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足以令我國在同行業里,領先全世界……據悉,當現代集團生產出來的首批1000台VCD投入市場之後,立刻被國內外的各大廠商搶購一空,卻成為了解剖研究的對象。……通過對現代集團的投資商,百通風投的項目負責人介紹,當他們在日本申請國際專利的同時,便已經發現有同行業者,準備搶注VCD的專利,如果不是現代集團擁有一個頭腦清醒的投資商,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綜上所述,知識產權的保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可能,或許將我國的四大發明注冊專利,也是一個非常不錯辦法……」
當孫林采訪完蘇維康之後的第三天,新華社社辦報刊《參考消息》上就對此做出了全面的報道,對于VCD這個產品,在現代集團生產出來首批1000台機器之後就通過了國家檢測,大大小小的報紙雜志都對此作出了詳細的報道。可是這次,孫林卻從另外一個側面對此時進行了評論。
與各大報紙樂觀的態度不同。他著重點出了專利的重要性,猛烈抨擊現代集團不注重專利申請的愚昧做法,卻為他們有著一個「頭腦清醒」的投資商而感到高興。
實際山,從如此短時間內,外國企業就能破解VCD的技術並準備申請專利來看,這個VCD的核心技術並非多麼的難以掌握,可正如一道美味的菜肴,或許原料都是非常的簡單,卻關鍵在于烹飪的過程以及佐料的配比。也正是因為它這麼迅速的被破解,才更加突出了專利保護的重要性。
「為他人做嫁衣」這種事,換做誰,心里都不會舒服。
而孫林的這篇文章,更是把申請專利,保護我國自主發明的這道「菜肴」,上升到了民族情感這一高度。筆刀鋒利的孫林,又把整個兒事件的過程描述的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此文一出,全國各大報紙競相轉載,一時間,議論紛紛。
有人暗自驚嘆,有人大呼僥幸,而更多的人則是歡欣鼓舞,近百年來,中國可以領先世界的機會少之又少,而VCD的橫空出世,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
姜萬 自然是看到了這篇文章的,而當他致電遠在日本的技術組成員的時候。得到了他們的確認之後,直覺得冷汗止不住地往下流。一時間被廣闊的市場蒙蔽了雙眼,讓他只注重于市場,卻忽視了自身的保護,這種做法無異于孩童持金過鬧市。試想,如果此專利被搶注,那麼他之前所做的一切投入都將打了水漂!甚至打水漂都是輕的,他的那些投入,直接就相當于為別人「服務」了!
當即指示,留兩個人在東京暫時關注申請進度,剩下的人立刻返回合肥!
正當他暗自慶幸這個突然找上門的來的百通風頭為他避免了這場災禍,準備好好感謝他們一番的時候,他接到了百通風投,真正負責人的電話!
「姜先生,我叫韓俊,百通風投是我名下的產業。」
接到韓俊的電話,姜萬 完全沒有懷疑他的身份,朱培江來簽訂合同的時候,本來他以為這個中年人才是百通風投的老板,但人家卻明確地告訴他,老板沒空過來。至于老板的姓名。姜萬 也知道老板姓韓。
「哦!韓先生,您好您好!」
「我相信您已經看到了最近關于VCD專利申請的報道了吧?」韓俊問道。
「是的,對此,我代表現代集團向您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姜萬 發自內心地感謝道。可韓俊並不在意他的謝意,反而說道︰「感謝就免了,不過我想給您一個建議,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听一下。」
「請講。」
「暫停現在的市場開發,這段時間,請多多接受媒體的采訪,關于VCD方面的事情,您能拔多高就拔多高,另外,順便將VCD光盤的制作技術公布……呃……泄露出去。」
听到韓俊這麼說,姜萬 有些不明所以,如果說多多接受媒體采訪他還能理解,為了產品造勢而已,可是,要把VCD光盤的制作技術……泄露出去,這就有些讓他不解了。
可畢竟對方不僅僅是自己的投資商,手里掌握著大量的資金,而且一直致力于讓自己注冊專利,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得虧人家的不斷提醒。在姜萬 的心里,對這個投資商出了感謝,還有對他遠見的尊重。
但他的這個建議是在讓他很不理解,現在形勢大好,為何要停止市場的開發呢?
而韓俊接下來的話,讓他明白了,他的市場策略實際上依然有著致命的弱點……
「首批投產的1000台VCD被搶購一空。所代表的並不是真實的市場反應,從那篇報道上您也應該看出來,購買者都是國內外的同類廠商,他們購買是為了解剖研究,希望你不要被火爆的市場迷了眼楮。如果是普通的消費者,根本不可能有如此的熱情。」電話那頭的韓俊不溫不火地說道。
姜萬 一怔,反問︰「什麼意思?」
「碟片!VCD有市場,但畢竟它只是一個播放媒介,沒有碟片,消費者也無法享受到VCD的樂趣,畢竟,這玩意兒可放不了錄像帶。」
說道此處,姜萬 恍然,可依然有些不服氣,說道︰「可是我們已經在聯系香港台灣的音像出版公司了!購買他們的版權應該很簡單的。他們也不會拒絕……」
「所以我才讓你把碟片的制作技術泄露出去。難道你想搶他們的生意?」電話那頭的韓俊輕笑了一聲,說道。
「這……」
「我們只是負責生產VCD,不是音像公司。關于碟片,如果一力承擔,那我們的VCD機的成本將大大的提高,甚至提高到一個普通老百姓無法接受的程度。我們犯不著幫著音像公司賺錢,至于碟片,你完全可以放棄,讓有能力的人來做。比如音像公司自己嘛,抑或者……深圳那邊的小音像嘛。看看市面上出售的那些錄音帶,錄像帶,難道……您還不明白嗎?」
「原來……原來是這樣,可……」至此,听著韓俊略帶笑意的嗓音,姜萬 才完全理解韓俊所說的意思。自己畢竟只是一家生廠商,如果兼賣正版碟片,那麼機器以及碟片的成本正如韓俊所說,將非常的高,甚至高到普通百姓無法承受的地步。而購買音像公司的版權。也正如自己兼營音像公司一樣了,不僅成本提高,管理的難度也大大的增加,不如讓他們自己來做,憑著VCD不斷的造勢,他不相信音像公司自己不動心。
如果……他們只做機器,而不用關心碟片的問題,那麼,首先碟片的版權成本就不用考慮了,市面上的錄像帶、錄音帶,正版的根本難得一見,盜版的卻比比皆是。韓俊雖然沒有明說,可「小音像公司」是個什麼意思,他怎麼不會不知道?如果把VCD碟片的制作技術公布出去,那麼他相信,很快就會有大批的盜版商跟進!但這樣……合適嗎?
「沒有可是,姜先生,小音像公司生產的那種東西,不是一個兩個人可以根絕的,堵不如疏,之所以讓你停止現在的市場開發,成本只是其一,二來普通消費者手里沒有足夠的碟片,即便你現在將VCD機投放市場,效果也一定不會好。所以,你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快速的介入市場,而是耐心等待,並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關注度,保持與媒體的關系,廣告也可以做,但至于產品的具體上市時間,呵呵,能推遲一下就多推遲一下,至于資金你不用擔心,放長線釣大魚這個道理,我相信您是一定會懂的。」
「那……好吧!」听完韓俊的解釋。姜萬 沉吟了片刻,決定接受百通風投的意見,調整市場策略。不就是跳票嗎?這種事情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
不過雖然韓俊只是讓他把VCD光盤的制作技術透露出去,卻完全沒有想到,他更狠,不僅把技術透露了出去,甚至偷偷派人聯系了盜版商……
而後,又與韓俊進行了多次的溝通,準備成立一個民營的VCD生產集團,這VCD的名字也幾經更改,從一開是的「萬維」到後來的「萬江」,自從跟韓俊接上頭之後,便要定名「萬俊」實在讓韓俊哭笑不得。而他的動作也正如韓俊所說,新企業的籌備正在有條不紊,而姜萬 最熱衷的事情,便是與廣大媒體接觸,每天的采訪幾乎從不間斷……
——————————————————————
韓俊當初接到蘇維康的電話,明白了當初為何會有那種古怪的感覺,回頭細想之下,發現,沒做廣告只是其一,更為重要的是,連碟片都沒有,就被搶購一空,那顯然不是一般消費者的行為。而蘇維康的說辭也證實了這一點,好在,他們提前遞交了申請,得到了這個所謂的「優先權日」,避免了杯具的重演。
只是韓俊讓蘇維康別做好事要留名,卻完全沒有想到,蘇維康居然會去找記者直接把這件事搞的人盡皆知,看到報紙雜志上長篇累牘地歌功頌德,韓俊笑的直不起腰來。
這個效果遠遠要好于他直接去找姜萬 。
不過韓俊的擔心並沒有減少,因為——碟片的問題。
早在老朱回來匯報的時候,他就知道現代集團準備購買一些音像公司的版權,這種做法在韓俊看來分明是多此一舉,只需要給音像公司打個招呼,說「我們有VCD,你們的產品可以多一個銷售模式了。」之後,他不信音像公司不蜂擁而至。
姜萬 想讓消費者不僅有「槍」,而且有「子彈」的初衷是好的,但他自己兼營開發售賣碟片的做法,韓俊卻不敢恭維。這給韓俊的感覺就有點兒像在澡堂子里頭,還兼賣著拖鞋,飯店里面,還兼賣著漏勺一個道理了。他不反對多元化經營,但這種高成本低回報甚至無回報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
原本他並不想干預現代集團的經營,畢竟韓俊只是一個投資商的身份,可他投的卻是真金白銀,如果讓他們瞎搞,把自己投的錢都賠干淨了,韓俊怎麼會甘心?
想到姜萬 一定會看到參考消息上的社論,憑著此時百通風投對他的影響力達到了最高點,韓俊覺得應該再給他提個醒兒。雖然VCD的項目韓俊自己也十分的看好,但從目前反饋的一切消息來看,現代集團的領導層,或許都是搞科研出身的,對于市場的把握那叫一個混亂,韓俊簡單的一分析,便得出了一個結論,等了兩三天,便給姜萬 打了一個電話……
————————————————————
孫林的這篇文章一經刊載,各大媒體報刊紛紛轉載,登時讓孫林成了名噪一時的記者,什麼是新聞?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而廣大媒體眾口一詞的贊美也不是新聞,能從另外的角度批駁他們,還批駁的有理有據才是新聞!而孫林自己正是憑著這篇文章,被調回了北京的總部。
「小孫啊,這篇稿子,寫的好!」總編對他的這篇文章,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然後用手指指了指天花板,一臉微笑地說道︰「上面也很高興,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機會,你可是大功一件呀!我听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開始積極運作,爭取早日加入PCT公約。等那個時候,我們自己的科技企業像申請國際專利,就不需要再跑去外國了。」
「是嗎!這可太好了!」孫林喜道。
實際上,國家早就有加入PCT的意向,是否因為這件事情,成為了中國加入的PCT的催化劑,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可當總編問起關于這個稿件更為詳細的事情之後,孫林猶豫了一下,便把自己的另外一份稿件呈給了總編。
總編默默地看完之後,眉頭一挑,問道︰「你是說,都是這個人指點的這一切?」
孫林點點頭……
PS︰二更到!晚上還有一章,票票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