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1章 鳥槍換炮

手持老薩開具的特別通行證,朝西北,在大使館工作人員的接應下通過兩伊邊境,從伊朗取道巴基斯坦回國。差不多是多國部隊100個小時地面戰斗過去一半的時候,李路帶著陳瑞回到了華夏。

而軍刀團,則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路此番緊急趕到巴格達,除了營救老薩之外,也給軍刀團下達了新的指示。首先,他明確了軍刀團的指揮機構。劉小光是指揮官,趙榮軍是副指揮官,這一點是情理之中的。

讓大家不解的是,李路任命了雅科夫為軍刀團的參謀長。雖然軍刀團只是一支九人小隊,但是大家都知道軍刀團里李路心目中的地位。就目前而言,軍刀團是李路在海外的一把利器,從長遠看,軍刀團就是李路未來的海外軍團的核心骨干。

雅科夫這樣一個叛國的克格勃當排位第三的參謀長,又如何不讓大家意外呢。也僅僅是意外而已,李路這樣做自然他的道理。

李路一直的用人原則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雅科夫做出了實際行動之後,他覺得可以信任他了。況且,這個人的確是個人才。幾乎遍布全球的克格勃關系網就不說了,他的才能也足夠擔任參謀長一職。關鍵是,李路目前沒有更好的人選。

除了劉小光之外,老短刀都是絕好的行動型人才,但不是出色的參謀人才。而唯一有過正規指揮軍官培訓的王朝陽則資歷太淺,其他幾個新短刀就不用說了。

按下李路給軍刀團新的指示不表,先說說李路個人和老薩簽下的秘密協議。內容很籠統,也正因為籠統,才在日後曝光後引起了世界嘩然。

大致概括起來,用這樣一句話表述︰幫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包括軍隊建設、基礎建設、經濟合作等等。

而他們口頭達成的協議則具體得多︰向伊拉克出售武器裝備,派遣軍事人員幫助培訓、訓練部隊,允許李路的公司涉足伊拉克油氣資源的開發……

李路直奔帝都,把這份密約交給了老爺子,然後在老爺子復雜的目光下回到了南港。

3月10日,「告別沙漠行動」開始,美軍開始從波斯灣撤離54萬軍隊。海灣戰爭結束。國防軍高層在慢慢回味著剛剛過去的100個小時地面作戰,各種國字頭研究機構、智囊機構發了瘋一般把整個海灣戰爭從頭到尾地研究。

李路自不會去費那份心思,關于海灣戰爭中呈現出來的各種高技術打擊手段,他已經不止一次在各種場合和媒介發表過自己的言論,而那些都被剛剛結束的海灣戰爭所驗證。

如果說之前他所做的一切,已經極大地促動了國防軍的改革以及現代化建設提前並且加快了速度,那麼海灣戰爭則是以教科書的姿態出現在國防軍將領面前。

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得加上一把力,才能把正在現代化高技術軍隊俱樂部門口張望的國防軍踹進去。

首當其沖的,是陸軍老大哥。

也是在3月10日這天,剛剛完成了新兵下連分配工作的701團,迎來了一群新的伙伴——猛士高機動車。

按照一個戰斗班配備一輛的原則,每個連配備十三輛猛士車。連長車和指導員車以及兩輛火力班車,其余為步兵班戰斗車。火力班也是唯一一個配備了兩輛車的班。營下面有三個步兵連和營部連,這麼一算,一個步兵營就得裝備40輛戰斗車。

701團的人員和車輛管理也是和別的部隊不一樣。步兵連的猛士車全部由副營長兼任隊長的汽車隊負責日常的管理維護保養等等工作。訓練的時候,營部按照各連的訓練計劃調配車輛。換句話說,平時車輛由汽車隊說了算,訓練或者作戰,車輛由指揮員說了算。

這也就造成了各營汽車隊變成了各自的寶貝疙瘩,車輛寶貝兒,人員也寶貝。在這個時代會開車的人比後世的博士生還稀有,就更別說還懂維修保養了。所以下連的時候,汽車隊首先挑選,把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全給挑走了,馬上就扔進了剛剛成立的培訓班里,由廠家的技術人員開始加班加點地培訓。

還有一個問題,按照標準的配備車輛數量,每個營都有40輛左右的猛士車。按照最低的要求,每輛車一個駕駛員,每5輛車一個專業維修保養員,汽車隊就有了差不多50來號人。如果編制車輛增加,人員會更多。叫汽車排就有些不合適了。于是李路干脆給它叫成汽車隊,級別要提高了,由副營長兼任隊長。

就戰斗車輛來說,701團現有的兩個步兵營有八九十輛猛士車,再加上團直屬隊,比如團直屬偵搜隊就有七八輛,701團一口氣裝備了100多輛猛士車。如果加上其他乘用車和後勤車輛,701團的汽車數量超過了200輛。這個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的步兵團。

而且,大多數車輛都是最近陸續入役的,而且,都是除了戰斗車,其他車輛都是紅汽出品!

光是買車就是一大筆軍費,如果不是有特別建設撥款支撐著,701團省吃儉用十年半年也湊不出這筆錢來。

關鍵還不在這,大家都知道買車容易養車難。人員的培訓以及從後勤單位調過來的專業技師就不說了,這兩百多輛車的後勤是一個非常耗錢的東西。

就說專門為這些車服務的部門吧。參謀處有監督組,勤務處有技術組,團直屬分隊有統一的專門管理車輛的汽車連,另外還有補給連、維修連。這些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分隊,而且需要各種精密機械。還不是簡單的維修機械——戰斗車上面可是搭載著各種輕重武器的。

猛士車可以視為一個平台,基本型是步兵戰斗車,一般只搭載了一挺7。62毫米通用機槍。這種型號的猛士車很像《黑鷹墜落》里的悍馬車,車頂開了一個圓形艙口,士兵露出站在車里露出小半個身子用安裝在車頂的機槍射擊。這跟武裝到牙齒的戰術突擊車是不同的,兼顧了載員功能。

另一種加強型則是裝備給火力班,用威力更大的12。7毫米高平兩用重機槍代替了7。62毫米通用機槍。這麼一來,一個步兵連至少有兩挺12。7毫米重機槍。

第三種則是火力支援型,敞篷了,載員艙被取消了,安裝了一門82毫米無後坐力炮,副駕駛前裝了一挺7。62毫米通用加強,車尾安裝了一具35毫米榴彈發射器。這是火力超級恐怖的猛士車,如果不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李路都想裝上迫榴炮了。只能先用著。

火力支援型主要裝備給營部連的火力排,是營屬重火力。

另外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反裝甲型,指揮通信型,偵察搜索型等變型車,這些都還在最後的測試階段,暫時沒有裝備701團。

其實,就現在這個樣子,已經是陸軍中機動性最高的步兵團了。

車輛到位之後,李路馬上召開了訓練會議,並提出第一個要求,各連必須在上半年的訓練結束之前完成駕駛技能80%的普及率——李大團長要求戰斗部隊每個兵都要會開車。為了做到這一點,他不惜把每月的燃油消耗量提高十幾個百分點。

戰斗力強悍的部隊固然不是只用錢堆就能堆出來的,但是沒有用錢堆,那是萬萬不能的。

訓練會議中,李路提出的第二點就是協同問題。好裝備要懂得怎麼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斗效能。首先,李路重申了701團的建設目標——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

干部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所謂快速反應部隊不就是特種部隊麼,所以團長才按照特種部隊的訓練方式折騰701團的兵們。

但是,李路似乎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很清楚地表達了一個意思︰「和特種部隊相比,我們有直接介入正面戰場的能力,與普通步兵部隊相比,我們能夠執行特種部隊擔負的任務。你們這些營連長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部隊的裝備,為什麼要給你裝備這些東西。知道為什麼三營遲遲沒有落實編制嗎,是因為裝備跟不上。三營是我們的輕裝甲營,將會裝備國產的新型輪式裝甲車。另外人員編制已經落實的團直屬反裝甲連也會裝備以猛士車為平台的輕型反裝甲導彈車。」

一番話說得干部們目瞪口呆,听上去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李路還留著話沒說出來,如果他告訴大家,未來701團的建制內還會有直升機,恐怕大家會把下巴驚掉。

不久之後,想辦法從陸航那里弄過來一點剛剛裝備的uh-60「黑鷹」武裝直升機(戰斗型號,可不是歷史上的民用型號s-70),就能把航空隊給搭起來了。要等到完成黑鷹的國產化,恐怕沒有紅色防務的介入,哪得猴年馬月去了。

對于701團,李路有自己的定位和考慮。未來爆發大規模戰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能夠派上實際用場的,只有快速反應部隊。而他腦子里的快速反應部隊,絕對不是後世陸軍宣稱的那些裝備了大量的輪式裝甲車的步兵旅,那還不夠快速。

如果非要找一個相似的對象加以形象的說明,那麼,傘兵部隊無疑是合適的。或者說,701團將會成為陸軍中的傘兵部隊——李路醞釀著大動作,誰他嗎的規定701圖不能和101大隊那樣全員學習跳傘技術?

在701團逐漸成形的現在,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