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一集 天龍八部 八 軟紅十丈,八部天龍 下

烏 子真人全然不是手持大司馬劍的李唐戰將的敵手,一劍交鋒,烏 子真人祭出的脊骨長劍,便徹底爆碎,化為了片片骨屑。

烏 子的身軀,仿佛瞬間蒼老了一千年,失去了脊骨的身軀,猛地佝僂成為了一團。劍光照耀著他蜷縮的身軀,身影投射在溫泉關的城牆上,卻異常高大。

噗哧!

大司馬劍直落而下,如雷墜落九天,轟然擊爆了烏 子的元神,而後劍芒一暴!

烏 子在這一刻,竟猛地再度挺立起來了身體,胸膛高昂,迎接這最後一劍,猛然洞穿心口。

仿佛是他在用自己的心胸,撞上了大司馬劍,慨然迎接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生命升華到極致,最為燦爛光輝的一刻。

闊大的軍主之器,幾乎將他的身軀,完全斬殺為兩截。

何為真人?

練氣修道,得真我本性,便是真人。

烏 子的身軀,墜落在溫泉關外的戰場之上,混入滿地的尸山血海,泯然其中。這一刻,他終于從一名高高在上的修士,重新成為了一個普通的人,在死亡之時。

滴血的大司馬劍被高高擎起,劇烈的「殺」字長聲,從戰將口中,暴烈吼出。

大軍如潮水一般,再一次澎湃洶涌而來,如同海嘯狂潮,襲擊摩羅帝都最後一道提防。溫泉關上刀兵獵獵,寒光遮天,箭矢如雨而下。每一個人,都是烏 子。

而那名手持大司馬劍,渾身都包裹在黑甲之中的戰將,卻在此時駕馭座下黑龑,騰空而起,轉過了身來。

大司馬劍爆射劍芒,漆黑濃烈,漫卷長空,劍氣之中有無盡的軍道殺戮之氣,密布其中,轟然之間,與一口從天外襲來的刀罡,沉重撞擊。

這一道刀罡,其中有萬千惡鬼洶涌,化為一張猙獰的鬼面,一股滔滔的武道真意,彌天極地,凶猛無儔地覆壓下來,剎那之間,便與大司馬劍交鋒了不知多少回合。

「斷獄鬼武!」

鬼刀之後,是一名身形縴弱,顯得弱不禁風,面遮黑布的女子。

這一刀,似乎爆發出來了她畢生的精華。

刀罡之後,她伸出了一只如玉手掌,五指猛地叩擊在虛空之中,如同撥動絲弦,一股無聲的波動,立刻席卷虛空,化為一種沉渾的大力,直殺那黑龑戰將。

黑龑之上的戰將遮于戰盔之後的面部不能得見,然而那一雙眼楮里,卻閃現驚詫之光。

「軍道殺拳!」

彈指之間,他便一拳踏出,一股濃烈的軍道殺氣之威,充塞天地,將覆壓過來的無形波動全部震碎。

黑布遮面的女子眸中清光冷厲,驟然之間,刀鋒一轉,一股更加慘烈的殺氣,劈頭殺來,斷獄鬼武刀的鋒芒,燦爛到了極致,那黑色的刀鋒之中,仿佛明明白白地鐫刻著「死亡」的足跡,沉重臨頭。

「鬼伊,你這是在以奴犯主!」

凌厲的殺機撲面,陡然之間,溫泉關外上空,方圓上百里之內,所有大軍激烈廝殺產生的殺氣、血氣,全部一滯,而後便如被長鯨吸水一般,收攏拘攝,化為一點,隨即凶橫爆發出來!

嗆!

黑龑戰將渾身巨震!

他頭上的戰盔,猛地迸裂爆射;他胯下的黑龑,也猛地發出淒厲吼叫,而後轟然一聲,炸成了血肉粉末,如雨降下。

露出來的面孔,不是別人,竟正是李承乾。

鬼伊的前主,而手持斷獄鬼武刀,悍然殺來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鬼伊。

鬼伊的眸中,募地顯現出一抹猶疑之色,旋即清冷無比,凜然說道︰「他說了,自今而後,我已是個自由的,天地之間,再無束縛……」

大司馬劍與斷獄鬼武刀,還在漫漫高天之上不斷交鋒,不分軒輊。

李承乾不由冷笑道︰「當然我將你送給那小子,叫他代為傳話,不過是叫玄天宮知道,我李氏一脈父子爭位,並無野望,如今既然事已至此,你也並無用處了。我李承乾,注定要君臨天下,橫掃天玄,我李承乾的東西,不要說是一個奴僕,便是一條狗,也決計不可能轉手他人!」

「哈哈,哈哈哈哈!」他忽地仰頭大笑,隨即又冷哼道,「你如今是自由的?大約你是當真蟬過別枝,居然戀慕上了那小子了!我听聞,他確實是個不出世的奇才,精進迅猛,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你為了他,摒棄前情,斬斷了情絲,煉化了心意,也不是不可能……」

鬼伊冷冷道︰「不錯,我的確是要踏出那一步,臻入真劫境中期了。那又如何?」

李承乾忽然猙獰吼道︰「那你的殺劫,今日便到了!你若當真踏出了那一步,當著此物,你可敢摘去面紗,直面于他?」

李承乾突然張口一吐,他的口中,便吐出來一枚四方盤龍玉璽,閃爍金光,一種尊崇浩大,皇極無上的氣息,彌漫開來。

鬼伊的身軀,驟然凝滯,連高天中交鋒的斷獄鬼武刀,都猛地被尋得空隙,強猛壓制,凌厲的軍主之器,軍道殺劍,直殺而下!

殺劫!

真劫境中期,各人皆有的殺劫。

李承乾屈指一彈,祭出了那一方玉璽,冷冷笑道︰「軟紅十丈,糾葛其中,鬼伊,你當真能夠跳月兌出來?」

……

天上的雲朵被燻染金色輝煌,凝結成一團一團栩栩如生的幻象,如龍,如人,如神靈,如仙魔,如妖魔,如萬般眾生。

大地在終古常新的日頭照耀下,顯現出一種鎏金璀璨的色澤。大地之上,到處都是一座座寶塔,閃爍著光輝,塔中有得道的高僧,在宣闡佛法,教誨眾生。

諸多比丘與比丘尼,在大地上行走,尋找苦行中的真諦。

便是尋常的凡俗中人,也是家家供奉浮屠,人人膜拜佛陀。

這是一個「佛」的國度。

在東土八十一州西南,與大唐王朝,大風王朝俱都接壤的地方,有一方淨土,又謂之佛國,乃是天玄世界六大道門之一,佛道聖地,大梵般若寺的所在。

這里是真正的琉璃純淨之土。

大梵般若寺分為兩宗,大梵宗,般若宗,俱都宣揚佛理,教化生靈,有無量功德。

傳說之中,佛道傳承,在天玄世界之外的修道世界之中,極其罕見,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卻在天玄世界中,還有這一支。

佛國之中,淨土其央,一座浮屠有九九去一,共計八十重。佛道中說,人生有眾劫難,計九九八十一重,從生到死,唯佛能參悟生死無償,渡得這九九八十一難,凡人若求佛不虔心,便度不得最後一難,便是死難,不能往生極樂,證得無上妙境。

那第八十層浮屠上,空無一物,便連一座佛像,一柱檀香也沒有。

唯有兩個僧人席地對坐。

正是大梵般若寺的兩位宗主,梵天大師,阿陀大師。

阿陀大師已修閉口禪多年。

梵天大師默默波動念珠,眸中顯現出智慧的光火,似乎在思索著一件大事,然而他的神色,卻漸漸得從平靜慢慢變化,直到一片疾苦之色。

而阿陀大師原本終日滿面疾苦,憂思深重,此時卻忽然之間,不斷地變幻表情,直至變得神采飛揚,似乎是想通了什麼關竅,得到了佛心菩提正果。

「眾生百態,世如紛紜,人心多鬼魅,人如非人,如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諸部,人與非人,遙見眾成佛。」

沉寂的梵天大師瞿然一驚,面露訝然之色,不能自已︰「阿陀師弟,你……」

就在這一刻,修閉口禪的阿陀大師,居然破禪開口,念誦了一段法華妙言。

阿陀大師神色顯得很是飛揚,有一種逸興遄飛的感覺,微笑說道︰「師兄,眾人如在烘爐中,百態盡顯,各行其道,佛尚不能管束,何況我等呢?」

梵天大師果然是得到高僧,片刻後便沉靜下來,疑問道︰「若禍患加于自身,又當如何?」

「我如眾生,眾人皆我。天龍八部,眾生紛紜,不能逆其道,則順其意,禍患是苦難,渡不得死,往生不了極樂,便無功果。」

梵天大師目光一閃,道︰「師弟所言甚是,眾生皆有其道,人與非人,各有功果,是故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至人則無己為佛陀神聖,我若能無忌,便是功果。」

阿陀大師道︰「正是如此,禍患即來,便自抵擋,非是為己,也非為人,是為求神聖而至。」

「此禍從天外來,恐怕難以抵擋。」梵天大師終究有些憂慮。

所以淨土浮屠只能有八十層。

「天內有魔,天外也有魔,無非便是魔頭罷了。」

梵天大師悠然道︰「師弟又先于我一步了。這便廣大浮屠,使得諸多向佛眾生,入我浮屠之中,我即眾生,若我不死,眾生不死,若我往生,眾生往生,師弟以為如何?」

「善。」

十萬里淨土佛國之中,忽而金光沖天,億萬梵唱呼嘯,凝結當空,成瓔珞慶雲,垂臨下來。佛國之中,無數眾生黎明,向佛者無論人與非人,俱得進入浮屠之中,眾生一體,不分你我,共同抗衡這一場禍患。

佛之慈悲,在推己及人,要以己身與眾生一體,不畏不縮——

PS︰這事本該鄭而重之地發一個單章說明的,編輯還讓寫個感言,我想了想,還是不要了。

《周天》明天上架,好像進什麼包月,大概就是五塊錢看一個月什麼的吧,我也不清楚。反正不貴。

我這人向來是直來直去的,所以要說的很簡單。

跟書至此今,覺得這書能入法眼的,不用我說,自然會跟著訂閱支持。

如若不然,盡管下架另尋他處,我已經做好收藏狂掉的準備了。

寫書的與看書的交集一場是緣份,能讓諸位掏荷包那是情分。

總而言之,這麼久以來,敬謝所有來了又走了、來了還沒走、來了準備走、來了永遠不走的書友。言簡意盡,鞠躬一圈。

以上。

By︰貪杯戀色好殺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