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賈環去兵部取了文書,發現果真如墨濂預料的一樣,他被調入了內城的侍衛營。在侍衛營中,這旅帥的位置還真是個閑職。賈環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看到這麼個結果,還是有些郁悶。
不過這等郁悶沒有持續一會,在看到馮紫英那張臉的時候就變成了無奈。
「我說今日是誰要來我手下呢,原來是環兒啊。」
賈環沒有搭理他,徑自沉默地將東西收拾好,然後才問道︰「不知馮校尉有何示下?」
馮紫英一副哥倆好的樣子,拍了拍賈環的肩膀,道︰「既然來了我這,何必這般客氣?來來來,先帶你去認認人,晚間還有宴席。」
如今的賈環早就不是熱衷于酒宴玩樂的紈褲了,听到馮紫英這話,皺了皺眉。這侍衛營與他想的還真差不離,和京郊大營一比,這里實在是松散太過。
「如今內城戒嚴未解,怎地如此松懈?」賈環潛意識中沒有將馮紫英當做外人,指責的話直接就出了口。
馮紫英見賈環一臉嚴肅,好笑道︰「原先听手下說起,我還不信。如今見你和四皇子殿下這般神似,可不是和他在一起多了嗎?」也不管賈環莫名的心虛,接著道︰「等你在這幾日就知曉什麼情況了。這話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算了,不要隨便和別人說,當心禍從口出。」
賈環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听到馮紫英這話,知道這侍衛營還有隱情,便點點頭,不再多言。
馮紫英也不再說什麼,只是打量賈環半晌,然後道︰「只怕這里也不是你久留的地方。」這話說得含含糊糊,賈環有點莫名其妙。只待再問,卻被馮紫英用其他話題岔了過去。
和京郊大營相比,侍衛營的日子實在是無聊得過分。除了輪值和幾乎沒有的訓練,剩下的就是休沐。和原來一個月僅能休沐兩日不同,侍衛營輪值六日休沐四日。對于一些人來說,這等日子簡直是天堂,但是對于賈環來說,休沐回賈府簡直是一種煎熬。♀
這日是賈環來侍衛營的第一次休沐,他磨磨蹭蹭地將東西收拾好,準備回府。在收拾東西的時候,馮紫英正好進來,「瞧你這樣子,真沒出息。」
賈環白了他一眼,沒搭理。
「對了,今日正好與寶玉他們見面吃酒,你要不要一起?」馮紫英也不在意。這些日子相處,他也知道賈環也就是面上不愛搭理他,但若真的真心以待,這孩子絕不會辜負他人。說到底,還是心腸太軟。
賈環本就不愛與寶玉一道,听馮紫英這麼一說,更不樂意去湊熱鬧,道︰「不了。我還得回府給母親請安。」
馮紫英心道「真裝」,卻也沒有硬拉著賈環。確實,大家族中嫡子庶子之間本就難對付,若真的像賈環這樣不下絆子,只是不愛往嫡子跟前湊,而身為嫡子的寶玉又從不在乎的情況,還真算好的。想想自家,雖然這一輩只有他一個兒子,但上一輩的嫡庶之爭,生生的讓整個家族元氣大傷。為了振興馮家,這刀口上的日子,馮家人可沒少過。
只是這酒到底是沒有吃成。賈環還沒有出侍衛營,就有消息從宮里面傳出來,說是二皇子墨澤于宮中自刎了。
賈環听到這消息一愣,他實在無法想象前些天才見到的二皇子,那麼風華正好的一個人,就這麼去了?
「還愣著做什麼?」馮紫英推了一把賈環,氣急敗壞道,「這下內城鐵定又戒嚴了,這班也不要換了。今兒個大家都休不成。」
「那人就這麼沒了?」賈環還有些不相信。
回答賈環的是馮紫英給的一巴掌,「你可走點心吧,這話是隨隨便便問的嗎?快去把你手下的人召起來,上面還有吩咐呢。」
賈環捂著被馮紫英招呼的腦袋瞪了他一眼,這才放下手中的東西,出去找人了。
而此時,被召集起來的還有一干皇子、宗室還有幾位心月復大臣。
相比于幾天前的憔悴,這時的皇帝簡直可以用「蒼老」來形容了。發落了看守墨澤的侍衛和太監,皇帝這才怒氣稍平,問道︰「太醫看過了嗎?」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年人顫顫巍巍地出了列,道︰「稟陛下,二皇子殿下致命傷口確是頸部無疑。」這位太醫院的院使年逾花甲,在宮中行醫已經四十余年,這是最奇怪的一次驗傷,也是最危險的一次。等這次事情了了,他決定告老還鄉,這把老骨頭,已經經不起這般折騰了。
院使只說了這麼一句,就不再說一句話。大殿之上一時沉默異常。這樣的氣氛,讓在場的每位,特別是那些大臣們恨不得連呼吸都不要,更顧不得擦拭自己早就汗津津的面部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皇帝才啞聲道︰「罷了,以親王之禮厚葬吧。」
下面的人戰戰兢兢的應了,這才作罷。
說是以親王之禮厚葬,但是考慮到墨澤畢竟不是壽終正寢,且生前謀反,這葬禮並不隆重,皇帝甚至都沒有在葬禮上露面。真正為其痛哭的,只怕只有他府中的女眷和稚子。就在大家以為喪禮就這麼平淡過去的時候,一旨詔書猶如晴天霹靂讓整個四九城乃至整個帝國都翻騰起來——建德皇帝退位了!
「朕在位三十余載,幸賴祖宗之靈,不負于天地民心。然今年近花甲,于國事時有不逮,故欲傳位于四皇子墨濂,歸政退閑。」
在此之前,老皇帝並沒有透露任何風聲。這樣的詔書一下,歡欣鼓舞者有之,但更多人則是愁眉不展,思慮頗重。這四皇子墨濂是什麼樣的人物,大家心里面都有本帳。旁的不說,只是那鐵面無私的作風和雷厲風行的手腕就夠那些官員喝上一壺。好在老皇帝雖然禪位給了兒子,但並沒有完全放手,至少從完整的聖旨上看,這軍政大權還基本上都在老皇帝手中。
「你說你是不是走了大運,莫名的就來了個從龍之功。」馮紫英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沖賈環擠了擠眼,調笑道。
賈環皺了皺眉,說不上為什麼,感覺並沒有想象中的欣喜。
馮紫英見賈環的樣子,搖了搖頭,道︰「不過也是,這樣一來你們賈府就麻煩了。」
賈環听這麼一說,有些莫名地看著馮紫英,特別疑惑地問道︰「為什麼?」
馮紫英見賈環的表情不似作偽,無語道︰「竟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你皺什麼眉頭啊?還以為你終于開竅了呢。」
「你先告訴我為什麼?」賈環扯了扯馮紫英的衣袖,心中好奇。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嘛。」馮紫英將衣袖扯回來,特別得瑟地整了整衣服,「你說這四王八公是誰的人?」
「聖上啊,這還用說。」賈環對馮紫英這副賣關子的樣子有些惱怒。
「馬上等四皇子登基後,就是老聖人了。」馮紫英悄聲說道,「而你和你姐姐明顯都是四皇子的人。如果聖上和四皇子政見不合,賈府怎麼辦?」
賈環眉頭緊鎖,可不是嘛,這樣看來,剛剛逃離了奪嫡之爭,賈府將要卷入更復雜的爭斗中了。
「而且,寧國府不是之前還是大皇子的人嘛,別說你們府里面沒偷偷做過些什麼。這樣一來就更麻煩了,你還是自己好好想想吧。」馮紫英拍了拍賈環的腦袋,一副「估計你這榆木腦袋也想不清楚」的樣子,被賈環將手打了下去。
賈環是沒有想到這一點,而賈府眾人是已經被這傳位于四皇子的聖旨給沖昏了腦袋,根本沒有功夫去想這點。
「我們家大姑娘果然是有大造化的,」賈母欣慰地拍了拍王夫人的手,更加慈眉善目,「以大姑娘如今在潛邸的身份,封妃應該沒有問題。」
王夫人一向木訥的臉上,今日也容光煥發起來,可不應了那句「人逢喜事精神爽」嘛。見賈母高興,王夫人表情矜驕,難得的開口道︰「托了聖上和老祖宗的福,大姑娘也是個爭氣的,這是闔府的喜事。」這話讓賈母更加樂呵了,好像今後賈家兒郎加官進爵的日子近在眼前了一樣。在座的誰都沒有覺得靠著自家姑娘上位,這其實是一件很打臉的事情。一時間整個賈府都喜氣洋洋,連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會掃興的邢夫人此時都舌忝著笑臉,期待著能從元春身上分一杯羹。
趙姨娘對于這個結果也是滿心歡喜的,雖然誰都沒有提到,但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兒子前段時間還冒死救了四皇子。如今眼看著四皇子就要登基做皇帝了,趙姨娘恨不得全府的人都知道自己兒子立功不小,甚至都沒有計較眾人的目光只放在元春身上。也虧得她還記得賈環臨去王府前的告誡,沒有高調。
只是以趙姨娘的性格,一直讓她憋在心里也是不可能的。
「哼,都在說什麼大姑娘,你弟弟立的功勞早就被忘得一干二淨了。」這日見到探春,趙姨娘終于找到人抱怨了。
「姨娘,」探春雖然仍舊與趙姨娘不親,但比起以前的相看兩厭,已經算好很多了,「環兒立的功老聖人早就封賞過了,又怎麼舊事重提?」
「那四皇子登基,難道我家環兒就一點光沾不上?」趙姨娘一听,有些急了,「那會受了那麼重的傷,一點子好處都沒有?」
探春不欲與趙姨娘糾纏此事,她雖是女兒家,但說到政治頭腦,確實比賈環要強上不止一點半點,更別提趙姨娘了。于是半哄騙,半嚇唬地說道︰「四皇子向來恩怨分明,即便不能再賞,對于環兒的仕途總是有好處的。只是環兒年紀尚小,今後如何變數頗大。姨娘切不可自作主張,宣揚的滿府皆知。若是給人下了絆子,到時候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趙姨娘雖然見識淺,但涉及到兒子前途的大事向來不敢含糊,這才閉嘴不言,只在心里偷著高興。
探春見趙姨娘的樣子,雖然滿意,但也不免心中嘆氣。環兒本就是庶子,指望不了這府中,自己和趙姨娘又幫不上忙,只希望他自己能抓住機會,好好上進。再看看這府內,怕是被四皇子登基的喜悅沖昏了腦子。不指著男兒上進,竟盼著靠女兒家謀富貴,那向來不因私廢公的四皇子怕是不能讓他們如願以償。若一直如此不能悔悟的話,這全府的將來,估計逃不月兌落敗二字。
探春這麼想著,竟生出一絲」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淒涼,一時間有些怔怔地回不過神。這邊榮國府舉家歡慶,還幻想著崛起的未來,僅一街之隔的寧國府卻慌亂不已,隱隱已能感覺到不好。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