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六一章 申入音協

()這段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的戲份過去,接下來的戲份對楊靈萱而言便容易得多,比如以皇貴妃身份迎接皇後婉容,以及跟皇後聊天解悶,學西方貴婦跳交誼舞等等,都是不費吹灰之力便過。

楊靈萱發現了,這位末代皇妃有一個特點跟她是共通的,那便是對自由的喜愛,她也非常有個性,初時年幼懵懂,皇妃做得稀里糊涂,但在接觸西方教育之後,漸漸地,她內心叛逆起來了,她打心底里接受西方式的婚姻觀念,崇尚一夫一妻制,越來越受不了跟皇後共侍一夫,何況這個夫喜歡的是皇後,她則顯得可有可無,「妾」這種身份,完全是對她的摧殘!

然後這個時候,皇帝被趕出紫禁城,住進了日租界,一下子,仿佛多年禁錮消失,負擔也放下,皇帝帶著後妃兩人過起了花天酒地奢華的日子。

促使文繡做出離婚決定的導火索,是某天的舞會,不知哪里來的一位俊小伙子,英國的,不知道她的身份,被她的姿容氣度吸引,竟大膽的過來搭訕了,文繡原本還覺得皇帝發現會鬧成事,不料一眼望去,皇帝只顧著跟皇後熱聊熱舞,完全忘記她存在的樣子!

文繡叛逆心上來了,主動邀請,跟這英國小伙子一曲共舞,還故意將腦袋都靠到了人家肩上,差點跳成貼面舞那種,皇帝依然絲毫不覺,周圍的客人也不把這當一回事。

她從此有了一種醒覺,她可以不必賴著皇帝的,離開皇帝她也有的是男人追求,她有魅力,而且不缺知識,當皇帝再沒有力量可以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她如何不能月兌出牢籠。飛向自由自在的天空,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活?牢門,其實早在離開戒備森嚴的皇宮那天就敞開了,她只需要勇敢的走出去!

于是就有了雨天的離去,她也成了華夏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休了皇帝,宣布離婚的皇室妃子,而皇帝所能做的,僅僅是在報紙上登一則不痛不癢的貶庶皇妃的通告。

歷史上,末代皇帝和皇後的晚景都很淒涼,也就皇妃文繡。早早月兌出那個囚籠,卻過了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還找到了愛她的男人。最後即便是病死了,也是死在愛人的懷抱,比那兩人強好幾倍。

這段關于文繡最關鍵的戲份里,楊靈萱必須會跳交誼舞,不能對英國小伙有排斥和異樣的表現出來。導演貝納多原來挺擔心的,派了這小伙子來教楊靈萱跳舞,順便讓兩人彼此熟悉熟悉。

結果出乎意料,楊靈萱不需要學就跳得非常好,跟這小伙子的交流也很順暢、很正常,並沒有因為小伙子是外國人。便像當時華夏其他演員那樣時不時對老外流露好奇疏遠的態度,更出乎貝納多意料的是,那小伙子喜歡上了楊靈萱。還大膽進行了表白,可惜,遭拒!

在整個劇組多不勝數的人際交往中,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也讓楊靈萱見識到了好萊塢演藝圈的成熟制度、嚴謹之處。他們也有潛規則,但只要合約簽訂。正式投入影片攝制工作,那整個劇組之中,大家就都成了一起工作的同事,日常工作生活當中別說女演員會不會被潛規則吃豆腐啥的了,就是口頭玩笑都不能亂開!肌膚接觸超過一點限度就可以構成騷擾犯罪!

放後世國內試試看?敢拒絕跟有一定特權的男演員交往試試看?搞不好下一秒鐘你就被踢掉,演了一半的戲也被刪掉,換別的女藝人進來……這就是潛規則。

對比後世國內演藝圈,看看人家好萊塢,楊靈萱感觸良多,說到底,這都是制度啊制度!沒有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又如何能拍攝出制作嚴謹的片子來,如何能杜絕各種不良的潛規則!整個國內大環境,她是影響不到了,但她有一個決心,就是將來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去蕪存菁引入各種先進的拍片機制。

二十多天後,文繡的戲份終于全部拍完,楊靈萱領盒飯離開了《末代皇帝》,兜里就八百酬金。

趁著人在京城,楊靈萱去拜訪了一些當初認識的朋友,其中包括老師王栗坪,還有好友朱曉敏,結果她送出去的禮物花費,是她酬金的三倍,很令人無語。

朱曉敏現在升官了,從普通的中層干部變成了歌舞團的副團長,她接受楊靈萱的祝賀之後,笑眯眯的跟楊靈萱說道,她可以利用職權將楊靈萱特招進去,然後楊靈萱繼續讀書,等拿到大學文憑,立刻也可以在歌舞團內混個一官半職,拿國家補貼待遇。

楊靈萱知道朱曉敏給她指的這條路,乃是國內千萬演藝類學院生你爭我奪都要去搶的正統道路,但她對于當干部當御用藝人半點興趣都沒有,便委婉拒絕了朱曉敏的邀請。

倒是王栗坪教授的提議,很讓她心動,那便是加入國家音協,雖然只是普通成員,沒有職務,卻從此以後任何國家舉辦的演出她都有了參與資格,因為進音協,就意味著她成了國家認可的音樂藝術家。

加入音協,對她來說有些難度,但她也有比別人條件優越的地方,首先她是國家音協書記王栗坪教授承認的弟子,還是藝術系的大學生,然後她出過兩張專輯,都是銷量驚人,影響力極大,更關鍵的是,包括柯立思的專輯在內,里邊很多歌都是她自己作曲作詞,其中好幾首,還奪得了港島的金曲大獎。

此外,由她原創的《故鄉的雲》也在春晚大放異彩,一舉拿下好幾項國內的歌壇獎項。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由她投資成立的星光音像制作,向國內介紹傳播了大量港台的優秀影音作品,而國內很多瀕臨損毀的珍貴音樂作品也由她旗下的公司轉錄為數據,很好的保存了下來,其中包括很多已故藝術大師、音樂大師的作品,比如《二泉映月》、《戲劇唱腔》等等。這些個方面的貢獻,對國內的音樂藝術傳承來說,功勞巨大。

听起來楊靈萱自己都覺得詫異,她有做出那麼大的成績麼?好像,她一直以來只是為了愛好,為了賺錢不停去忙碌而已,真的是從來都沒有去想過什麼「保存珍貴藝術作品」這樣的事情。

便是這樣,其實王栗坪也還是覺得不夠,他的意思是,楊靈萱真想直接加入國家音協的話,還要拿出更多的砝碼來加重份量才行,比如完成學業,拿到文憑,比如發表論文,系統的闡述整個通俗唱法藝術及其相關唱法技巧等等,最好能夠在主旋律的領域,再拿出點類似《故鄉的雲》那樣的作品來。

否則就只有先從加入市音協起,一級一級往上熬才行了,斷沒有直接就成為國家音協成員來得干脆,好處巨大!也就是說,在王栗坪看來,楊靈萱入省級音協不是問題,入國家音協就尚差不少。

楊靈萱覺得論文並不難寫,以她所掌握的超前流行音樂系統理論,給她一些時間沉下心去寫,就能寫出三五篇來,難的是她不想回去讀書啊,還有主旋律的東西,她也不知道該怎樣入手才好。

王栗坪便讓她先交幾篇論文上來,至于主旋律的東西,他剛好正在配合國家需要搞一個兩岸文化為主題的東西,就是給一部反映兩岸隔離始末和人性不可違的紀錄片配詞曲,于是為了楊靈萱入音協這事,他就跟楊靈萱講,要她也拿一兩首詞曲作品過來,只要能夠被錄用,這事就成了!

楊靈萱唯唯應諾,領著任務離開王栗坪,又跑去國家計算機研究中心,關心了一下無線貓的研發情況之後,方才乘機又飛回了老家陀山。

三月底,隨著楊靈萱幾篇關于流行音樂通俗唱法的論文先後發表,王栗坪教授也順利替她在國家音協里請到了五位推薦人,遞交申請,開啟了邀她進入音協的流程。

至于王栗坪讓她參與紀錄片的作詞作曲,這個,楊靈萱總感到很不好意思,因為她所拿出來的東西實在都不是自己原創的東西,靠這個來獲取加入音協的門票,怎麼想都于德有虧。

但是一件事卻改變了她的主意,央視這部命名《兩岸情》的紀錄片,竟然選中了柯立思來演唱里邊的台島流行曲《鄉愁》,甚至整部紀錄片里所有的插曲,也定了由他來唱。這可是能夠更進一步提升星光公司影響力的好事,楊靈萱在查看過柯立思的演唱曲目之後,不淡定了!

《鄉愁》是首不錯的好歌!它的歌詞源自台島著名現代詩人的詩,但旋律方面,憂傷有余,力度不足,還有其他一些歌,也都有這個毛病,總體缺少一種能擊中人心的強而有力的東西。

在楊靈萱的記憶里,有另一首更加應景、更加讓人感慨萬千的經典好歌,既符合片子的精神,又能單獨流傳,若不能叫柯立思唱紅這首歌,那這個紀錄片有與沒有都差不多了,幫柯立思提升不了名氣,也就浪費了這麼一個大好的提升機會!

想到這點,楊靈萱終不再遲疑,拿起筆來刷刷寫就新歌,將它傳真給了老師王栗坪教授。

PS︰

感謝陸天空之城的打賞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