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俗話說的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趙氏商行能夠成為天下四大商行之一,比之各大州的霸主國也不逞多讓,難道這不像是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上的商船嗎?相比天下無數黎民百姓的怒火,趙氏根本不值得一提,只要趙氏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麼不用夏玄出手,天下百姓的唾沫都能淹死趙氏!

而趙氏挽回聲譽的唯一方法就是和漢國求和。

這還要看漢國肯不肯答應,畢竟源頭就是因為漢國而起,只要漢國不再追究,同時趙氏付出足夠的代價,那麼趙氏至少不會引起眾怒,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得懂,夏玄這是拿天下大勢來逼趙氏。當然這不是夏玄想出來的,也只有鬼才郭嘉和毒士賈詡才能聯手制定出使得趙氏連反抗余地都沒有的絕戶之計!

「趙東,頒詔!」待得處理完了這一個多月來余下的大小事務,夏玄淡淡說道。漢國畢竟是一個小國,雖然長達一個多月時間出征在外,可也只有一些瑣碎小事需要夏玄決斷而已,大的方針夏玄已經定下,重中之重便是漢國三令,難道夏玄還要親自去執行不成?

「諾!」趙冬早就是漢宮的內宰,可以說位高權重,不過趙冬卻很懂得明哲保身,知道有夏玄這個強勢的君主,絕不可逾越半步,否則的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所以趙冬一直以來都很低調!

第一詔,設十九等爵,各有歲俸以賞軍功,一等爵列兵歲俸50石,二等爵上等兵歲俸100石,三等爵少士歲俸150石,四等爵下士歲俸200石,五等爵中士歲俸250石,六等爵上士歲俸300石,七等爵少尉歲俸350石,八等爵下尉歲俸400石,九等爵中尉歲俸450石,十等爵上尉歲俸500石,十一等爵少校歲俸550石,十二等爵中校歲俸600石,十三等爵上校歲俸650石,十四等爵大校歲俸700石,十五等爵少將歲俸750石,十六等爵中將歲俸800石,十七等爵上將歲俸850石,十八等爵大將歲俸900石,十九等爵少帥歲俸950石!

(注,十一等爵以上君主親自授封!)

第二詔,改軍制,以三三進制,十二人為班,設班長、副班長。三班為排,設排長、副排長。三排為連,設連長、副連長。三連為營,設營長、副營長。三營為團設團長、副團長、團政委。三團為旅,設旅長、副旅長、旅政委、旅參謀。三旅為師,設師長、副師長、師政委、師參謀。三師為軍,設軍長(主將)、副軍長(副將)、軍政委(暫缺)、軍參謀(軍師),平均每個軍團約三萬人左右。

第三詔,漢國現有四大軍團,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合並為第一軍團以騎兵為主駐北洋關又稱北洋軍,馬超擔任北洋軍軍團長,防備東胡再次南下。第三軍團、第四軍團合並為第二軍團以步卒為主駐建昌關又稱建昌軍,曹c o暫領軍團長一職防備遼國反撲。新設第三軍團以騎兵為主駐山海關又稱山海軍,田豐暫領軍團長一職防備遼國與相隔一縣之地的韓國。

第四詔,組建zh ngy ng軍以騎兵為主坐鎮國都,夏玄親自擔任軍團長一職,同時漢國各軍團每三年進行一次大比,墊底的軍團從上到下不論將軍還是士兵,糧餉全部減少三分之一,為首的軍團下三年糧餉全部增加二分之一以及各種特殊榮譽!

第五詔,撥二十萬金在采亭建港,招工匠造船廠,漢國各部必須無條件配合。另新設第四軍團以水師為主駐渤海灣采亭港,甘寧擔任軍團長一職組建漢國的第一支水師艦隊,也可以說是海軍艦隊,因為第四軍團將要挑戰的不是黃河也不是長江,而是波濤洶涌的茫茫渤海!為此,夏玄特賜第四軍團渤海艦隊稱號!

第六詔,北城選址興建軍校!夏玄親自擔任校長一職,軍校招收的學員最低入學要求是各集團軍團長以上軍官!

第七詔,立祖教,以人為祖,以人為神,築宮名天玄祭三皇五帝為至高神靈,軒轅黃帝為盤古化身,萬王之王,坐鎮zh ngy ng天庭統御萬方。築殿名地玄祭九等爵以上漢國的忠魂英烈,十五等爵以上不論文武可封神位列萬神榜。築陵名人玄祭九等爵以下漢國的忠魂英烈,七等爵以上不論文武可封天兵位列天兵榜。

另,夏玄自領教宗一職,張角擔任大主教一職,祖教一年一次小祭,三年一次大祭,小祭以儲君或大主教主持,大祭以君主或教宗主持。同時祖教負責撫恤戰死沙場的英烈親屬、遺孀。

六道詔書的頒布可以說是徹底改變漢國的現狀。如今只余尚在籌劃中的文武六部制沒有正式頒布。不過文武六部制關系重大,人事調動也頗為繁瑣,而且目前漢國的文武數量嚴重不足,只有太學走上正軌,源源不斷的為漢國輸出人才,才可正式推出文武六部制,明細的劃分各級權力。

如今漢國的體系是太宰總覽軍政大權,其下有五司分擔政事,五司之下又有大夫等職。而大良造名義上也是對太宰負責,但兵權實際上掌握在大良造手中,大良造又被稱之為大將軍,目前夏伯仍然擔任漢國大良造之職!在大良造之下便是各級校尉(等同將軍),校尉之下是都尉、都伯等職。

軍制的改編和十九等爵的出現取代了目前軍制體系,但名義上大良造還是總督諸軍,不過大良造卻沒調兵之權,在漢國想要調兵必須要有夏玄的虎符大印。沒有虎符在手,哪怕是太宰也調動不了一兵一馬,這也是最大限度的將兵權收攏在夏玄手中,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當然這也是過渡的行為。

哪怕曹c o這位梟雄都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夏玄又怎會不知?凡是能成為集團軍軍團長的人哪個不是對夏玄忠心耿耿者!若遇戰事,還要千里迢迢的向夏玄請賜虎符這不是折騰人嗎?而且戰場上瞬息萬變,戰機可謂稍縱即逝,凡事都以夏玄的意思為主,那麼還要大將做什麼?大將的存在不就是為了把握戰機給敵人致命一擊嗎?

其實現在匆忙成立祖教,夏玄是有點猶豫的。畢竟張角的那套多是用以蠱惑人心,而一個宗教的確立,雖然有百利,但也有百害,萬一未來夏玄的繼承者輕視了宗教,使得宗教大權旁落,那祖教豈不是成了霍亂漢國的根源?

對宗教的認識,這個時代恐怕沒有人能超過夏玄,哪怕張角都差了十萬八千里,張角的角s 只是一個完美的神棍而已。比如未來西方的天主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嗎?教皇的地位遠勝各國君王,甚至有權干涉國家內政,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暴亂,使得西方數百年戰亂不斷!若是未來漢國發展壯大,祖教會不會成為韓國最大的弊端呢?

這一點誰都不能確定。

可有一點必須要確定,那就是祖教的未來不論是夏玄,還是夏玄的繼任者必須牢牢把控教宗乃至教皇之位。將自己的存在化為萬民的信仰,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政權的長久。當然夏玄也明白自古以來便沒有永恆的王朝,哪怕君主立憲制度也有無數弊端,而往往內亂的根源都是君主本人,不過夏玄現在想這些是不是想的太遠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