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慕容建中意外知道了他居然還有個師弟。他在腦海中搜索了一下關于這位師弟的信息。

李騰,字飛騰。一年前被鬼谷子收入門下。在龐涓的記憶里,這個師弟頗為與眾不同,經常會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當時听著好像是瘋言瘋語,但之後細細品味,又覺得有些道理。

只不過,這個師弟好像對龐涓並不感冒。對他有些冷淡,沒有像對待孫臏那樣熱絡。他甚至都不怎麼和他說話,還經常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他。龐涓真是覺得不明所以。

龐涓不知道為什麼,慕容建中卻知道。那個什麼李騰,分明是穿越過來的。他這麼針對龐涓應該是因為看過孫臏和龐涓的糾葛,所以才這麼排斥龐涓。當他見過他本人之後就更加肯定了。那明顯不同于古人的舉止(慕容建中這貨在北齊呆了幾十年已經被同化了),還有看他時那防備,帶有深究的眼神。他實在是蛋疼菊緊吶!

「我說,你怎麼辦事的?我為毛次次都要躺著也中槍。我明明什麼都沒做!」慕容建中頗為委屈地質問道。

「……」這是沉默是金的系統君。

慕容建中還好認命地自己應付了。

至于李騰,他看著龐涓(慕容建中)卻是另一種心情。他穿越到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卻幸運地被鬼谷子收為弟子。一開始,他真的是很開心。他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根本就沒有經歷過戰亂和沖突。這些東西原本離他很遙遠。可現在卻切切實實地在他身邊。直到他被鬼谷子相中,成為他的關門弟子。那一刻,他感動得都要尿了。他把他知道的所有神明都感謝了個遍。鬼谷門在戰國簡直就是個萬能護身符啊有木有!可是,當他知道他有兩個師兄,特別是他們分別叫龐涓和孫臏時,他馬上又感覺前途堪憂。孫臏倒沒什麼,關鍵是龐涓啊!這個家伙嫉賢妒能,而且還心狠手辣。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連全心信任自己的同門師弟都可以毫不猶豫地出賣。跟這樣的人做師兄弟好危險的說。所以,龐涓受傷這麼長時間,他沒有來看他一次。他有時甚至比較陰暗地想︰龐涓這個爛人還是死了算了。不過,結果讓他很失望。

看著神采熠熠地站在他面前的龐涓,他名義上的師兄。李騰深吸一口氣,臉上堆起了完美的微笑(慕容建中吐槽︰真假。),說道︰「師兄,你的病好了隨即又高興地對孫臏說︰「臏,你回來了真是太好了。我在山里一個人太無聊了。你在山下還好吧?」

孫臏微笑著說道︰「多謝師弟。涓受傷了,雖然有婉兒在照顧。但我放心不下,所以多留了幾天。讓師弟費心了

听了孫臏的話,李騰覺得一陣無力。孫臏明顯是親疏有別。對龐涓直接稱呼「涓」,對他就是師弟。他雖然知道孫臏和龐涓畢竟相處了好多年,和他相處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親密程度而言,他還真比不過龐涓。可是,龐涓他不是好人吶!雖然他看上去挺正直的。可壞人不都是這副樣子嘛!孫臏和龐涓這樣親近,這麼信任他,遲早會出事的。

李騰看著孫臏,又看看龐涓,心里面滿滿地都是糾結。

孫臏你這個傻子,我是為了你好。

可惜,孫臏並不知道李騰心中的吶喊。他只是奇怪地看著李騰那有些扭曲的臉。

……

師兄弟幾個寒暄過後,很快就開始了愉快的教學。

鬼谷子是個隱世高人。但同時也是個嚴肅地老師。他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要不然也不會教出孫臏、龐涓那樣名震天下的學生。龐涓這幾日在山下養病,但鬼谷子並沒有讓他太輕松。實際上他是布置了一些功課的。只是慕容建中把它給遺忘了罷了。

幸好慕容建中有多年的從軍經歷,帶兵經驗非常豐富。所以,對于鬼谷子的問題,他回答得非常完美。

鬼谷子听了很滿意,看著已經嶄露頭角,智略過人的龐涓,看似愚魯,實則大智若愚的孫臏,還有還未雕琢完全,但潛力巨大的小弟子李騰。鬼谷子感到異常欣慰。他的徒弟,無論哪一個都是人中龍鳳,都是可以左右天下大勢的能人。有了他們,鬼谷門必將發揚光大。

鬼谷子看著恭恭敬敬跪坐在下首的三個徒弟,突然說道︰「你們跟著我學習了很多東西,雖然因為個人的喜好,所學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還是謀略。我派注重機變,以縱橫之手,掌天下大局。你們皆有改變天下格局的能力。如今天下戰火紛飛,正是你們施展身手的時候

鬼谷子的話雖然沒頭沒腦,顯得很突兀。但卻說得下首幾人心馳神往。只是,三人心中的想法卻並不一樣。

慕容建中(龐涓)主要是想著他的任務。上一個任務,他完成得並不完美,但總算是名留青史了。當他看到史書上他的傳記,那些洋溢著對他的贊美的文字。他不禁心潮澎湃。那種建功立業,名流千秋的感覺真的是太令人陶醉了。他很期待完成這次的任務。他甚至在意婬,後世的歷史學家會怎麼評價他呢?再怎麼樣也不會比四大名將差吧!

李騰也想著建功立業的事。他穿越至此,也想留前生後名。但和龐涓單純的青史留名不同的是,他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想要的可不止是這些。他要創造一個國度。在他看來,他完全有這個條件。比起這里的土著,他有著幾千年的智慧。這里的人如何能跟他比?何況他現在還是鬼谷門下。有兩個非常牛逼的師兄。即使龐涓被排除了,不是還有孫臏嘛。孫臏現在已經是被他內定的小弟。只要在龐涓害他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救孫臏。那麼,他定然會對他死心塌地。有了孫臏的幫助,再加上其他小弟,那麼大業可成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和慕容建中(龐涓)的陶醉與李騰的無中生有不同,孫臏雖然也對山下的世界心馳神往。但他和前兩者完全不是在一個頻道的。听了鬼谷子的話,他首先想到的是學有所成之後下山救萬民于水火。如今這個年代,七雄並立,為了各自的利益征戰不休。卻苦了天下百姓。孫臏天生有一顆仁厚的心。他希望能憑借自己所學讓那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能安居樂業。

鬼谷子當然不會是無的放矢。他說完話就一直觀察著他三個弟子的反應。三人的表情被鬼谷子看在眼里。甚至于他們心中是什麼想法他也基本上了然于胸。龐涓的火熱,李騰的野心,還有孫臏的悲憫,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鬼谷子面無表情地交代他們寫一篇以「戰」為話題的文章,隨後就走了出去。

慕容建中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師傅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過,雖然不明白鬼谷子的意思。但對于他的話,三人都不敢怠慢。鬼谷子走後,不約而同地解散,回去寫文章。

第二天,鬼谷子收到了三個竹簡。上面有三篇文章。不過,這三篇文章的風格相近,都是開門見山。但闡述的觀點卻迥異。

慕容建中(龐涓)的文章開篇就是「戰者,功也」。他認為戰是國家的功業。無戰,則民弱;民弱,則國衰。國家的強盛是離不開「戰」的;他還提出戰是功德。他說,戰爭長久存在,民不聊生。但國家之間也可以通過戰組合在一起。天下有七國,每兩個國家之間都有糾葛,如果都發生沖突。那麼,天下將會有21起沖突。但如果只剩下3國,那麼沖突就會銳減到三次。如果僅有一個國家,那麼就不存在什麼沖突了。天下沒了戰爭,沒了沖突,百姓自然就可以安居樂業了。而且,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發動吞並貧弱的國家。這也是對小國國民的功德。小國國民從此成為了這個強國的一員,因此也就可以享受到這個國家帶給他們的福利。如果一個國家能統一天下,那麼天下百姓都會得到它的福澤。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孫臏的觀點卻截然不同。他開篇就說「戰者,罪也」。他認為戰爭是罪惡的行為。一個國家,它只要與鄰國和諧相處。那麼,在它疆域內的國民就可以安居樂業。但是,卻因為統治者的貪婪而不肯妥協,悍然發動對別國不義的進攻。如此一來,不僅本國的百姓因此失去了安定的生活,連鄰國的百姓也跟著遭殃。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應該判罪嗎?即使國家的王是最高的統治者,在國內說一不二,但總會有替天行道的人存在。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君王,即使能僥幸成功。那也只是一時的成功,遲早會被遭到懲罰的。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樣的國家,有這樣的君王,是注定不可能長久昌盛的。他還提出,戰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戰」。天下諸侯自守疆土,各安其位。那麼天下百姓就不會流離失所,痛苦不堪。

至于李騰,他的文章又是另一個層面。他開篇就直言︰「戰者,爭也」。他認為,戰爭戰爭,關鍵就在于這個「爭」字。因為爭,才會戰。戰只是形式,而爭才是最終的目的。爭的原因則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些利益,有個人利益,也有國家利益。王侯將相發動戰爭,制造沖突,不管是不是師出有名,其目的不過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罷了。鄭莊公克段于焉,是為了他的地位;齊桓公尊王攘夷,是為了霸主之名;伍子胥興兵犯楚,是為了報仇。他們發動戰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當然,單純為了個人而發動的戰爭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國家發動戰爭是為了國家利益。一個國家,它的資源,它的疆土是有限的。當它發展到瓶頸的時候,國內的資源已經不能夠滿足國民的需求。因為資源不過分配,長此以往,就會滋生很多矛盾。這個時候,就是國家必須要發動對外戰爭的時候了。只要搶奪了他國的資源,佔有了他國的土地,國家就會得到持續的發展。國內矛盾也會因此而消散。一個英明的領導人應該在資源沒有被完全利用完,國內矛盾還沒有滋生的時候就去「爭」。而「戰」又是「爭」最好的方式。

可以說三人的觀點各不相同,都各自的道理。至于到底誰提出的觀點更好,鬼谷子沒說。他甚至沒有說他們的優點。反而對拿著他們的文章對他們一一批駁。

對于慕容建中(龐涓),鬼谷子批評道︰「既然戰是功,那昔日藐視周室的鄭國現在何處?」

鬼谷子說的鄭國是春秋初年的鄭國。那個時候的鄭國可謂是天下有數的強國。它是山東(崤山以東)第一個公然對抗周天子的國家。鄭莊公時期的鄭國儼然是天下第一強國。但鄭國強則強矣,卻沒有惠及國內的百姓。鄭莊公死了之後,鄭國衰弱。鄭國的國君難道沒有功嗎?它對外戰爭甚至沒怎麼輸過。可國家卻還是衰敗了。現在更是從版圖上消失了。龐涓無言以對。春秋初期的鄭國就好像後世的前蘇聯一樣,國家強大,但人民的生活水品卻並不高。別說鄭國不是蘇聯這樣的巨無霸。就是巨無霸照樣被肢解了。這麼強大的事實面前,慕容建中不得不反思。

至于孫臏,鬼谷子還是用了鄭國的例子。不過,他說的卻是子產時期的鄭國。那時候的鄭國國內政通人和,又與鄰國親近。這不正是孫臏贊許的好國家嗎?可是,它現在何處?

孫臏頓時也啞口無言。子產之前的鄭國國內確實很亂,但因為昔日的強國之姿,並不是什麼國家都能夠欺負的。除了秦楚晉這樣的大國,其他國家還真沒這個膽量。而且,這個時期鄭國人捍衛國家的勇氣真心讓人佩服。出現了像燭之武這樣的人杰。可子產之後的鄭國,只能用悲劇來形容。不僅國家弱小,而且國人還喪志。淪為戰國最末流的小國家。最終也難逃被韓國所滅的下場。

對此,孫臏也不禁反思,自己的觀點是不是稍有偏頗。

至于李騰。孫臏和慕容建中都不知道鬼谷子是怎麼評價的。只知道李騰從鬼谷子房間出來的時候,臉色蒼白,也不跟他們講話,直接走了。

兩人面面相覷。最後只得無奈地聳聳肩。

他們不知道的是,鬼谷子差點就把李騰逐出師門。

孫臏和慕容建中的觀點雖然不同,但卻也是此時社會上的兩種主流思想。

而李騰的言論嘛!道理或許沒錯。但在當時著實有些驚世駭俗。這個明顯帶著殖民主義色彩的言論在戰國時期怎麼可能被人接受。在當時,使用這樣的發展方式只有北狄。你能想象中原各國像茹毛飲血的北狄那樣嗎?

而且,光這樣就算了。最關鍵的是鬼谷子明顯從其中看出他的小徒弟的野心。可怕的,炙熱的野心。憑心而論,一個國家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強大。這種近乎是殖民的方式是最有效地辦法。但它造成的破壞卻也是最大的。鬼谷子真是擔心李騰到時候會為禍天下。因此,他真的差點把李騰逐出師門。

不過,最終鬼谷子還是留下了李騰。因為他有些不舍得浪費了李騰這塊美玉。只希望自己能好好引導他。

但這可能嗎?

或許連鬼谷子自己也沒有什麼信心。所以,一年後,當慕容建中下山的時候,他特地對他叮囑了一番。告訴慕容建中,如果李騰出山,好好看著他。別讓他干出驚世駭俗的事情來。

慕容建中雖然不明所以(他也是穿越的,對殖民主義的排斥不是很大),但他卻是個尊師重道的人。他答應了鬼谷子,把他的話一一記在心里。也決心在必要的時候,踐行今日的諾言。

只是,慕容建中卻因此多了一個勁敵。他這趟的穿越之旅也變得更加曲折。l3l4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