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 錦衣衛指揮使

()如果想要找借口,借口總是會來。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網站,百度請搜索看書網如果想找事,事也會來。天底下沒有比想找事容易找借口了。

接下來車隊很平靜,人們各司其職各忙其事。只出現了個小意外,梁王侍衛王芝王提督失蹤了。

車隊過了大泰嶺後,王芝王提督就沒有再露面不知蹤影了。人們後看到他時,是劫匪攔截山路上,範小姐騎著馬沖出重圍,梁王追趕她而去,王芝王提督就緊跟其後地追出去。卻被姜千戶和柳千戶兩個人跳起撞下了馬。三個人同時滾下了山坡。後半夜,兩名錦衣衛千戶悄悄跟上了錦衣衛大隊,王芝王提督卻不見了。

梁王招來兩名錦衣衛千戶詢問,姜、柳二人答道,他們後來看清楚是自己人,就住手不打了。之後分手,他們沿著一側山梁追趕錦衣衛大隊,王芝王提督則沿著另一邊山梁翻過山去追小梁王。現想想,好像那道山梁就是滑下大片泥石流山坡。

梁王和劉靜臣冷峻地看著兩位遍體鱗傷錦衣衛千戶,一語不發。益陽公主和錦衣衛首領也坐旁邊旁听。之後梁王笑了,點點頭命他們退下。兩名千戶忙施禮出房,一瘸一拐地跟著崔同知走了。張靈妙坐旁邊斜睨著這一切,心底幾乎放聲大笑了。王芝就是那晚親手把範明前埋進棺材人吧!

所有人心都繃得緊緊,總覺得要發生什麼似。明前心也懸著,從大泰嶺出來後,她靜下心定下神,強迫自己放下一切事,不多想不多看,一切往前看。每日命人去問李執山和錦衣衛有沒有京城來給她書信。對其他事不管不問,坦然而從容,心里卻隱隱有個不太好預感。

***

這趟往北行公差,崔憫準備得很充足,人馬帶得多,地圖也帶得多,各地還有錦衣衛衛所接應,再加上得到益陽公主支持,這一路上便以他為首,由他安排行程。

過了大泰嶺,前面便是山西和陝西省兩省,進入了北方。從北疆前來保護梁王人馬也陝西省邊境等著。梁王朱原顯便有些坐不住了,他指點了一條捷道路,崔憫還是堅持按他預訂道路走,惹得梁王有些不。

他兩人年齡相當,又都是傲氣盈天人,骨子里都是輕狂少年。就是身份職位有點差別。他是天皇貴冑,品級是超品。他是天子親軍首領,為三品官員。身份職務距朱原顯這位北疆藩王和北軍大帥還是錯著好幾級了。而且越接近北疆,梁王重要性越大,兩個人輕重強弱便有些距離了。

而梁王對崔憫態度詭譎陰郁了。一是王芝失蹤之迷,二是崔憫對他指點行程不信任。三是這崔憫還疑似有「堅守自盜」搶他女人嫌疑。兩撥人馬便有些相互看不順眼了。還多了個鬼機靈張靈妙,天天哭鬧著讓他收拾崔憫,所以「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梁王臉上無恙,心中翻騰著一股無名妄火。

崔憫是個心思機敏人,名震天下伍大太監跟前養大,連皇帝都額外看待。怎麼會瞧不出梁王心事?他心性剛強,所以絲毫不懼。

都等一個契機。

這日便來了機會。公主車隊落腳山西省旁小庚縣縣外驛站,接到了後方京城來驛報和書信。公主、李執山和崔憫等人都有收到京中來信。唯獨範明前沒收到信件。明前有些驚訝。她分別從李執山驛站和錦衣衛路子各送給父親一封信。里面用暗語寫了她想解除與梁王婚約,請父親同意,也請父親早做準備。為什麼沒有回音?現距她離京一個月,還未到與父親約定好上書時間,範父不回信,是發生了什麼意外?他不同意她解除與梁王婚約嗎?

明前心一下子忐忑了。

崔憫等來信件卻是皇帝八百里加急報傳來諭旨。元熹帝親下諭旨,傳給崔憫。因原錦衣衛指揮使劉有節調任提督九門總統領。現錦衣親軍無官長,因崔憫忠勇耿直,賢能守義,堪以大用,特加封錦衣衛指揮使,令其掌管南北鎮撫司,衛內刑獄,賦予其巡察緝捕百官之權。

諭旨到達車隊,車隊為之轟動。崔憫與公主眾人設香案,恭領聖旨,並賞賜款待了來頒旨太監。梁王等人暫且回避了下。

益陽公主喜極而泣,崔憫平靜如常,李執山關公公等官員紛紛道賀,人們驚訝不已。

錦衣衛指揮使是皇帝心月復親信。歷代指揮使不是皇帝心月復愛將,就是寵信近臣,還有皇帝女乃兄弟親自來擔任。都是皇帝貼心人。權勢極大,天下人俱可偵緝拷問,只需要向皇帝負責。是滿朝武將中除了兵部尚書和各省都統提督外,為緊要職位。如今卻給了這個二十歲年青人。可謂皇恩浩蕩,寵信至極。看來這元熹帝對伍大太監和崔憫父子倆真是寵信到了極點。

——二十歲錦衣衛指揮使。監視百官偵緝天下。真真正正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大太監傳完旨後告辭回京,崔憫和公主送出了大營。回營後,公主這個小縣城旁大營里大擺宴席地慶賀崔憫榮升。

梁王也來道賀。李執山、關公公和明前、張靈妙等隨行清客也出席。明前沉心靜氣,眼望宴席,不發一言。崔憫榮升高官不但不是喜事,反倒是她禍事。錦衣衛指揮使就是監視百官貪污造反特務機關首領,正是抓那些違背皇帝心意大臣富商。他升得越高,越是她仇敵,越誓不兩立。她好像才剛剛痛罵過他呢。

張靈妙帶著純樸和諧笑容,眼神卻冷冰冰,有一種從未有過煞氣。他調轉目光看明前,小聲問︰「明前,你覺得梁王和崔指揮使,誰本事高些呢?」

明前白他一眼,什麼時候他開始直呼她名字了,他們倆不熟吧︰「不知道。我看不出來。」這兩個男人越有本事,就越危險,她就越倒霉。

酒過三旬,氣氛熱烈,人們推杯換盞地漸漸地放開了。梁王忽然揚聲叫住了崔憫,黑袍金帶戴金冠小藩王排眾而出,臉上帶笑,環顧四座,朗聲地說道︰「公主今晚只設了宴,沒有安排助興節目,有些無聊。不如我與崔指揮使比試一場武技,讓公主和諸位大人們都看個高興,讓這酒宴也熱鬧一些。就當做我朱原顯恭賀崔指揮使升遷之喜了!」

來了。

崔憫陡然站起身,眼神發亮,坦然應道;「好!我也想與梁王比試一下,為酒宴助興。」

這兩句話說出來,所有人都目露精光,精神大振,目光炯炯地看向兩人。

終于看到了點有意思事了!這一場無聊北行路,千里迢迢,危險貧瘠,連一點開心事都沒有。所有人都悶得不得了。現終于來了點緊張刺激事了。

梁王要和崔指揮使當眾比武。他們倆有什麼血海深仇啊?要這種慶祝升遷之喜場合比武?人們都精神奕奕地看著。有少數幾個人李執山、益陽公主和關公公等人狐疑地看看範明前。範明前也一臉驚訝。看到了眾人視線心里直叫苦,看我干什麼?跟我毫無關系,我可是剛剛喝醉酒痛罵過兩個人。他們跟我毫無瓜葛。

張靈妙笑了︰「好了,這下子能看出誰有本事了。」

兩位當事人則目光陰冷地對視著,全身提勁,心頭雪亮。

——是為了鳳凰林里賭博,芙蓉池畔半截比武,甚至是大秦嶺醉酒怒罵,還有這朝廷與北疆敵對之勢,以及這兩人從骨子里相互看不順眼……這仇舊恨涌上心頭,就這個節骨眼爆發了。

一眾圍觀人士們沒想這麼多,只當是酒宴正酣,貴人高官們趁酒興比武。武人們本來就是靠拳頭爭上位。誰武技高,誰本事就大。梁王侍衛們和京畿大營官兵們都大聲喝彩,為比武鼓著勁。都想看著梁王打敗這個憑著太監老爹上位錦衣衛指揮使。讓他知道上戰場男人厲害。他肯定不知道梁王從小上戰場,武技都來自北地槍王真傳和戰場上殺敵絕技,他曾經北疆上曾殺得韃子大將落荒而逃,是個勇貫三軍人物。

崔憫毫不變色,目光淡然地掃過眾人,命令他千戶拿刀。

錦衣衛僉事劉春露出了點慌亂臉色,幾名錦衣衛千戶也擼胳膊挽袖子地想幫他上場比武。

場上一片紛亂。

益陽公主滿臉驚訝,擔憂地說︰「好好喝酒,干嗎要動刀動槍?刀劍無眼,要是傷了你們倆中誰就不好了。還是別打了,讓侍女們來奏樂助興吧。」

真是婦人之仁。眾軍卒和錦衣衛們都不恭敬地想著,男人們打架跟玩兒似,是多麼刺激帶勁事。這群婦人知道什麼,就知道怕傷著誰,太婆婆媽媽了。公主雖然尊貴也是個女人啊,犯女人毛病。人們不敢對公主不敬,只好狠狠翻了個白眼。

梁王和崔憫話已出口,怎麼會退縮?堅持要比。益陽公主勸了半天沒辦法,只好同意。人們驛站旁邊荒地上圍攏上一些布幔,拉開個了數十丈寬場子。

益陽公主、李執山、關公公、張靈妙和範明前等觀眾們都坐場外看。男人們興致高昂,女人們用手帕掩住臉有些驚惶又有些興奮。

兩個人換了衣服直奔比武場。梁王一手提著龍泉寶劍,一面輕聲說︰「崔兄,光打架毫無樂趣,我們來賭個彩頭如何?」

崔憫冷笑︰「殿下請講。」

梁王笑了,笑容夕陽下顯得俊美無儔,悠悠然說道︰「如果我贏了,就請崔憫好好對待皇姐。皇姐這番愛你,你可別做負心薄幸人!」

崔憫臉陡然變得慘白,手緊緊地握著刀柄,眼光飄飄渺渺地掠過了場外眾人,也掠過了範明前。他眼光淡淡,狠狠咬著牙,鄭重地回答︰「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贏了,就請梁王與範小姐百年合好!娶她敬她愛她,終身不得背棄她!」

「你!」梁王朱原顯臉霎時間變得凶狠極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