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63章 雪中送炭

大王觀的修繕的工程仍在緊張的進行。不過已經初見規模。

崔楊二老搬入的丹元宮,和他的徒孫玄空開始一心煉制丹丸。另外玄木也開始了學習煉丹之術。這也是薛逸的安排。當然玄木本人也十分喜歡。這家伙小算盤打得叮當響,腦子夠活分。

認為崔楊二老乃是大王山祖師級別的人物。不但對自己修煉有益,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聲望。玄空既然不屬于大王觀,早晚要離開大王山入世,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當然的,未來這個丹元宮就是自己為尊了。這樣的事情,他不能不搶先一步。薛逸自然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在玄木找到自己提出這個要求時,馬上首肯了。

玄光和玄靜則自然是分居逍遙宮和玄天殿。逍遙宮是大王觀的先祖聖殿,玄天殿乃是百年老根。在弟子心目中這是正殿。薛逸定下了規矩,玄天殿今後就是長老院,商議重大事情發布號令的地方。而逍遙宮是行使家法宣講戒律的地方。讓玄光主持長老院,讓玄靜住持戒律院,這也是薛逸深思之後的安排。

逸仙林在月兒的幫助下,開始了有計劃的引種藥材。俗話說,為有源頭活水來,從甘泉宮後山引入的瀑布清泉,涓涓成流,下聚成潭。不但藥山仙氣氤氳,望月亭前引種的千桿翠竹,也早已蔥蔥翠翠。配以九曲勾欄,映照著山色月光,卻成了大王觀的第一勝景。

玄光一大早來找薛逸,提出讓月兒搬入逸仙林居住。

「如今大王觀日漸壯大,清規節律不能偏廢。況且男女有別,小道士們的熱情還是要稍加控制才是。」

薛逸心中十分清楚,對于這個提議滿心歡喜。哼,老子雖然大度,但是自己的娘子卻讓這幫小崽子們去親近,這算什麼事兒!當時就讓玄光做了安排。

這樣一來,月兒和她的兩個女伴一起住進了逸仙林。

這兩個女伴原本是楊大人府上的奴婢,因為薛逸覺得月兒畢竟女子,起居不便,所以留下來照應的。這些日子以來,她們和月兒倒熟絡了,加上年紀相仿,平時無話不談,有時候還向月兒學點劍法之類的。倒成為兩個好徒弟。

望月亭邊上的幾間精舍,于是被獨立的圈了起來,名為听風小居,另外將藥園和望月亭之間挖了一條溪流,既增加了精致,又將兩邊截然分開。這也是薛逸和玄光商量後的主意,從此這听風小居就成為男弟子的禁區。

而月兒的兩名女弟子青竹和紫霞多年之後竟然成為峨眉派的兩個關鍵人物。這當然是後話了。

薛逸心中除了這些安排之後,也在細細的規劃其他各處的主持安排。祭天台是給玄空預備的,這里負責召集弟子,組織重大祭祀。當然這些都涉及到了細節安排。玄風為人忠實,做事認真,正是最好的選擇。

就在這當口,玄風回來了,這是薛逸回到大王山之後第五天。薛逸正在甘泉宮與玄字輩弟子一同參道。

這是薛逸入道之後的真正做的道士的事情。也是薛掌門正式的從卷雲閣遷入甘泉宮的日子。大王觀也從此開始了每日論道的傳統。這也許是大王觀回歸道統的開始。

玄空還帶來了三個人,薛逸一見,差點撲到那人懷里,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陪伴薛逸走過無數黑暗日子的管家黃興。

初一見,黃興不敢認眼前的這位「薛少爺」,記憶中的薛逸,那是紅臉小關公,這已經是薛逸的招牌了,如今忽然變成了一個美少年,而且個頭顯然高出了一頭,雖然年紀只有十三歲,可看上去卻像是十七八的模樣。身體也結實了,臉上的輪廓也漸漸分明。

「黃叔,我就是薛逸!內中情形,我稍晚再跟你細說。你快跟我說說,爹爹那里如何了?」

黃興實在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薛逸還是那個少爺嗎?說話也不結巴了,透著一股干練和沉靜。但是仔細辨別,卻有五六分薛老爺的模樣底子。

薛逸知道還是必要做點解釋,于是簡單的將自己如何入觀,至于如何變成這樣,只說是拜師之後,學了一些仙法,病全好了,人自然恢復了。

黃興听了滿臉的狂喜︰「這難道是薛家祖宗保佑,我們的少爺終于成人了!老爺和大娘要是知道,少爺的病全好了,而且出落成如今的模樣,他會多安慰?」狂喜之後黃興幾乎有些哽咽起來。

薛逸待黃興情緒稍定,詳細的問及了薛老爺和大娘的近況。黃興告訴薛逸,大娘自從去嶺南之後,水土不服,身體一直不好。而薛老爺倒是深得靜江府節度使劉隱老將軍的信任,革除弊政,訓練軍隊。如今已經被委任為興安刺史兼節度使府右衛都指揮使。

薛逸听說大娘身體不好,心中不禁想起那個天天為自己哭天抹淚的慈母,心中頗為不安,當時決定,過幾日讓崔楊二老配幾服丹丸想法送去。

兩人是久別重逢,感慨萬分。黃興忽然想起什麼道︰「光顧著高興了,老爺這里還有一封回信給少爺呢。」說著從懷里取出書信交給了薛逸。

薛逸展信,信中言道︰

「薛逸我兒,來信收悉,知我兒劫後余生,為父頗為欣慰,當日事急,生死存亡之間,為家國計,倉促起事,讓我兒流落江湖。幸上天垂憐,祖宗庇佑,我兒逃月兌劫難,薛家香火得以為繼,此乃薛家之福,為父和二娘喜極而泣。我兒年少多災多劫,身體孱弱,此生本求兒平安延命,不想我兒雖身殘而志堅,卻心懷鴻浩之志,不愧為名將後裔

以商募兵甚合為父之謀,我兒年少,卻有如此感悟,定托先祖之靈。他日建功立業,自當無可限量。父謀商多年,以商募資,凡天下之物無不涉及,綢緞、藥材、糧米、鹽茶各地有價,權衡籌謀,從中取利,乃是上策。奈何籌措軍資,門戶易手,但人脈信譽尚存,我兒可憑薛家信譽,再樹門匾,各地商號看薛家面上,定會給三分薄面。亂世求財原本不易,江湖險惡,人心難測,我兒當多多保重,遇事三思而行。鏢商結合乃是薛家創業之秘。威龍鏢局乃薛家全資,雖沅江鏢行鏢主離世,其余之眾,多以編入募軍。或散于江湖。若要重起沅江,當再立威龍聲威,方能策以萬全。揚州、金陵、蘇杭、魏州、東京、雍州、洛陽、青州等地鏢號尚存,可憑薛家號令收回。」

薛逸讀完這封長信,長嘆一聲。內心卻是萬千感慨,胸中壓抑已久的愁緒仿佛煙消雲散。薛老爺的信對薛逸來說簡直是指路明燈,不,應該是如虎添翼更為準確。

黃興道︰「哦,忘了介紹了,這兩位都是老爺身邊的能人,你應該認得,是老爺特意派他們來協助公子的。」

「小少爺!真是榮光煥發,一掃病容,真乃薛家之福,可喜可賀啊」說話的正是趙文怡。

薛逸自然認得,這位白衣秀士趙文怡,和薛父自幼一起讀書,乃是同窗。其實還有一個身份是薛家的真正管家,商會之事薛父幾乎全仰仗于他,也是薛父的左膀右臂。薛家的產業,有一半出自他的籌謀。薛父曾經贊嘆其商之謀可比陶朱。

而另一位是不苟言笑的卻是高達,是個樵夫,力氣很大,據說一根扁擔打遍天下!

薛逸上前一一相認,因為他們都是父親一輩的,自然是一叔伯相稱。

正在其樂融融之時。忽然听得一聲爽朗的笑聲︰

「哈哈,听說薛家來人了?那月兒的婚事是否馬上可以商議了?」能這樣闖進薛逸靜室的自然不是別人,自然是崔楊二老了。

而高達一見崔不老,卻吃驚不已,忽然站起雙膝跪拜在地︰

「弟子叩見師父!」

「弟子?"

黃興和趙文怡卻是一臉稱奇。

早听聞這高樵夫拜一個神仙為師,卻不知仙人卻到了眼前。忙也起身做禮。

薛逸微微一笑,其實他早知道這個樵夫阿達,就是崔不老的俗家弟子,這也是不久前崔不老教授薛逸之時,告訴薛逸的。說是樵夫打柴在山中遇到崔不老,兩人十分投緣,崔不老還送了一根仙根扁擔給他!

「哦,你怎麼在這里?莫非你跟這個薛小子也有什麼瓜葛?」崔不老問道。

「不瞞仙長,薛老爺乃是我的結拜兄弟。薛逸乃是我的佷兒。」

「哦,原來如此」崔不老嘖嘖稱奇,大笑「看來老不死和你薛家早有玄機!」

之後黃興等人听了薛逸竟然和老神仙的孫女有了婚約,當時就也是大為稱奇,

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這天下事,真是無巧不成書,竟然全聚到一起來了。恭喜之余,黃興等人拍著胸板說了一定要盡快將此事通知薛父,並一力促成婚事。

薛逸卻反而有些臉紅心跳起來,卻道︰「如今剛剛起步,萬事用心之處尚多,且父親還在嶺南,再等些時日吧!」

眾人也深以為意,此事情就暫時放在一邊。也算是劫後重逢,家人團聚,自當快意一番。自然不再詳述!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