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莫言的變化,讓劉秀才一行吃驚。
伏羌城的情景,則是令他們震驚。[搜索最新更新盡在.Z
原以為經過一場戰火,伏羌城必是殘垣斷壁,刀兵林立。
哪曾想,煥然一新,秩序井然。
除了來往的婦孺,嬉笑著忙活自己的營生。
僅有少量士兵,身著標有「防丁」字樣的土黃號衣,徒手來回巡邏維持秩序。
「莫大人,知軍大人為何不在城內布防?」
劉秀才隱隱有些不安,趁著進城後策馬並轡徐行的機會,悄聲詢問。
「知軍大人有令,無論漢、吐蕃、吐谷渾、回鶻、突厥,皆我大唐子民。
「各安其所,無需防範……」
莫言頗為自豪地說著,介紹李卓遠的「安民訓示「。
又隨手指了指街道兩旁的簡陋房舍說︰「劉先生不妨自行會會各家各戶,待知軍大人回城,莫某自會來請諸位會見……」
「好,好!」
劉秀才勒住馬韁,下馬與眾文士逛街般四處溜達起來。
伏羌城,當年被擄之後,就是在這兒像牲口一樣,由各個部族驅趕分割。
即便成了盧都氏的實際主心骨,隨時可以舊地重游,卻一直未曾再踏進半步。
並不遠的距離不是問題,是難擋心中那份尊嚴掃地的痛楚,不願再到這個傷心地。
「敢問老丈,可是大唐人士?」
在一處小攤前,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雙手靈巧地包著肉燕子。
邊上一個看似靦腆女子似的小伙子,忙著招待食客。
劉秀才一激靈,上前拱手作禮,試探著問。
「嗯,嗯……」
老人抬頭張張嘴,示意自己沒有舌頭,溝壑縱橫的臉上,卻露出和善的微笑。
示意劉秀才在身邊坐下,取一支樹枝在手。
以地為紙寫道︰老朽姓余名常,先祖出自江南,開元謫守西域,渴塞城中安家,天寶年間城破,余家亡命天涯,流落至此為奴……
「原來余先生,學生姓劉名疏,字耿臣,亦是淪落為奴……」
劉秀才不由得感慨萬千,就連被擄之後羞于出口的名字都報上。
余常老人數十年東歸路,一家百余口,僅剩佷孫余歸一人陪伴身邊。
其中經歷,又豈是寥寥幾筆能夠寫出?
感慨罷,又有些怨怒地想︰「難道李公子身為知軍,便是如此寡恩薄義?」
余常老人似乎看穿劉秀才的心思,淡淡一笑示意接著寫道︰「知軍大人安撫,且先自食其力,待重振河山日,余歸軍前效力,老朽頤養天年。」
「這,這……」
劉秀才覺訥訥不已,得有些天旋地轉。
重振河山,意味著兵戈四起,自己那些學生所在部族,豈不也是征伐之列?
那些來自西域的大唐遺民文士,卻是看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見到知軍大人。
「呵呵,劉叔蒞臨,小佷未能親迎,見諒、見諒!」
李卓遠自上邽城回來,並沒有讓人傳喚劉秀才等人進見。
而是卸去盔甲,換上李 的文士衫,徒步找著劉秀才等人。
「小可劉疏拜見公子!」
劉秀才已從余常老人處中得知,知軍大人平易近人,厭煩繁文縟節。
所以依舊是與「賀公子」見面時那般抱手作禮,而沒有行叩拜禮。
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快,覺得這知軍大人小小年紀卻是為人奸詐。
先是隱姓埋名,現在明知自己姓名,喊都喊了偏要來個子佷輩自稱,有矯情刻薄之嫌。
不過,介紹其余文士過後,才知道大錯特錯了。
原來此「叔」非彼「疏」,確為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之舉!
有了這麼個發現,自是相談甚歡。
沒有上茶、敬酒一套,而是盤腿席地就坐。
粗糙的矮幾上,各擺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燕子,一邊呼呼啦啦吃著,一邊暢所欲言。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道坎。
有心清掃隴右道東數州,當然要分清敵友勢力。
穩住可能插手過問的獨孤雲,引為首個可靠的盟友,並將天雄軍拽到手中作為後援。
只是這個盟友政治地位還不錯,就是手中的天雄軍太寒磣,算不得有力的援兵。
化解劉秀才在其中頗具影響的部族敵意,即便是他們不願為援,至少能夠緩解不少壓力。
開出的條件,是十分優渥的。
以劉秀才的不凡能力,自然深知其利之所在。
「劉叔啊,盧都、涵顙、莫里三部,可就拜托嘍!
「和則兩利,斗則兩傷,是友非敵和為貴。
「劉叔教導有方,三部言听計從。
「小佷收拾河山重振大唐之時,若三部願從,必與劉豐兄弟一般相待!」
與能力不俗之人溝通,是得講究分寸的。
可不能像毫無見地之輩那樣,以為百般籠絡便能成事。
只說視盧都羅拔、莫里濟濟合、佔木末三人,如同劉豐那般。
既拉近與劉秀才的距離,又賦予一種為師者的急迫感。
「知軍大人厚愛,小可替犬子劉豐謝過。
「小可那三位學生,必為大唐效力,絕無與大人為敵之意。
「若有驅使,敬請示下。」
劉秀才飽讀詩書,又命運多舛閱歷不淺,分寸把握得也極其到位。
言外之意,不難明白。
他與他的學生們樂意效忠大唐,也樂于為此效力知軍大人麾下,
要是對上朝廷,那可就不成了!
「如此足矣!
「小佷意在規復疆土,無心爭權奪利。
「涉及朝爭諸事,絕不引三部為援,作壁上觀可也!」
李卓遠目前,確實沒有跟朝廷翻臉的本錢,也沒那意思。
把話說得留足余地,卻又切分明晰,帶足了誠意與可信度,十足的君子協定。
「小可願依大人之吩咐,只是,只是……」
劉秀才覺得君子協議到手心中大定,卻對頻頻暗地眼色的眾文士有些作難。
他們的意思嘛,就是進言立即興兵規復西域。
而一番暢談下來,才知這位宗室公子哥,處在朝廷忌憚宗室領軍的巨大壓力下。
興兵清掃隴右道東數州,還需借部族勢力加以掩飾,以避免朝廷、權臣究責。
「呵呵!諸位志在規復疆土,本公子亦然。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之理,不必本公子說道。
「可與諸位立約,兩年之後,必率大軍匡復西域!」
理解他們的急切心情,但畢竟這不是說來就來的事。
呵呵一笑,再來一份君子協議。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