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拿起桌上的電話。猶豫了一番。
筆記里記載的那條信息,不是十分的詳細,似乎本來作者對那件事也不是特別的了解,據上面的記載,這是一個可以讓中國在同行業里唯一一次領先全世界的機會,卻因為一個小小的疏漏導致功虧一簣,為他人做了嫁衣。那種感覺無異于相戀多年的漂亮女友卻成了別人的新娘,任誰看到之後都不免扼腕嘆息,韓俊也不例外。
只是「改寫歷史篇」的記載方式與「賺錢篇」的記載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一個是點出歷史事件,而另外一個則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和發展前景。一個需要韓俊自己想辦法解決,而另外一個則只需要照著筆記上按部就班的來就可以。
因此,孰難孰易,一目可知。
此時的韓俊只知道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為別人做嫁衣而不自知,不能讓他們將原本可以讓中國在世界上揚威的機會拱手讓人!所以,他要想辦法讓他們彌補原本應該出現的遺憾。
從筆記上的信息來看,或許只要提前打個招呼,讓他們注意到這個以前被忽視的地方,就完全可以避免杯具的發生。不過讓韓俊想不通的是,那個國家關注力度如此大的一個項目,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那一點呢?
可不管韓俊如何想不通。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聯系一下他們,引起他們的注意。可至于怎麼聯系,聯系上了又該怎麼說,韓俊還沒有往更深層次的地方考慮。雖然韓俊也知道,光是通過電話提個醒兒是遠遠不夠的,他不相信規模如此大的一個公司沒有一個人會想不到那個問題,僅僅電話聯系的效果估計好不到哪去。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登門提醒他們一下,進而將他們說服。只是,此時諸事纏身的韓俊並不能親自去,在他看來,通知一聲就已經仁至義盡了,跟他們磨嘴皮子,韓俊覺得他可沒那工夫。當然,他不能親自登門提醒,可有人卻可以。
因為海鑫公司是一個與香港合資的企業,為了能更好的與香港方面聯系,海鑫公司專門開闢了一條專線,可以直撥香港的電話。
十幾個號碼摁下去,直接撥通了蘇維康的移動電話……
再次接到韓俊的電話,蘇維康很意外,剛剛不是都說的挺全的了嗎?
「老蘇,剛剛想起來,有件事,需要你親自跑一趟了。」韓俊認真地說道。前幾天去香港,老蘇有悠閑的狀態讓韓俊感覺,這件事由他來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蘇維康見韓俊說的這麼鄭重,也不由地重視了起來。當即應允道︰「沒問題,需要我去哪?」
他在香港的綠石館生意不錯,加上他原來做玉石生意,有不少熟練的工人和技師,加之有大量的業務人員協助,在香港,需要他親自出面的時候並不多,而韓俊去了那幾天,他幾乎是全天陪同,有點事做也是很不錯的。只不過韓俊要求的很多工作,他都可以派手下的業務人員去洽談,但韓俊要求他親自去,蘇維康想來,這事自然不會是一件小事。
所以,他先答應,而後才問去干什麼,這種態度讓韓俊非常的滿意。說道︰「需要你去安徽。有一個電視技術研究所的地方,找一個姓姜的人,他應該是那里的總經理。據我所知,他們正在研究一個新的產品。你記一下叫……VCD,你去給他提個醒,讓他們生產出樣品來以後,趕緊去注冊個專利。不管用什麼方法,讓他們申請專利是你此行的最終目的。」
可听了韓俊這通沒頭沒腦的「指示」,蘇維康懵了,沉默了一會兒,問道︰「韓總,那個……威希遞是個什麼東西?您說的那個研究所,又在安徽哪兒?」他根本就把「VCD」當成一個名叫「威希遞」的產品……
「呃……」這個問題讓韓俊撓頭不已,他怎麼知道這個VCD是個什麼東西?市面上從來沒有見過,筆記里也語焉不詳,就這三個簡簡單單的字母,他平常事情又那麼多,哪里有空去關心那些事情?如果不是剛剛看到日歷想起來,差不多最近那個所謂的VCD就被生產出來了,他怎麼會讓老蘇出面?
而至于那個什麼「電視研究所」在哪,他更是不知道。
想了想,韓俊解釋道︰「那個VCD應該是個新玩意兒,挺厲害的,反正大家誰都沒見過,但如果他們不申請專利,被外國人申請了,我們就會吃大虧!所以,你一定要去,至于那個地方,我也不知道,老蘇,這是發揮你聰明才智的時候啊。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啊……」听了韓俊的話,蘇維康瞠目結舌,他說了一頓跟沒說一樣,不就是讓自己去找嗎?可韓俊又是怎麼知道這個信息的呢?而讓自己去提醒他們注冊專利又是為什麼?
想到這里,蘇維康略帶疑惑地問道︰「韓總,您為什麼要提醒他們去申請專利?這個跟咱們沒什麼關系吧?」
筆記里只記載了這三個貌似是一個產品的字母,對韓俊來說實在太抽象了點,而且,對于它日後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筆記里也沒有提及,韓俊此刻忙著「多點作戰」跟本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不想讓中國人吃虧。
而老蘇這麼一問,韓俊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好拿出硬性命令來︰「這事兒我自有考慮,你去讓他們把專利注冊了再說。這個最重要。」
而蘇維康听韓說的含糊,卻十分在意這個「專利」,經商多年的他立刻意識到,或許,里面的收益將大的驚人,而韓俊前兩天來香港成了一個風險投資公司,那麼……
想到此處,心里突然一陣興奮,問道︰「韓總,我明白了!我這就動身!」
放下了電話。韓俊喃喃︰「你明白了?我都還沒明白呢。」不過他既然答應了立刻動身,韓俊覺得,國內招商引資大潮下,憑著蘇維康香港投資商的身份,總會讓別人重視一下的。說服一下他們應該不會成太大的問題。
如果蘇維康親自上門去提醒他們要申請專利,他們依然無動于衷的話,那自己去了效果恐怕也就是一樣的了。「恩,各安天命吧,老子也算仁至義盡了。」聳聳肩,索性不去想它。
對于這個所謂的「VCD」里面所蘊含的收益,韓俊不是沒有想過。只不過對于這種新生的事務,一來筆記里並沒有記載它的市場前景會多麼的大,會帶來多大的收益,二來憑著筆記上的只言片語對于韓俊來說實在太抽象了,就連「VCD」是個什麼東西,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不管是外形,還是功能,韓俊都是一無所知。
或許原本筆記的作者是知道的,可韓俊卻並不知道呀。
而韓俊之所以能感覺這個「VCD」是個「非常厲害」的東西,全因為里面記載著很明顯的一句「在同行業領先全世界的機會。」
這句「領先全世界」可是非常恐怖的,韓俊絞盡了腦汁兒,在科技領域為人所熟知的項目里,也沒听說過中國有哪個能領先全世界的,當然,四大發明除外。
而這個「VCD」居然可以做到這一點,怎能讓韓俊不吃驚?
如此看來,這個「VCD」一定是一個科技含量非常非常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了。而在韓俊的心里,直接將「VCD」與航空母艦劃上等號了。
對于涉足這樣的一個行業,韓俊自認為自己那點兒錢,恐怕還不太夠吧?而且那個什麼研究所好像還是個國有企業,又不是本地的,能不能讓自己參與進去還是兩說呢。
盡管里頭利潤貌似不小,但韓俊並不動心,甚至覺得根本不值一哂,有了銅礦和諸多的產業,一個新生的高科技產品也不見得就比他目前的這些產業盈利能力大。
而且筆記里還有諸多的產業項目,韓俊認為那也足夠自己忙活的了。遠在安徽的那個什麼「VCD」就當自己為國家做了點貢獻吧。要是蘇維康能成功地說服了研究算的工作人員,注冊了專利,那樣這個「VCD」的專利就是咱們中國人的了。再也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此節,韓俊也倍感開心。韓俊覺得這個專利,就跟商標一樣,打上自己的烙印,別人想用想借鑒,就得老老實實地掏錢,要不然就告你侵權賠我銀子。即便這錢不是進了自己的口袋里。自然也不能落入外國人的口袋,再怎麼說,肥水也不能流到外人田里去!
交代完了這一切,韓俊也算放下了一個心事,就看蘇維康的發揮了。轉而想到自己目前正在操作的同時上馬的這幾個店鋪,韓俊把馮濤叫了過來。準備面授機宜一番,原本打算選業務人員當駐店指導員的韓俊,忽然之間又改變了主意,手下這麼多的人,如何更好的利用起來,才是關鍵!
PS︰第二更來嘍,求票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