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濂要說的正事其實與賈環的關系更大一些,正是這南安王駐守的地域鄰國的情況。
「如今蒙古分為三部,相互制約,卻又無法統一。所以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派大量兵力騷擾邊界。但是每逢快入冬的時節,總會有小規模的騷擾和搶殺。你如今跟著南安王,主要也是對付這樣的小規模的蒙古人。其中以韃靼人最為囂張。歷數這種小規模的戰斗,也是與韃靼人的次數最多。」墨濂說道,「但是這都不成氣候,你可以以此積累經驗和威望。用不到兩年,我一定會好好收拾他們一頓,讓邊境至少五十年沒有憂患。你若是能成長得足夠快,到時候必有出頭之地。」
賈環看著墨濂在說到邊境再無憂患的時候的堅決,心中敬佩無比,眼楮也亮晶晶的,似乎這樣的墨濂格外高大,格外吸引人。賈環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的時候,暗罵自己沒腦子。然後才故作不在意,點頭道︰「必然不負陛下期望!」
「你去了也別因為這些想法冒進,」墨濂很喜歡賈環這樣朝氣十足的樣子,卻又不放心地囑咐道︰「好好跟在南安王後面學學。蒙古人雖然是小規模騷擾,經驗卻是老道。尤其是韃靼人,他們騎兵向來精悍,首領也是三個部落中最老奸巨猾的。你年級小,經驗不足,切莫貪功冒進!」說到後面,墨濂的語氣都嚴厲了起來。
賈環也不敢大意,知道墨濂此時的提醒都是為自己好。況且他也不是真的是這種熱血卻容易做事不經大腦的年紀,更加知道是非,于是鄭重地點頭稱是。
墨濂看著賈環鄭重的模樣,卻掩飾不了眼中的一縷興奮,搖頭道︰「罷了,這會說那麼多,指不定上了戰場就忘了。還是要找人看著你。」
賈環眨巴眨巴眼楮,用眼神詢問墨濂。
墨濂故作神秘︰「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賈環心知若是墨濂這會不想告訴他,估計他怎麼都問不到答案,于是也沒有纏著墨濂,心中卻在暗暗猜測這人選。
墨濂之後沒再說什麼,反正後面幾天賈環已經答應他會每天都過來陪他,這和他說的事情還不少,還有一些暫時沒想到的,日後想起也得和他多說說,以防這小子到了邊疆卻不能全須全尾地回來。此時的墨濂就像任何一位送孩子上戰場的家長一樣,心中各種不舍和擔心。卻因為墨濂本身的性格和他的位置,只能壓抑在心中,面上不顯地多多囑咐,生怕漏了什麼。其實心里已經七上八下,後悔不已了。這愛人還沒當成,就先體會了一下父親的感覺,真是人生如戲難以預料。墨濂有點自嘲地笑笑,旋即揮了揮手,放賈環回去了。
說到家長的感覺,這賈環真正的家長反倒是不如墨濂了。
先是賈政,得知兒子被封為正四品游擊,十日後將奔赴邊疆戍守的時候,賈政面色著實不好。同僚們也都笑著表示理解,換了誰家兒子要去邊疆,誰都得是這副表情。這武探花又怎麼樣,這正四品又能如何,如今邊疆又不太平,只要不是刀槍不入,去了那等拼命的地方,只能暗求老天保佑了。說不定就馬革裹尸了。所以他們在心中酸酸地說著「恭喜」的時候,還復雜地夾雜著一絲幸災樂禍。♀
賈政也不是沒听出來,他雖不滿意兒子才十一歲,官職竟然就比自己大了,但是想到這個兒子將要去那不毛之地,且小命堪憂的時候,又有些擔心。賈政雖然迂腐,但也不能算是短視,不管怎麼說,這個庶子是賈家目前最有出息的一個,若是沒了,賈家也就少了一個助力,這對于現今青黃不接的賈家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只是賈政如果知道賈環心中早就不想和賈家扯上關系的話,不知他會是什麼表情。
而趙姨娘一听到賈環的去處的時候,心中還沒有亢奮半天的心那是涼了半截。這不是把他兒子往死路上逼嗎?趙姨娘面色蒼白,也管不到是在什麼場合了,當場就要往地上癱,幸虧有機靈的小丫鬟在後面狠狠地托了一把。
「這環兒也是有大造化的,」王夫人心中得意,面上不由地也帶出了一些,「小小年紀就是正四品的官職,只怕也就那甘羅能相媲美。」
趙姨娘是不知道甘羅這號人物的,只是看著王夫人的表情,更加焦急,眼淚嘩的一下就出來了,哭道︰「我就這麼一個兒子啊,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麼活啊?」
而在一旁的探春在王夫人說出「甘羅」的時候早就白了臉,手上的帕子也揪緊了。趙姨娘沒讀過書自是不明白,探春可是知道,那甘羅不僅僅是傳說中的十二歲為相,更是英年早逝的主啊,這不是在咒賈環早死麼。
老太太本來听了王夫人的話就不太高興,只是面上不顯。現如今趙姨娘一哭鬧,心中更加不耐,沉下了臉,道︰「這是像什麼樣子,還不扶你們姨娘回屋。」
誰知趙姨娘本就是做過粗活的,力氣不是尋常大丫鬟可以匹敵的,硬是讓她掙月兌了丫鬟的攙扶,跪在了老太太面前,邊磕頭邊哭道︰「求老祖宗開恩。奴婢知道老祖宗在上面說得上話,求老祖宗幫我那苦命的環兒說說情。」
賈母見趙姨娘如此,雖然平日里厭煩她,也此時也不得不承認,這親生母親就是不一樣。只是畢竟出身不好,就是見識淺薄,見她說得不像話了,賈母這才拍了拍桌子,道︰「越發不懂規矩了。這朝政大事是我一老太太能說的麼?環兒是我賈家子孫,我這做祖母的自然會為他打算,只是這件事卻不是我等能夠左右的。今日念你一番愛兒之心,也罷,扶你們姨娘回去。」說罷,還冷冷地瞟了一眼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的王夫人,直讓王夫人心中一凜。
趙姨娘見賈母說得這樣嚴肅,終究不敢造次,只好隨著丫鬟回了院子。
等到趙姨娘和小輩們都退了下去,賈母這才開始訓斥王夫人︰「瞧瞧你這個做嫡母的,真真是一點氣度都沒有。環兒再怎麼是庶子,如今有官職在身,就算是面子上的,你也應該像樣一些。如今面子上都不做了,你還想能從這庶子手中討得了好麼?你可別忘了,日後若是賈環請封誥命,封的可是你這個嫡母!」
王夫人低著頭,雖然不敢明面上反駁賈母,但心中不屑,誥命什麼的,不是還有寶玉麼?況且她還是當今皇妃的生母,她哪里需要在乎這不上台的庶子。而且王夫人自認為是大家出身,有一些政治見地,今日他賈環雖是探花,但能被皇帝遠配至邊疆,恐怕也不是什麼多有前途的人,何必要看中這個要出身沒出身、要前途沒前途、還總是給她找不痛快的庶子呢?所以王夫人不以為意,對于賈母的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賈母見她還是一副冥頑不靈的樣子,氣得將手中的拐杖敲得「邦邦」響,揮手將人趕了出去。
賈環這會還不知道賈府中發生了什麼。從皇宮一出來,他並沒有回到賈府,而是按照之前說好的,按約上門拜訪了林如海。
此時賈環已經換掉了之前藍色的進士巾服,改成了一身暗紅色常服。這是他中了解元之後,賈母命人做的,做好也沒有多久。衣服的剪裁相當合身,顏色也很襯人,配上賈環因為習武而明顯高于同齡人的身高和俊俏的長相,一路上不知被多少小姑娘偷偷看了,然而賈環自己卻渾然不覺。
林府和賈府風格完全不同,不過物近其人,這林府與賈環在揚州時見到的林府更加相近。不僅僅是精巧,更處處透著一股子典雅,無論是亭台樓閣還是家具布置都匠心獨運,可見是花了心思的。
賈環隨著小廝進了林如海的書房,林如海已經在此等候了。
先是一番拜見,等禮畢後賈環這才坐定,抬頭仔細看了看林如海。顯然,這些日子林如海過得不錯,雖然身材還是如之前一般清瘦,但他面色紅潤,呼吸綿長,可見調養得不錯。
「環還有十日便要離京,今日特來拜見姑父,順便探望林姐姐。」賈環將自己之前從外面搜羅的小玩意給了林如海,這些事探春和黛玉都有份的,賈環都買成了習慣。
林如海笑著點點頭,道︰「幸虧有你照應。真要好好謝謝你。」
賈環也笑︰「姑父這話就見外了,林姐姐當我是親弟弟一般,我自然也待林姐姐如親姐姐一般。」
林如海對賈環的態度很是滿意把這些小玩意給她吧。盒很是滿意,說道︰言情」等一會談完,讓你林姐姐過來,你直接或"一陣閑聊之後,林如海這才和賈環提及了一件事,這才是今天他讓賈環過來的主要原因。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