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的燈籠早就掛了起來,在初夏的晚風中被吹的輕輕晃動。(鳳舞文學網)
屋里的華文熙兜兜轉轉,心里怎麼也靜不下來。
想著下藥的事,又盤算嫁妝的事,又想著怎麼寫給華正熙的信怎麼沒音兒,又煩王夫人說厲世傲要回來的事,還有被救下來的呂媽媽,還有那養在意兒家的孩子,紅錦……
一樁樁一件件,都不是省心的。她煩躁的一口將手邊的冷茶喝盡,想冷靜一下。
待徐嬤嬤自呂媽媽家回轉時,正看見華文熙支著肘撐在桌上,頭一點一點的。昏黃的燭光照在她的臉上,整張臉都泛著靜謐的光芒,除了眉宇間露出的些許疲態,和小時候那個安靜純善的小文熙沒什麼兩樣。
她心疼的上去扶,驚醒了華文熙。
「嬤嬤你回來了。」她打起精神,「呂媽媽怎麼樣了?」
徐嬤嬤本不想再讓她煩心,只是這事卻不能不說。
她轉身倒了杯溫茶放在華文熙手里,瞧她一口口喝了,才道︰「呂媽媽這事不尋常。」
華文熙看著徐嬤嬤帶著紅絲的眼楮,「怎麼?」
徐嬤嬤想起呂媽媽醒轉後的樣子。
快四十的人了,拉著她的手不放,又傷了嗓子說不出話,頭發亂七八糟,額上青紫一片,眼淚不斷的淌。她兩個兒子得了信闖進來,瞧見母親的樣子就紅了眼,叫囂著「給個交代」拽住自己,童兒景兒酒兒三個丫頭都拉不開,童兒還被推了個跟頭,一坐在地上。
呂媽媽見了掙扎起身,咿咿呀呀的朝兩個兒子叫,見沒用,將床邊的藥碗砸了過去。區貴區富被燙得一跳,這才發現母親對他們橫眉立眼,配上額上那一片青紫,頸上的紅痕,駭人得很。
愣怔間,呂媽媽做出趕人的手勢,嘴里咿咿呀呀的,又咳個不停。
區貴區富兩兄弟趕忙安撫了呂媽媽,無奈退了出去。
呂媽媽半跪在床上拉住徐嬤嬤的手,雙目圓睜,眼楮紅得嚇人。童兒幾個爬起來要拉住呂媽媽,卻被徐嬤嬤制止,趕了出去。
呂媽媽淌著淚拉著徐嬤嬤的手模向自己的腦袋。
徐嬤嬤在宮中這麼許多年,雖不是最有臉面的,到底也見識了不少,心里急跳幾下。
穿過呂媽媽凌亂的發絲,歪斜的圓髻,她的手模到一個腫起的地方。
「你是——被人打暈了!?」徐嬤嬤驚道。
呂媽媽臉上還殘余著些驚駭的神色,連連點頭,又指著脖間的傷痕搖頭,嘴里無聲的叫著什麼。
徐嬤嬤看出她說的是「狗急跳牆」「背黑鍋」「女乃女乃」幾個詞。
這麼幾下,她哪還有不明白的了,卻猶不可置信,女乃女乃這麼乖巧的人兒,能惹得了誰的眼下了如此毒手?!還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本以為這安陽侯府是先夫人挑的洞天福地,沒想到卻是個狼窩虎穴!
她心中驚懼不安,先安撫呂媽媽幾句,
待她平靜了,又問了些細節。呂媽媽卻又激動起來,來來回回還是那麼幾句話,問不出多的了。
外頭的風愈發大起來,門口掛著的燈籠燈影亂飛,猶如徐嬤嬤此時的心。
華文熙抿唇看向徐嬤嬤,見她臉上雖還鎮定,眼中卻情緒復雜。
擔憂,驚疑,憤怒……
她咽下了即將月兌口而出的話。
徐嬤嬤也不再說什麼,坐著半日不動,不知在想什麼。
半晌,華文熙輕聲道:「今日晚了,嬤嬤去歇下吧。明日把當班的丫頭們叫來問一問,也就知道是哪個不在差上。」
徐嬤嬤抬眼看她,深深嘆了口氣。這些個事還是小的,她心里早有了章程,只是這背後的人……
心中千頭萬緒,說出口卻是一句,「女乃女乃怕了吧?嬤嬤今日陪你睡,可好?」
華文熙笑著點頭,有意做出嬌憨的神情,「好,許久沒和嬤嬤睡了,嬤嬤別怪我蹬被子。」
可這一副嬌態卻沒能讓徐嬤嬤輕松一些。
女乃女乃如今還這麼小,今後自己去了可怎麼辦……
她忍住心頭的酸意,笑著點頭。
徐嬤嬤到底是年紀大了,縱然心中再多事也經不住累,上床沒一會就睡著了,發出輕微的鼾聲。
華文熙前世親人死得早,記憶里那些有父母陪著睡覺的記憶早已模糊,她也刻意不去想。
如今身邊有徐嬤嬤睡著,讓她又陌生又安心。鼻尖那股子桂花油味縈繞在周圍,因為熱氣而越發氤氳。這是徐嬤嬤常用的東西。
她輕輕拉了嬤嬤的胳膊蓋在自己身上,鼻尖一酸差點流下淚。
前世,她也是這樣哄弟弟睡覺的,只是如今卻那麼不一樣了。
徐嬤嬤覺少,天還沒亮,她便起來了。給華文熙掖了被子,悄悄出了屋。
待華文熙去榮恩閣請了安回來,徐嬤嬤在院子里立著,身前站了一大推丫頭婆子立規矩。
見了華文熙,俱都矮了一截,「二女乃女乃。」
華文熙點點頭,看到徐嬤嬤朝她輕輕搖頭,便知沒查出什麼來。
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徐嬤嬤進來,瞧見華文熙在磨墨,童兒在寫著什麼,強打起精神笑道︰「女乃女乃做什麼呢,怎得倒了個兒?」
童兒搶先站起來道︰「我叫女乃女乃歇著,女乃女乃不依,非得給我磨……」
「哎呀,什麼大事,磨個墨嘛……」華文熙把童兒按著坐回去,又對徐嬤嬤道︰「我覺得咱們院子里的規矩亂了點,寫了點東西,嬤嬤幫我瞧瞧看能不能用。」
嬤嬤不覺得一向只吟風弄月的女乃女乃能寫出什麼來,卻還是抄起桌上的紙瞧了瞧,哪知這一瞧就放不下來,一張張翻完才道︰「這是……哪里來的?」
華文熙叫道︰「什麼叫‘哪來的’,當然是我想得!」
徐嬤嬤多看了她一眼,還是有些不信,這上頭一條條一句句,雖看上去平凡無奇,還有些多此一舉,但她卻知道,這里頭有些規矩和宮中異曲同工,用來御下再好不過,而且若能一條條落實了,真能將這居庸閣顧得如鐵桶一般。
這些法子徐嬤嬤不是不知道,卻從未想過用在居庸閣這小小後院。可如今,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如此行來倒是好法子。只是這院子里的人太少了些,從人牙子那里買來的丫頭也要時間教……
徐嬤嬤的心思漸漸飛遠,倒忘了計較華文熙「想出來」的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