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二章 名望的作用

劉卓率軍遠征回來不久,中山這里變得熱鬧起來了。以文出名的四絕公子搖身一變成了安北將軍,征戰過程中的輝煌戰績也被人大肆渲染,集文武于一身的劉卓想不出名都不行。這些天訪客不斷應接不暇,搞得劉卓身心疲憊。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獲,一些這個時代的名人劉卓也不會放過,首先招攬到手的是河北沮授。

沮授,字公與,廣平(治今河北雞澤東)人,歷史上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沮宗之兄、沮鵠之父。史載他「少有大志,擅于謀略」。曾為冀州別駕,舉茂才,並當過兩次縣令。後來又當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袁紹佔據冀州後任用沮授為從事。經常對袁紹提出良策,但很多時候袁紹並不听從。官渡之戰時袁紹大敗,沮授未及逃走,被曹c o所獲,因拒降被曹c o處死。

第二個招攬的是鐘繇,此人酷愛書法被劉卓扇子上新奇的書法所吸引,知道扇子上的書法出自四絕公子,便萌發了登門求教的決定。鐘繇來到河北後,劉卓已經出征南下他一直在此地等候。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人。早年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歷史上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後被曹c o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勛卓著。以功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丕稱帝,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後遷太尉,轉封平陽鄉侯。與華歆、王朗並為三公。明帝繼位,遷太傅,進封定陵侯。太和四年卒,謚曰成。

歷史上鐘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此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鐘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鐘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庚肩吾將鐘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其實,這個時代楷書已經有人開始嘗試新體,畢竟沒有大成。劉卓與鐘繇一起探討,指點鐘繇書寫楷書的要點。劉卓的楷書一改隸書的蠶頭燕尾,采取起筆藏鋒收尾頓筆的手法,並介紹了幾種風格,其中有歐陽詢的清秀、顏真卿的渾厚飽滿和柳公權的瘦硬。鐘繇y 拜劉卓為師而劉卓堅決不受,劉卓言道︰「元常,你比吾還大,拜吾為師成何體統,此事萬萬不可。」

劉卓不答應鐘繇沒辦法,不過,在外面鐘繇一直對別人說自己的書法師從劉卓,于是,劉卓是鐘繇的師傅不脛而走。有木有天理了,麻痹的,兩千年以後不知多少代的徒子徒孫要當祖先的師傅,有這樣荒唐的事情嗎?見過無恥的沒見過如此無恥之徒!

第三位招攬的是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歷史上華歆曾為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為政清靜不煩擾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擁戴,以至于揚州刺史劉繇死了,整個揚州民眾共推華歆為刺史。華歆因為沒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適做法加以拒絕。但民眾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幾個月,最終還是被他婉言勸回。

武將只有一個來投,瑯邪莒縣人徐盛,字文向。劉卓的四絕公子的名號傳到了瑯琊,徐盛知道這是一個新冒出的年輕才俊,當時只是好奇。後來,黃巾起事後山東也鬧黃巾,徐盛的家鄉也不安寧。再後來傳出青州的黃巾軍竟然是四絕公子劉卓給剿滅的讓徐盛大吃一驚,四絕公子竟然還是一位武將。此時,徐盛的心被吊了起來,原本要到江南避禍的徐盛也不去了,干脆去河北看看吧,好奇心年輕人都有,考慮再三最後徐盛還是決定去河北,打起行裝來到中山。

劉卓只知道歷史上幾個知名的人物,其他人的招攬交給了田豐和劉曄。劉卓心中感慨,這個時代的名望真的很有用,要是沒有這些名望你就是求也不見得人家上門。當然,現在招攬進來,至于能不能留住還的看自己的本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