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第038章 兩條勾引線

十五名校尉和斥候隊正副兩位隊正聞鼓後,不敢遷延,按時到帳點卯,不過眾人大都面露不甘之色。

李瑯所司果毅都尉只是折沖都尉的副手,而一個大折沖府,即上府,也不過1200人。

李瑯作為一個折沖都尉的副手,卻獨自統帥兩個半大折沖府的兵力,確實是不合常規。

但早在開元初年,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不堪負重,大量逃亡,府兵制已經完全崩壞,各軍府無兵可調,折沖府已經名存實亡。

現在的折沖府只有兵額和官員,既沒有兵,也沒有馱馬、弓弩、甲冑等種種軍資。

開元二十五年,皇帝下詔命令諸鎮節度使按照各鎮防務需要制定定額,召募自願長住鎮戍的「長征健兒」。

也就是說,天寶年間完全是募兵制,現在的上府果毅都尉只是一個官職而已,兵部並無規定果毅都尉一定只能統領額定數量的兵卒。

校尉們的不甘反應更多的是對李瑯平步青雲,由流民一躍成為游擊將軍的嫉妒。

都是軍人,這種嫉妒的情緒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影響戰力。

見軍校們已經到齊,當下李瑯便朗聲道︰

「龍武衛軍規相信諸位都很清楚,每日按時操練也不必多說。本將在此只重申兩點︰

一,不服軍令,全團皆斬;二,臨陣逃月兌,全團皆斬。」

「遵令。」眾校尉齊齊面色一凜,轟然應答。

李瑯當即又命牛延去跟龍武衛府庫官查點軍資,命李嗣業督促軍士勤加操練,命岑參在城外就地招募親兵隊壯士。

李瑯給岑參的募兵要求只有一點︰必須是被官府權貴強佔土地、失去永業田,並且悍不畏死的青壯流民。

仇恨,是最強的戰斗力。

……

諸軍歸營,點卯完畢,余下的就是靜候皇帝欽定出降日期。

至于靜和公主李靜慧出降的各項準備事宜,自有禮部和契丹使團負責,不在李瑯的職權範圍。

在啟程前,李瑯想去見見楊玉環。現在他滿腦子都是楊玉環的絕世嬌顏和挺聳爆/乳,還有那媚入骨髓的回眸一笑。

大丈夫有鐵骨,也要有柔情。

能殺戮敵人,也要能征服美人。

高貴的千古美人,帶給流民李瑯的那種巨大落差感,不但沒有讓李瑯自慚形穢,反而讓李瑯尤為興奮,心中騰起無盡的征服。

萬有引力原理,距離自然產生吸引,陌生和落差往往是一種別樣的刺激。

差距不大,平淡如水,差距越大,反而越容易得到高/潮。

不過,李瑯卻一籌莫展︰

楊玉環在興慶宮和驪山各有一座道觀,目前楊玉環不在驪山道觀,而呆在興慶宮太真觀中,李瑯根本沒有辦法見到美人。

李瑯只能嘗試進行兩條曲線接觸︰

一是打通楊玉環的姐妹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楊玉環的堂兄楊銛、楊錡這條親屬線︰二是連通玄元老道、玉真公主這條道士線。

李瑯上次在虢國夫人府第門口大戰安祿山,打傷虢國夫人的家僕,估計虢國夫人此時火氣未消,加之李瑯無錢置辦禮物,倒是不便冒然登門。

李瑯來自于「女人拜金,男人拜性」的後世,明白一個哲學課題︰物質決定意識。

金銀財物,才是叩開女人心門的鑰匙,感情只是調味品。

而且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初次見面,虢國夫人就帶著憤怒的情緒,那麼,對極度渴望看到虢國夫人玉體橫陳、嬌喘浪吟的李瑯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

玄元老道是為皇帝煉丹的御用道士,楊玉環是陪皇帝煉丹的美女助手,這兩人中間說不得存有什麼聯系。

至少玄元老道可以經常出入宮闈,為李瑯提供楊玉環的近況和行蹤。

李瑯而今算是正式步入了帝國官場,但朝廷上卻沒有一個靠山。如若領兵在外,朝堂之上有人暗下黑手,無疑十分危險。

撇開無邊不表,即使只是為了朝廷有人好辦事,李瑯也必須要勾搭上楊玉環。

李瑯想給楊玉環傳遞一個信息︰今日你若能庇護初入官場的我,他日我用千軍萬馬保護你。

歷史上,楊玉環之所以將安祿山收為養兒,從理性角度考慮,也許是楊玉環考慮到她與李隆基年齡懸殊,萬一李隆基哪一天死去,太子李亨又早對楊家不滿,難免會向她下手,那時兵強馬壯的安祿山就是她的一個依靠,使太子投鼠忌器,不敢對楊家輕舉妄動。

愛情、浪漫……皆過眼浮雲。女人,不都是想有一個永固的依靠嗎?

當然,現在身份低微的李瑯絲毫不值得楊玉環去依靠,貌似李瑯此舉有點操之過急,更有點自作多情。

但李瑯相信楊玉環是一個聰明的美人,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她應該明白什麼是「潛力股」。

即使美人兒不明白,也沒關系,就當作下一步勾搭的一個伏筆吧。

思慮再三,李瑯決定去找玄元老道,雖然玄元老道有可能是「鳳雀」的人。

李瑯無意避開「鳳雀」。如果「鳳雀」是凶惡的敵人,那就更不能害怕。

只有接近、了解敵人,才能最終滅掉敵人。畏縮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

城南平順坊,李瑯在門子的引領下,兩手空空地走進了玉真公主的一處別院。

見一個道士沒必要送什麼禮吧。

玉真公主在大唐境內的別院很多,美其名曰幽居悟道,實則另有隱秘勾當。

一代「聖母神皇」武則天,年過古稀,依舊貪戀床第之歡,直至享年82歲駕崩之時,男寵張易之、張昌宗等人仍然隨侍左右。

天後身畔之人,諸如太平公主,上官婉兒等人,更是荒婬無度,欲求不竭,哪一個不是風流倜儻的可人兒。

玉真公主是武則天的孫女,完全秉承了大唐公主們旺盛的生理,在床第間如狼似虎,吃人不吐骨頭,那些道觀別館里面,指不定住著多少俊俏才子。

連詩文傳遍大唐,聲名響徹天下,狂放不羈的大詩人李白和風姿郁美,名聲鵲起的大詩人王維都曾行卷投身玉真門下。

王維年少之時,應舉落第,後經皇帝之弟岐王把他推薦給玉真,玉真听了王維懷抱琵琶演奏了一曲《郁輪袍》後,又看過王維的詩文,心中十分滿意,便進宮向皇帝舉薦,王維後來才得以如願高中。

雲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禁宮中,玉觀里,山居別館內,那重重帷幕的背後,不知隱藏著多少溫文爾雅的大唐才子和玉真公主的幽幽情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