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高天城感到驚訝的是鄭啟年,這個百騎司有史以來最窩囊的一個明察竟然利用這十幾天的時間跟最不好打交道的老兵們打得火熱,竟然有重轉命運的勢頭。
鄭啟年在那天後不久就知道了老兵們為什麼對自己態度忽然有了轉變的原因,索性默認了,沒想到得到親口認證的老兵們更加熱情,連事情的傳播者吳二狗都以為只是小帥照顧老鄭的面子才編了春夢這麼一個借口。
鄭啟年成功抓住了這個機會,愣是把一場子無須有的二女爭夫描繪的令人「熱血沸騰、春情蕩漾」,老兵們听得如痴如醉。
說起來老兵們原來只是瞧不起百騎司明察這個身份,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大帥家里還住著這麼一個細作,所以索性對鄭啟年橫眉冷對。鄭啟年本來在高府就有點低人一頭的感覺,對這些渾身透著殺氣的老兵們更是敬而遠之,也就造成了這幾年雖然在一個府里,其實沒打多少交道的原因。
但鄭啟年成功利用了這場高天城的春夢完成了人生的逆襲,現在竟然在老兵們中間混的風生雲起,十分自在。
二女爭夫的熱潮已經過去了,但是鄭啟年已經成功的打入了老兵的隊伍,又成功掉起了萬香園和千花樓哪一個場子更有趣的熱門話題。
老兵們其實個個不缺錢,都是一個人,吃喝都是高府的,幾乎每人都背著功勛,俸祿和永業田自然都是有的。
這一輩子就是圖著跟著大帥,永業田也就直接交給了二潘雲苓打理,銀子的去處只有三個地方︰喝酒、賭博、女人。
都是爽快人,自然喜歡干脆的,千花樓的姑娘雖然年齡稍微大一些,但是都是上突下翹、豐滿雲潤,自然符合老兵們的胃口,現在高府老兵的招牌已經在千花樓赫赫有名,有的老兵已經能夠享受在千花樓實現了月結的尊貴待遇。
老兵們雖然去的次數多,但是說起來都沒有讀過書,對什麼姿勢、花樣自然研究不深,只講求個直搗龍門、大開大闔,就是圖個爽快。
比起鄭啟年這麼一個資深婬棍自然萬萬不如,當鄭啟年每天哺食後眯著色眼說起什麼老漢推車、魚翔淺底、貂蟬拜月、西施浣紗、攀龍附鳳、男耕女織等等一類的東西,把習慣了大力蠻干的老兵們听得目瞪口呆、心馳神往。
都是四五十的人了紛紛覺得前半輩子真是白活了,竟然這麼多樂子自己都不知道,對老鄭所說的萬香園自然是期待不已,紛紛喊著回去見識一下。
再听說這些姿勢對每個園子的姑娘來說都是必修課程的時候,老兵們勃然大怒,他娘的,還沒有王法了,千花樓這些年嘴里大爺大爺的叫著,竟然這麼有趣的東西都不說與我們听,真當大爺們是蠻牛了,可惜了爺們們在那扔的銀兩了,越想越氣人。
本來出來十幾天了,很多老兵對自己的老相好已經很是懷念,一听鄭啟年這麼一說,才知道千花樓給自己的服務打了折扣,都叫囂著回去非拆了千花樓不可。
鄭啟年心里那個後悔,早知道這幫老兵這麼好對付,自己為什麼還要在高府受了這麼多年的罪,反正高府的事情孫公公都知道,自己安安穩穩的跟著這幫有錢的老兵混日子多麼舒服。
現在明白也不晚,感謝小高大人想出這麼一個奇思妙想來幫助自己,果然不虧大唐第一才子,辦法顯得都是那麼別致。這下頓時覺得那些平常厭惡的面孔其實都挺親切的,老吳不錯,老高也行,老林就是那個樣子,心底那股悶騷勁其實比誰都大。
這趟旅行對于鄭啟年來說越來越美妙了,再想到一回洛陽就能領著這幫有錢的老兵肆意花叢就興奮的渾身發抖,到時候還得讓萬香園的婉娘招待自己一下,沒有老鄭你能來這麼多有錢的主顧,沒有老鄭這幫老兵能去砸了你的最大競爭對手千花樓?
當感恩戴德的鄭啟年虔誠的向高天城致謝的時候,高天城只是愣了一愣,然後滿面春風的說道︰「我知道這幫家伙的脾氣,你來這麼多年了,就那麼孤孤單單的我看著也不落忍,所以才出此下策,本不想告訴你的,既然你知道了也無妨,你和這幫家伙搞好關系也是本帥喜聞樂見的,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送走千恩萬謝的鄭啟年,高天城楞坐了半晌,最後惡狠狠的從嘴里吐出了幾個字,只有孫元和秋月知道︰無恥改變命運!
過了晉陽城也就走了一大半了,剩下的路程就剩下了不到七百里,高英和林沖找高天城商量了一下,再征求了老祖宗的意見,把每天的行程提高到了七十里。
高天城的大腿內側已經結了一層噶扎,每天騎馬的時候是痛不欲生,秋月每晚休息的時候看到就雄的掉淚,竭力勸著高天城其實坐馬車就行,等傷養好了再騎馬也不遲。
高天城自然死活不听,對自己來說這樣的機會不多,能夠好好磨練一下自然是極好的,更重要的是那幫老兵們看著呢,如果自己躲進馬車養傷他們嘴頭不會說什麼,但心里恐怕要給自己打個折扣的。
秋月偷偷的跟老祖宗稟報了,老祖宗反而沉得住氣,只是淡淡的說道︰「將門家的孩子連這點路都騎不了還算個漢子?
當高天城的第一層噶扎已經慢慢月兌落的時候,雲州已經不足一百里了,隊伍的情緒慢慢開始高漲起來。
這一路是在單調無聊,除了趕路就是投宿,讓本來想出來大展身手的高天城和老兵們大為失望,一千多里地竟然連個毛賊都沒踫見,咱爺們的運氣也太差了,這趟出來就做好了各種方案的高英和林沖一路上也變的興趣索然,甚至都說出「大唐也他娘但過太平了「這等話語。
過了懷仁又是一天走了七十里,住到驛站高天城明白還有五十里就能到雲州了,明天就能見者傳說中那個院子和老神仙了,自然極為興奮。
整個隊伍也是情緒高漲,連馬夫們說法聲音都比平時高了不少,趕緊都是洗個澡沖刷一下,畢竟明天就要進雲州城了。
高家回老宅的事情不通知沿途官府自然是陛下和高武的授意,但是不通知雲州刺史和都督那是不可能的。
高家祖宅就是雲州,你回祖宅不告訴人家地方長官說不過去,就是不沖著高武和老夫人,單是一個二品的忠義縣公回雲州這刺史和都督都得好生伺候。
何況這次回去就是要娶公主的,這已經是布告天下了,皇帝嫁女兒大家做下屬的自然都要表示一番,你要不給人家當地長官一個面子不通人情。
因此剛一進驛站,老太太就吩咐了下去,高英派了兩個老兵連夜趕往雲州,通知雲州刺史和都督以及高府老宅,明天老夫人和忠義縣公就要進雲州城了。
孫元偷偷的告訴高天城,臨走之前听到吳二狗和鄭啟年偷偷囑咐報信的老兵,到了雲州報完信不要閑著,趕緊去掃听一下最好的園子在哪里,憋了快二十天了,明天進了城晚上趕緊去找個樂子。
高天城心里大為興奮,幻想著明天自己如果也能偷著去見識一下就太好了,但想想可能性不大頓時覺得極為來氣,連忙找過高英來安排一下今晚的值夜。
果不其然,剛剛昨天輪過班的鄭啟年又被幸運掉中,榮幸的和忠義縣公一起擔當二班的值夜,高天城的心里頓時平衡了許多。
經過十幾天的鍛煉,高天城已經習慣了騎馬的顛簸和晚上的值夜,這也讓老兵們對自己的少帥有了重新的認識。第一次出遠門,不用說別的,單說小帥的毅力確實值得佩服,一路上受的折磨大家都看在眼里,一住到驛站就能听見小帥的房間傳來「殺豬「的聲音,但第二天小帥還能活蹦亂跳,不得不說這對于豪門大家的孩子來說就是個奇跡。
離著亥時還差一刻,高天城已經自動醒來,盡管小心翼翼的還是驚動了秋月,高天城小聲說著︰「你盡管睡你的,不用總是等著我。
秋月卻是不聲不響,爬起來幫著自己的少爺披掛。
其實老兵們行在程中已經不著盔甲了,畢竟一是百十人著甲的隊伍實在駭人听聞,地方上又沒有收到消息萬一再鬧出誤會不好,二是現在的盔甲實在沉重,大約三十多斤,對于長途跋涉的馬匹來說也是個負擔,因此出門的第二日所有的人都是換成了常服。
只是晚上的規定還是沒有變,所有的夜值必須著甲,這也是老兵們長久行軍的習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高天城非常欣賞這種謹慎,任何的謹慎形成習慣以後就會成為一種骨子里的戒備,這種骨子里的戒備對這個時代來說是必備的。
輕輕的帶上房門,孫元早就在門口等待了,主僕二人一到院子,就看見了愁眉苦臉的鄭啟年,這讓半夜起床的高天城立馬覺得神清氣爽。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