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二九章 奇兵

當北京的黑夜漸漸落下,城市的霓虹開始裝點迷離的夜景,幾千公里外的烏拉爾,熱灼的太陽依然西懸天際,一抹抹火熱,正不斷的揮灑下來,讓軍供站內的馬武雲上士只能咂巴咂巴干巴巴的嘴唇,很想停下來喝一口水,但一直忙不過來。

「老馬,準備一下,一會兒還有一車過來!」

剛把最後一個集裝箱吊裝固定好,趁空想要喝水的馬武雲還沒擰開水壺蓋,對講機里就傳出了熟悉的聲音。

「知道了!」

拿起對講機無奈的回了一句,馬武雲摘掉操作龍門吊操作桿的手套,扭開水壺咕嚕嚕的猛灌了自己幾口,干涸的喉嚨那冒火似的感覺終于被一陣濕潤所替代。

一個字——「忙」如果非得要說是四個字,那就是「實在太忙」烏拉爾作為共和國中亞戰區司令部後勤處排的上號的重要物資樞紐所在,不僅承擔著已經進入戰場的共和國陸軍第二、第十三兩支集團軍的物資保障工作,還有個又耗油又耗彈的空軍第二攻擊機師。

每天都有大量來自于長途貨運列車駛抵這里,這些列車中,除了油罐車是來自于哈薩克斯坦國內各地煉油廠的,大部分干貨貨運列車,都是來自于共和國國內的,有彈藥、醫藥、食品、器材等,偶爾會有裝載在一節節平板車上的車輛裝備送來中轉。

總而言之,烏拉爾如今有一個很大的貨運場是專門用于共和國陸空軍的物資中轉的,來自共和國國內天南海北的作戰物資,基本先是匯聚到蘭州,然後再集中裝運,通過萬噸級重載貨運列車經蘭新干線鐵路送到烏魯木齊,更換牽引車頭,即換上新的雙機重聯大功率機車之後,再從烏魯木齊經阿拉木圖送到烏拉爾來。

戰事並不緊急。但物資運量依然非常之大,剛開始,馬武雲是真不知道戰區後勤處那些人到底吃了什麼藥,一下子給烏拉爾撥來這麼多的萬噸重列。就像是要一下子搬空囤積在阿拉木圖、烏魯木齊等地的軍需庫存一樣。

僅僅是一個上午六個小時時間,貨運場就接車48列,也就是平均一個小時里,就他娘的涌來了八列貨運列車,這假若一列車平均運輸6000噸物資,那麼這48列儼然足足達到了驚人的近二十九萬噸,當然。考慮到其中有些物資並不怎麼重,可總歸也有二十多萬噸吧,這要是下午再怎麼瘋狂,貨運場就真吃不消了。

現在,馬武雲很清楚自己是在干什麼了,因為他兩點中囫圇吞棗似的惡補了一頓遲來的午飯,送飯來的炊事員就透露了一個消息,他給馬武雲送完飯菜之後。就得立馬趕到烏拉爾城郊最大的一個綜合批發市場,少則也得準備好幾百斤豬肉、上千斤蔬菜,多則便是盡量多買多拉。屯滿凍庫也都無所謂。

那會兒正猛吃的馬武雲便了然了,貨運場雖然一直以來都擔負著物資暫存與分流工作,可一樣有充當軍供站的能力,最大限度,可以同時為上萬人的部隊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而照著炊事員的這麼一個說法,那顯然會有大部隊到來,至少也是經過。

結合上午到來的這麼多物資,許多都還沒有及時完成分流重新編組,讓物資繼續通過鐵路輸送到前線去。現在又要準備這麼多的飯菜,馬武雲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戰區司令部肯定是要增兵了,二十來萬噸的物資,若是第二和第十三兩個集團軍用,顯然還太富裕了些。但要是再來一兩個軍,就基本差不多夠大打一場了。

嗚嗚嗚……尖銳拉長的鳴笛聲拖回了馬武雲的思緒,轉頭一看,在佔有高度優勢的龍門吊操作間眺望宛如數層樓高的房頂上一樣視野開闊,馬武雲只見遠遠的編組場東側,雙干線的下行線上,一列一看就是兩個機車重聯在一塊的大家伙,不再通過受電弓從接觸網上源源不斷汲取電源,基本已經減速下來,那沉沉拖著的超長鐵龍,由一節連著一節的墨綠車皮組成,綿延開來,一眼竟是看不到盡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馬武雲在這後勤兵的崗位上一干這麼多年,還基本算是頭一遭遇到這麼瘋狂的物資運輸,電氣化重載鐵路干線的雙線而成,幾乎是只要不停電,大功率的電力機車就能遠比內燃機車表現的瘋狂,幾千噸幾千噸的,不停將國內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給送來,再加上現在的鐵路調度系統優先照顧軍事運輸,本來就可以安排很多趟次列車運行的電氣化鐵路干線,還真真對軍列客氣,和平時期居多的客運列車、貨運列車等等都降級運行,只能趁著軍列沒有佔用線路的時候才一段一段的跑,戰爭對民生的影響不大,那在馬武雲看來基本算是屁話。

空調依然在送來清涼的清風,但一絲不苟操作吊車轉移大型集裝箱的馬武雲卻依然汗流浹背,高強度的持續工作讓他宛如在完成一個馬拉松賽跑一樣,為了節約物資轉運分流的時間,和平時期里,貨運列車直接上溜放線,將目的地不同的車皮依次溜放便是,之後前往不同地區的貨運列車再完成編組即可。

然而到了戰爭時期,溜放編組的方法顯然還在用,可是效率實在不太高,就比如說現在馬武雲所吊運的這幾個集裝箱,原本是從北方重工哈爾濱一個軍工廠發來的,很沉,估計里面不是什麼裝甲車輛的披掛式反應裝甲,就可能是單發重量就驚人的穩定尾翼月兌殼穿甲彈,總歸是很沉的便是,如果要通過溜放編組的方式完成物資轉發,那顯然很耽誤時間。

所以,馬武雲的任務,便是將這些從國內集中拉運到這里的,目的地也一樣的,從各列車上給吊下來,將這一個個集裝箱,依次放好在單獨準備的一趟軍列上,裝滿便即刻發車,而這樣的方式。基本都是為滿足一線作戰部隊的需求,比如說第二集團軍,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物資需求就很旺盛。有些時候鐵路運輸不滿意,還要求直接把集裝箱吊給平板掛車,再由掛車直接送到空軍基地里去,用運輸機給送到巴拉紹夫去。

鐵路、公路、航空,作為中亞戰區三種主要的軍事物流手段,運力巨大的鐵路顯然是要佔據絕對位置的,而這也就注定了烏拉爾貨運場的重要性之大、責任之重。難免的,司職其中的馬武雲也自然而然有得忙,不過好在下午抵達的貨列沒有上午多了,上午抵達的多是夜里接連從烏魯木齊發來的,都說為了盡量避免給普通百姓生活造成影響,所以軍列多安排在深夜跑,白天還是多多少少留給了民用的客列和貨列。

中哈軍民之間的謙讓與和諧共存問題重要與否,馬武雲已經沒心思去關心。他只知道,當對講機里,傳來了貨運場調度員那略顯嘶啞的聲音之後。他可以「下班」了,而且調度員還明確的告訴他,可以睡上十二個小時,而這也自然意味著,十二個小時之內,基本不會有軍需貨列來了,即便來了,恐怕也都是直接駛入倉庫區卸貨的囤積的。

吊車上的條件有多艱苦,馬武雲數一數自己的尿罐子便知道了,這些都是因為吊裝任務安排得太緊。自己根本沒有時間爬下吊車跑到專門的廁所小解,而被迫只能在吊車操作間里,用廢棄的瓶子給解決的,將自己空蕩蕩的水壺和飯盒裝在尼龍背包袋里,打開窗戶,馬武雲大喝一聲。下面站在垃圾桶旁邊抽煙的倆士兵當即會意跑開,馬武雲這才高高的將自己的「尿罐子」扔進了垃圾桶里。

將背包袋背上肩,馬武雲關上了電器、切斷了電源,這才步履維艱的慢慢攀爬了下去,當雙腳站在地面上,竟有一種無數次的不熟悉感,在重型吊車上工作太長時間,若是習慣了那種微微搖晃的感覺,下地之後,得適應好一會兒,才能回過勁來。

「小馬哥,今晚終于可以睡上個好覺了!」

一名技術相當精湛的叉車手,拎著自己的物事也回來了,隔著多遠,便招呼到馬武雲。

「是你小子!」馬武雲回過身去,扭了扭酸脹的腰部和頸部,問道︰「你也下班休息了?」

「那可不是,據說今晚經停的列車都他娘的是臨時民用轉軍用的客列!」叉車手走了過來,和馬武雲並肩而行,倆人一步一步慢慢悠悠的往宿舍樓去。「不過還是有幾趟貨列,但都是直接送庫的,和咱們沒啥事兒,就休息唄,話說已經好久沒有酣眠十二個小時了!」

叉車手說起話來很開心的樣子,馬武雲心里卻計較了一番,看來得空一定給家里去個電話,今兒再怎麼說也是國際兒童節,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女兒在幼稚園里學習成績怎麼樣,听不听話、乖不乖,一想到些,馬武雲的臉上也浮現出了幸福的笑容。

夜,一樣來得很快,即便這里與北京不處于同一個時區,誰先天黑也不過是先後秩序問題,但烏拉爾今晚的夜,顯得有些黑沉沉的,貨運場難得的進入到了三級戒備狀態,除了白天已經累得不行的技術兵們可以在集中供應冷氣的宿舍樓里好好睡覺,其他人,甚至包括已經連續工作二十四小時的貨運場站長,也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嚴守機密」這是貨運場在進入晚上19點整之後,整個貨運場內所有在值軍職人員所接到的一個命令,原本就距離烏拉爾城區的貨運場在這一刻之前,便加強了軍事戒備,貨運場周圍三公里進行了地毯式排查,武裝崗哨、武裝巡邏隊、警戒暗哨等等將整個貨運場軍事隔離起來,就連擔負這個貨運場防空任務的三個防空營,也都祭出了備用的大殺器,防空導彈與自動化防空高射炮組成的立體防御體系,隨時準備對不速之敵給予最凶猛的打擊。

烏拉爾處于大後方,近處又有大量共和國空軍部隊駐扎,安全問題基本是不大的,但憂患意識必須存在,所以嚴格加強警戒工作的貨運場絲毫不懈怠,也就更加證明了今晚經停這里的部隊的的確確是大有來頭,而整個中亞戰區司令部麾下的陸空軍部隊中,有那一支部隊有如此之大的面子?

空軍一向都喜歡飛來飛去,只有物資運輸多依賴于地面運送。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空軍部隊,更何況中亞戰區新增的第五戰斗機師也不見得要把飛機拆下來用鐵路運到烏拉爾來,直接轉場飛過來不就得了,所以只能是陸軍部隊。而數得上名號的,中亞戰區只有三支部隊赫赫有名,第二和第六集團軍這兩個數字化重裝鐵拳算作是兩個,而快刀手第十一集團軍則是另一個,三支部隊中,第二集團軍已經在巴拉紹夫一線磨刀霍霍,會是第六或第十一軍嗎?

答案不難解析。第十一集團軍作為快速反應集團軍,既可以通過戰略空運投送,也能依靠自身公路長距離機動,更能借助鐵路運輸一夜千里,但他們有必要這個時候趕去參戰嗎?顯然,答案的本身,就只能出在最沒有可能的第六軍身上。

或許,正是因為誰都會認為。共和國中亞戰區僅有兩個鐵拳頭,一個已經揮擊在了巴拉紹夫,正中德軍進攻浪潮的月復部地帶。力道十足、殺傷巨大,而另一個拳頭,也就是第六軍,顯然要穩住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這麼一群餓狼,防止其隨時殺入覬覦已久的阿特勞地區,讓哈薩克斯坦免遭侵略。

在朝鮮戰爭中打出了赫赫威名的第六集團軍,就算是不讓德軍清晰任何戰斗力細節和部署細節,光是這一名號擱在那里,都會讓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掂量掂量,這支部隊可是在朝鮮半島戰爭中。敢于向四倍于己甚至還不止的日軍發起進攻,戰斗力可想而知會是何等凶猛,而若是他們來防守,那應該用多少倍的兵力去謀求勝利呢?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顯然需要掂量掂量。

恰恰是為了利用德軍的忌憚心理,為了準備好好和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展開一場大會戰,中亞戰區司令部可謂是用心良苦。在兵力不濟的情況下,與其左右勾拳,還不如雙拳齊揮,以絕對的速度謀求戰果,有了第二軍、第六軍外加第十三集團軍,再加上蘇聯人的部隊,以及共和國空軍的大力協同,硬抗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顯然不成問題了。

倒是在阿特勞的地區防務問題上,中亞戰區司令部這回是冒險了,而這也是為何要做好第六軍轉移進入巴拉紹夫參戰沿途保密工作的因由所在,一旦讓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知道他們對面的對峙之敵早就撤走了,那德國人還會客氣?

事情太過于機密,薛殿川根本沒有向蘇聯和哈薩克斯坦通報,他乃堂堂中蘇哈三軍聯合司令部司令,從權限上來講,他的的確確可以不經通報另外兩方,調動麾下部隊,更何況第六軍本身就是共和國陸軍的部隊,然而這麼做,在政治上卻有些惱火了,這也是為何薛殿川在冒險的同時,還要到北京去說服唐仁輝,唐仁輝乃是共和國陸軍司令,更是國防部長,蘇聯和哈薩克斯坦再怎麼說三道四,在唐仁輝面前,誰敢放個屁?

險,已經冒了,薛殿川還為此不得不在北京城「小住幾日」一方面是為了游說得到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斷的給中亞戰區撈條件,動輒就要多拿數十萬噸的物資,顯然是需要一些嘴皮子功夫的,而最終依然得看風險過後,所獲得的勝利果實到底有多肥美。

夜黑如墨,照著通亮大燈的大功率電力機車,照亮一段鐵路,拉著長長的新空調硬臥車廂,正 當 當的往烏拉爾狂奔而來,高壓接觸網為受電弓送來了電力,牽引的大公路車電力機車除了將大部分電力用于驅動自身前行之外,還驅動空調,為各個車廂送去清涼,並提供照明供電。

哈薩克斯坦交通部鐵路運輸局為中亞戰區司令部後勤處提供的空調列車都是最新的,平均使用壽命還不足五年,基本都還算是新車,一節節可容納上百名旅客的硬座車廂里,此時此刻卻坐在最有紀律的「旅客」放眼望去,看不盡的迷彩色,或仰或趴或坐,基本都在休息養神,原本用給普通旅客堆放行禮的行李架上,也同樣色澤整齊款式單一,全是一套套戰術攜行具。

從阿特勞到烏拉爾再到巴拉紹夫,這一路的風雨兼程足足需要二十個小時,當然期間還包括停站休息時間,不過短短的休息時間里,官兵們也都不能隨便下車,所以坐了十個小時之後,官兵們終于懂了為什麼他們會坐這種原裝進口于共和國的空調列車了,因為每節車廂一前一後都有單人廁所,而且還有專門的一個地方裝有電熱爐,不停的供應開水和淨化飲用水,每節車廂服務的乘務員甚至還準備了一些特色糕點、飲品等。

因而如此一來,只需要給車上送來食物,下車去還能干嘛?又是要請示報告的一通麻煩,還不如就在車里坐著,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夜幕落下的時候,窗外已經是黑沉沉的一片,看不到黎明盡頭,宛如在一條不見天日的隧洞里奔行一樣,即使他們知道會在烏拉爾停留一個小時享用一頓難得的豐盛晚餐,可目的地,始終會是戰場。!~!

{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