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消息傳到李路這里,又看到國際新聞上報道了一起國際刑警緝私艇遭到海盜襲擊無一生還的新聞。首發

他不禁微微一笑,徹底放下心里。美國佬這回得忙活一陣子了,亞丁灣海域的海盜可是越發猖獗了呢!

所謂好事成雙,劉小光帶著軍刀團干了漂亮的一仗,胡震天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李路離開莫斯科來到基輔的時候,胡震天帶著幾個小組前往了波蘭。終于在今天傳來了一個消息——西部集群的司令布爾拉科夫願意合作。

所謂西部集群,是蘇聯部署在東德的陸空集群化部隊。曾經,這個集群有約120萬兵員,約4500輛坦克和同等規模的步戰車、裝甲車,2000架作戰飛機和1500架直升機。

他們是蘇聯陸空軍中裝備最好、待遇最好的部隊。

翻看蘇聯新式裝備的服役次序,su-27也好t-72也好,無一例外的是首先裝備到這個集群。

翻看蘇聯部隊的經費撥發記錄,也都很清楚地顯示著這麼一個信息,重點放在了西部集群。

因為冷戰時期,歐洲才是蘇軍的主要對峙方向。

過去幾十年,歐洲人民一直生活在恐懼當中——紅色蘇聯的裝甲集團就在家門口,誰也不知道莫斯科哪天會抽風一個命令下來,成千上萬的坦克裝甲車以及數千架戰機開動引擎橫掃歐洲大陸。

美帝針對蘇聯裝甲集群研制的武器還少嗎?

比如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實際上研制之初就是為了應付龐大的蘇聯裝甲集群,單純的反坦克直升機。

西部集群是何等令歐洲人民以及他們的守護者美帝心驚膽戰,為了應付蟑螂一般的t-72研制了阿帕奇,為了對付超音速的炸彈卡車逆火研制了f-15。美帝也特麼的很不容易啊!

好景不長,東西德合並之後,西部集群首先失去了東德前沿,開始了長大十年的撤離行動。每況愈下的經濟,又使得西部集群失去了往日的優等生待遇,再加上戈爾巴喬夫的幾次對蘇共動刀子,西部集群外表光鮮的同時,內部正在腐朽。

事實上,東西德合並的時候,西部集群司令員布爾拉科夫上將甚至策劃了進攻歐洲的作戰計劃,打算蕩平整個歐洲以作為東歐劇變的回應!

這個計劃確定存在,但是究竟進行到何種程度以及為什麼後來沒有付諸實施,原因無法考究。恐怕與太平洋艦隊核潛艇私自出航事件大同小異,都遭到了內部的強力阻止。

而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布爾拉科夫這個人實則與黑海艦隊的霍夫林有著共同的狂熱因子,也對紅色蘇聯有著極端的維護之心。

恰恰,這種人在蘇聯崩裂之後,又是最容易給各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帶來極大危害的人。在失去信仰的支持之後,他們的狂熱和極端往往會變得一無是處。

歷史上布爾拉科夫成為墮落者,也就不難解釋了。

但是,就當前而言,李路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人冒出來,更為布爾拉科夫的答應合作而欣喜若狂!

對付蘇軍以及各國政府官員,李路采取的通常是先低端後高端的方式次等下手攻克。攻陷了包括第16航空集團軍在內的所屬部隊軍官層之後,胡震天就對西部集群司令部展開了攻勢。

為了加強他那邊的力量,李路把曾為情報部資深特工、101大隊特戰三連長,現為軍刀團重要成員的謝東流調了過去。謝東流在莫斯科整合了一幫招募的克格勃特工,以國內精英為骨干,在波蘭建立起頗有效率的情報網絡。

8-19之後,莫斯科陷入了混亂,烏克蘭等國宣布獨立之後,徹底宣告了蘇聯解體處于進行時。蘇軍所有的駐外部隊都成了被遺忘的部分,這里面有撤出當年撤出東德的精銳集群,也包括了大量的駐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的合成化集群。

當上萬輛先進坦克裝甲車以及數千架先進戰機遭到遺忘,而他們的掌控者突然發現約束力和軍餉不知在何時消失了,同時看不到了未來,那麼,就在回眸的那瞬間,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龐大的武器裝備庫頭上。

一開始,普通士兵們倒賣點ak-47,庫存有數不盡的卡拉什尼科夫,取之不盡,以此換取一些買酒錢。起初,部隊里的監管部門還抓了一些,慢慢的,他們發現自己的軍餉也他媽的沒到賬!

就來了。

先是低階軍官,然後往上蔓延;先是手槍步槍等輕武器,然後擴散到重武器甚至坦克裝甲車作戰飛機!

蘇聯解體到普大帝上台這近十年時間,是國際軍火販子的黃金時期。蘇聯備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建立起的龐大軍隊和龐大軍需庫成為了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貨源。往往,步槍是論斤賣,往往,一車皮劣質文胸能換一架米格-29外附贈各種搭配導彈。

李路打布爾拉科夫的主意,也沒別的想法,只希望得到他的默許,方便和他的手下進行一些交易。比如買點坦克,買點飛機,就這麼點事。實際上,盯上波蘭,李路是為了一款叫做蠍子的隱形攻擊機——波蘭研制的pzl-230f攻擊機。

為了替代老舊的蘇-22戰斗轟炸機,波蘭pzl公司研制了一款單座、雙發高亞音速輕型隱形對地攻擊機。這種外形極具科幻色彩的隱形攻擊機就是「蠍子」。東歐劇變,隨即蘇聯解體,此項計劃一度終端,一直到波蘭向北約靠近的二十一世紀,pzl公司才再次從布滿灰塵的倉庫把它翻出來。蠍子這才出現在公眾面前。

蠍子采用了下單翼鴨式啟動布局,但是它那操性跟現在大多數鴨式氣動布局的飛機相當的不一樣,可以說是另類。它的鴨翼位置離座艙相當緊,可以說就在座艙旁邊。而鴨翼的形狀也不是常見的後掠翼或者三角翼,而是前緣平直後緣前掠的造型,怎麼一個怪異了得。

但是顯而易見的是,pzl的設計師並非閑得蛋疼,這麼干是為了提高飛機的敏捷性,這一點體現在它的性能參數上,低空亞音速的性能十分的出色——恰恰是前線攻擊機最重要的指標。

偏平的機頭和內傾的垂直位移,以及那有些類似yf-23的發動機短艙,都說明在設計之時是多麼的重視隱形性能。

亮點在于,水泡型座艙和取消了風擋的一體成型座艙蓋為飛行員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視野。

李路盯上蠍子,根本就是因為一體成型座艙蓋技術。

美帝的f-16、f-22以及f-35都是采用這種先進的技術,而且丫的從來沒有向其他國家提供過這種技術,即使是日本和以色列開發的f-22a和獅,采用的仍然是略遜一籌的單塊式風擋!

看似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一塊風擋玻璃,卻是華夏一直到j-20都沒能解決的技術難點,就不難理解李路為什麼盯著蠍子那麼緊了。更何況,雖然他早把蘇聯的等離子隱身技術納進了視線,但是多一種技術參考也絕對不是壞事。

至于波蘭pzl公司的一體成型座艙蓋技術是從何而來,李路也搞不清楚。無非兩個途徑,一是自主研發,二是克格勃的功勞。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如果是克格勃弄來的,也不會落到波蘭頭上。

而李路花那麼大代價勾搭布爾拉科夫,何嘗不是存著利用蘇軍在那邊的影響力。西部集群回撤過程中,大量部隊在波蘭境內滯留,布爾拉科夫在波蘭的影響力反而因此蓋過了駐波蘭的北部集群司令扎魯金上將。

李路這邊趕往華沙,在飛機上他卻接到了一條來自國內的情況通報,振奮之間帶著一絲憂慮,隨即批準了于土星緊急返回南港。

于土星是情報部的技術骨干,李路借調到701團,又帶來蘇聯,此時緊急批準他返回南港,勢必是那里發生了急需相關專業能手的人。

卻又是何事讓三哥表情如此的糾結而又和情報部骨干出身的于土星聯系在一起呢?

請看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