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終身不納二色?」陳氏幾乎是被驚呆了。
不得不說,終身不納二色的承諾對于女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與震懾力。作為一個普通的內宅婦女,陳氏沒有什麼復雜的頭腦,她只是單純的覺得,如果自己女兒嫁過去了,她將不會受到那些什麼通房呀、侍妾的騷擾。
「那挺好的呀,如果王爺同王妃答應。而且世子既是做出這樣的決定,也說明他是真的有心了陳氏想得很簡單。
「太太,王府可不是我們這樣的人家李守中有些陰沉的表情讓陳氏有點反應不良。
對于自家是在是不算聰明的兒媳婦,李母補充道︰「王府可是宗室,那樣的人家,可是要子嗣繁茂的
「我們家紈兒又不是不會生育,後宅里沒那些個七七八八的爛事,子嗣多也不難呀。紈兒身體一貫都好的陳氏一貫保持著她的簡單思維。
「那若是有人說紈兒不賢、善妒,那又要怎麼樣?總不能讓紈兒受不了了,最後自作賢惠的替自家姑爺納妾吧李母說的那是一個一針見血。
「怎麼可能?紈兒那麼好,怎麼會有人說她不賢!」作為一個母親,陳氏見不得有人說她的寶貝女兒不好。
李母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你是紈兒的母親,自是不會介意的。可外面的人不會這麼認為,他們甚至會以惡意揣測紈兒,來達到他們不為人知的心理期望。我們做長輩的,總不能把所有人的嘴都給縫上吧。當流言越傳越多,讓他同紈兒離了心都是有可能的
李守中最後做了可總結︰「所以說,世子這個承諾看起來好,可弄不好結果也不好。總不能好處都被世子佔了,結果壓力都由我們女兒來承受吧
這樣一來,陳氏又覺得同廉親王府結親是半點好處都沒有,王府家大業大,若是紈兒受了什麼氣,他們做父母的,還沒辦法給孩子撐腰。陳氏甚至腦補出一幅畫來︰王府花言巧語哄了她的紈兒過門,等到娶回了家,又在暗地里好生磋磨她的寶貝閨女。
「老爺,如今我們家也夠了,也不存在說要靠著姑娘嫁得好才能過日子。要不我們就在國子監找個上進的孩子……」陳氏說得火急火燎,可是說了一般,陳氏的聲音又越來越小了。畢竟一個能成為未來王妃的選擇放在眼前,偏偏要選擇一個前途未卜的,這巨大的反差,讓陳氏覺得自己說出來,都是對自家孩子的一種委屈。
半晌,李家的幾位家長都做不出一個合適的決定。他們都是疼愛孩子的人,是真心想給孩子一個最好的選擇。
最後,作為家里輩分最高的李母帶著幾分苦澀的笑容,口中說道︰「明明知道選擇王府可能存在的不好,可是這誘惑,我們卻是依舊不能一口回絕
「母親萬不要這樣講李守中既是可好父親,也是個孝子。他最後還是說道︰「也許我們替紈兒做決定,對她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兒,有些事情該讓她知道的,還是讓她知道的吧
陳氏立馬出言反對︰「老爺你瘋了?婚姻這等大事,哪里是紈兒一個孩子能做決定的。要是讓人知道了,她的名聲還要不要的!」
「胡嫂子是個知趣的,想必她嘴巴是嚴實的。我們做長輩得不亂說,又哪里會有外人知道。紈兒這孩子一貫聰明,她應該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李守中還是下了決心。
見李守中如此堅決的表態了,陳氏也就不再反對︰「那要不把織兒叫來,讓他們姐妹兩個好好談談?織兒也有好些日子沒回來了
「紈兒這事我去說。織兒要是回家,這事還是另行商量的好李母卻是這樣的回答。人心總是偏的,這些年來,李母是越來越偏愛李紈這個會來事兒的小孫女。
「何必麻煩老太太。這事讓織兒去就行了,她們姐妹兩個年紀小,在一起說著也總比我們要投緣些陳氏多少還是念叨著大女兒。
李母看了陳氏一眼︰「姐姐只是嫁到翰林家做嫡長媳,妹妹卻是可能做世子妃的,你這是讓他們姐妹兩個好,還是讓她們之間生分了,起了齷齪?」
「媳婦哪里有這個意思,老太太真真是冤枉死媳婦了陳氏繼續說道︰「之前廉親王府也不是沒遞過風頭,說對我們家紈兒有意。那事兒織兒也是知道的。為何如今又不能讓織兒來說了呢?而且織兒一貫是個好的,她怎麼會嫉妒自己妹妹
「那會子能和現在比嗎?那時候是王妃遞話頭,世子的名聲可不好。如今是世子請官媒,還做了個不納二色的承諾,要織兒心里不高興,你又能讓她怎麼辦李母還是堅定的說︰「就算織兒不別扭,她也畢竟年輕,總不能讓她的想法左右了紈兒吧
話已至此,陳氏也不再做聲,她想念大女兒,那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見到的。可要是讓姐妹兩不和睦了,那可就是虧大了。
當夜,用過晚膳後,李母就把李紈單獨的留了下來。
「紈兒,你也是個有主意的孩子。有些事情你也到知道的時候了李母摩挲著自己孫女的手︰「你大概也知道了,今兒官媒胡嫂子來過了
如今心境徹底靜下來的李紈對于婚事隱約的恐懼已是沒有,她做出尋常閨秀應有的態度︰「紈兒任憑老太太、太太做主她相信自己,如今不管是嫁給誰,她都能經營好自己的小日子,以前的錯,她不會再犯。
「紈兒成了大姑娘,心里有話,莫不是不想同老祖母說了吧李母的眼神看想遠方︰「你這孩子是個有造化的,小時候幾乎是闖過了鬼門關才活了下來。自小也是個古靈精怪,看得出有想法,若是有什麼,同祖母說說沒事的
李紈總不能說,她有著前世的經驗,對自己的生活同能力充滿信心吧。斟酌一二,李紈才開了口︰「孫女只是覺得,孫女既是老太太、太太養大的,便斷然不會丟了李家的臉,不管去了何家,孫女也是不輸于旁人的
李母大笑︰「有志氣,果然是我們李家的閨女!」如此說來,她也大概猜到了李紈的選擇。可是以防萬一,李母還是繼續說︰「如今同我們家有意的,不是旁人,正是廉親王府。他們家的世子也是有心求娶,竟是承諾可不納二色。只不過這世子的名聲在外頭可不算好,就怕紈兒你委屈。你若是不喜,我們也可以從國子監選個好的,總不能讓你日後嫁的不夠開懷
李紈原以為,李母同她說這個,就說明這事已經是半定了。告訴她,也不是會知一聲,走個過場,畢竟同王府結親的誘惑不是誰都能抵擋的。卻不想李母後面還藏著話。
不過國子監的監生實在是太過尋常,有些人的家世還比不過賈家,雖說人家以後上進,前途說不準的,可李紈前世今生,都最是心高氣傲,斷不想嫁給尋常拙夫。
「孫女對王府沒有異議李紈的回答很簡單。
「你可要知道。王府高門大戶的,你若是去了,我們家可是幫不了你的。可別被王府的名頭給誘惑了,世子雖說願意終身不納二色,可男人的承諾的可信度還是有待商榷的。而且就算真的不納二色,王府作為宗室,也總是有人眼饞的,你到時候的壓力可是不小真心听到李紈的回答,作為祖母,李母還是覺得不夠慎重,這樣的大事還是多多思慮下才算穩妥。
李紈笑了笑︰「紈兒自是知道的。有些事情紈兒自會去爭取,外人怎麼說,那與我何干。紈兒若是嫁了,夫君的敬重同婆母的寵愛自是最重要的。要是有人相對紈兒使手段,紈兒也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李母還想說些什麼,李紈卻做出幾分倔強的表情︰「之前紈兒被聖人同賈家賜婚,如今婚事
雖說是撤銷了,可京里的人也都知道。如今賈家那位也取了親,紈兒若是嫁得連他都不如,可不是讓我們李家成了京里的笑柄
這樣一來,李母倒是覺得自己有些事情沒考慮到,看著自己孫女倔強的臉龐,心里的憐愛更勝,于是忍不住又囑咐道︰「家里到不用你操心。只要你日後過得好,那邊是最好不過的了。可別為了呈一時之氣,葬送了自己後半輩子的生活
「祖母,你就放一萬個心吧李紈做撒嬌狀︰「那會子去江南,李紈可是接觸過王妃的,她可是最和善不過的。至于世子,紈兒雖沒直接接觸,但也知道是個純孝的。孝順的人,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行、行、行!祖母知道了。可別搖了,祖母的老腰可是要被你搖折了之後便是祖孫兩的其樂融融。
待到李紈拿定了注意,李守中作為父親,也好生考察了劉勵一番,再三審查,才是同意了這場親事。
兩家人達成共識,便交給了官媒胡嫂子在中打理,牽線搭橋。定親之類的事宜也被提上日程。于是,兩家也開始了忙碌的準備工作。
作者有話要說︰拜年回來,睡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