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章 御駕離京和太子監國(求收藏!)

()第一百五十章御駕離京和太子監國

楚君凡洞房花燭夜的辛苦不去多說,總之勉強算是皆大歡喜。

柳飄飄這一晚上睡得很安穩。

安寧公主趙瓔珞很是滿意,因為當她入睡的時候,他躺在她的身邊,當她醒過來,她第一眼看到的同樣是他。

衛蒹葭也覺得十分刺激,雖然忐忑得等了很晚,楚君凡才悄悄模上她的床,但對方的的確確陪了她大半夜,等她睡下才瞧瞧離去,已經盡心盡力了。而且這種感覺上很是偷偷模模的偷情感覺,很是讓她覺得刺激和終身難忘。

至于楚君凡這晚上的勞累,那是可以被所有人忽視和鄙視的話題,是沒有資格訴諸于讀者面前的。

總之,楚君凡的大婚就此過去。

好歹除了新婚夜他需要這麼到處亂跑之外,第二日他的兩妻一妾坐在一起商量了半天,似乎給他排了一個細致的排班表。

他本來以為一直以來互相看不順眼的趙瓔珞和衛蒹葭恐怕在後院也不安穩,但事實上倆人的確似乎和睦了起來,偶爾也拌兩句嘴,但都是些小事罷了。

時間一長,眾人便都對倆人有了新的認識。

衛蒹葭畢竟是年紀稍微大點,而且身世可憐,更懂事一些,也更通情達理一些。

安寧公主則相對來說單純了些,倒也並沒有多少壞心思。

大哥那邊夫妻倆人百般恩愛自是不去多提,總之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

楚君凡都過得很好,楚家也過得很好。

這便是幸福!

齊楚的大戰終于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楚皇也終于要離京了。

七月二十四,這是欽天監選擇的黃道吉日。

一大早,楚皇便帶著太子以及文武大臣,齊聚宗廟,先祭天地,再告祖宗,以求此次出征能夠順順利利。

三十萬大軍的出行事宜,以及諸般後勤都已經有軍部以及臣子準備得妥妥當當。

此次出征乃是國戰,對于楚國,乃是整個天下來說,都是大事。

誰也不敢在此等大事上不盡心,即使是平時的官績再差,官聲再劣,也知道此番出征牽扯到國運。

楚國上上下下,乃至楚國百姓,對于此戰都是極為看好的,都有相當的信心。

一方面,雖然近十年來,天下相對和平,楚國對外的戰爭較少,即使有也大多是南方的蠻人或者西疆更西的野人的一些小騷亂而已。大一點的超過萬人的戰斗卻著實不多,更不用說戰役了。但是在十年之前,自從楚國太祖立國之時,楚國的對外戰爭便向來勝多負少,可以說是天下三國中兵威最是強盛的。若不是如此,又何來今日強大的楚國?!

另一方面,齊國的軍隊的戰斗力除了狼騎之外,著實沒有什麼太強大的軍隊。而且齊國最精銳的狼騎兵,昔年最盛之時也只有三十萬,如今有沒有二十萬還不好說,而且據得自北方的消息,宣德五年,天一法師自從齊國太祖死後,篡位自立,構建神國之後,便一直都不太重視狼騎兵,而是自己又打造了一只特殊的嫡系部隊,

白衣眾!只是誰也不知道白衣眾的戰力究竟如何!

再加上,楚國向來名將輩出,不說如今老邁的衛太尉,和遠在北疆的楚天倫,但是如今的楚皇,便是天下少有的名將,如今楚國一半的疆域,甚至都可以說是他昔日帶兵打下來的,由此可見一斑。

總得來說,楚國上下對這場國戰的命運極其看好的,很多人都暗自在猜測楚皇這次親領三十萬大軍北上,究竟會取得多麼輝煌的戰果。

是為楚國再添幾位郡的疆域,還是能夠直接揮兵勢如破竹,直接打下齊國的都城,上京城!

「太子,朕離京之後,朝廷的諸般政事便都有你處理。你要仔細些,無論什麼事情都處理得讓臣子,讓臣民信服,勿讓朕失望!」楚皇騎在馬上,對著站在一旁為他牽馬送行的太子說道,殷切話語似也有濃厚的父子親情。

「孩兒明白的。父皇此次御駕親征,也要多多當心,兒子在京都恭候父皇凱旋的消息。」太子說道。

「若有軍務上的事情,不能自決,你可以多問問葉重。若他不能做決定事情,便等朕的聖旨。總之,朕在北邊打仗,楚國的其他地方,尤其是京都,是千萬亂不得的。」

「是!」

「朕只有兩個兒子,你也只有一個弟弟。朕不在京,你要照顧好他。」

「是!」

楚皇想了想,似乎沒有什麼好說的。擺擺手,準備讓太子松開手里的牽馬繩。

「恭送父皇!」

楚皇的馬小跑著走了兩步,又再次停了下來。

「你的母後最近身子不是太好,你要多多孝敬!」

「是!」

楚皇再次縱馬向前,帶著他麾下的三十萬大軍,帶著他信任的重臣以及必要的臣子,向著北方而去。

浩浩蕩蕩的人流,終于在快到中午的時候才慢慢消失。

遠遠看著北征將士的背景,太子在心里終于放下了一口氣。

他做太子的年份也不短了,如今宣德的年號已經排到了十七年,他做太子也已經十七年了。

翻翻史書,他做太子的年份實在是太長了點,說是史上最長的太子也許差了點,但說是史上最辛苦最艱難的太子,也許肯定對的。

無他,因為他有個太厲害的父皇。

在楚國人眼里,楚皇趙誠毫無疑問是個好皇帝,甚至有人將他夸得比太祖和太宗都厲害。

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趙誠登基十幾年來,楚國都有一個大的發展。

更何況,楚皇在是位皇帝的同時,還是天下四位宗師之一!

但在太子看來,做他的兒子卻著實太辛苦了些。

因為他無論再努力,再辛苦,他能夠做的事情,能夠拿出的成績,在楚皇的面前,似乎都是那麼不哂一提。

所以做太子這麼多年,雖然他早已有了參政議政的權利,但是他其實並沒有太多獨當一面或者自主做決定的事情。

但現在不一樣了,如今楚皇已經御駕親征,他已是名副其實的監國。

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將是京都,甚至整個楚國大半個疆域名副其實的皇帝!

為了等此刻,他不知道已經等了多久了。

看著北征的軍隊漸漸遠離,太子的心里壯懷激烈,誓要在楚皇不在京都的這段時間內,好好做上一番事業。

他和東宮的幕僚早已商量好「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雖然說楚皇是個極其卓越的帝王,但是治理國家畢竟不能單靠一人,而且上升到國家這個層面,即便是再厲害的皇帝在位,手下都是精明老練的能臣,也不敢說國政上便沒有問題。

太子為這一天準備了很久,他準備在楚皇親征這一段時間,做幾件大事,然後等楚皇回京的時候,向他宣示他這個兒子還是很能干的,只要有機會,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淘汰吏治。

無論在那個朝代,官員總是會比所需要的多上很多,一個固然是因為朝廷中的某些隕貴和外戚之類佔了相當一部分,也跟朝廷的委派機制和考核機制有著極大的關系。

太子此時想做的便是推行對官員能力和政績的年度考核,想借此除掉一些冗余的官吏,也給在任的官職一點實在的壓力。

此時正是國戰時期,而且像這樣的大事,是急不得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太子深明此理,所以他準備從京都開始,先小範圍實行。

當然,這里面那肯定要加點私貨,不著痕跡得打壓下有些在繼承人站位中不支持他而支持二皇子的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