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對林瀟來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清政aa府與各國的矛盾幾乎已是避無可避,四處戰亂不斷,舉國都處于岌岌可危的地位。
年關剛過不久,身為軍機處大臣,一品學士的林正清就接到了老佛爺的旨意,要他擔任大使,前往廣州,與英國駐廣州的大使館進行和談。
庚子年正月十五,林正清以欽差身份出使,林府眾人舉家相送,直把林正清及一行隨從送到碼頭。
「老爺,您這一去,路上可千萬小心啊!」那拉氏領著一群女人孩子站在碼頭,冷風颯颯,于是便頗有些「執手相看淚眼」的意味。
「我省的了,夫人放心吧!」林正清安撫過後,又深嘆了口氣,「只可惜今天這元宵佳節,我卻不能陪在你們身邊,實在是慚愧啊。」
那拉氏只管低泣,回不出什麼話來,倒是林瀟上前幾步,道︰「阿瑪切莫自責,瀟兒身為長子,自會好生照顧家里,倒是阿瑪,此去恐要耽擱月余,阿瑪可要事事小心。」
林正清看著眼前年僅九歲,卻聰慧地更甚成人的兒子,欣慰地笑道︰「阿瑪向來最看重你,把這個家交給你自是放心的。」他嘆一口氣道,「這些年我也實在倦了,待這次差事回來,我便告老還鄉罷。」
這些年下來,清廷辦的糊涂事林瀟也看了不少,倒是再無半點入仕之意,此刻听父親這麼說,便壓低聲音道︰「瀟兒覺得這朝廷實在無值得留戀之處,早日退下倒也不失為一條後路,只是怕阿瑪舍不下這富貴的生活……。」
「誰說不是呢!」林正清也刻意壓低了聲音,畢竟這些話還是犯了忌諱的,「阿瑪已經一把年紀了,對官場哪還有什麼眷戀?更不說如今時局這樣混亂,身處朝廷看似風光,實則危險重重啊。」林正清說著,瞥到不遠處幾個隨侍向這邊走來,他忙停了方才的話題,放大音量交待道,「阿瑪這就去了,這段時間你好生照看家里,阿瑪辦完事就回來。」
「孩兒知道。」林瀟躬身行了一禮,然後親自把父親送上通往廣州的船。
船隊緩緩駛出,林瀟一行人目送著林正清遠去,只是那淡淡的,不知為何的傷感竟盈在眾人之間,久久不散。
林正清自去了廣州就再無音訊,這四處戰亂的時候,通信也是極為不便的。
去廣州談判的隊伍是三個月後回的京城,同時回來的,是林正清的尸體。
林家眾人大怮,誰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而去。
九歲的林瀟,始終記得林正清去的那天,曾說過一回來便告老的話,久久竟無法自拔。
幾天後,林家人才從隨行的一個小廝嘴里,知道了林正清的死因︰和英國大使館的談判失敗了,一行人原準備回程,卻在臨行前日遇上動.亂,林正清在混亂中被殺。
尸身在路途上顛簸了數日,已經開始腐臭,實在經不起耽擱,只能盡快入土。但是那拉氏因為林正清的死而大病臥床,主持不了喪儀。家中幾個姨娘又都是不管事的,一時間,這擔子竟壓到了林瀟這不過九歲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