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月的婚事就這麼在各方的或關注或謀劃中定了下來,不到中午,上官家所有奴僕家丁,管事護衛就都知道大小姐將與司徒家大少爺完婚得消息,就連上官家遠在各州的產業都從家族往來信函中證實了此消息,司徒家也在上官家公布婚訊當天證實了這一消息。♀
一時間上官家流言滿天飛︰有說大小姐失寵的;有說大小姐病重的,有說司徒家姑爺風流的;有說司徒家夫人狠毒殘暴的……總之是關心者有之,同情者有之,嘲笑者有之,闔府上下亂作一團。一片喧囂中,李天月的婚事就這麼塵埃落定了……
王氏和綠玉她們幾個丫頭起初還擔心李天月心里難過,再加之流言越傳越多可能再次導致她情緒不穩,又像上次那樣尋了短見,所以個個伺候起來都小心翼翼,寸步不離,這樣過了好幾天後,見李天月並無不妥,才漸漸有所放松。
李天月很煩,身邊人一天到晚寸步不離的跟著也就罷了,自己現在走到哪里都能收到一堆同情的目光,眼楮看不見的角落里總有人圍在一起對著自己指指點點,大家和自己說話也都總是謹慎的察言觀色,李天月仰天長嘆一聲︰真是夠了!
一連幾日,李天月和往常一樣給上官夫婦請安,與眾人寒摻,極力表現出她沒有因為婚事而受到絲毫影響,以期府里的流言蜚語能漸漸平復下去。
但即使有上官夫人狠辣鎮壓,有上官天琴姐弟兩暗中打擊,有她全力配合,也只是將留言勉強壓下,為了避免反彈,也為了疏散心情,她向上官夫人提出想盡快出門禮佛的要求。
三日後,和當初商議的一樣,一家子女眷在幾十個家丁的護衛下踏上了禮佛之路。♀
這次去禮佛李天月決定只帶上了綠玉和水晶。一則因為帶綠玉可照顧飲食起居,帶水晶可調理身體。
二則因為王氏要為李天月出嫁做準備,瑪瑙管著賬務,所以也留下來打下手,翡翠忙著為李天月繡嫁衣,根本就是分身乏術,所以這樣安排正好。
綠玉和水晶陪著李天月坐在馬車上,跟著大部隊向大佛寺行去。馬車一路經過大街鬧市,听得外面人聲鼎沸,李天月好奇的輕輕掀起車內圍簾的一角,透過圍簾的縫隙往外四處張望,本以為能見到繁華熱鬧的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欣欣向榮的交易,熱鬧非凡的雜耍表演等。
可惜她失望了,入眼的先是滿目被大隊車馬踩踏而濺起的灰塵,遠處是被擠到一邊站立不穩的行人,再遠處是一些商鋪、酒肆、飯館之類,都是中門大開,偶爾能見兩三人穿行其間。
沒有柏油馬路,一條不甚平坦寬敞的土路蜿蜒著,沒有高樓大廈,一眼望去多是平房,偶爾的兩三處三四層小樓不僅不顯美觀,還讓人覺的鶴立雞群,格格不入。幻想與現實的差距讓李天月心情一落千丈,再也提不起絲毫興趣。
記不得馬車走了多久,李天月只覺自己一路上被顛地生疼,頭暈腦脹都有些想要嘔吐的時候,耳邊才傳來水晶的歡呼聲。
順著水晶指的方向望去,能見到最前面的馬車已經穿過郁郁蔥蔥的樹林,朝著前方半隱在山腰的寺廟行去,廟宇如何看不真切,只能瞧見一些建築物在茂密的古樹掩映下若隱若現,當真是個游覽賞景的好地方。
馬車在山腳全停了下來,一條古樸的青石路延著山腳向山腰蜿蜒著,很有些曲徑通幽的味道。上山的路只能步行,上官夫人一邊吩咐奴僕們留下整理行裝,一邊便招呼李天月姐妹並風姨娘她們和她一起先行。
山路並不陡峭,一路古樹枝繁葉茂,各種鳥雀在林中穿梭嬉戲,好不熱鬧,大家的心情都不錯好,都隨意的打開了話閘子。
有說放生池的錦鯉漂亮的;有說寺里齋菜精致的;有說求簽特別靈的;有說主持佛法高深的……李天月听著她們七嘴八舌的說著,想著自己來禮佛是要做些什麼呢?總不至于真的去听老和尚講佛法吧?自己可從不信佛……
山腰處遠遠的立著一宏偉的寺廟,很是古樸大氣,短短的幾十級石階上來來往往的香客絡繹不絕。
在一旁還有好些擺著攤的商人,有賣香燭的、買茶水的、賣各色小吃的、披掛算命的、測字的……見到眾人到來,都一個勁兒的招攬著生意,倒是能和二十一世紀的旅游景點重合。
來到寺廟門口,就見主持已經早早的迎了上來與眾人見禮,當先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老衲見過上官施主。」
听得這一聲問候,李天月就想起從前在電視機里看到的似曾相識的場景,電視里的情節現在真切的發生在自己眼前,她才煥然覺得已經像是過了滄海桑田那麼久,天涯海角那麼遠了……
恍惚中听到天琴在一旁低低的喚她,急忙不動聲色的回神,這時上官夫人和主持已經寒暄完畢,山下整理行李的奴僕們也陸續到達,于是眾人在主持的帶領下悠然向著早已打點好的廂房行去。
途中听天琴說起要禮佛三天,分別是听主持講經說法,參觀寺院,拜佛求簽為佛祖添香油錢什麼的,李天月也只可有可無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對听經求佛什麼的提不起半點興趣來。
天琴見她實在沒精神,就偷偷在她耳邊嘀咕了句︰「娘親說明晚寺外有個廟會呢,到時候肯定很熱鬧,到時您陪我一起去看看,好嗎?」說完還朝李天月調皮的眨眨眼,目光希翼的望著她,李天月招架不住舉手投降,無奈的點頭答應下來。
上官家這次來禮佛的人不算多,寺里廂房充足,李天月也分到了比較靠里的一個安靜小院,院子不大,卻環境優美。
左邊一小片的不知名藤蔓爬滿了正面的牆面,稍遠處還有幾枝臘梅迎風盛開,為小院平添陣陣淡淡花香;右邊角落處還一口水井,正汩汩的往外冒,旁邊還闢出來小塊空地,種著些蔬菜,一片田園風光真真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一座三進的小院,正屋里,牆上掛著一幅觀音佛像,背對佛像的地上放著一張精美的木制茶桌、三兩個蒲團;屋子的另一邊則擺著一張書桌,旁邊放著一盆青翠的富貴竹。
穿過正屋在後廂左右各有一間廂房,擺放著木床、小機、妝台、銅盆、浴桶等一些住宿所需的必要物品,雖是簡陋卻勝在干淨。
李天月在小院里滿意的轉了一圈,就安心由著丫頭們各自收拾歸置了。
等到綠玉和水晶收拾好一切,已是過了午後,匆匆用了些寺廟提供的齋飯,便陪著李天月往上官夫人處趕,前頭分開時,母女三人可是約好下午一起去寺廟轉轉,拜拜佛,賞賞景的。
至于風姨娘她們做什麼,上官夫人並不干預,只吩咐她們可自行安排。
上官天琴早到了上官夫人的住處,這會兒見李天月到來頓時喜不自禁的迎了上來,一個勁兒的埋怨她來得太慢,母女兩人都等了她好半天了。
也不听李天月和上官夫人在那里互相詢問是否安排妥當,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等等,就急急忙忙的催著大家出門。
李天月一路上由著上官夫人領著四處游覽參觀,去過放生池,到過祈願樹,訪過天目鏡,走過解憂橋……
不管有來歷沒來歷,上官夫人總能說上一堆,那些個或唯美,或詭異的傳說倒也真讓李天月听得津津有味,不時插幾句嘴或問幾個疑問。
再加上上官天琴在一旁湊趣兒,一番游覽下來她也真的是心情舒暢,受益良多了,同時對上官夫人和天琴的良苦用心更加感激。
回到小院時,日已西斜,綠玉忙著去準備晚飯和藥膳,水晶則陪著李天月調制新的香薰,一番忙活後,天色也是徹底黑了下去,屋里燈火朦朧映照,主僕三人還未休息。
本該因旅途勞累早早躺下的李天月卻因為白天的所見所聞,心情始終難以平復,思緒飄渺的一會兒想起大街上的場景,一會兒想起寺廟里風光,想起上官夫人和天琴的另類安撫關懷,竟是輾轉反側,百味陳雜。
最後她徑自走到桌邊,拿起這次帶來的畫紙畫筆便作起畫來,以期能以此平復自己在心情。白天院里的那幾株臘梅漸漸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看見她已經開始進入狀態,本來要勸她休息的綠玉和水晶也是屏住呼吸,不敢再出聲打擾。
房間里很安靜,只能听見畫筆在畫紙上描摹的沙沙聲,這樣美好的畫面本是讓人不忍打擾,卻被一聲粗暴的撞門聲瞬間破壞。百度搜或,,更新更快主僕三人還來不及訓斥,就見大們已經撞開,一黑影滄浪著摔了進來,急促焦急低啞的說了聲「救我。「後就昏死了過去。主僕三人驚嚇過度,一時間都傻傻的呆愣在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