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李紈說頭疼,綠芽作為一個合格的小丫頭,自然是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從荷包里拿出一小盒薄荷膏,用銀簪子挑出一點點,抹在了李紈的太陽穴上。*****$百=度=搜=四=庫=書=小=說=網=看=最=新=章=節******
「姑娘好生歇息下吧。今兒在林家也夠兵荒馬亂的了
薄荷的涼意讓李紈定了定心神,心中也是一片冰涼。她雖說是一副閉目養神的模樣,可心里卻開始了盤算,那一僧一道大概對她的特殊有所了解,這便是一個無法預料的變動,因而這兩個人留不得,從這會子的事情來看,那一僧一道雖說有點本事,但說是神仙也不夠格,如今李紈雖說沒辦法把他們兩整死,但讓他們不敢再拿著如今的名號出來招搖撞騙,這也許可以做到。
既然如此,李紈同賈敏說的也不是胡謅,同廉親王妃修書一封很有必要。王妃慈善,最見不得小孩子受苦,若讓王妃知道那兩人曾經試圖害得人家妻離子散,王妃才不會管他們神仙與否,斷不會饒過他們的。至于世子,雖說世人說他頑劣不堪,可前些時日同船的了解,他也是個至純至孝的,只要王妃開了口,世子定會出力。
李紈的書信被如期送到了王妃手上,王妃看得是火冒三丈。都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可居然有人打著出家人的名義招搖撞騙不說,還行著拐賣人口之事。
「你看看,世上竟然有如此之人,打著方外人的名義,完全是敗壞了佛祖與道尊的清譽王妃莫氏氣沖沖的將書信摔到劉勵面前。
因事情描述的詳細,李紈的信還很有點厚,王妃也沒表明是誰送來的,劉勵便微微看了幾眼。廉親王是個寵妻、愛妻的,王妃的世界還有幾分天真,可劉勵在外當差,雖說一貫不正經,可什麼事情他沒有見過。所謂出家人,不過是說得好听,誰知道那些佛廟庵堂里藏著寫什麼。
劉勵當做是一般的書信,沒太當回事兒︰「母親何必為這些小人生氣,說不定人家也許是真心要化人出家,母親可不要氣壞了身子
「他們要化人出家,別哄鬼了!要化人家姑娘,最少要來個尼姑、道姑的吧,從沒听說有和尚道士來度化女子的。就假說他們是度化的,一個和尚一個道士,度來的姑娘也只有一個,那人家姑娘到底是信佛還是信道?難不成還會一起信?我可沒听說過佛道兩家有如此之和諧因劉勵漫不經心的態度,王妃更是生氣︰「而且那兩個騙子也實在猖狂,居然就敢當場動手打人,若是紈兒被她們打實了,這會子怕是要很受些苦
「紈兒!不李姑娘!」劉勵驚了,若說本性,他是有幾分薄涼,可這會子竟是涉及到他的心上人,劉勵又配上了十二分的注意︰「李姑娘怎麼了?」
王妃說完了之前的那些話,心中的氣憤已經發泄了不少,待到劉勵著急時,王妃倒是端起了架子︰「信上都寫著呢,我兒自己看去吧王妃一邊說,一邊端起杯子做出飲茶的模樣,寬大的大袖衫將她的臉面遮得干淨,使劉勵全然看不見自己母親戲謔的表情。
瞟了眼有三四張紙的書信,滿心焦急的世子爺自然無法靜下心來閱讀,只好求助自己的母親︰「好母親,您就大發慈悲告訴兒子吧,難不成看著兒子焦心很是有趣兒?」
王妃一臉正緊,口中說︰「那是自然。本王妃最愛看你急得跟個熱鍋上的螞蟻似得。誰讓你從前都是一副萬事不傷心的模樣,讓我這個做母親的少了好些樂趣說著,王妃拿著指甲戳了戳自己兒子的眉心,終于忍不住大笑起來。
劉勵一臉無可奈何,但還是說︰「母親這會子可以告訴兒子了吧
「告訴你,那也……」王妃拖長了語調︰「那可不行!你之前借著我的名義給紈兒送禮,我都還沒追究呢
「母親!您有什麼就一齊告訴兒子吧劉勵是真心急了。
王妃這才悠哉悠哉的說︰「告訴你自然可以,只是你得負責督促,把那作亂的一僧一道給捉拿歸案
「那是自然的
王妃把李紈如何拿話說那一僧一道,那一僧一道如何怒氣動手打人都同自己兒子給說了個干淨,成功的看著自己兒子的臉給變了顏色,而後問道︰「你不會覺著是紈兒說話說過了,才招來那一僧一道動手打人吧
「哪里的話。李姑娘說的都是正理,是那妖道、妖僧太過猖狂劉勵心中大恨,自己的心上人,見她微微皺下眉頭,自己都會心痛不已,他們居然敢伸手打人!雖說沒有真正打到,但也是罪不可恕!
「你這不覺得紈兒也有錯?不會覺得她那張嘴太過厲害了,會招來禍端?」王妃依舊在試探。
劉勵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她能說會道是她的福分,至于禍端什麼的,只要我能護得住,還怕什麼言語上的禍端
這麼一來,咱們的世子爺對那癩頭和尚同跛腳道士是心中大恨,自然是不會放過他們。廉親王府雖說沒有實權,但名頭足夠嚇唬人,劉勵再上書請示了聖人後,就拉扯著揚州、蘇州、杭州等江南眾地的官員一起排查,專門針對市井上的混混拐子同各種寺廟、道觀還有庵堂。市井之地最是藏污納垢,那些宗教場所也是看著清淨,實際比什麼地方都骯髒,哪里經得起這麼的排查。
一來二查,還真是查出不少被拐的受害孩童,有的是被拐去寺廟做小尼姑、小沙尼、有的是被拐去那見不得人的髒地方,還有的被拐子養起來,當成奇貨可居,準備高攀大戶,買個好價錢。
其中被拐孩童竟是真的有官家小姐,而且同江南大佬甄家有那麼一絲半毫的關系。江南甄家有一門遠親,家住閶門外十里街仁青巷的葫蘆廟旁,家中老爺名叫甄士隱,唯一的獨女兒于元宵節看花燈時被人拐了去。那小姑娘年僅三歲,但是生得雪玉可愛,日後的美貌也是可以預見。于是拐子便起了貪心,把她當女兒般養了起來,就等著日後拿她換大價錢。
因劉勵帶著官員排查,那拐子便被官府給一鍋端了,甄家小姑娘也因此獲得解救。甄老爺一家子自孩子被拐就茶飯不思,日日想著找回女兒,如今如願以償,自是大喜過望,把廉親王一家子視作救命恩人。
甄老爺原本是個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的雅士,進過如此大劫之後也大徹大悟起來。他原以為功名無用,這會子倒是知道了官府的作用,于是重拾書本,潛心進學,來年考進了進士,入朝為官在此不提。
又說林家,林如海也參加到這次的大排查中,回家自然也同賈敏提起︰「你是沒有見到。那小姑娘閨名叫英蓮,年歲同咱家玉兒差不多。生得也是金嬌玉質的,可惜就是被拐子給害慘了。小姑娘大多是白白胖胖、雪玉可愛的,但她偏生被拐子虐待,小小一張臉瘦的像只剩下個大眼楮似得,真心是可憐
賈敏也是一陣後怕,想到那日的場景,對著林如海感嘆道︰「那日可多虧了李姑娘,要不咱們家玉兒也要受委屈了。那些拐子、騙子真心可恨,對那麼些小孩子也下得了手!也不怕天打雷劈,日後得報應
「是呀!」林如海嘆了口氣,也很是感嘆,而後,他似乎又想起了什麼︰「我們還沒好生謝過李姑娘呢
賈敏臉上升起幾分難色︰「妾身怕是把李姑娘給得罪了
「怎麼一回事兒?那李姑娘看著就是個闊朗大方的,難道有什麼地方給怠慢不不成?」林如海很是詫異的問道。
「還不是妾身嘴笨。妾身想著我娘家的內佷兒賈珠了。珠兒真心是個好孩子,李姑娘我也是愛得不得了。珠兒和李姑娘也有那麼一絲聯系,就這麼有緣無分的怪是可惜。于是妾身便想著撮合一二,卻不想,這樣的話哪里是能當著她那樣的姑娘家說的。李姑娘那會雖說沒有直接惱了,可她身邊的婢女卻好生刺了我一句。如此想來必然是生氣了
又是因為賈家!林如海真是氣得沒有脾氣了,如此看來,沾上賈家果真是沒有好事!心里是這樣的想,林如海嘴上還是要安慰自己的妻子一二︰「你且放寬心吧。李姑娘不會那麼容易生氣的。她之前答應玉兒,說會請王妃、世子幫忙,這會子不是就兌現了?」
「是呀,李姑娘若是惱了,大可以不管這事兒,免得麻煩賈敏的神色也高興了起來。
「話雖如此林如海繼續說︰「我們家還是失禮在先,上門賠禮也是應該的。李姑娘如今借住在叔叔嬸嬸家,他家也有個同玉兒年歲相仿的姐兒。你若是上門表示,也不妨帶著玉兒,日後也能上門走動,讓玉兒多個姐妹玩伴,豈不快哉
「知道了,知道了,妾身會是那般不曉得事情的人嗎?」
……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