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眼看著女兒要出嫁了,辜氏心中正是萬分的不舍,原本她是不樂意女兒嫁過去建安候府的,如今的沈家關系復雜,兩家的關系也早不如從前那麼親厚了。

奈何,偏偏自家女兒就是死心眼,雖然她平素里藏得深,但是到底瞞不過她這個做娘的。

沈家在婚期將近的時候退了婚,當時驚掉了多少人的眼珠子,听說十五那天沈世子派了侍衛送鄧家女兒回府,按說這也沒什麼,未婚夫妻小兩口約著見個面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問題就在這了。十五那天之後才幾天的功夫,沈家就退了鄧家的婚事,怎麼不叫人浮想聯翩。

更何況這中間還夾著一個她自家的閨女。

自家閨女的心思她是早知道的,早些年的時候,她也想著兩家本就是表親,又素來親厚,沈玉宸那孩子她也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品行那時沒話可說的。她當時還想著將來等他們年齡大些了,再為他們婚配,倒也是佳偶天成。誰知道半路上殺出個鄧國公府。

無論如何她是決計不會允許自己的女兒去給人家當妾室的,他們家辛辛苦苦嬌養大的女兒,又是嫡出的姑娘家,到別人面前去立規矩,永遠要矮人家一頭,她就是死了也不會答應的。

原本以為也就是這樣了,等沈玉宸成婚了,自家女兒也就該死心了,到時候再為她選個青年才俊婚配,以她家女兒德容兼備,又有這樣的家世身份,何愁找不到好男兒婚嫁。

女兒家的心思也不是說放下就能真的全部放下的,所以盡管沈玉宸並沒有錯,但是她心疼自己女兒,漸漸的也就跟沈家的關系走的要遠些了。只希望聯絡的越少,接觸的越少,她家閨女的心思就能慢慢的收回來。

十五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玥瑩始終不肯開口對她明言,她只能憑借自己所知道的訊息來猜測。女兒回來之後就病了一場,同時,沈家還退了鄧家的婚事,尤其是這一段時間市井上總有一些流言傳出來,莫非鄧家那丫頭真的在寺廟里私會野男人,然後被她閨女發現了不成?

所以她閨女回來就病了一場,大約是看到了不該看到的事情,然後又事關她心上人,急怒之下這才病倒了?大夫也是說她家玥瑩是受了驚嚇,氣結于胸,不得抒發才病倒的。越想越覺得自己猜中了事實的辜氏只能嘆氣,看來她女兒的這一門心思,還是掛記在那沈玉宸的身上,不然也不至于這樣。

所以當沈家上門來提親的時候,她雖然心中並不是太願意,但到底還是顧及到了女兒的心思,與那沈候夫人踫了面。

說起來,從前的沈候夫人就是他的小姑子,當年那也是風華絕代,嬌艷若初日一般的人。只可惜那樣的一個妙人,最後竟是如此早歿,她還記得當時當他們接到沈家的消息,她家老太爺一下子就跌坐在椅子上,好半天都還沒有回過神。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的淚花。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世上的慘事莫過于此了,他們家老太爺子就是那之後一天一天的看著不行的。所以他們至今對沈家的感覺都還是很復雜。復雜的同時又感嘆,沈候還算是個痴心的了,這麼多年下來,竟也未再續弦,嫡妻的位置一直空在那里,就是為了不讓後娘欺負嫡出的子女,能做到這份上,倒也不枉費他們家的姑娘嫁過去了。

只可惜這樣的痴心到底是沒能持續下去,這位顧家的姑女乃女乃帶著今上的指婚,堂而皇之的嫁入了沈家,成了建安候府如今的當家主母,取代了她小姑子的地位。

坊間對這位顧家姑女乃女乃的傳聞真真是不少,就連宮里關于她的那些事情,也都是人們背後津津樂道的話題。比起他們家那位早歿的姑女乃女乃,這位的豐功偉績就多了。

光是她跟合心長公主之間的糾紛,就夠讓人說上好一陣,兩人就像是天生的不對盤,那會明明才齠年,就跟比自己大了一輪還有多的長公主正面對上,使了個絆子,讓長公主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摔到水里去。

那時今上剛剛才登基,正是用顧家的時候,加上顧靖薇又還年幼,自然是只能讓長公主吃了這個虧了。長公主多傲氣的一個人,本身又是今上的長姐,身份這般尊貴,最後竟敗在個黃毛丫頭手里,怎麼能不叫她記恨這麼多年呢。

所以,沈家來提親的時候,她一度猶豫不決。且不說他們三家退婚訂婚的,時間隔得這麼近,外頭人還不定怎麼編排,光是這顧氏就不是個好相與的。

他們家女兒嫁過去,名義上那是給人家當兒媳婦的,就算是長媳吧,可人家佔著一個長輩的身份,一個忤逆的罪名往你頭上一扣,你就是理大過去天了,也得矮下頭來。

自家這個閨女她還是了解的,性子也是個軟糯的,不欲與人爭鋒,想叫她自己立起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過這樣倒也未必不好,終歸是嫁去人家家里,太有稜有角的,只怕回頭磕磕踫踫的還是自己。

何況那沈侯夫人,辜氏揉了揉額角,這位沈侯夫人倒是跟她想的有些出入。傳聞中的她雖然年少,但是已經是頭角崢嶸,大有些專橫跋扈的架勢。

可這次她代表沈家上門來提親,平和得讓她覺得有些訝異,記得上回見她的時候,還是年前宮中大宴,當時顧氏可是狠狠的抽了長公主臉,一點面子都沒給人家留啊。

雖然那天本也是長公主自己先起頭想找麻煩的,但是,宗室子弟有幾個不是那樣,平時也不至于有人告狀到聖上面前。可偏偏這次攤上的是顧氏,她也總算是見識了顧氏的能耐。

不止是顧氏,還有她娘家那一大家子,個個都是奇葩。她算是見識到了傳聞中那位堪比皇室公主的大將軍之女。她當時就在想,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

可想起三個月之前她來府里提親的那次會面,一點不見傳聞中的飛揚跋扈,謙和有禮,十分平和,很難將眼前這個女人跟傳聞中的那個人聯系在一起。倒是讓原先還替即將出嫁女兒擔心不已的她,安心了不少。

如果她看到的顧氏才是真實的顧氏,那麼女兒將來的日子,只要她安分守己,恪守本分的話,應該是不會太難過的。畢竟家世身份是擺在那的,他們家的姑娘也容不得別人真欺負到頭上。

將手中新打制的頭釵放進盒子收好,這些都是將來要讓女兒帶過去的陪嫁。這一套頭面雖然都是新制的,但是工藝卻並不能讓辜氏覺得滿意。到底是趕得急了,一時半會找不到手藝更好的師傅,這些釵環的造型略顯得生澀些,不夠圓滑大氣。

雖然女兒家的嫁妝是打小就準備著的,但是那都是大件的東西。從定親到婚禮,就三個月的時間,許多東西還是準備不及,頭飾釵環這些東西,除了幾樣她從前特別喜歡的,都是要重新打制能配得上她身份的。

若是時間更長一些的話,她必定要挑選一些更好更合適的陪嫁才是。

如今卻是沒有時間再去張羅了,只好在女兒的體己錢里多添一些帶過去,以便將來有什麼準備得不妥當的,可以隨時再添置一些。

揣了揣手中的盒子,一大一小,小的里頭裝的全是銀票,是將來女兒的貼身體己錢,大盒子里裝的全是銀角子和金騾子,全部都打成了花生和豆子的形,用來給女兒打賞下人用的。

新媳婦進家門,怎麼也要施恩給下面為你辦事,伺候你的人的。要想以後在宅子里過得好,有人通個氣什麼的,這些是絕對不能少的。別看著下面的這些人都是侍從婢女,比不得主子,但是要是給你使起絆子來,不聲不響就能給你坑了。

就她家這閨女,雖然平時她也教著怎麼管家,但到底是自己家里,上上下下都被她把持著,又有她在一旁看著,玥瑩是她的嫡親閨女,自然也不會有那些個不開眼的敢動什麼手腳。

那沈家可就不一樣了,府里的人事復雜呢,她可得好好跟玥瑩說說,好好提醒一下她才行。幸好這次讓她陪嫁過去的莊嬤嬤是她身邊的老人,有莊嬤嬤看著她,她還能安心一些。

「瑩兒現在在做什麼?」指揮著丫頭婆子將新制的頭面首飾都收拾好,問道。

「回夫人,姑娘這會應該在繡樓呢。」辜氏身邊的曹嬤嬤回道。眼看著就該新婚了,他們家的姑娘出身大戶,自然是不必像一般百姓家的姑娘一樣,自己縫制嫁衣,但是為了應景,也是習俗,帕子荷包之類,總還是要自己繡那麼幾個貼身帶著的。也好叫人家知道咱們家姑娘也是有精修過女紅的。

「去讓人跟她說一聲,等這邊收拾好了,我有話要對她說,叫她過來一趟。」辜氏捶了捶肩膀,這一陣見天的忙下來,她渾身的骨頭都快散了一般,到底還是時間太緊了,她也上年紀了,比不得從前了。

「是。」曹嬤嬤領命就去了。她知道夫人這是不放心姑娘,有不少體己話要跟姑娘交代,趁著現在能多交代一些就多交代一些,以後嫁出去了能省不少的麻煩事。

有道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做父母的對子女那是有操不完的心,也難為他們夫人了,把該替姑娘想到的事,全給想到了,只盼望著姑娘以後日子過得平平安安,美滿幸福。

趙玥瑩被曹嬤嬤領著過來的時候,就看到母親靠在貴妃椅上小寐,丫頭正在給娘親辜氏捏肩捶背,她心知這幾個月忙著她的婚事,累著娘親了。心中覺得愧疚不已。揮退了丫頭,自己親手親腳的給娘親捶起腿腳來。

那天從法華寺回來,她當夜就受了寒,跟著就一病不起,已經讓母親為她擔憂不已,只是顧及著表兄的顏面,還有她自己的私心,卻是怎麼不能將那天的事情說與娘親知道。

她身體稍稍好了一些之後,緊跟著就是建安侯府上門提親,她終于還是能得償所願,嫁與表兄了。

娘親見她身體還有些虛弱,便不讓她插手婚事的準備,只讓她好好將養自己的身體,那麼多瑣碎繁復的事情,娘親全都自己一手包攬,替她準備得妥妥貼貼的。

她倒是能風光出嫁,但是卻累壞了娘親,她心中實在有愧。

手腳有輕有重,辜氏並沒有睡過去,又豈會不知道給她捶背的人換了一個。她坐起身來,拉過女兒的手,拍了拍,道︰

「你前一陣才大病過一場,如今雖然要出嫁了,但也別整日的悶在繡樓里,這幾日天氣還算好,沒有下雪,中午陽光曬在身上,也還有些暖和,你多到院子里走走。」

「女兒知道了,累母親為女兒擔憂了。」趙玥瑩乖巧的點了點頭,道︰「听曹嬤嬤說,母親喚我來是有話要對女兒交代?」

「嗯,那邊桌上有兩個盒子,里面是銀票和碎銀角子。為娘的平日怎麼管家御下,你也是看著學了的,這些我就不交代你了。」辜氏指了指桌上她備好的錦盒,接著說道︰」別的東西我也就不多說了,平日里教給你的東西也都教給你了。你還有兩日便要出嫁了,為娘就再哆嗦一句,你一定要記住。你是初嫁新婦,不必事事去爭個頭角,該低頭的時候就一定要低頭。沈家關系復雜,不管有什麼事,你不要跟著起哄。但凡自己若是把握不好的事,多問問你表哥,他自會幫你。你要好好跟你表哥過日子,多關懷一些他的起居生活,照顧他體貼他這才是你要做的。只有把握住丈夫的心,才是你將來能立得住的根本。」你央右者壬亙五右匕•臨卜級bu豐一佔今俞雨立一音加屯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