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間兩人又對了幾十合,還是不相上下,果然張繡的名號並非吹捧出來的,這邊高順等人心驚,那邊的西涼軍也十分驚詫,沒想到高順帳下的人都這麼勇猛,能與張繡大戰這麼多會合的,軍中還現過!
終于在高順快要忍不住的時候,對方軍中突然響起鳴金之聲,看來是西涼軍也擔心張繡有所閃失,終于收兵了,高順也命人打出旗號,示意張遼撤回,兩人帶開坐騎,相視抱拳,這樣淋灕盡致的大戰,讓二人也彼此有了敬重之心,各自回歸本隊!
張遼渾身是汗,雖然有些疲憊,但臉上卻帶著滿足的笑容,這一戰對他的啟迪也很大,與這樣的對手過招,受益匪淺,武道上又精進了一步!
收兵回營,高順等人聚在中軍大帳,等候張遼洗漱的時間,又討論了一番武藝方面的話題,相互之間都有所得,尤其是孫策,親眼見到如此大戰,再有人總結,听得津津有味,本來還想拉著一人去練習,但想想軍情緊急,只好暫時忍住了!
攻關一直苦無對策,對方又有個張繡在陣中,高順也有些無奈,等待韓遂和馬騰的消息顯得太過被動,一份地圖都被幾人看來看去好幾遍,但函谷關被定為天險之地,實在是無法用巧計破掉!
「為今之計,恐怕只有讓子龍先渡河再說了!」高順無奈之下,只好把突破點放在了河東的兵力之上,在水中進攻雖然也不佔優勢,但總比強攻函谷關好得多!
「再等兩日吧!」郭嘉卻搖頭道︰「牛輔吃過一陣敗仗之後,自然小心防範,二哥若是有機會渡河,自然會出兵,大哥若派人傳信,強行而渡,太過冒險!」
高順想了想也就作罷,趙雲和荀攸都在軍中,自然會把握機會,要是自己給他們增加壓力,反而會弄巧成拙,不過這苦等的滋味還真是難受,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
三日之後,朱率領的後軍來至曹陽,卻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南陽的袁術突然相應朱號召,派了兩萬人馬出武關往長安方向而來,統兵大將正是紀靈!
這是一個變數,兩軍對峙的平衡被打破,董卓勢必要分一部分兵力前往防守,否則武關便能直接通往潼關之下,與趙雲渡過黃河一樣,防守函谷關同樣也就失去了意義!
陳宮皺眉道︰「袁公路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勇而無斷,為何突然出兵相助?當真令人匪夷所思!」
其他人也是一陣沉思,按照袁術的性格,袁術逃出洛陽之後,佔據南陽,也有幾萬兵力,可謂一方諸侯,一心想著壯大實力,怎麼會平白無故出兵,而且時機也十分怪異,他並朱發出號召之時發兵!
高順卻笑道︰「算了,且不管那麼多,至少袁術此次出兵對我等來說,時機恰好,兵出武關,卻不知董卓會派何人抵擋?」
如今董卓部下牛輔、李傕、郭汜、張濟都被派出,甚至其弟董旻也在潼關防守,但呂布卻始終在長安城內,看來董卓自從被行刺之後十分小心,呂布始終不離左右!
朱也是憂心忡忡,雖然袁術也派出了兵馬,但函谷關不破,長安也是望塵莫及,難得他也在眾人面前嘆了一口氣︰「如今兵阻于此處,躊躇不能進,糧草日耗,恐難持久也!」
雖然成功號召了幾萬人,但卻不能長期作戰,糧草一直都是朱的心病,他前期動員預備的糧草也不過半年之用,如今已經過了一半時間,在這里徒耗,朱怎能不憂心?想要再次讓諸侯提供糧草,連朱心里都在打鼓!
徐庶道︰「西涼軍堅守不出,恐怕打的便是這個主意,昔年秦對六國,亦是如此,若取函谷關,不可力拼,還需智取!」
朱搖頭道︰「張濟、李傕等人皆為西涼名將,李傕雖敗,然士氣尚在,若想誘敵,恐難以成功!」朱當年也與董卓有過較量,對這些人毫無輕視之意!
正在議論,一直皺眉不語的郭嘉突然展顏一笑︰「既然函谷關難破,不如不破,西涼軍之意在耗盡吾軍糧草,自無戰心,何不人氣出關?」
朱一怔,問道︰「既知西涼軍執意防守,又焉能出關?」
郭嘉笑道︰「洛陽雖敗,卻可屯兵,朱老將軍不妨撤回洛陽,棄函谷關而去,大哥率軍前往弘農而進,南下與廬氏袁術軍會合,共同往潼關而下,到那時,看西涼軍作何反應?」
「妙啊,條條大路通長安!」高順听郭嘉這麼一說,不由一拍大腿︰「吾等在此等候多日,被西涼軍拖住,若非袁術出兵,竟忘了尚有它途可至潼關之下,雖然路程多了幾倍,卻不用將士們浴血奮戰,值得一試!」
郭嘉這一招也算是曲線救國,大家都在想著如何通過函谷關,又有西涼軍把守,注意力都被吸引在這里,沒有袁術的無心之舉,還一時真想不到這個方法,南面雖然也有山道,卻也比讓趙雲渡河容易的多,臨陣指揮,能夠跳出眼前的困惑,縱觀大局,看來還是需要多加歷練才行,郭嘉此計雖然有些冒險,但也很符合他一向兵行險招的風格!
「眼下之局,或許奉孝此計方能破之!」陳宮思索一陣,也點頭同意,無論如何,也比在這里被擋在關外要強!
朱還是有些不放心,好不容易將西涼軍逼在關中,卻又要退兵,有些猶豫︰「諸位,非是老朽小心謹慎,西涼軍勢如虎狼,萬一殺出關來,天下生靈又將涂炭了!」
想起董卓當年橫行洛陽,燒殺婬虐,朱就心里發恨,只可惜手中無權,不能為國除賊,要是再讓董卓上演一次洛陽暴行,朱殘生再也無法原諒自己!
「老將軍放心便是,西涼軍並無意東進,攝于諸侯之威,董卓已然無徐下也!」徐庶也為朱分析著形勢,寬慰老將軍的心懷︰「何況洛陽雖然被大火燒毀,然城池尚在,只要加以布置,縱使西涼軍驟至,急切間難以攻破,洛陽以西早已人煙散盡,任他西涼軍又有何妨?」
張超皺眉問道︰「縱使吾等在洛陽駐守,若是西涼軍乘虛攻擊河內,豈非斷了諸位將軍後路?」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