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衍帝繼續听著顧三娘子和系統的對話,顧三娘子問了很多,系統也耐心解答,當然,顧三娘子問這麼多不是因為有人相救所以悠閑了,而是因為恐懼。
如她所說,她是個普通人,在鬼門關遛了一遭如今只剩下恐懼,只能借著這一問一答排解。
系統也知道顧三娘子將近崩潰,語速放的很慢。
昭明宮里的承衍帝若有所思。
承衍帝仔仔細細听著顧三娘子和系統的對話,一字不落——實在記不住就用筆寫下來,他身前記得密密麻麻的紙,就是這些日子的成果。
第一頁︰《顧三娘子語錄》;第二頁︰《凌楚楚語錄》。感謝列祖列宗,第一個遇到的顧三娘子就是領他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師傅,如果換了凌楚楚……不提也罷。
而後便是總結歸納……許多詞都听不懂,但大致意思還是可以理解的。皇帝做久了,動動手指就有知情識趣的人湊上來,這麼勞心勞力,確實是頭一遭。
結合剛剛听到的話,他把慕容青的名字用朱筆圈起來,標上一個「極度危險」的記號。
——顧三娘子的話只是她自己的看法,不足為信。
——極度危險卻是肯定的。
——修仙體系,听起來就很不同尋常。
承衍帝眉頭蹙了起來,已然做了最壞的打算。
他已經習慣把自己放到攻略者的角度看問題,這樣能更好得探知他們的想法明晰他們的意圖︰修仙體系,如果他有一個修仙體系的系統,完全可以人為制造出一些「神跡」,把自己塑造成轉世下凡的神仙。
以大晉國民對仙人的崇敬程度,他懷疑,比聲望,他這個皇帝都要略遜一籌,這是多大的籌碼?
可這樣的情況下,慕容青還隱忍不發,不是極度危險是什麼?——他真的不想對上什麼仙人,盡管是半成品。
承衍帝還在想著怎麼應付之後可能出現的「神女」,那邊顧三娘子隔壁的靜雲已經快要支持不住了,她死死捂住嘴,不讓自己發出尖叫。太可怕了,太超出她能想象的一切,她覺得自己已經不在人間了——只听聲音,就嚇得她膽寒。
更可怕的是,戴著竹筒還听得到,摘下來,隔壁靜悄悄一片,種種山呼海嘯好像沒發生一般。
似乎是……「無聲咒」?顧三娘子這麼喊過。
最後還是頭領的叮囑涌上心頭——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完成任務!為了陛下,為了大晉!
他們死都不怕,還怕什麼妖魔鬼怪!
靜雲抖著手,把竹筒向耳邊湊去……沒拿穩,掉了,咬咬牙,再湊上去……
霎時間,陰風怒號之聲擊穿了耳膜,而後便是雷霆咆哮之聲,夾雜著女人驚恐的尖叫,還有幾句話從誰的口中說出,靜雲仔細分辨,極為模糊。
就這麼持續了一刻,忽而風平浪靜。
「服了麼。」淡淡的女聲。
「哼,要殺就殺,廢話什麼!當我不知道你在耍我?」
「我不殺你。」還是淡淡的,帶著輕松的意味,靜雲甚至能想象出,聲音主人嘴邊揚起的笑。
然後呢?殺不殺?為什麼不殺?顧三娘子怎麼辦?靜雲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她一定要听清楚!
然後沒有了。
一片寂靜。死死捏住竹筒,靜雲瞳孔一陣緊縮,這種情況,只能是……線斷了!
——被發現了!
豆大的汗珠滾落臉頰,靜雲卻顧不得擦拭,被發現了,以那些人的手段,她無論如何也逃不月兌……唇被咬破,靜雲眼里閃過決然之色,掀開枕頭抓起早就藏著的匕首,拔出——
向自己的胸口猛地刺下!
——決不能落到那群人手里,依那神鬼莫測的手段,會牽連到陛下!
預料中的疼痛沒有到來,靜雲睜開眼,驚懼地發現自己的手被無形的東西牽引,用力掙扎,不管用!這是什麼手段……靜雲的眼楮通紅一片……死都不成麼?
可她腦子里,都是絕不能暴露的東西!
靜雲心一橫,咬向自己的舌……又被止住了!
「好了,告訴你的主子,想見我,自己來。」
淡淡的女聲帶著莫名的安撫意味,靜雲劇烈的心跳漸漸放緩,她覺得今天的一切像是一場夢。
****
翌日清晨,大朝會。
鎮北侯容顧提出了改革農術的事情,預料之中的,朝堂上亂成了一鍋粥。很明顯,千百年不變的農術已經自成體系,大臣們和富商鄉紳各有勾連,都是識貨的人,自然能看到改革的美好前景,但他們不能保證自己原先佔有的那份蛋糕不會在改革的浪潮中,落到別人的碗里。
千里做官只為財,大晉的利益,絕對要排在自身利益之後。改革,明顯觸動了不少人的神經,他們喜歡平穩,不喜歡變化。
就在這朝堂之上,鎮北侯板著臉一條條分說,說完之後就退了回去靜默不語,絲毫不理會自己引起的沸沸揚揚。
很好,承衍帝暗中對著容顧眨眼,這樣就足夠了,只是提出來,這就足夠了,容顧已經完成了任務。改革者會承受許多不得不承受的攻訐責難,擔子太重得到的卻少,古往今來幾個改革者得了善終?已經漸漸向「妻奴」進化的承衍帝絕不會看著鎮北侯落到如此境地,更何況,容顧可是堂堂鎮北侯爺,改革什麼的,完全可以幕後指揮,再不濟居中坐鎮——完全用不著沖鋒在前。
……鎮北侯府的那群人是用來當擺設的麼?扯著鎮北侯的大旗上躥下跳的人也該付出些代價了,他們都是能替容顧分擔的人,可作為「總指揮」,絕大部分功勞還是會落到,也只能落到容顧頭上。
——朕保證。承衍帝這樣想道。
不止如此,他還安排了一個頂在最前面的人,很快,那人就能歸位了。
先看朝堂,大臣們又分成好幾派,有支持有反對有中立,然而現在鬧得歡的都是小卒子……這麼大的消息拋出來,真正掌握權柄的人還需細細思量,而這,就是承衍帝的機會。
「吵夠了麼?」御座上的皇帝驟然出聲,打破了大殿中沸騰到極點的氣氛,被他暗含隱怒的眸子一掃,整個大殿都靜了下來。大臣們心中一突︰這位今天心情可不好啊。
「朕覺得鎮北侯說得很好,嗯,很有道理,很有意思。」
「……」
皇帝從沒這麼爽快地支持鎮北侯過。大臣們心里有了猜測︰確實是心情不好啊,皇帝的紅顏知己被太後趕走了,心情不好是應該的,平日里鎮北侯說什麼,皇帝都要磨嘰一會兒的。可心情不好就想著折騰我們這些無辜人了麼?什麼改革,根本就是瞎折騰。
算了,讓他折騰一會兒吧,皇帝還小,喜歡玩,我們這群大臣就辛苦一點,多擔待一些,只要皇帝不要……撈過了界。
改革嘛,總會有人落馬,總會有人青雲直上,這,也提拔後輩,拔除礙眼釘子的好機會。老狐狸們交換了一個眼神,于是便有「激進分子」站了出來,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支持的話。
御座上,听了這麼長的一段話,皇帝興味十足的眼楮漸漸黯淡,意興闌珊了。
大臣們心道果然如此,其實皇帝就是無聊了吧,依他們對皇帝的了解,事情一復雜他就不想管了。這很好,改革改革,真正落到實處掌握節奏還是他們……皇帝不上心,鎮北侯又太直,還不是可著他們發揮?
打眼望去,鎮北侯站在朝堂上的身影,意外顯得孤獨。
大臣們嘆,可惜了鎮北侯的一片為國之心,還是,太年輕了。
于是這日大朝上,頗有些玩笑意味地,應鎮北侯所奏,大晉第九代皇帝承衍帝,拍板決定了大晉改革的第一步——農術。
這,也是大晉中興崛起,乃至稱雄天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