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時候,一位白須太監走上大殿的台階,高呼︰「陛下駕到!」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大臣迅速停止激動的交談,按照隊列順序分為文武兩班,叩拜道。

「今日,朕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我洛國立國百年,先帝們兢業文事,欲重振先賢百家爭鳴之勢,教化萬民,欲驅除韃虜,獨尊洛國,萬國來朝,朕對此不敢懈怠……」當皇帝很多年早就喜怒不言于色的皇帝劉啟忽然站起來,臉上露出欣悅的微笑,仿佛是自家子孫做出成就急于向眾人分享的普通長輩一般,「向諸卿介紹幾物。」

劉啟伸出右手一揮,很快就有三對宮女抬著三個蓋著的小案幾走上朝堂來,案幾上蓋著大紅色的絲綢,看不到案幾里面到底是什麼。

「這是蜀城名士獻上的祥瑞,」伸開雙手,高興的道︰「向諸文武愛卿,介紹三物!」

「掀開第一個!」劉啟看向宮女。

站在宮女旁邊啊的太監趕緊用拂塵掀開第一個案幾上的絲綢。

文武百官都將腦袋伸過去了一點,這一瞧,卻瞧見一個四四方方上面串著著珠子的紫紅色小物件,下面還壓著兩塊寫著字的絹布。

「這是……」大臣們紛紛竊竊私語。

劉啟一個眼神丟給大太監,下面兩個太監一個舉起算盤,一個拿起布卷,大太監尖著的嗓音開始說道︰「此物名為算盤,另外一物名為復式記賬法。乃蜀城林子墨,敬獻。」

大太監介紹完,舉著算盤的那位小太監開始詳細解釋算盤何用,等他說完,另外一個舉著布卷的小太監則在強調復式計算法的好處。

「此人大善,恭喜陛下獲得寶物,」頭發花白的治粟內史沈大人一臉激動的說道。他可是九卿之一,專門管理谷物農業的。

「恭喜陛下!」其余的文官武官嘴里說著恭喜的話,倒是一臉淡定的模樣。

劉啟眉毛一挑,轉而又揮手,大太監清清嗓子又道︰「呈上第二件御物!」

兩個太監趕緊從宮女手中接過小案幾,迅速走到正中間,在一眾好奇的視線下揭開了紅色的綢緞。

下一秒,露出一張白色折疊的物品。

「這是何物?」

「看著怎麼有點像劣質的絹布?」

「……哼,怎麼感覺越看越不著調啊。」

……

大臣們壓低聲音竊竊私語。

太監也沒有理會,兩人同時拿起案幾上的白色物品,翻開,很快,一張長約一丈,寬達三尺的潔白的光滑的白紙直立出現在這個莊嚴的殿上。

劉啟沒有看向朝臣們疑惑的視線,他走下首位,手里拿著一支粗狂的毛筆,旁邊的大太監小心翼翼的端著一盤墨盒跟著,劉啟走到白紙前,正對著白紙寫道︰「文以載道!」

「這,這是……」一看劉啟陛下的動作,大臣們都是聰敏人,腦子稍微一轉就明白這事物的用處了。

反應慢點的還沒意識到真正的意義,只是覺得這玩意取代竹簡似乎會很好,反應快的臉上馬上露出震驚的表情,從區區幾個展示就能看出白紙輕便,寫在上面不染墨,很好書寫,紙張又薄,很好裝訂,這意味著什麼,只要白紙的造價不是特別高,那麼竹簡將注定被淘汰。

「陛下,不知這祥瑞造價幾何?」一個會說話的官員馬上拍馬屁道,好在他問出了實際話題,其余的同僚也懶得丟過去一個鄙視的眼神。

「呵,麻布、枯草等的沫沫,換言之只需一些廢料即可,」劉啟慢條斯理地丟下一個重彈。

「什麼,只需要麻布廢料就行!」

「這,這也太便宜了吧……」

「看來不要多久,整個洛國都可以換白紙來傳承了。」

「此非聖人在朝不可有之盛事!」有個老儒生,踉踉蹌蹌地摩挲著那張紙,一想到可以大量擴散自己的儒學,激動得身體都在抖動。

……

底下的官員都被皇帝的回答給驚呆了,顧不得是肅穆的朝堂,有幾個人甚至都開始拉幫結派的想要爭取到制作白紙或者銷售白紙的權利。不過有幾個世家嫡系出身的官員臉色卻變得有些難看,世家世家,世家的傳承為什麼幾百年都能立于不變,很簡單,因為他們將知識傳統文化也一起傳承下來。平民百姓一輩子也可能認不出十個字,可他們卻從三歲起開始認百字。

可如今竹簡換白紙,白紙的造價如此便宜,知識、書籍流入平民市場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一件事,加上這位又是一位看不太慣世家勵精圖治的皇帝,肯定會提供寒門子弟讀書的機會,真正有頭腦的世族會看不上沒有文化的平民,確不會小看拿知識武裝過自己的平民。

此消彼長,世家的優勢在無形中就會被削弱。

可這又是一件能夠載入千秋的功德,沒有人,沒有任何勢力可以阻擋這股潮流。

劉啟又丟了一個眼神丟給大太監,大太監尖著的嗓音開始說道︰「此物名為紙,乃蜀城林子墨,敬獻。」

怎麼又是蜀城,又是林子墨?

瞬間,林子墨這個名字在眾多官員心里掛了一個底。有老家親戚在蜀城的官員都打定主意,回去後一定要告誡親友,沒事就去林子墨那里走動走動,這等大才,結交一番準沒錯。

劉啟一眼就看出哪些官員在想什麼,心里既是為自家外甥驕傲,又是暗自警惕可不能讓外甥被這些人給腐化了,得好好把關才行。

當然,自家外甥給出的驚喜可不止這些,不要以為他沒看見那些大字不識的武官眼中的不在意。

「小丁子!」劉啟看向大太監。

大太監趕緊把脊背挺得直直的,他是提前看過那物的,當然知道自家陛下在高興什麼,說實話,他也很高興畢竟那東西威力實在是很大很大。

立馬又有兩個小太監托著一個用絲綢蓋著的案幾走到殿中。

「打開!」這次是劉啟親自命令。

于是,只見上面擺著兩個看上去有點像弓弩的東西,左邊以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右邊的雨左邊長得很像,只不過塊頭大一點,且剪枝上沒有羽尾。

「這,這是……」武官們的眼角瞬間亮了。

一個個都是五大三粗的精武漢子,就算不是很壯,但歷練過來後也是很結實的,瞬間就將一大堆的文官給擠到一邊,一個兩個都認真打量那小案幾上的物品,越看越覺得內有玄機很精妙。

「敢問陛下,這是何物?」一個將軍打扮的人抱拳問道。

「左邊名為,神臂弓,右邊名為,元戎弩,」劉啟淡定說道。

「敢問他們射程是多少,臂力又需要多少……」一听到這威武霸氣的名字,一位將軍瞬間忍不住地問道。

「神臂弓,別的不說,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劉啟開口道。

「什麼?二百四十多步?」

「徐將軍,我記得你的神箭營里面,最好的弓也只有一百多步的距離吧!」

「陛下,這可萬萬開不得玩笑!」

……

將軍們都被劉啟說出來的數字給震住了,片刻後,一個個都開始竊竊私語,有求證的,有質疑的,有詳細詢問的,當兵的腦子大部分還是直性子,完全忘記對面的人是陛下,而不是他們可以隨意詢問的小工匠了。

「行了,不相信的派個人,拿著這個去後山試驗,到時候過來回稟數據不就成了,」劉啟不耐煩的揮揮手。

眾位將軍頓時安靜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都很心癢去看試驗,但是又不想錯過另外一件軍需物品元戎弩的介紹,畢竟試驗在下朝後隨時可以看,但元戎啊!這可是元帥的意思,元帥的弩,再聯想一個陛下喜歡將最重點的放在最後說,誰都知道這肯定是一件了不得的東西。

最後還是一名新晉將軍,協同兩位對武器不太感興趣的文官,一起去後院驗證試驗數據。當然,那位新晉將軍眼中的哀怨,在此就不贅述了。

「元戎弩,可以一次發射五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但真實體積過于龐大,這里的只是比較小的模型,也就是說不適合單騎作戰,更加適合守城,」劉啟看著周圍一圈人期待的目光慢條斯理地說道。

雖然听不懂模型是什麼意思,但……連續五十發啊!

這是什99999麼概念!

就是現在的兵器都只能一箭一發,突然出現一個能連續發射五十支箭的,完成稱得上鳥槍換大炮啊!

這絕對不是兵器,也許叫做屠城利器會比較妥當。

一時間,所有的將軍都激動了!

「陛下,陛下,它的射程能有多遠啊!」一個激動的老將軍問道。

「陛下,陛下,它到底有多笨重啊,為什麼不能隨軍?!」一個漲的一臉通紅的將軍問道。

「陛下陛下,能否知道能有多少裝備在軍隊里,什麼時候能給我們裝備!」這位將軍已經完全相信皇帝的話,只一門心思為自己軍隊謀福利了。

……

「咳咳,好了都趕緊安靜下來,」劉啟很滿意自家外甥造成的效果,慢條斯理道,「一台元戎弩的射程在兩千步。」

百步穿楊相當于75米來算,兩千步就是一千五百米。

這在現代看來都是很不可思議的數字,更何況是技術落後的古代了。

一時間,大殿上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都被這霸氣威武的數字給震住了,瞠目結舌狀,半晌,沒有一個人能開口說出話來。

就在這時,那個跑去試驗的小將軍一馬當先地沖了過來,堪堪沖到大門口的時候,就用比太監不知道洪亮多少倍的聲音吼道︰「是真的,都是真的,真有真有那麼厲害!陛下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所有人,除開劉啟,全部心悅誠服地拜倒在地上,高聲誠信地含著口號。能擁有拿出這般神兵利器的人才,大洛還怕什麼,蠻夷如何能不服!

「好,這是祥瑞,這是上蒼祖先賜給我們洛國最大的真正寶物!」劉啟大聲說,「有它在,蠻夷不過螻蟻,朕乃天子,朕說︰吾等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大殿里的武將一個個都激情澎湃地跟著劉啟喊,個個恨不得趕緊上陣殺敵報效皇帝。

「臣請陛下賜臣此物,臣……」一個老將軍,從來信奉男兒膝下有黃金的老將軍為此物哭著跪求。

「陛下,鎮西的形式最為危機,最需要啊!」又是一個將軍跪地叩首。

劉啟心情非常好的大笑三聲,有些戲謔地開口道︰「諸位將軍不是最喜歡看試驗再說了麼,怎麼,這還沒有試驗的呢,怎麼就急著求呢?!」

開玩笑,那個神臂弓已經證實過真實性了,又是同一個人發明的,他們哪里會那麼沒有眼色呢。

「陛下一諾千金,臣等萬萬不敢造次。」眾將軍們尷尬後,一起跪地,「求賜此物!」

「好好,此物任是蜀城林子墨所獻,到時候在座諸位將軍皆可各拿十張,」說到這,劉啟頓了頓,才繼續,「至于其他的,你們就只能從軍資處購買了。」

「臣等叩謝陛下隆恩!」將軍們立刻拜道,一個個摩拳擦掌,滿是對戰爭的渴望。

這時,聰明一點的老儒生在經歷過激動後終于明白了,正清宮今日的盛裝為的就是鼓舞士氣的現在,陛下已經多次表達對求和和親官員的不滿,只不過一直被世家以及後宮**oss竇太後壓著,所以沒有爆發出來,但天子劉啟生性自強自傲,絕不服輸,決不妥協,今日既然得到這等神兵利器,過去憋了足足十多年曾經被蠻夷破城羞辱的氣,找到可以宣泄的方式,當然就會想要施展其抱負了。

一個個心里都是暗暗搖頭,休養生息才十幾年,又要生靈涂炭了。

但這種關鍵時刻,他們可不管出聲反對掉鏈子,沒看見陛下的興致正高嘛。不行,正面勸解不行,等下朝了就去找竇太後,相信喜歡無為而治的竇太後一定會支持他們的。

劉啟觀察著他的臣子們的神態,看到那些老學究反應過來後那種憋悶的狀態,心中很是得意,然後又懷著一絲惡意,小老頭們,你們每次都來這麼一招跑到竇太後那里背後告黑狀,你們以為這次我就沒有任何防備?哼,我早在劉煜那小子送東西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跑到竇太後那里負荊請罪過了。

本來竇太後還很不喜這個制造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人,可一听是她最親愛女兒的二兒子,也就是她的乖孫子後,態度完全就是一百八十度的變化,從一開始的不喜,到對工具的贊美,再到後面對乖孫子不得不自降身份成為工匠的內疚與愧疚自責。

竇太後已經深陷自責當中了,別說是制造武器,就是乖外孫親自發動戰爭,只怕竇太後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但不會暗地里阻撓,只怕還會親自監督軍需處,務必給戰場最好的補給。

看來,這外甥真的是自己的福星啊。

因為戰爭,因為政治理念不和,曾差點與母親反目成仇,結果因為外甥的出現,母親的態度再一次疲軟下來,似乎也對政事看得不再那麼重,而是有事沒事就抓著自己詢問外甥的安全與狀況,要麼就回憶當初愛女還在的場景,甚至多次眼眶濕潤差點落淚,母子關系迅速回溫。

自己那個暴戾之名直逼坑殺百萬人白起的太子,這次回來後似乎變了不少,不再是那種陰沉沉似乎看誰都不順眼,他變得內斂了,知道怎樣利用權力去掌控人心,而不是一味的屠殺,玉面活閻王這個名號這次還沒從恐懼的大臣嘴里冒出來。

只可惜短袖的名聲還是沒有摒棄,只因一回來就當街砍殺了兩個對他拋手絹的女子,唉……若是能把這一點也治好就好了。

思及此,劉啟更是決定將自己那個玩笑般的主意進行到底,繼續讓外甥當自己兒子的夫子。

不過現在,他還有事情沒有做完,造勢,造勢之後就是封賞。

「小丁子擬詔︰蜀城林子墨獻紙、算數、格物算盤、神臂弓、元戎弩有功,賜爵少上造,錢八十萬!」劉啟對他的尚書說。

「陛,陛下,這和祖制不符!」一個白發飄飄隸屬禮部的老頭趕緊冒了出來。

爵,總共有二十個等級,平民的爵位絕對不能過公乘,公乘是第九級。自十級左庶長至十八級大庶長,位比九卿,都是軍將。十九級、二十級均為列侯。少上造屬于十五級。它上面只有**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其實劉啟打算封個十八級的大庶長的,但就是擔心下面那些官員反彈太大,所以才封了個少上造,反正听劉煜說外甥在那里還發明了農具,還發明了藥方,以後還有得升,不著急。

原本就覺得委屈了外甥的劉啟,一看現在還有人敢反對,立刻怒道︰「再反駁,我就改詔!」

禮部的老頑固們紛紛「刷——」的一下瞪大了眼楮,這還是第一次如此順利,順利得他們都有些無措。

「——改為大庶長!」

劉啟的話音說完,禮部的老頭頓時瞠目結舌了,他想說什麼,半天卻咋呼咋呼長著嘴巴,沒有出聲,劉啟可是一個言出必行的皇帝,真想要威脅他是肯定威脅不到的。最後,他只能痛苦地捂著胸,站回原地。

劉啟發現居然還有一個禮部的老人安慰那人說,要去進諫太後。

劉啟只在心里冷笑一聲,哼,你們去吧去吧,只怕母親听到你們的話後,第一反應絕對是,「怎麼可以才八十萬錢,怎麼可以才是大庶長,起碼也要封侯封王爺才行!自己的兒子怎麼可以這麼對不起親孫子」,所以你們去吧,正好承受一下母親的雷霆怒火。

「諾!」便有尚書應命。

蜀城林子墨!

經過這一次朝堂,可以說徹底享譽洛國上層名流的耳朵,大臣們都是揣摩聖意的行家,劉啟又沒有遮掩,這不,一下就讓他們知道這個叫林子墨的,聖眷正濃啊!若能和他拉近關系,說不定升遷有望。不僅僅是上層,甚至在洛陽的街坊小巷都有有關他的流言。

「有沒有听說過一位叫做林子墨的隱士啊?听說是文曲星下凡呢……」

「听過听過,就是那位發明了紙張的對吧,哎呀,我姑父托關系給我弄了一張呢,寫起來比竹簡舒服多了。」

「哎呦,怎麼和我听得不一樣啊,不就是那個造出神臂弓的大師嘛,我怎麼听說是蟄伏在邊關的將領呢?」

「呸,你們都是亂說,人家明明是蜀城的青年俊杰好麼。」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