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喲 ,你們看,這小子今天抬電桿腰桿都是硬起的耶!」衛兵抬著電桿,也不听前面的人吼的什麼號子,跟大伙兒開著衛東的玩笑。

「那當然,人逢喜事精神爽,這種事只有你們經歷了才知道的。」衛東老氣橫秋的說道。

想起昨天開會回去,老娘一進屋就拉著他去給爹上香,告訴爹自己有後了。娘也是不容易,爹在伙食團時期餓死時,自己才10歲,二弟衛方8歲和三弟衛紅6歲,是娘一手起了這個家。她最希望看的莫過于這幾個孩子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現在大媳婦懷上孩子了,她感覺自己的任務也就卸下三分之一了。

是的,這以後,王氏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一樣疼在了心口。也學著人家這不讓做,那不讓做,總和葉英搶活兒做。

「我懷這幾個孩子的時候是沒辦法必須下地掙工分,大月復便便的還下田扯稗子。衛紅就是上山挖紅苕時發作了才回家,你爹就給他取名叫衛紅,為此他現在意見都很大,說這個名字像女孩子的。做個月子呢,頓頓都是紅蘿卜,里面的飯粒數都數得清,到現在我都不會償一口紅蘿卜。」邊做事邊笑著對葉英說。

「你們現在有條件了,馬上就不用靠工分吃飯了,是該好好的休息好,保養好,做月子要忌好。」

葉英成了這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衛東和兩個小叔子常常會在大雨的時候去田缺口安竹網,網一些魚回來熬湯給她喝。

這種安逸祥和的日子讓葉英覺得像是回到葉家溝住的那些年月了。

這一年注定在李家溝人的歷史記載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當全村通電的時候,大人小孩都樂呵呵的。听電力局的安裝師傅說,15瓦的燈泡最節約用電,不約而同的全都買這一型號的燈泡。隊長卻意外的買了一個100瓦的,特意告訴大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都可以去他家拿。

蘭芳和葉英的關系並沒有隨著電燈帶來的光明而融洽,第一次明面交火後,相遇時都視若無睹。

今年的立季來得特殊慢。看著田里的水稻開始點頭泛黃,人們都盼望著秋收。夜里在院壩里乘涼,一邊搖著蒲扇,一邊討論著哪塊田應該和哪塊田搭配,哪塊土適合種什麼。各人在心里惦記著某塊田是否能被自己的好運手抽簽時一抽即中。盼望著,盼望著,快到手的東西在時間上總是顯得漫長。

立秋前十天無谷打,立秋後十天打不贏。終于等到秋收了,今年打谷子的力氣都大了。婦女們割谷子;男子們甩拌桶,挑毛谷;半大孩子遞把子,曬壩子,按以往規矩都給記三個工分。打完谷子收花生,收紅苕。這一件件的事中摻著喜悅,合著興奮。第一次,全都很團結,沒有偷奸耍滑的。大家只有一個目標,秋收完後好分地。衛民心里感慨,如果早幾年,甚至于從開始計工分起都這麼團結,說不定大家的日子根本就不用這麼苦了。

秋收的糧食交完公糧和提留後,各個組上把口糧分了。再一次社員大會抽完簽,人均分了七分田四分地,也有吵的,但少數服從多數,鬧的人少就鬧不起,最後在鄉、村兩級派來的工作組人員的調解下平靜了下來。

絞田邊;鎖田口;糊田坎;割草漚肥,鏟草燒灰,家家戶戶干得熱火朝天。到戶後的田土恨不能被這些老莊戶人家翻出花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