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一章 擒文姬論命理

蔡邕父女沉迷在扇面上好一會兒把玩不止,最後還是轉到書法和繪畫上。я思路客я蔡琰問道︰「此畫看似簡單,卻恰如其分,竟然完美地與詩意融合,公子可否告知技法。」

「此種畫技與傳統畫法不同之處在于不去刻意注意細節,重在表達意境,故,此畫技吾稱之為︰寫意。言外之意全在意境,意成,則畫成。當然,每個人的意識不同,境界不同,想象力不同,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發揮,不拘一格,甚至在此基礎上再創新境界。」說著拿起畫筆隨手勾勒涂抹,寥寥數筆畫面已成。

這對父女可都是曠世奇才,略一揣摩便知概要,同時也為劉卓的才情驚嘆不已。說到書法,劉卓簡單滴介紹了書法的要點,並書寫幾種字體後說道︰「書法的風格與人的x ng格相關,x ng格厚重的人寫渾厚飽滿的字體,堅毅的x ng格最好寫瘦硬的字體,內秀的人還是寫清秀一些比較好。比如,文姬最好寫清秀的字體。」一邊說著劉卓一邊書寫著各種字體,一會兒顏真卿的字體,然後又變成柳公權的字體,再一寫卻變成歐陽詢的字體甚至行書、草書也一並寫出來。

在一旁觀看的這兩位父女一陣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放下筆劉卓說︰「吾雖然創出這些字體和畫技,可是也沒有在這些方面下太大的功法,水平嘛自然是太一般了,真要發揮出水平還要看蔡中郎這種大師級的人物和文姬這樣的天才來完成,吾以後也不會再往這方面發展,水平也就這樣了,呵呵。」

劉卓和這父女二人大談詩、畫、書法,討論的不亦樂乎。轉眼已經臨近中午,劉卓是來做客的,當然不可能總是談詩論畫。酒菜上來,劉卓就坐開始與蔡邕父女閑聊起來。

三個人天南地北的說著,時間過得很快,劉卓的話鋒一轉突然提起剛才的那位年輕人︰「吾剛才見出去的那個年輕人身體不會太好,搞不好是個短命的人,不知這位公子是什麼人呀?」

劉卓這一句話驚得在場的這父女二人呆若木雞,好一會兒蔡邕緩過神來,對劉卓說道︰「次子乃吾之學生,名叫衛仲道,河東衛家之子,剛剛與文姬約定終身。」

劉卓一听果然,河東衛家劉卓自然知道,河東衛家初興于漢名將衛青,被立為皇後的衛子夫。衛氏家族就是從那一刻起平步青雲。蔡琰嫁過去以後,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結婚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而後,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後面的過程更悲慘,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劉卓要來蔡家父女的生辰,略微看了一下心想果然是命里注定,雖然易理並不是非常j ng通,大概還是知道的,再加上歷史的結局,表達的合情合理不在話下,于是,決定下一副重藥,拿下蔡文姬才是當務之急。命運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不知道避凶趨吉離悲劇就不遠了,若是與命運抗爭無異于自尋死路。于是喃喃自語道︰「大凶啊,敢問蔡中郎文姬是否自小聰慧過人呀?」

「是啊,文姬的確聰慧過人,自小過目不忘,若吾彈琴斷了一根玄,文姬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听出來,而且還知道是那根弦斷了。」

「似文姬這般人屬于天妒之才,非一般的人可以相與的,若是遇不到大貴人還不如不結婚。蔡中郎若是將文姬嫁過去,估計沒幾年就成為寡婦,像蔡中郎這樣的易學大家恐怕不難看出來的。吾這話雖然不好听卻是大善意,蔡中郎不可大意。」劉卓說這話確實挺c o蛋的,听上去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果然,蔡邕的臉s 非常難看,劉卓這家伙裝作沒看見繼續說道︰「而且,蔡中郎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急流勇退,更不能西行。中郎的命造原本弱木,過些年大運行旺金,再西行豈不是死地嗎?更何況還要連累後代,吾觀其後不僅蔡中郎不妙,就是文姬也是劫運連連,命造傷官重疊,除了前面的結局外,緊接著還要遭受劫奪之運,劫神在北,估計文姬將會被擄到北方,從西方再向北那不是匈奴的地方嗎?文姬雖然在北方沒有x ng命之憂,可是,十幾年生活在匈奴手里,那是什麼樣的悲慘生活啊!若想化解必須行東方木地助起弱木,或東北水木之地。吾建議過幾年還是盡快到幽州來吧,也許會改變命運。當然,吾這種卜算手法和蔡中郎的不同,中郎自己可以測算一下即知。」

此時蔡邕的臉s 沒有剛才那樣難看了,畢竟蔡邕這樣的大文豪沒有少研究易理,對于術數非常j ng通。蔡邕玩的是古易理,與劉卓的後世易理不一樣,但原理是相通的,蔡邕只是礙于玩易不自卜的約束忽略了自己的命造。此時,劉卓說的一針見血,擲地有聲,蔡邕一掐算果然如此。再看看小文姬的臉s 已經泛白,對劉卓推導出的結果驚恐不已。

劉卓拍了拍小美女的肩膀說︰「別怕,有解的,行東方水木之地助起用神劫禍全無。」接著又對蔡邕說道︰「蔡中郎,吾話雖不中听卻是一片苦心,如何決定別人做不了主。時間不早了吾要回去了,若是短時間難以決定,吾最後送你幾句話,蔡文姬不可嫁與那個衛仲道,此人是個短命人;第二,幾年後,若是听聞西兵來洛陽趕緊趁著西兵沒進城向東逃命去吧,當然,最好是來幽州,畢竟吾是哪里的將軍。此話不可外傳,切記,切記!」

說完也不管蔡邕的表情,自己起身告辭。蔡文姬苦著臉出來送行,到了門口才艱難的開口悲戚地說︰「公子,救吾!」

伸手模著文藝女青年的頭,劉卓將文藝女青年擁在懷里溫馨地說道︰「別怕,哥哥是將軍,沒有能難住的事情,只要決定了給吾送個信即可。或早一些來幽州找吾,吾可是大命造之人也就是所謂的貴人,只要留在吾身邊保你一輩子平安。甄家是行商之家,這里有他們家的買賣,到哪里提到吾即可,實在不行就逃婚讓他們護送你去幽州找吾,如何?」

文藝女青年蔡文姬現在也沒有一點文藝的味道,臉上全是悲苦的表情,听完劉卓的話就如大海中撈著一根救命稻草,非常堅定地點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