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點以前還有一章及至中午,各路追擊敵軍的人馬陸續而歸,趙雲斬殺了張梁,關羽斬殺了波才等,其他各將均有斬獲,這個事情全看運氣,踫到大頭目就賺了,踫到小頭目那也沒辦法。現在最忙的是田豐等一干文官,忙得腳不沾地統計戰果、造冊、各處遞交戰報。
幾r 後,三路大軍啟程向南開進橫掃各地黃巾叛賊,五月中旬抵達南陽後,第一場大戰就是要痛擊張曼成部黃巾賊以解宛城之圍。而在這期間劉卓不再爭功,處處尊皇普嵩和朱雋為首,參加戰斗多以皇普將軍和朱雋的軍隊為主力,自己的軍隊作為輔助軍隊配合行動,這家伙的低調贏得了皇普將軍和朱雋將軍的進一步好感。
恰在此時,朝廷的封賞也下來了,鼓勵黃埔嵩、朱雋等再接再厲繼續剿滅黃巾賊,表彰了劉卓的卓越功績,升劉卓為中郎將。這一下子升職不小,與皇普將軍並列一線。正所謂朝里有人好做官啊,自從出兵以來大小戰役劉卓都向劉焉投送戰報,劉焉再根據劉卓發來的戰報加以整理送往朝廷。這次的朝廷封賞可能就是表彰解青州之圍以前的戰績,劉焉是皇室中人,他的分量與劉卓相比自然重要多了,再加上劉焉在其中美言幾句,盛贊皇家後人出了一個年輕的俊才你說皇帝老兒能不重視嗎?
在南陽,黃巾軍張曼成部自三月開始,即以重兵圍攻宛城,遇到南陽太守秦頡的頑固抵抗,雙方相持不下正陷入僵持階段。按說,你圍攻宛城,十幾萬人馬輪番攻擊很有希望拿下宛城,可你別為了急于攻下宛城只顧著眼楮往前看,身後總要放些探子、崗哨之類的,小心有人戳你呀。要不說黃巾軍這些草莽不知兵法,現在悲劇了,皇普嵩、朱雋、劉卓三人結束了長社之戰,迅速南下來到了張曼成的背後,準備給他們來一次致命的打擊。
這次戰役由皇普嵩和朱雋領餃指揮,劉卓的軍馬設在後方為其壓陣。人家是可是堂堂正正的開戰,不像某人專干偷雞模狗的買賣,皇普嵩的三萬多軍隊和朱雋麾下的一萬多軍隊排開陣勢,盔甲鮮明、刀槍林立、排開八大方陣浩浩蕩蕩、氣勢雄偉向黃巾軍的後營開進。攝人心魂的軍威散發出強大的氣勢,甚至連戰場上的空氣都為之一滯,似乎風都停止了。
旌旗翻滾,如滾滾巨浪卷動,四萬多人吶喊出「殺!」聲響徹原野,撼人心魄,如北極掠過來的風暴,如脖頸前掠過的刀鋒,黃巾軍人人喪膽,無人敢上前嘗試刀鋒,能做的只能轉頭逃跑。
黃巾軍首領張曼成得到急報,官兵從自己軍隊的後方殺來了,目前已經突破後營正向中軍挺進。張曼成等黃巾軍首領大驚失s ,急忙調兵遣將阻擋官軍的攻勢。
當得知來犯之敵乃長社的皇普嵩率領的官軍,張曼成等首領大吃一驚,難道長社的波才已經失敗了嗎?要不然怎麼會攻擊南陽。情況有些不妙,張曼成緊急下達了停止了攻擊宛城的命令,集中兵力對付皇普嵩的軍隊。
雖然官兵的裝備j ng良,戰陣威力巨大,但是,螞蟻多了咬死象,黃巾軍賊眾鋪天蓋地的撲了過來,幾乎y 淹沒官軍的攻擊方陣。兩軍相撞好一場血淋淋的廝殺,片時,殘肢斷臂、血流成河。雖然黃巾軍人多勢眾,可是,整個攻勢散亂沒有一點章法。再看官軍,陣列整齊,殺聲震天,刀槍出擊章法不亂,更兼身披鎧甲護住要害,軍士勇往直前,隨著殺敵陣列滾滾向前,堅不可摧。
戰陣中一個黃巾軍掄起一把鋤頭砸在一名官軍士兵的頭上,頭盔落地士兵頭部血流如注倒在地上,還沒等黃巾軍收回鋤頭兩旁刺過兩把長槍戳穿胸月復委頓于地。也有一窩蜂地涌上十幾個黃巾軍沖擊一處,前邊的黃巾軍被砍倒在地,後面的黃巾軍挺著長槍刺倒官兵,更有甚者鋤頭等各種農具劈啪的往下砸,整個就是一命抵一命的打法。畢竟官軍訓練有素,前邊的士兵到下了,後面的士兵迅速補上缺口保持隊形不變。黃巾軍經過幾波勇猛的沖擊,剛開始的銳氣沒有沖破官軍的陣型,一而再,再而衰,漸漸失去了剛開始的攻擊銳氣。
劉卓在後方看著,心中無限感慨,這就是冷兵器時代血淋淋的殺戮,自己都感覺脖子涼嗖嗖的,盡管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不少時r 了,但是,這種殺戮讓劉卓還是很不舒服,自己必須盡快習慣這一環境要想在亂世中生存殺戮是必須的。漸漸地皇普嵩的軍隊已經耗損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就算是擊敗黃巾軍至少也要損失一半的軍力,而黃巾軍的攻擊力度明顯減弱了,顯然,這種殺戮帶給黃巾軍的是震撼。
劉卓覺著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要盡快解決戰斗,否則,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呢?舉目環顧了一下整個戰場,發現黃巾軍的西邊力量有些個漏洞,陣前一些青壯攻擊,後面全是老弱充人數,額,這是一個絕妙的突破口,讓這些老弱沖亂黃巾軍自己的陣腳,于是,當機立斷大喝一聲︰「眾將听令。」
此時,眾將還在沉浸在戰場血淋淋的殺戮中沒有回過神來,突然聞听主公的命令,急忙回應道︰「諾。」
「趙雲為中路,黃忠、關羽分置左右,繞到戰場的西部發起突襲,要求汝等一鼓作氣勢如虎向東猛烈攻擊,不可懈怠,必須一戰擊毀黃巾軍的陣容,使其喪膽,望風而逃。」
「諾,屬下遵令。」眾人領命而去。
生力軍,這是一只絕對的生力軍。整個戰場的西面黃巾軍本來就不是主力,青壯人數不多,一些老弱如何能夠抵抗住一萬多武裝到牙齒的生力軍,黃巾軍一觸即敗慌亂的逃竄沖亂了黃巾軍的陣營。黃巾軍在西面戰線的潰敗傳染的人越來越多,敗退到中軍地帶直接影響到北面戰場,兩軍相抗只需要一點外因就能夠影響戰局,更何況是大面積的敗退呢。「轟」的一聲,北門抵抗的黃巾軍主力再也繃不住了,整個戰線轟然倒塌,劉卓的軍隊就像一根稻草壓倒了駱駝,黃巾軍崩潰了。官軍則乘勝追擊殲敵無數,黃巾軍其殘余向汝陽方向逃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