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四章 跨時代的兵工廠

()李志高的兵工廠,位于馬鞍山跟馬鞍山港之間的一處核心工業區,而核心工業區跟一號軍營的地方也不算遠,順著公路開車去的話,只要半個小時就到了。

來到廠區外圍的時候,尹銳志就能看到這里的保安措施更強,放眼看去全部一片燈火通明。

之所以說燈火通明,是這一路的道路兩邊有不少路燈,雖然夜色已經降臨,但在路燈全部打開的情況下,汽車就算不開車燈,也能把路面看到很清楚。

至于那片廠區,外面看不清樣子,因為道路盡頭是一片高大的,估計有三米高的圍牆,圍牆上面有不少探照燈,下面則有更多的路燈,這麼多燈一亮,把周圍五十米內照射的有如白晝,一百米內也能看的分明。

在圍牆外圍的一百米範圍內,到處都是壕溝、鐵絲網以及沙袋組成的工事,工事後面有不少士兵在持槍警戒,還能發現不少類似機槍一樣的重武器,就連圍牆上,雖然因為沒有多少燈光,視線有些暗,但也能看到有不少士兵跟火力點,很明顯一副戒備森嚴的樣子。

而在來的路上,尹銳志早就發現,去廠區的道路兩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崗哨,每一個崗哨有三個士兵查崗站崗,此外在道路外面還有不少三人一組,打著燈籠牽著狗的巡邏小組在四處巡邏。

總之在圍牆周圍一百米內,一片燈火通明跟戒備森嚴,一百米外的道路上也是燈火通明,燈光照射範圍外則有不少暗哨跟巡邏小組,正常來說除非強攻,否則外人根本就無法不被發現的悄悄接近廠區。

根據李志高的說法,這片工業區,因為涉及很多機密,屬于一級警戒區,意思是如果發現有人不通過正常途徑非法接近到圍牆外一百米範圍內,可以不經過警告就開槍。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這個工業區本身已經被諸如軍營,普通工業區等二級警戒區所包圍,屬于真正的核心地段,任何人想進到這里,都必須通過周圍的二級警戒區,而如果是陌生人在經過二級警戒區都沒被發現,那就是真有問題,立刻開槍也沒啥大問題了。

當然,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別有用心,是不會被誤傷的,因為如果你真的是走錯路,在接近廠區之前,你就會被巡邏小隊發現,然後被勸阻,如果你沒被巡邏小隊發現,接近一百米,那麼你也會被警戒哨的人發現,再次進行勸阻,如果兩方面都沒發現,那就是真正有問題的人,開槍射擊一點沒錯。

別的不說,只是這種戒備森嚴,就讓尹銳志興趣大增,畢竟有這種戒備,廠區得機密成啥樣啊。

一路通行,最終進入圍牆之內後,發現也是圍牆後面也是有一條寬闊的水泥路,旁邊也都點著路燈,但燈光就沒有之前來的路上那麼亮,只是能看清路面而已,跟亮如白晝完全不同。

同樣的,圍牆里面的道路兩旁,也有不少三人一組的士兵在巡邏,只不過沒有圍牆外面那麼多而已,按照李志高的說辭,他這里是外緊內松,想進來很難,但進來之後就沒那麼多士兵了,這是為了讓廠區的工作人員在心理上能更輕松一點。

能夠看得出來,道路兩旁都是鱗次櫛比的房屋,這些房屋都是奇怪的平房,這些平房又打又簡單,很顯然,這些房子都是李志高建設的板房車間。

車隊繼續走,走了大概十多分鐘,才來到一處巨大的板房車間處,然後李志高帶著尹銳志下車,在經過重重哨卡之後,這才在三個穿著藍色工作裝的中年人引領下,進入了車間里面。

一進入車間,還沒听說什麼呢,尹銳志就立刻被里面的景象所震撼了!

車間里面的空間十分大,天花板上都是能發出白色光芒的白燈,把整個車間里面照射的亮如白晝,而在車間里面,到處都是巨大的機器,還有不少穿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在期間忙碌,但給人感覺就渺小很多。

車間外面還不明顯,但一進入車間里面,各種機器的噪音混雜在一起,以至于如果不大點聲說話,根本听不清對方在說什麼。

由于這里說話困難,所以一行人隨後就去了廠長辦公室,在這里的噪音就小了很多,然後李志高開始問話,那個姓葉的廠長則開始一一解答。

等問的差不多,李志高轉頭一看尹銳志,發現她還在透過玻璃窗向外看,似乎對車間外面十分感興趣。

「怎麼樣,感想如何?」李志高笑著問。

「很大,很氣派。」尹銳志指了指一條傳送帶上的槍械,「如果我沒看錯,你這里是生產槍械的工廠吧?」

「沒錯。」李志高一點頭,「這里就是生產槍械的生產線。」

「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尹銳志皺皺眉,「槍械生產是這麼簡單的麼?就這麼從頭到尾的走一圈,就出來了?」

「槍械生產可沒那麼簡單。」李志高笑了笑,「你看著之所以簡單,是因為我這里都是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流水化生產線,把所有的工序都模塊化自動化,這才看起來好像流水作業一樣簡單。」

的確,李志高這里的生產線,都是從南非定制的全套自動化生產線,是專門生產槍械的,都是數控機床跟自動化控制器,簡化了生產工序,需要人工的地方很少。

別看南非是非洲國家,軍隊數量也不多,但南非的軍工生產可是世界出名的,特別在輕武器制造方面,更是名列前茅,至少在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方面,比中國都強了,技術可以跟美國相媲美。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在南非你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哪怕是軍工生產線也毫不費力。

要說在以前,要在南非買軍工生產線,那是不可思議的,但自從黑人掌權後,南非白人受到很大的壓制,而南非的主要工廠呢,比如軍工廠之類的,卻都是白人為主,加之南非的軍工廠很多都是私人的,所以就形成了一種比較混亂的情況,那就是只要有錢,不出南非的話,生產線隨便你買。

對于這種情況,南非政府也沒啥好辦法,只能從路徑上下功夫,也就是加強出入境的管理跟警戒,嚴防軍火走私。雖然軍火走私的情況很難完全控制,但要阻止生產線就比較簡單了,畢竟生產線不是那麼容易運出去的。

但李志高不同,他有戒指,根本不需要大費周章的運出去,只需要花錢買下一條生產線,然後放在自己倉庫里,之後一收,就帶到這邊來了。

生產線買回來,再提前讓人備齊說明資料以及錄好視頻,打上字幕,然後讓這邊的工人自己看自己學就是。

有現成的資料還有教學視頻,又有現成的生產線,原材料則從現代社會運過來,比如無縫鋼管等,其他木質槍托之類的配件則在這邊生產,如此一來,用擁有數控機床的現代生產線,生產中正式步槍那是小意思。

不過,之前畢竟不熟悉,很多工人都是一邊模索一邊生產,產能並不高,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才算模出點門道,能比較熟練的使用這條生產線,如此產能才飛速的提高。

果然,李志高很快就帶著尹銳志出了廠長辦公室,在葉廠長的帶領下,開始參觀這邊的生產線,來近距離觀察一支步槍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其實一支步槍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拉膛線,現代制造膛線的方法主要有這麼幾種——切削法、模頭頂拉法、冷鍛法。

其中切削法主要是單點鉤切法以及多點式拉削法,這些工藝是最早的,單點鉤切法多是小作坊,一般軍工廠早就不用了,普遍的是多點式拉削法。比如在二十世紀初,各列強國家的軍用步槍也主要是通過多點式拉削法生產膛線的,即使在德國人發明錘鍛法之後,還是有許多槍用此法來大量生產。

錘鍛法,也叫冷鍛法,這是德國在1930年代發明的,多用來制造多角型膛線,適合大量生產槍管。它的作法是將槍管鑽一個比陰膛直徑稍大的洞,將一根和槍管內膛形狀相反、貫串整根槍管的高硬度模桿放在洞中,然後以機器在槍管外錘打,把鋼材擠到緊貼模桿,然後將模桿抽出,模桿突出的地方所壓出的就變成陰膛線了。這種方法初期要投入巨額資金,但生產速度快,成本也低,所以這種方法的出現,才使得膛線生產得到了飛躍是發展,間接促進了武器的巨大進步。當然,在1910年,這種方法還沒發明出來。

模頭頂拉法是1950年代,由美國雷明頓公司工程師麥克•華克發明的膛線制法。其方法是先將槍管鑽一個比膛徑稍小的洞,然後用一根上面有跟陰膛線對應突起的高硬度模頭,用高壓機器從洞中邊轉邊壓下去,將鋼材擠成陰膛線和陽膛。用這種方法制作膛線,速度比錘鍛法更快,成本更低,而且更精確,現代槍管多數都用此方法制作。

很顯然,李志高這套槍械生產線,用的就是模頭頂拉法,也是最先進的一種方法。

在廠長以及李志高的帶領下,尹銳志從頭觀看了整個步槍的生產流程,看過之後才震驚與這些機器的力量。

只見先是一排排鋼管自動落下,然後有專門的機器給拉膛線,機器拉膛線的速度很快,不過十幾秒鐘就能自動拉好膛線,膛線拉好之後,槍管自動被傳送帶送走,開始下面的組裝流程。

之後,就看到在傳送帶兩邊有許多工人,他們開始緊張的組裝各種配件,每一個位置的工人,都是只做一個組裝動作,也就是只組裝一個部件,組裝好一個部件後,就會把半成品繼續放在另外一條傳送帶上,傳送到下一個流程,由另外一組工人裝配另外的部件。

總之,尹銳志算是看出來了,這條生產線主要是拉膛線為主,拉好膛線的槍管會在傳送帶上被分配到各個裝配小組的手中,由各個生產小組組裝成一支嶄新的步槍,整個一流水線操作。

根據葉廠長的解說,這條生產線上,一共有十五個裝配小組,每一個裝配小組三十二人,組裝一支步槍的時間是半個小時,這還是因為工人不太熟練的緣故,如果熟練了,時間能縮短到十五分鐘甚至更短。

半個小時一支步槍,這是多恐怖的速度?雖然這里只是組裝的時間,其他槍械部件要另外生產,而且拴動步槍相對簡單,但只是這樣也夠恐怖了!

「半個小時一支步槍,一天豈不是能生產48支步槍?」尹銳志問,「你這里十五個小組,一天豈不是可以生產720支步槍?」

「理論上是這樣。」葉廠長搖搖頭,「不過目前來說,我們的工人技術還不熟練,而且這種工作的勞動強度很大,工人都需要休息,就算我們三班倒,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種理論速度,就算做到了,質量方面可能會有問題,而質量有問題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我們規定的是,每個生產小組一天的生產計劃是三十支步槍,完成計劃就可以,超額有獎勵,但都要保質保量。」

「一個小組一天生產三十支步槍,那十五個小組豈不是四百五十支槍?」

「是這樣。」葉廠長點頭,「你也看到了,槍管的生產速度要比槍支的生產速度快的多,而一支步槍最主要的部件就是槍管,最重要的工藝則是拉膛線。槍管我們目前不用自己產,而有了這台機器後,拉膛線這種最復雜的工藝反而成了最簡單的事情,有了拉好膛線的槍管,其他配件就沒那麼復雜了,更何況我們還有專門的機器生產配件,速度也是一頂一的快。因此,制約槍支生產速度的,實際上是我們的組裝速度,而不是配件生產速度。」

的確,葉廠長沒說錯,一支步槍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槍管,拉膛線也是最重要的工藝之一,特別對中正式這種步槍來說,這種工藝最重要。

李志高弄來的這套生產槍械的機器,最重要的就是那台拉膛線的機器,這台機器用的是模頭頂拉法,而且是全自動化數控機床,中間完全不用人操作,保證了最大的精度,也就是說,用這台機器拉出的膛線,精度絕對是世界第一的,良品率高的驚人。

至于槍械的其他配件,有各種機床伺候,工人只要按照圖紙設計,把李志高從現代社會進口的原材料放在機床上按照操作說明制作就行,根本沒多大技術含量。

然後這些配件會被統一輸送到裝配線,由裝配小組組裝,裝配小組也是玩的流水線,這方面,就只能是熟能生巧了。

「我們現在還是人手太少啊。」那個葉廠長還在感嘆,「配件生產方面,我們有先進的機器支持,不成問題,但在組裝方面,必須靠人工一點一點做,可惜我們實在是沒有更多熟練工人,才不得不放慢生產速度。如果增加生產小組,增加工人數量,加強工人的熟練程度,那麼完全可以提高步槍的生產速度。可以這麼說,只要裝配小組足夠多,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槍支的生產速度跟槍管的生產速度相匹配,幾十秒一支槍不敢說,但一分鐘一支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那樣需要的工人數量就太多了。

「一分鐘一支槍?」尹銳志有些目瞪口呆。

「好了,別听他胡說,那只是理論上的生產速度。」李志高笑著插嘴,「實際上一支步槍生產出來,還得經過嚴格的測試,挑選出合格的步槍,沒那麼快交付使用的。」

「那,那……」被驚到的尹銳志愣了愣,這才問葉廠長,「那你實話說,你們這個兵工廠,一天能生產多少合格的步槍?」

「這……」那個葉廠長看了看李志高,發現對方點頭後,這才繼續回答道,「目前我們這個一號車間,一天三班倒,就算加上後期的槍支檢測,一天也最少能生產四百支合格的步槍。」

「一天四百!」尹銳志點點頭,「一個月就是一萬兩千支步槍?這速度,都比得上西方列強的兵工廠了吧。」

「嘿嘿,目前還比不上。」李志高笑了笑,「不過,那是因為西方列強的兵工廠規模比我的大,工人比我多,並且我這的產能也沒完全爆發的緣故,真的爆發出來,就列強的那點產能,根本沒法跟我比。沒辦法,這就是技術的代差。」

看到李志高這麼得意,尹銳志一陣無語,她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其實這里只是生產步槍的生產線,不算多復雜。」李志高繼續道,「槍械好生產,但子彈卻難生產,你跟我來,我帶你看看我們的子彈生產線,那才是真正讓人震驚的呢。」

接下來,李志高跟葉廠長又去了另外一個車間,這里的機器更多更復雜,但工人反而卻比步槍車間少了。

「這里就是子彈生產線了。」李志高用手一比劃,然後自豪的道,「看到沒,我這里都是全自動的生產線,專門生產m43槍彈,呃,也就是中正式步槍使用的7.62*39毫米的子彈。」

看著那嘩啦啦一堆黃橙橙的子彈從一個傳送帶上落下,然後被工人撈起檢查,再封裝進子彈盒內,尹銳志再次發愣,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的確,子彈的生產工藝比槍械的工藝更復雜,流程也更多,就以李志高生產的m43槍彈,或者說56式槍彈為例,真的分解開來,光子彈殼,就有37道工序,不過後來經過改良,已經簡化到23道工序,至于子彈頭,過去是43道工序,如今則有15道工序,再加上組裝、揀選等工序,也就是說,一發子彈所有工序一共是87道。

當然了,因為有現成的生產線,加上有從現代進口的原材料,所以子彈的生產工序雖然更復雜,但需要人工操作的地方不多,工人能做的,無非是及時補充原材料以及維護生產線。

其中在子彈生產過程中,工人勞動強度最大的,是最後的揀選工藝,也就是子彈完整的生產出來後,工人要對子彈的質量以及彈形進行較量,也就是俗稱的稱量和合膛,這道工序是在稱量合膛機上完成的,所有都是人工目測以及人工稱量,其目的是及時剔除質量及彈形不符合要求的槍彈,達到槍彈出廠百分之百的合格率。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現代的生產線以及從現代進口的原材料,要想這麼快就生產出合格的子彈,絕對沒那麼容易。

「你這個地方,一天能產多少子彈?」尹銳志干脆問她能明白的。

「我這條生產線啊,如果開足馬力,保證原材料供應,一天能生產十萬發子彈。」李志高笑了笑,「不過目前沒必要開足馬力,一天只要保證生產三萬發子彈就行。」

「這麼多?」尹銳志驚呼。

「這有啥,毛毛雨而已。」李志高笑了笑。

的確不多,這種生產線一天生產個十萬發子彈跟玩似的,這還是進口的普通生產線,不是大型那種。別說現代生產線了,就算民國時代,閻錫山在二十年代的兵工廠,那廠里一條子彈生產線一天就能生產兩萬發子彈,後來閻錫山的兵工廠一個月就能生產420萬發子彈,那根本沒有可比性。

就算是在這1910年,西方列強的一條子彈生產線,一天生產個兩三萬發子彈跟玩似的,當然質量可能就沒有自己的好是真的。

「這還毛毛雨,你這,這……」尹銳志完全不知道該形容李志高的態度。

「嘿嘿,這就被嚇到了?」李志高看見她這樣,不知為何,心情極大的爽快,不自覺的模了模鼻子,「告訴你哈,你看到的只是步槍跟子彈生產線,我還有火炮生產線呢。」

「火炮?你還能生產火炮?」

「那當然。」李志高笑眯眯的點頭,然後開始數指頭,「那,我的一號車間專門生產中正式步槍,這邊的二號車間專門生產子彈,這些你都看過了。另外呢,三號車間專門生產大炮,目前主要生產92式步兵炮、97式90毫米迫擊炮這兩種,後期等積累成熟了,準備繼續上馬大口徑火炮。至于四號車間,則專門生產炮彈,比如92式步兵炮的炮彈以及90毫米迫擊炮炮彈。此外我還有五號車間,專門做艦船研究的,不過目前只是研究階段,還沒有成品,還有六號車間,是生產飛機的,哦,對了,他們倒是生產了幾架木制飛機,可惜我不太滿意,嗯,還有……」

「停,別說了。」尹銳志苦笑了一下,「我知道你的這個工廠很厲害了,不用再絮叨了。」

「怎麼樣,要不要一一都去參觀一下?」李志高笑眯眯的道,「保證讓你大開眼界。」

「不用了。」尹銳志搖搖頭,「雖然我不知道清廷的兵工廠如何,但肯定沒你的武器產量多,武器也沒有你的好。你有這麼強的工廠,能自己產武器,有那麼多錢,還有那麼多軍隊,你,你完全……」

「怎麼,又想勸我造反啊?」李志高笑著搖搖頭,「你也看到了,我這看起來不錯,但其實很多都只是還是剛開始,根本不成熟,所以現在造反不是時機。」

的確,李志高這段時間每天來回穿越的倒騰物資,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後世的各種機械設備,比如號稱工業母機的各種機床,而且還是直接弄來先進的數控機床。

雖然有全套的說明資料以及視頻教學,又特別找來年紀輕,有文化的人來封閉化學習,甚至還找了不少比如鎖匠、鐵匠木匠等技術型人才加入進來,但畢竟技術代差太大,這些人哪怕夠年輕,認字也多,而且資料全面,但要想全面吃透也沒那麼簡單。

像步槍子彈甚至火炮炮彈啥的還好說,更多的是靠機器的力量,只要原材料跟上,按照現成的圖紙說明生產沒多大困難,但像其他工業設備的生產,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了。

總而言之,哪怕擁有後世的技術資料跟設備,哪怕暫時並不追求技術積累,只求能早點的山寨模仿,但也只能建設一個跨時代的兵工廠,但卻很難一下子培養出跨時代的工人跟工程師。也就是說,技術設備好解決,但能吃透這些的工人卻不是一天兩天能培養出來的,甚至一兩個月也夠嗆能培養出來,一年兩年也只是勉強,需要耐心跟時間慢慢磨。

所以說,李志高現在就是典型的廣積糧緩稱王階段,能多點發展時間,就多點時間,至于造反,他不急。

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mp;lt;/aamp;gt;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