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這時臉上卻露出一絲苦笑︰「大家也知道,百騎司往大臣們府上派人這是祖制,各府上的大人們都是心照不宣,反正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只是在這開國公家,最近已經是換到第七撥了,老奴也是哭笑不得。別人知道是百騎司的,面上自然不願揭破,但骨子里也是不願靠近的,只有咱這小高大人卻是獨樹奇幟,每次都要較量一番,說什麼要考察一個習作的基本素質,還給百騎司的起了個奇怪的名字,叫什麼「克格勃」?」
「每次咱家派去的人沒出兩日必被小高大人和那幫老兵識出,那幫老兵剛開始還有忌諱,知道百騎司是聖上的人,偏偏小高大人鼓搗著說什麼這也是幫助百騎司提高業務水平,陛下知道也是自然不會惱怒的。」
長長吸了一口氣,張清繼續說道︰「這幾個月更是不得了,有兩次竟然還搞什麼模擬刑訊,把百騎司在高府到子抓了起來,擺出一副嚴刑逼供的樣子,把幾個小的嚇了個半死,現在只要說是去高府做事,一個個就愁眉苦臉的,弄得老奴也是哭笑不得。偏偏忠義縣公還是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上次進宮還質問老奴,說是老奴的水平太差,可把老奴氣死了,老奴的百騎司除了小高大人的府上,百官莫不震懾,天下之事盡在掌握,可就是踫上這麼一個主,唉!陛下,什麼叫做「克格勃」?什麼叫做「業務水平」?這些年小高大人淨說些古怪的此,老奴還不敢去問,生怕被他取笑,真是老奴的克星啊。」
這一番半是訴苦、半是埋怨的話弄得李榮也是大笑不止。連一旁的王晶都是忍俊不禁,這個小高大人天縱奇才,偏偏性子上有時還跟孩子一樣,尤其喜歡跟宮內這位張正監做對,換做別人再大的官位見了張公公也是以禮相待,而這位小爺卻是大大咧咧,每次不守著陛下都是老張老張的稱呼,偏偏張公公也好這一口,每次見到小高大人那副千年不變的臉上都是能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更讓眾人知道陛下對小高大人的寵愛。
李榮心里其實也是覺得有趣,這百騎司為先帝所設,由內侍省正監掌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可以說是「天下百業,皆有百騎。」,是大唐皇帝控制臣下、獲取各類信息的重要來源,先帝李益就是明詔百官,百騎司掌情偵、探民意、監百官的權力,實際上就是皇帝的耳目,因此大臣們心里雖是誹謗不已,但面上卻沒有一個提出異議。
就是這個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你好好的做你的忠臣你怕什麼百騎司?除非你有別的想法你才會提意見,你有別的想法嗎?只要不嫌自己命長的自然不會提什麼意見。
現在的百騎司估計就是張清也弄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了,在冊的不過一萬五千人左右,,但想想整個大唐五品以上官員家里都是有百騎司到子,加上散布在南周、突厥、吐蕃、吐谷渾的更是數不勝數,實際上為百騎司效力的估計十萬人都不止。隴右大勝百騎司可以說是屢立奇功,也讓軍中眾將十分佩服,只是這次遇上了高天城這個刺頭。
看見李榮高興地模樣,張清也是笑著說道,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只要遇見哪怕是提到這個小高大人,臉上的笑容總是抑制不住︰「其實小高大人做事是光明磊落的,天下的大臣若是都能做到開國公和忠義縣公那樣,那百騎司也就可以省心了,現在小的們都想去境外混點軍工,也好萌妻蔭子,得點實惠。老奴也知道小高大人是為奴才好,為大唐好,這幾年天下太平,百騎司也有些懈怠了,老奴難辭其咎,也請陛下怪罪!」
李榮寬容的笑了笑︰「與你何干,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這十幾萬人賦予你一人身上,干系重大,你這十幾年做的朕都看在眼里,何罪之有?只是那些言官們怎麼難得消停了?」
張清一听這個就來氣了,嘴里不屑的說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家伙高興還來不及呢,本就覺著百騎司佔了他們的營生,這小高大人弄這麼一出,恐怕心里歡喜還來不及呢,誰去參他?要我說小高大人那心思真是厲害,不管做什麼事讓人就覺得敞亮,這幾日正和那百十個老兵在研究什麼馬掌?說是有此物件,大唐騎兵戰力增加三成綽綽有余,老奴怕泄露,已經加派人手前去護衛,听說已經出來了成品,用于實驗的馬匹也已經出發前往雲州,等回來便知道效果。」
一听能給大唐鐵騎增加三成戰力,李榮自然十分上心︰「哦,還有這等事情?那馬掌是為何物?」
張清也正色回答︰「由鐵片鍛煉而成,訂于馬蹄之上,可解決馬蹄磨損、路程艱辛,至于效果,待馬匹返還便知。老奴已傳信沿途百騎,嚴加護衛,若有靠近,定斬不饒,只是不知效果,所以才沒有稟報。」
李榮笑道︰「朕這個女婿真是天縱奇才,文武兼備,若是這次事成,朕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賞他,年紀輕輕的真是讓朕為難啊。」
「老奴倒是听小高大人說過,這些東西本就是很簡單的道理,早晚會被世人皆知,只盼大唐騎兵早點用上,早日一統華夏。」張清其實說的都是些美化的話,真實情況是張清得知有此神物,自己著急的趕了過去,卻發現高府的老兵們早已經是如臨大敵、護衛嚴密,只有高天城大大咧咧的撥開眾人,若無其事的對張清說︰「本來就沒想瞞你,是這幫叔伯們把這玩意當做天降神物,不過是破鐵片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明日就派幾匹馬前往雲州試驗一下,若是可行也算是本縣公給陛下提親的禮物了,哦,這是工藝,你先拿著,省的惦記,你說老張啊,我貢獻這麼大的東西陛下是不是應該意思意思?」
張清自然不會把高天城準備勒索陛下的事說出來,要不然皇帝陛下的臉往哪擱,只是那天把記載工藝的文書往懷里一踹,在百騎司的嚴密保護下如臨大敵的回到皇宮,弄得護衛宮門的金吾衛們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回到宮中心中才安定了一些,就等著馬匹一回就給聖上稟報,今日恰巧陛下問起,這才說了起來。
其實李榮和張清都知道,高天城在小事上有時會胡鬧,但在這類事情上沒有個十拿九穩是不會說出來的,現在既然已經把工藝獻上,說明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李榮心里自然是大喜,大唐騎兵本就冠絕天下,再有這樣的神武,豈不如虎添翼,到時一統天下豈不唾手可得?嘴里囑咐著︰「一旦返回,馬上稟報于朕,若真是如天城所言,到時朕就給兵部駕部司一個天大的驚喜,朕道要看看那幫武將們見此神物的嘴臉,哈哈哈,對了,給朕那女婿捎去朕的口諭,軍國大事,國之利器,豈能玩鬧,這次功過相抵,朕不再追究,若是再犯,嚴懲不貸!」
想想自己的女婿听見口諭時窩囊的表情,忍不住又是大笑起來,有意思,這小家伙越來越有意思了,朕會好好看看你能給朕多少驚喜,到朕百年之後,朕回把一個大好的江山和好好的你交給太子,到時候就看你倆能不能給朕一個盛世大唐了。
看見下面侍立的王晶,李榮說道︰「王晶。」
「奴才在。」
「知道你跟忠義縣公關系好,听說還把你當做朋友,朕就把這婚禮的旨意給你,你明日上高府宣旨!」
「謝陛下!小高大人把奴才當人看奴才就感激不盡了,哪敢奢望什麼朋友,陛下能給奴才這樣的差事,奴才真是感激不盡,也算沾了陛下和小高大人的喜氣。」王晶有點喜出望外,沒想到這樣的好差事竟然落到自己頭上,本以為怎麼著也得是老祖宗去高府宣旨,畢竟是小高大人啊,要不怎麼顯出陛下的重視。
心里還是怕老祖宗不樂意,畢竟老祖宗和小高大人的關系整個內廷都是知道的,偷著抬頭一看,卻發現張清好像長出了一口氣,有點幸虧不是我的意思,不禁心里有些納悶,這是怎麼了?
李榮卻是站了起來,一邊往外走一邊隨口說著︰「朕的的口諭你一並捎到,看看朕的女婿怎麼說?」
晴天霹靂啊,怎麼忘了這一出了,這小高大人就是個不佔便宜就要跳高開罵的主,這次不但沒佔便宜,反而被訓斥一頓,自己這個傳信的還有好果子吃?再看看跟在陛後的張清,王晶心里哀嘆︰「姜還是老的辣啊!張公公真是有先見之明啊!」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