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年紀大了,一生沒有丈夫親緣,但與康熙感情一直很好,對著皇帝的兒子也視如己出。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胤禛與胤的兒女為太後壽辰添了一筆喜慶,尤其是胤府里的大阿哥差幾日才滿月,就被宮里傳話人讓乳娘抱入宮中,因為太後急著看。
博爾濟吉特氏出生蒙古,對這些也不講究,隔日親自攜了兒子入宮陪太後說話。
太後本就喜歡八兒媳婦的爽利,如今更覺得她乖精懂事,趁著皇帝來請安,讓皇帝給重孫當場賜了名字。
因此很快眾人都知道了,八貝勒府中未滿月的小阿哥在壽康宮得了皇帝賜名弘旺,寓意子嗣興旺。
這個賜名因為太後壽辰的加入,帶了若有若無政治的意味,引得更多人心思浮動。倒襯得太子妃親生的三格格三歲生辰無人問津。
轉眼倒了年尾,死了幾年的安親王再遭追貶,降為郡王,連帶子孫爵位也一降再降。原本在七貝勒府里還掐尖要強的郭絡羅氏一時間病倒,連除夕家宴也錯過了。
胤這輩子與郭絡羅氏無甚交集,反倒對胤祐府里娶了這樣拖後腿的福晉頗為同情。
胤祐母族不弱,郭絡羅氏對上戴佳氏一族原本不佔太多優勢,不過有了安親王外祖一脈還能說得上話,但入宮侍奉也是不能免的。
郭絡羅氏與七阿哥成婚近四載來一直無所出,府里阿哥只有側福晉生的弘曙。成妃也不過是暗示她身為嫡妻,應該主動替府里張羅事務,比如可以抬幾個人,哪怕是丫鬟收房也可以,生養的孩子還不是喚她嫡母?
郭絡羅氏對著成妃不敢甩臉,可回了府卻眼楮不是眼楮眉毛不是眉毛了好一陣子,陰陽怪氣的,弄得胤祐很長一段時間悶悶不樂。
這一次打壓安王一脈,原本該替妻族遭貶發愁的胤祐反倒心頭竊喜,暗道看郭絡羅氏還拿什麼臉面甩爺臉色看。
胤在年節家宴上偷偷勸胤祐道︰「七哥,禍之福之所倚。听說成母妃與皇阿瑪來年正要給你指個側福晉,屆時府里事務就有人操持。」
胤祐半醉發脾氣道︰「原話送還給你。你如今鮮花著錦的,哥哥不敢沾光。今年你生日,哥哥也不上門了,一碗壽面想必已經不稀罕。」
胤听了面色微僵,良久之後緩緩道︰「不來也好。」
……
康熙四十年,就在一場飄飄渺渺的瑞雪中,悄無聲息的來了。
康熙早已察覺策妄阿拉布坦有狼子野心,不亞于昔日噶爾丹,于是在開春之後越發留意蒙古動向。
年初皇帝兩度巡視畿甸與永定河,皇八子依然不在隨駕行列。到了這個時候許多人才留意到,自從康熙三十八年開始,九次出巡中,皇八子只有一次隨扈同行,反倒是年幼的十三阿哥次次不落,再往下排,四貝勒也常年隨扈。
這里面是不是也透露了某種訊息呢?
五月後,皇帝剛剛視察完永定河回京,就听說喀爾喀蒙古生計艱難,于是決定再巡塞外。這一次連同儲君在內一共有九位皇子隨扈,包括皇八子。
御駕親至西巴爾台,康熙親眼看見興安境內喀爾喀蒙古各旗非常貧困,命各處牧場借馬,讓各台吉名下馬匹湊足十數,以八年為期,繁養生息。
之後皇帝又視察蒙古各部各旗,召見各個親王郡王公台等。
只是越走得久,皇帝面色越發難看。
草原上人仍在傳唱博格達汗遠征噶爾丹的威儀,但總有人有意無意提及皇八子手持神器誅滅噶爾丹的威風。昔日對儲君畢恭畢敬的蒙古王公,似乎有意無意將更多欣喜的目光轉向另一個兒子。
這並不是說皇帝對儲君已經盡釋前嫌愛護如一,而是不能容忍這不受掌控的局面在眼皮子底下發生。
七月,隨扈出巡的領侍衛內大臣費揚古在隨駕途中病倒,眼看日益沉重。
皇帝自覺非吉兆,八月行圍時全力盡出,一矢穿透兩只黃羊,並將手中弓箭引斷,一時震驚蒙古諸人。
胤禛隨駕在側。
他做過皇帝,他能懂。
他能從帝王不服輸不服老的目光中看見怯懦與畏懼。
縱使不願服老,可面對風華正茂日益矯俊威武的兒子們,皇帝就不再是單純的父親,甚至也不再是單純的君。
他會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害怕老去,害怕日漸衰微拿不起弓,害怕被虎視眈眈的兒子奪去一身的榮耀。
九月回鑾時,費揚古終于不治,死在路上。
皇帝尚未嘆息完畢,簡親王雅布也隨即薨了。
一次巡幸死了兩個王公,皇帝所有興致都沒了,草草了事,命還京。
回京之後許多人察覺皇帝明顯不同的沉郁氣息,先是追封厚葬費揚古與雅布,接著傳喚太醫細談養身養性。
最後,皇帝傳喚了賦閑致仕數年的索額圖,並且屏退奴才敘話近三刻,末了又傳召太子一道前來。最後索額圖是兩眼紅腫哭不可遏地被攙扶出宮。
殿外伺候的下人只听見他一路口里喚著「奴才對不起皇上」出的宮門。
這個不同尋常的舉動讓眾人都在觀望,莫非索額圖要再一次踩著死人的肩膀起復啦?皇帝顧念舊情,幾次南巡都不忘昔日伴讀的曹家。那麼赫舍里氏因為一個太子,或者終將不倒?
這一年大選,從四阿哥開始往下,到十阿哥身邊都給指了人,唯獨八阿哥被漏過了。
往好里想,這是因為八貝勒府里人丁興旺兒女俱全,皇帝不願催逼;往壞里琢磨,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胤禛自覺這是一件好事。他雖耐心足夠,但亦不願老八左擁右抱享盡齊人之福。
而且,他的耐心不多了。
……
十月,簡親王雅布喪儀上,忽而傳出有佛僧與八貝勒路遇而過時,手中念珠金剛繩突然斷裂,珠子散落一地,繼而連呼「貴人」。
當然這件事當日被彈壓住了,但幾日過後卻像忽然長了腿一樣開始在宗室間散布開來。並且有人繪聲繪色說,那日僧人事後對旁人又說過︰「此人面相貴重,貴不可言。」
這件事越傳越大,甚至連八福晉博爾濟吉特氏都听人蒙古來的人問起這件事。
晚間胤回府,照例逗弄一番弘旺與小格格。末了博爾濟吉特氏一邊伺候他用膳,一面問起這件事。她說道︰「听說爺日前得了僧人相面?」
胤眉頭一皺,擱下筷子︰「你從哪里听說的?」
博爾濟吉特氏一笑道︰「今日九弟妹府里吃茶時听人說的。知道的人還不少,裕親王世子福晉還說那僧人臉都放光了。」
胤聞言沉聲道︰「這話別再往外傳下去,這幾日也別再出去。還有,誰遞帖子也不要接,就說弘旺這幾日不大好,月兌不開身。」
博爾濟吉特氏是直腸子,當即柳眉倒豎道︰「爺怎樣這樣咒人?但凡有話不能直說麼?犯得著這樣藏著掖著,到時候別怪我說不好听的話。」
胤深知媳婦性子,和自己額娘一樣,兒子就是命。自己方才那番話算是口不擇言了,因而只得軟下聲音來︰「不是我咒弘旺,那個僧人來的蹊蹺,先前我還不確定,今日听你這樣說,只怕是有人有心算計了。」
博爾濟吉特氏聞言立即站起身來道︰「會是誰?我可是應對不妥了?」
胤拉了她坐下,慢慢說︰「眼下一切尚難定論,只是曾經有人說過,行事張揚決非好事。這幾年也許外人瞧著咱們府里風光了,可你時常出入內宮,該知道這半年來,我額娘宮里有何不同。」
博爾濟吉特氏慢慢回憶道︰「額娘面上倒看不出什麼不妥,身子也安好。只是仿佛有段日子沒在請安時見著皇阿瑪了。」她嫁入王府時胤正得寵,隔不了幾日就能在儲秀宮看見皇帝。仔細想來,這半年來,還真是有所不同。只是她雖然是蒙古親王之女,但草原上直來直往嬉笑怒罵皆隨心,一時無法將這些細微末節的不尋常聯系起來。
胤見她神色不安,也就不再多說,只道︰「你也別多想,這幾日入宮請安之後速去速回,誰請也別出門。我瞅著這陣風吹得邪,怕是很快就有動靜,是福是禍總有定論。」
博爾濟吉特氏聞言立即問︰「爺就這樣坐等旁人下手?不爭一爭?」
胤︰「我已在明處火上烤著,如何爭?」
博爾濟吉特氏回道︰「這皇城里我就依靠著爺一個,許多事情不懂也就直言了。母妃性子溫軟不爭,我冷眼瞧著若不是白哥姑姑護著,早被人給欺負了去?白哥姑姑說過,這幾年因為爺的緣故,額娘心境方好些,不再日日愁眉不展。在喀爾喀,要護著族人,哪里能不爭?」
胤听了心中一軟,最終嘆氣︰「別多想,天塌下來也有爺撐著。眼下有人用了捧殺的法子,爭反倒是錯了。你只管好好安撫額娘,余下的一字不要多說。」
博爾濟吉特氏大約從胤的神態中察覺此事很不尋常,于是低頭應了,不再多問。
隔日胤從工部回府,還未進門就看見另外兩頂青呢紅頂的轎子後一腳到了。
胤胤俄從里面鑽出來,對他咧嘴一笑︰「八哥,可是貴人事兒忙,怎的這幾日總也請不來?弟弟們只好自己來啦。」
胤听見「貴人」二字就頭大如斗,當即四下看了,沉聲道︰「不許胡說,都進來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