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鎮北侯夜宿于帝王寢宮——偏殿。承衍帝自嘲一聲,這樣就足夠了,當年太祖何等威猛霸道,打江山不也用了整整九年,朕追到容卿的心……
不會也需要九年……吧,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陛下,您需不需要……」喬安曖昧一笑,一個合格的奴才就要學會體察上意,在必要的時候說出主子不好出口的事情,就比如現在,您要是真的這麼垂涎人家鎮北侯,奴才拼了命不要也要祝您一臂之力!
承衍帝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上輩子荒唐時候,喬安這種事情就做過不少,活像妓館里拉皮條的腌漬人。不過那些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他承認自己的荒唐,犯不著遷怒到喬安身上,何況喬安找的一直是干淨安全的人。
「不必了。」和他解釋不通。
第二日清晨,承衍帝早早起來,今日沒有大朝,但仍需至御書房批閱奏章,問過宮人,鎮北侯早早就起身,如今正在寢宮外圍不遠處的竹林練劍呢。也不去打擾,容顧真心實意喜歡的東西不多,喜歡,就隨她。
三刻之後,鎮北侯練劍歸來梳洗一番到御書房拜見,承衍帝看著容顧還微微泛著水汽的眼楮心里一軟︰「卿想回就回吧。」鎮北侯府還有許多認為皇帝圖謀他們家侯爺性命,還在盼著他們侯爺回府的人。
「是,陛下。」剛練完劍,她的聲音比平日里微微高了幾分,這被承衍帝捕捉到了。
「陛下!慈寧宮偏殿有宮人求見!」
「傳她進來。」掃一眼容顧,鎮北侯面無表情立著。
跌跌撞撞的綠襖宮女哭訴道︰「陛下,陛下,奴婢實在不忍心了,就算是死也要來向陛下稟報!」
抽抽噎噎︰「陛下,宮里到處傳著顧家娘子的閑言碎語,還被娘子听了個正著,娘子寬厚良善不與她們計較,但,但那話實在是太不堪了……」
「……娘子受了委屈也不說出來,就在心里忍著,奴婢們看著心疼啊,娘子這麼好的人,為什麼總是有人和她為難?嗚嗚嗚,陛下,奴婢是瞞著娘子來求見您的,你發發慈悲救救娘子吧!」
這兩天宮里宮外最勁爆的消息就是「顧三娘子抄襲案」,剛開始還是在文人士子中小範圍流傳,現如今已經沖出京城,沖向整個大晉了。
證據似乎十分確鑿,那里有《天龍八部》的續稿,還有與《天龍八部》文風一脈相承,內容也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書的稿子。很明顯,這似乎出自一人之手。
于是關于顧三娘子文風的疑點又一次被提出來了︰她先作詩後寫詞後又寫小說貌似無所不能,但關鍵是文風各異——或豪放或婉約或清麗或艱澀……
那根本就不像一人所寫。
這個疑點當初就有人提出來過。顧三娘子能成名,自然是踩在了無數人的頭上,尤其是整個揚州文人士子的頭上,畢竟他們這些人枉稱飽讀詩書卻連一個女人都比不過,這是天下皆知的事實啊。他們自然不會服氣,于是上門挑戰說顧三娘子拿人代筆欺騙世人,但最終都被大發神威的顧三娘子啪啪打臉——當眾斗詩,斗不過。
結局很美好︰清白無辜的顧三娘子才名更上一層樓德名也傳遍天下;上門挑釁的文人士子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唾棄……就連德高望重出聲贊同說「顧三娘子文風卻有蹊蹺」的老學究老夫子也被人指責沽名釣譽倚老賣老,羞愧悔恨閉門不出了。
人們都說,活該啊。
這些被打臉的文人壞了名聲——你連一個小姑娘都比不過,還造謠生事敗壞人家名聲,人家寬容大度不與你計較,但你還有臉出現在眾人眼前嗎?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卑鄙下流——你還有臉活在這世上嗎?
于是結局又分三種︰一撥文人士子痛改前非棄暗投明變成了顧三娘子的擁護者,另一群心灰意冷回家種田,最後一小部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死硬分子轉入地下等著揪顧三娘子的小辮子——
他們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他們失去了前途失去了一切,就是死也要拖著那人一起!
顧三娘子剛寫《天龍八部》的時候他們以為終于有機會把她擊落神壇,畢竟寫小說在文人中算得上是「低俗」了,但結局……已經不用多說了。
承衍帝沉默不語,他知道那些文人沒有人們說的那麼不堪,最多是愛炫耀、太清高、太固執,但……承衍帝諷笑,誰讓他們的對手是天降奇才天地庇佑的顧三娘子呢。
一人功成,座下的,均成枯骨。
這都是命。他透過窗稜望著千百年來壓在人們頭頂上的天︰「這就是命。」
輕飄飄的,聲音很小,耳力超群的鎮北侯卻听到了︰「陛下!」
「無妨。」
宮女還在哭訴︰「陛下,只有您能救救娘子了!陛下……」
承衍帝回想著喬安報上來的消息。揚州,不獨獨揚州,那些被顧三娘子打臉過的文人士子听到如此振奮人心的消息自然歡呼雀躍,多次失敗的他們擰成了一股繩。
可惜……可惜效果不佳啊。
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還有「天地大勢」、「天地感之」嘛,天會幫她。于是天下人隱隱分為兩派,一方說顧三娘子抄,另一方說她被陷害,各有其道理,竟是旗鼓相當了。
事實證明,天決定的東西是不會改的,天說要給顧三娘子好處,給了就不會收回,雖然她是抄的,但天哪里會理會這些?
宮女垂頭跪著,喬安識趣地閃到一邊,承衍帝寬袍廣袖重重遮掩下伸手握住了容顧的手,深深望她︰天要你死,你可不準死。
「陛下,您去看看娘子吧!」
「好,朕去。」他在容顧的手心寫下什麼,就領著那宮人去了。容顧怔愣片刻,眼中一動,也是推門而出。
那是兩個字——「信朕」。
慈寧宮偏殿。顧三娘子面無血色容顏憔悴,坐在榻上一動不動像個木偶人。
「娘子,您不要憋在心里,哭出來吧,哭出來會好受些。」
「哭,我為什麼要哭?」愣一下才淡淡反問。
「娘子,您……」
「我沒事,真的。」眼里漸漸有了光彩。
「您……」
「我給你們講個故事。」清冷的女聲極為悅耳,緩緩道來︰「古時候有個叫屈原的士大夫,他被自己的國君冤枉……于是就這麼走到了汨羅江邊。」
清冷冷的女聲吟道︰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月復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宮人們听不懂,卻覺得此時此刻的顧三娘子就是真真正正的冰清玉潔的仙女。
她又重復了一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屋外的承衍帝卻听懂了,真有文采,前提這不是抄的。意思是說天底下都是混人濁人,就她一個明白人,嗯,還有她天生高潔,不願受世俗侮辱,這是說世人都誤會她不理解她,所以要和故事里的屈原一樣,自盡麼?
這可不行。雖然很可能是裝的。
「三娘,你……」他找了個合適的表情沖了進去,他知道,一定是極為焦急擔憂的。不出意外看到了滿室驚駭的臉。
「三娘,朕信你,你不要做傻事!」大吼。
「陛下!民女……」
「那群造謠生事的人,朕替你處理!」他覺得剛才的表現太過夸張了,于是把聲音放低︰「朕真的相信你。」
「陛下,可我的名聲,我不是在意那個的人,可陛下我如今這個樣子,如何……如何……」嫁你?
確實不容易,顧三娘子在揚州就開始布局,一步一步走到宮里,再攻陷他的心,不出意外的話,再加把力氣她都能當上皇後了,畢竟天下人極少反對,太後也很喜歡她嘛,身份不是問題,不是有王爺願收義女嗎?可現在都毀了。
「無妨,朕會證明你的清白!」他眼神一厲,對上顧三娘子又變得溫柔,「其他人不重要,只是母後听信了小人之言,對你頗有些誤解,她老人家喜歡稀奇事物,你懂得多……」
「民女明白。」她臉上閃過什麼又轉瞬消失,戚戚嘆道︰「承君厚意,顧三此生……定不負你。」
「三娘……」
「我知道會遇到許多困難,許多人不想我和你一起,但……有你一句‘相信’,我絕不會放棄!」
「三娘……」
離開偏殿,承衍帝收了痛惜的表情,不愧是才女,這情表的,對著他稱「我」不稱「民女」,情到深處自然流露,他都要感動了。
顧三娘子冷笑道︰
承衍帝覺得他又知道了什麼,果然所有女人都喜歡獨一無二,他的容卿促成他選秀的迫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