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章 一日盡歡

()皇帝回鑾之後開始關心所有兒子的後院,這時他才發覺四兒子後院居然連個丫頭也沒生出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招來胤禛好生考校一番,政務奏對毫無破綻,低調內斂,行事不乏老辣,不過生不出兒子來也是不好看的。

晚上回府不久,內務府的人就送了兩個格格過來。

胤禛冷靜打賞了內務府來人,末了讓人將新格格領去拜見福晉,讓福晉斟酌著安排院子。

哎,雖然他一心只巴望著弟弟的肚子,但府里一直不見動靜也是不行的。單說子嗣單薄一條,皇父宗室就不會看好。

晚膳胤禛讓人直接擺在那拉氏的院子里,算作安撫。

那拉氏將自己模底的情形像丈夫說了︰「那郭氏是內務府包衣的女兒,武氏好些,是知州武柱國的繼福晉的女兒,爺看,什麼樣的名分更合適?」

胤禛想,那麼這個郭氏是老爺子的人了?上次太子的事,讓他對許多兒子都開始防範了?或者只是隨便指過來,提醒他皇子義務的?

那拉氏神色嫻淑,真像是替初來乍到的姐妹爭取名分的嫡妻。

胤禛上輩子連那拉氏的喪禮都沒出席,這輩子哪來還會考慮她的心情,直接說︰「既然是皇阿瑪賜下的人,都好好安排就是,名分就定做格格吧。」

那拉氏藏在桌案下的手紐了紐帕子,聲音是一如既往的恭敬︰「知道了。爺看我最近身子總不見大好,我瞧著武氏生的秀美,今日听她說好也是讀過書的,不如晚上讓她服侍爺?」

胤禛暗笑了,這個那拉氏,死抓著府務不肯放手,自己生不出來,就拼命抬舉漢人格格,兩輩子都一樣。李氏宋氏得寵又如何,生下來還不是要被弄死?

胤禛沉吟片刻,這兩個人的底他還沒模透,應該再放一放,于是說︰「還是先放在你那里教規矩吧,不急。晚上就去宋氏的院子。」

那拉氏低下頭應了,心里越發苦楚。

胤禛又說︰「你也是,這府里庫房里的藥都用上。一直這樣,怎麼能順利生下子嗣呢?」

那拉氏抬起頭,眼里閃過訝然︰「爺,可是妾身不爭氣了?」

胤禛用很和藹的聲音勸慰︰「你就是想太多,旁人生的再多,終究不是你我嫡子嫡女。」

那拉氏的眼神終于帶出點兒真心,也燃起半分斗志。

胤禛拍拍她的手︰「所以你快些好起來吧,我等著呢。」

那拉氏目露淚光,別過頭去。

胤禛想著,這可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你就好好把握吧。

晚上胤禛果然在宋氏的院子里過夜了。

……

隔了不多日,胤禛發覺皇帝果然陸陸續續給兄弟幾個都賜了人,連剛剛成婚一年的胤也得了兩個奴才。

胤禛很想听听隔壁府里會不會傳出福晉冷落新格格、或者對丈夫各種防範提點的傳聞——畢竟上輩子郭絡羅氏干過堵著門不讓內務府的轎子把人抬進去這樣的蠢事兒。

胤禛非常非常壞心眼地等著。

可是消息傳來的時候,听說老八已經在其中一個女人屋子里歇過了,並且兩人都抬舉成了正式格格。

胤禛怒了。

這個博爾濟吉特氏是怎麼回事?

于是他也懶得等規矩教好沒教好了,在十日之內將自己府里的兩個新格格先後給辦了。

閏七月戊戌,胤祥的生母章佳氏歿了,死後晉妃位,算是安撫眼下還算得得寵的十三阿哥。

這一次仍然讓誠郡王在不足百日內剃發而被降爵為貝勒。

皇帝夜半無人時總會一個一個盤算幾個年長兒子,越想越覺得他們不知所謂︰老大老二早已水火不容;老三難道是為了了避嫌,故意整出點小事來被貶斥?他到底有多缺心眼兒,才會在眾兄弟都額發胡子一塌糊涂時候,頂著倍兒亮的腦門兒來上朝?

皇帝最後決定出巡,眼不見心不煩。

這一年的整個下半年,皇帝的鑾駕幾乎都在東奔西走中度過,夏天在塞外出巡,秋天巡視永定河,入冬之前還敢去盛京謁陵。

做為安撫,胤祥整個行程都隨駕出巡。當然,為了讓京中局勢,大阿哥也被皇帝隨手帶在身邊。

胤禛算是成年皇子中最省心的一個,這一次做為恩寵,也被欽點隨駕。只在十月底返京時,那拉氏笑著對他說︰「恭喜爺,宋妹妹有了身子。」

胤禛第一個反應是如釋重負,總算能給老爺子交差;第二個反應是心虛,不知道老八知道了會怎樣想自己?

結果沒等他糾結扭捏上幾日,十六歲的胤沖沖上門,對他說︰「四哥,咱們好好商量怎麼給八哥賀一賀,八嫂子有喜啦!」

……

這一年真是碩果累累的一年,胤禛後來知道不僅博爾濟吉特氏有了身子,他後院的一個格格和剛剛被查出有孕。

這個時候四貝勒已經沒脾氣了,讓那拉氏備了豐厚的賀禮同胤胤俄胤禎一道上門道喜。

想想日後,他總該讓老八留下子嗣兒女。

這樣想,也能自我安慰幾分。

胤是年十八歲,正合了那首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曠蕩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康熙三十三年的那件事仿佛已經被他遺忘,三十六年他婚宴上的事情仿佛也隨著時光流逝了去。他臉上都是萬事隨心的神采。

胤禛讓奴才將賀禮奉上。

胤誠惶誠恐地回禮道︰「四哥太客氣了。听說府上小嫂也有了消息,正琢磨著這幾日上門賀喜。不成想四哥先到了,這可折煞弟弟。」

胤禛志在眼前人,對其他虛禮就不大放在心上,不然也不會厚禮道賀。他說︰「大可不必,不過一個格格有孕,還不值當你親自出面。」

胤小心觀察了面前人的神色,確認他不是客套,才笑道︰「總歸是喜事,四哥若不嫌棄弟弟府里酒食粗糙,就在今日一並賀了。弟弟可是早被了薄禮,今日倒是趕巧兒了。」

胤禛頷首笑道︰「合該這樣,大家也許久沒鬧過酒了,正要一起熱鬧熱鬧。」

或許是「鬧酒」二字引起了胤某個記憶片段的聯想,他的目光閃爍了幾分,別過頭去招呼奴才出來上茶點。

胤禛暗自發笑,若無其事隨著胤往堂屋走。

……

十一月的謁陵過後,皇帝大肆晉封大學士,馬齊、熊賜履、張英、弗倫皆榜上有名。

這一次內閣大換血與年初的大肆裁剪冗余官員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皇太子在歷經數次監國在朝堂中建立起來的親信被裁剪大半,皇帝這樣的舉措已經不是懷疑,而是明晃晃的警告。

再往後走呢?

所有人都感受到皇帝對于朝廷權利日益強勢的把握,早年縱容太子扶植親信嫡系的事情,如今也成了敲打儲君的由頭。

大阿哥與太子的黨爭,仿佛只是表面。

太和殿金碧輝煌的屋檐下,真正對抗的,是盛年而強勢的皇帝,與羽翼漸豐的儲君。

毓慶宮這一次很平靜,出席除夕家宴時面露矜貴笑容,脊背挺得筆直,行止分毫不錯。

皇帝目露沉郁,正黃禮服的太子挺直肩膀坐在皇帝下手方向,遠遠望去,仿佛有兩輪金日在閃耀光輝。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個道理難得還要朕再來教你?

胤禛仍是著了墨綠色福字馬褂,為了圖喜慶,腰間用了淺黃腰帶,上面綴了福字玉佩。或許是清心寡欲的緣故,他這兩年還在長高,幸而早年老八喂他女乃干女乃豆腐,沒瘦得像個門板黃瓜臉。

席面吃到一半,皇帝起身送太後回宮歇息。

這是老習俗了,皇帝在,大家都不得盡興。中途康熙總要借故離開兩刻,一來自己也休息休息,二來讓小阿哥們都敞開吃喝。

皇帝前腳剛走,氣氛就熱絡起來。

太子滿飲一杯,端了面前的鎏金瓖瑪瑙執壺起身,徑直朝阿哥們做的這一桌大步而來。

胤褆「嗤」了一聲,聲音不大,正好讓同桌周圍的兩三人都听見。

剛剛降為貝勒的胤祉眉間一皺,用眾人都听得見的聲音詢問︰「大哥面色不大好,可是酒喝得急了?」

片刻之間太子已到跟前,面露關切對著直郡王道︰「三弟說大哥面色不大好,孤瞧著可真是有些白。要不要讓奴才們扶著去歇一歇?」

胤褆自覺軍功甩太子幾條街,更在太子黨連遭打壓之後認為儲君勢微,不足為懼,于是借著這話也不起身,只撐著頭呻喚道︰「果真是飲酒太急,上了頭,恐怕不能受太子敬的酒了。」

胤祉帶著五分酒意笑道︰「大哥可真是無福消受這般佳釀,儲君敬酒不受可是大不敬,不如弟弟替大哥喝了吧。」

太子笑道︰「小三兒懂事,孤沒白白疼你一場。」說罷果真將酒遞與胤祉。

胤褆最是討厭驕傲矜貴佔盡死人恩惠的老二,也膩味滿嘴夾槍帶棒讓他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老三,當下也不搶白,直接招了太監扶起自己往乾清門外走,說是醒酒。

太子笑笑,並不阻攔,轉頭順著排輩一個一個敬酒下去。

輪到胤時,太子替他滿上一杯,張口道︰「八弟在昭莫多的事情孤已然听說了,你年紀小小就能如此作為,來日必然青出于藍。」

胤心中一嘆,暗道太子你已經不用挑撥爺和大哥的關系了,你不知道爺送去大哥府上添丁之喜的賀禮都被以同樣的理由送了回來?

太子繼續說︰「你立下頭功卻不自傲不矜夸,更是難得。日後辦差若有不通之處,只管來問孤。來,今日定要滿飲三杯。」

胤已經可以想象這番話傳出去之後眾人可能有的揣測,哎,他這個身份,還真是做不得主。

一口氣喝了三杯,太子才大笑三聲︰「好!好好!」

胤心頭一陣煩熱,直沖腦門兒。

太子拍拍他的肩,將他按著坐了,轉頭去給胤胤俄幾個敬酒。

胤扶著額吐兩口酒氣。

胤祐湊過來小聲道︰「太子和旁人只喝一杯,就只對著你連敬三次。都說讓你別太張揚,你……自求多福吧。」

胤想扯松衣領,卻顧忌著場合不敢放肆,聞言回道︰「我無害人意,虎有傷人心,能奈何?更何況或許只是拉攏也說不定。」

胤祐嗤笑道︰「你就掩耳盜鈴吧。」說完又轉過頭去吃菜。

胤吐兩口濁氣,眼前喧鬧而虛偽的歡鬧場面只覺疲累。

不知怎的,他側頭往胤禛的方向看一看,正見他用同樣彼此都懂的目光正凝望自己。

沒來由的心虛涌上,卻撐著不肯讓旁人瞧出端倪,胤朝他隔空舉起杯子。

胤禛一怔之下嘴角彎起,低頭飲盡杯中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