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七章 賀總管的調查結論

莫言這個名字,李卓遠咋听之下愣了愣。

只是這莫言不是他那時代的那位作家,而是這時代的一位養馬老人。

老人是西域唐民後裔,他出生時,淪落成吐蕃邊將手下獸醫的莫父,為其取名「莫言」。

意思是謹防禍從口出,默默等待大唐王師恢復疆域就是了。

等到莫言自己也為人父,他給第一個孩子取名莫語,也是這個意思。

可是,吐蕃內亂、邊將混戰之際,望眼欲穿也沒能盼來大唐王師。

倒是獸醫小吏也當不成了,到處避難。

躲無可躲的時候,小兒子出生了。

帶著憤懣與絕望,給起了個名「莫東望」。

亂世人命賤,雖然莫言憑借料理馬匹的一手絕活,避免了多數唐朝遺民那樣拋尸荒野的淒慘結果。

但是在其小兒子十歲那年,外出挖野菜的妻子被一隊吐蕃亂兵縱馬踩死。

父子三人也為亂兵所擄成了馬奴,還是依仗手藝博得暫時一起相依為命。

不過,已像其他奴隸一樣,如同牲口般在各部間被轉來送去。

造化弄人,他們幾乎忘掉去想大唐的時候,有買主找到他當時的東家,說是有唐人出高價購買大宛馬十匹。

當然這些馬不是汗血寶馬,而是產自大宛的好馬。

不過對于絲路不通的唐人來說,這些神駿的好馬已夠珍貴了。

馬是有靈性的動物,特別是好馬,不但認主人,還認成天照料它們的人。

知馬者,多半是買馬時一並將養馬人也帶上的。

本不該有的,再次襲上心頭。

莫言、莫語、莫東望父子三人,去年秋天隨馬匹滿懷期望地來到李家堡子,以為能立即到魂牽夢縈的長安去。

賀總管卻說了,李家的船只運糧、運人、運貨,沒運過牲口。

特別是這麼貴重的大宛馬。必須等河水最為不急不緩的最佳行船時機,于是等到如今。

「老莫,公子對你說什麼了,這麼開心?」

賀總管對于莫言這樣的大唐遺民,特別和氣。

「公子說,賭馬之事,只為收拾山河,重振大唐。」

莫言揚起干瘦的臉,翹著下巴上的白須,凝重地說。

「什麼?什麼?他……」

賀總管覺得腦袋嗡的一聲,似乎被什麼狠狠敲擊了一下一般。

「公子說了,收拾山河,重振大唐。」

莫言拿著毛刷繼續涮馬,頭顱卻昂得高高的。

「哦,嗯……」

搖了搖暈乎乎的頭,賀總管離開馬廄。

也不知自己下面該往哪處看看去,只是信步在堡內走著。

「總管,你來瞧瞧,公子讓打的這剪刀真好用……」

鐵匠陳山拿了個燕尾似的玩意,在作坊門前攔住賀寧。

農耕社會,自給自足經濟條件下,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工匠,甚至是一個農民既會點木工又會點鐵匠活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李家堡子孤陷吐蕃部族地區,有各類工匠也就在所難免。

陳鐵匠和另外三個鐵匠,不僅能鍛造農具,打造兵器也不是外行。

否則,賀總管也不會高薪聘請,還讓他們的孩子到繁華的都城去當李 的跟班小廝。

李卓遠「蘇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飽喝足,第二件事才是勸賀總管、程管事去休息。

隨後就是考慮如何把三天後的釣魚賭馬給應對過去,連李 這種人渣都著急上火的事,能是小事?

如今佔了這軀殼,哪怕它原主的爛帳也得扛下,何況自己還想借此掙些資本!

要對付這件事,對于李卓遠來說,不難卻又極其艱難。為什麼?

因為這不是有網絡的時代,行事根本不像充斥作弊廣告,能有外掛、無限能量無限陽光的YY游戲。

魚線、魚鉤、墜子、餌料,都不是說買就有地方買的。

幸好李卓遠不是只會亂甩嘴皮子的草莓崽,動動腦子也就想出替代品。

魚線可用賀總管那根名貴的蠶絲絛拆了細線,墜子可用開元通寶。

這種天寒地凍的日子,餌料用點碎牛肉丟下去,都不怕餓極了的魚兒不上鉤。

就是最關鍵的魚鉤,難度特大!

李 與吐蕃各部渣滓約定的比賽規則有漏洞。

只說各派十人,沒說一人幾桿魚竿,更沒說是否不許使用串鉤。

基于賀總管把縫衣針當做貨物與盧都氏貿易的情形下,李家堡子有縫衣針兩大包三四千根。

可是這時代的縫衣針,不是現代的鎳鋼合金針,盡是些鐵針。

鐵針相對鋼者來說柔韌有余,硬度不足。

人手一兩竿好說,做成一串動輒幾十上百的串鉤,得燒紅了淬火才行。

否則不等你收起串鉤,掙扎的魚兒可能多半掰直了魚鉤吞食掉餌料,逃之夭夭了。

李卓遠打算弄十根一百鉤的串釣,連帶備用的,至少得搗騰一千根鐵針。

如今貴為公子,自己動手也太掉價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當然交給鐵匠們去干!(其實是怕自己掌握不好淬火火候!)

鐵匠們忙活著,他帶著陳丁在工坊內看著。

發現唐代冶煉不是吹的,這麼個小堡子內,胳膊粗的鐵條、手指寬的鋼條還真不少。

于是問陳丁他爹陳鐵匠會不會打剪刀、剃刀。

這不是埋汰手藝人麼?

陳鐵匠放下手里的活,把胸脯拍得山響,說只要公子畫得出器形,他就打造得出來。

宋代以前已有鑷子式剪刀,雖然李卓遠畫出的是後世出現的中軸式剪刀,但只是器形上有些區別而已。

並不是什麼高難技術區別,鐵匠們還真用了一下午就造出四五把來。

他們拿著試用,覺得新奇、好用,都想問問賀總管,這是不是都城新出的器物。

「這,這啊。我得問問公子去……」

賀寧含混應答罷,心事重重地朝李 居住的院落去。

他懷疑,李卓遠想拿這剪刀與吐蕃各部交易。

打破與盧都氏之間的默契,與吐蕃各大小家支直接貿易是極其危險的。

很有可能多獲利,但可能失去支撐,使得李家營生無以為繼。

不過,少東家已經開始注意營生,且頗有見地地進行著,這點是可以肯定了。

這是好事啊,要是能夠別像老東家那樣,就更是好事兒!

李浯啥樣?寡人之疾!

尋歡作樂不算,隔三差五就想著納妾。

他決心跟程維溝通一下,有限度地放手支持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