的人看掐痕的多寡、橫直、長短,便知道皇帝的意思。用朱筆寫出那個掐痕所代表的一句話,就算完成了批答,這是任何一個只要會寫字的小太監,甚至是小安子這種入宮沒多久的小太監都能勝任的活兒。

這能不簡單嗎?只要寫幾個字而已,杏貞原以為自己能幫這皇帝出主意,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批折子,原來只是和自己前世在小公司里頭當著行政的事兒差不多呀,只要呈給領導,領導口述,「把這個事交給項目部的經理去做!」然後自己屁顛屁顛地在文件上寫上「請項目部毛經理閱處。」如此簡單而已。也沒有自主權。

但是喜歡攬權的皇後。怎麼會不在乎這件事呢,參閱奏章是一件參與機密的工作,對著自己學習政事有極好的幫助,從後世而來。眼界是有了。可多少東西能適用到這個社會里頭。一切還是未知數。

所以杏貞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繼續瞧著折子,不但依照掐痕代為批答。更注意的是,皇帝看過,未作批示,而先須交軍機大臣處理的奏折,往往那里頭的陳述和表示,才是正在發展之中的軍國重務,想要了解朝廷內外局勢,熟悉朝章制度,默默識別大臣言行,研究如何馭下之道,懂得訓諭款式,這些都要從奏章里頭去細心體味。杏貞花了二十分鐘批折子,卻又花了一個半時辰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把三十二件折子看完了。

這時候已經是夕陽斜斜地照在養心殿暖閣的窗欞下了,杏貞打了個懶腰,對著幫著自己整理奏折的御前小太監雙喜說道︰「辛苦你了,皇上這會子在哪里?」

「回皇後娘娘的話,皇上這會子在暢音閣听戲呢。」

「哦?」今個皇帝倒是有了興致,過年的時候都沒正經听過幾次戲,「選了誰的牌子?」

「敬事房的人去永和宮里宣召了。」

杏貞點了點頭,永和宮是麗妃的寢殿,「唔,那今個就這樣,把折子放在這里,皇上明個要和軍機們商議的收起來,別搞混了。」

「喳。」

杏貞癱到了儲秀宮暖閣的榻上,看了一個下午的折子,腦仁子生疼,「我說皇上怎麼這麼快就要我批折子,這批折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兒!」

安茜把熱毛巾敷在了杏貞的額頭上,順勢把杏貞頭上的扁方和珠翠卸去,帆兒把杏貞的「花盆底」月兌下來,還幸災樂禍地說道︰「誰叫娘娘您能者多勞呢,別的宮里小主每日都是看看花喝喝茶,就我們的皇後娘娘,被皇上當著半個軍機用!」

「別說嘴了,這些話以後不許出去說。」杏貞讓安茜垂著腿,舒服地直哼哼,「皇上舊年嘔了血,你們兩個又不是不知道,我能幫著皇上分擔一點是一點罷了。」杏貞又想起了什麼,「德齡如今在宮里怎麼樣?」

安茜細細地想了一番,「德公公倒是難得出來,只是每日領了小太監講規矩,有些時候倒是會出宮溜達,娘娘的意思底下人的都知道,也不管著他。」

「德公公是伺候過皇太後和皇上的老人,到了咱們儲秀宮,是太後生前吩咐的,本宮也是說讓他來我這里養老的,你們這樣很好,敬著點,不許拘了他便是。」

「娘娘的命令如今六宮誰敢不听呀,更別說咱們宮里一直跟著娘娘的人了。」帆兒歡快地說道,恰好這時候小朱子進來稟告,說是楊慶喜過來了,「您瞧,楊公公也不是經常來請安問好嗎?」

「楊慶喜是來說事兒的,我哪里是喜歡多禮的人,就你這個小蹄子嘴巴最碎!快請進來。」杏貞吩咐小朱子,又拿手戳了戳帆兒的額頭,「以後給你配一個厲害的婆婆治治你才算完!」

帆兒啐了一口,害羞地甩了簾子跑出去了,安茜笑著說道,「帆兒姑娘也該是說親事的年紀了。」

「且不急,宮里頭的事兒還要你和她都擔待幾年。」

楊慶喜進了來,打了個千,笑眯眯地說道︰「娘娘,皇上要奴才來告訴娘娘一聲,說是南邊傳來了消息,發逆的偽翼王石達開反出江寧了。」

「好!」杏貞站了起來,撫掌微笑,「東南西北翼五王,如今死了四個,反了一個,我倒要瞧瞧洪秀全還能折騰到什麼時候!」杏貞從指點江山的氣勢之中回過神來,「倒是也要恭喜你了,楊總管,佷兒是放了那里的通判了?」

楊慶喜笑的眼楮都看不到了,連連又打千,「是皇上親筆劃了天津衛靜海縣的通判,若不是娘娘的照顧,那小子那里能有這個天大的福氣,奴才這是要好好謝謝娘娘了!」

「那是他自己爭氣,小安子回來和本宮說過,這南去的事情他辦的很是妥當,如今這天津衛也不算遠,你叫他好生當差,歷練幾年,再回京里,到時候內務府尋個好差事那便是極好的了,如今且不用在內務府,哪里頭正在找人做筏子。」

楊慶喜心領神會,「娘娘說的極是,奴才和奴才的佷兒就全托付給娘娘了。」

「那是自然,只要忠心為本宮辦事,本宮從來是不吝嗇的,你回去歇著吧。」

「喳,奴才告退。」(未完待續……)

ps︰推薦好低,,,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給個讓小朝子死心的理由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