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旬月,秋天來了,在經歷了水戶暴動後一個月的江戶戒嚴後,江戶城慢慢的又恢復了平和。♀
「井上卿,現在情況如何?」德川家茂呆在原水戶藩邸,現在新軍書院番的駐地,對著建二悄聲問道。「命硬沒死,就是時醒時昏。」建二搖搖頭對著德川家茂說道。「嗯,••••••那還勞煩叔父多多照看了。」德川家茂說道。「你不是對這個家伙並不看好麼?」建二突然一臉詭笑的看著德川家茂。「只要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的人,我德川家茂還是十分尊重的。」德川家茂一臉正色的回到道,「還有行刺您的那兩個刺客,你打算這麼處理?」德川家茂轉移了話題。「交由御庭番眾來審理吧。」建二想略略想了想。
「怎麼,您覺得這兩個刺客還有文章。♀」德川家茂一臉好奇的問道。「嗯,我總是覺得這里面有蹊蹺,我從齊昭身上沒有感到一絲他有要殺我的痕跡,而兩次要刺殺我的都是和這兩個忍者有關,而且都是接著水戶藩發難的機會,這里面一定有問題。」其實建二多心了,那一男一女第二次借著水戶藩之力只是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一個好機會罷了,但是他這一多心確實到遷出了一條大線,這是後話現在不提。
「好吧,那這兩個忍者就先進行審問吧。」德川家茂點了點頭。「應卿怎麼樣了?」沉默了片刻建二問道。「又是需要調養很久,現在雖然清醒,但是還是不適宜處理政務,政務現在由首席老中安藤信正來處理。」德川家茂說道。首席老中一般是在幕府不設大老時才有的最高常設職務,但是有設大老並沒有規定就不允許設首席老中了,所以兩者可以並存只是沒有必要。只是現在大老一年內兩度法處理政務,所以這個首席老中的存在感就有了。♀
「幕府向皇家求婚啊•••••「建二突然嘆道。在水戶暴動井伊直弼受傷後,代為處理政務的安藤信正迅速的走上了前台。安藤信正在接手過井伊直弼的爛攤子後,深感繼續對抗下去可能會更加糟糕,所以建議采瘸柔的手段。尊攘派不是說我們幕府視天皇麼,那麼我們就徹底和天皇來一次近距離接觸,娶了天皇的公主讓德川家成為天皇的一門,這不就妥了麼。
安藤信正的想法在幕府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這是果的向敵#**小說
兩派爭執不下,最後安藤信正不得不向井伊直弼問計,徹夜長談後養傷的井伊直弼發話了:采取安藤信正的策略。作為一個堅定開國派和堅定的佐幕者井伊直弼會做出這個決定其實是很困難的。躺在地鋪上的井伊直弼,對于向京都服軟心里是極度的不樂意的,可是再考慮到大局以及個人問題後,他最後還是支持了安藤信正。幕府的威信在這一年里幾乎一下子就掉到了最低點。先是高官險些遇刺,沒過幾個月將軍在自己的居城里差點都被人摘了腦袋,這對于幕府而言絕對是巨大的威信危機,此時娶入一位皇家的公主對于幕府而言絕對是有所裨益的。
其次作為兩次事件的受害者,井伊直弼自己也怕了•••••井伊直弼也是人,好運氣是不是每一次都能眷顧到自己,要是繼續強硬下去,繼續給尊攘派以理由,那麼之後的暗殺將會層出不窮的,自己可以逃過一次兩次,但是再有一次自己還有機會麼?井伊直弼自己心里也沒有譜了。出于以上兩者考慮,以及安藤信正一晚上的言語上的勸說,井伊直弼最後答應了。
井伊直弼都發話了,剩下的激進派也大都偃旗息鼓,家臣之間的口徑得到了統一,此事迅速的就被上報了將軍德川家茂。德川家茂在經過考慮後也同意了,作為幕府將軍,幕府的威信是最為重要的,現在幕府幾乎威信全,由其是江戶城及其守衛更是遭到天下的嘲笑。「修得那麼嚴實,三百人就打進去了,哈哈哈。」「將軍的護衛那麼多連三百個人都打不過,一路逃跑,哈哈哈哈。」這種言辭在民間四處紛飛,作為幕府將軍而言絕對是一建難堪的事。所以在面對能夠挽回威信的提案前德川家茂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
就這樣二百年來頭一遭的江戶向京都求婚服軟,在這時就發生了。在安政七年八月底幕府派出了信使前往了京都,讓處于京都的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想辦法向天皇提議下嫁之事。和宮下嫁事件在時間上違背原歷史四個月後,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環境下再度發生。
視角再次回到吹上,德川家茂在听到建二的嘆息後,一下子就變得滿臉羞愧,對著建二就是一躬。「佷兒能沒有能夠經營好德川幕府,愧對先祖以及叔父。」「沒有的事情,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建二搖了搖頭,「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哎•••••」
與此同時,京都,得到了消息的酒井忠義以最快的速度向朝廷就發出了上殿的請求,同時也以自己的最快的速度伙同了時任關白的近衛忠熙以及所有在京都的佐幕派公卿集體上書,懇求天皇下嫁公主。這件事瞬間轟動了整個京都,德川家居然要娶皇家公主,太震撼了。
同時對于孝明天皇而言,這真是二百來年頭一遭了,一瞬間一股子揚眉吐氣的感覺就有了。對于來自幕府的這份請求,天皇是極為重視的。孝明天皇雖然討厭洋人要攘夷,但是不是一個反幕府的天皇。即使在安政大獄事件里做出了一些過激的行為但是其本質是希望德川家听話,從未升起過要滅了德川家的念頭。現在德川幕府服軟了,天皇自然是喜上眉梢。
可是天皇兄大概沒有想到的就是,正是以這個事件為開端,一場在京都內從政治軍事各個角度來回拉鋸長達數年的腥風血雨就此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